罗伯特·B·佐利克(Robert·B·Zoellick)是
世界银行第十一任行长,他同时也是世行执行董事会主席以及组成世界银行集团的5个相关机构的行长。
人物简介
佐利克1953年7月25日出生于美国
伊利诺伊州内珀维尔的一个拥有
德国血统的家庭,他信仰
基督教路德会。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在1975年毕业于美国文科大学中名列前茅的
斯沃斯摩尔学院,该学院2006年在美国文理学院中排名第三,真正的文武全才,至今为止,斯沃斯莫尔学院毕业的校友中已经有四名
诺贝尔奖得主。6年后佐利克在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获公共政策硕士(MPP)学位,后又以优等成绩获得
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学位(J.D.)。
上世纪80年代,佐利克跨入仕途后可谓一帆风顺!曾先后在里根、
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和小布什的政府内任职,担任政府外交顾问、
白宫办公厅副主任、贸易代表以及副国务卿等职,并且在一系列重要的国际谈判中起了重要作用。1985年至1988年间,他在里根政府的财政部任职,因参与关于德国统一的所谓"二加四谈判"而崭露头角,德国政府还向他颁发了"骑士十字勋章"。1992年,他被当时的总统老布什任命为总统助理。1993年至1998年间,他先后出任联邦抵押协会执行副总裁、
美国海军学院教授、
华尔街著名
投资银行高盛集团的高级顾问。2000年,小布什入主白宫后任命他为美国贸易代表。在任期间,他代表布什政府在关于贸易自由化的
多哈回合启动进程中发挥了核心作用。推动美国与非洲之间的贸易,并且与
智利和
澳大利亚等国家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议。2005年1月小布什提升他为副国务卿后,他致力于发展中美关系,试图解决美中两国在贸易和安全方面的分歧,提出了中美双方“利益关者”的概念,给布什政府及美国主流社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和策略,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好评!他还多次试图让苏丹达尔富尔交战双方达成协议以结束动乱。2006年,在当财政部长的梦想破灭后,于6月份辞去副国务卿职务,再度加盟
高盛集团,出任高盛集团国际副总裁,还是高盛投资银行的副董事长,具备了管理大型国际性机构的能力。
任美国政府贸易代表,他是谈判家;任副国务卿,他获名实干家;两度“
下海”,他成银行家;辅佐两代布什,传言他常出入布什家。佐利克自己回顾说:“我在政府中担任过许多不同职位,这在所有美国官员的履历中应属少见,这些经历把我塑造成一名全才……”。
2007年6月25日上午在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举行的世行执行董事会会议上,佐利克被一致批准为新一任世界银行行长。
2012年6月28日佐利克宣布,他将于6月30日结束世界银行行长任期后加盟
哈佛大学贝尔弗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和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佐利克将成为彼得森研究所的首位“杰出客座研究员”,并成为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贝尔弗中心的高级研究员。
风云人物
外交谈判专家
在上世纪80年代,踌躇满志的佐利克怀揣金光四射的名校文凭,顺利身政界。1985年至1988年间,他曾在里根政府的财政部担任过部长顾问、行政秘书和负责金融机构政策的副部长助理职务。时任国务卿的
詹姆士·艾迪森·贝克慧眼识英才,把他从财政部挖了过来。年轻的佐利克因此得以参与有关德国统一的谈判,在外交界崭露头角。为了表彰他对促成德国统一的贡献,德国政府向他颁发了“骑士十字勋章”。佐利克是一个精明的谈判专家,善于抓住细节击败对手,甚至不惜通过马拉松式谈判来拖垮对手。他的助手说,他十分细心,经常在一本便笺簿上记录各种策略选择的利弊。佐利克同时也善于思考和谋划。曾在里根政府担任助理国务卿的贝特则称,佐利克“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美国政治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思想家”。
布什政府重臣
在两届布什政府,佐利克先后都担任要职。1992年至1993年,佐利克曾经担任老布什政府时期的
白宫办公厅副主任和总统助手,后出任负责经济和农业问题的助理国务卿。1993年
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下野后,佐利克一度离开政府,到
华尔街著名的房贷公司
房利美公司工作。小布什入主白宫后,他重返政府,被任命为美国第13任贸易代表。
在小布什政府中,佐利克曾担任过副国务卿和美国贸易谈判代表。佐利克是一位自由贸易的坚定推动者,他的口头禅是:“开放是美国的一张王牌。”在两届布什政府内部,尤其是担任贸易代表期间,他促使
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启动,使美国与
澳大利亚等国先后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议;他先后出任过与中国大陆和台湾举行的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北美自由贸易谈判、世贸组织
乌拉圭回合谈判和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创建谈判的美方首席代表。佐利克工作出色,因此获得过许多荣誉,包括代表国务院最高荣誉的“杰出服务奖”和代表财政部最高荣誉的“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奖”。有消息称,小布什一度想把贸易代表办公室降格,但由于佐利克办事得力,为美国推动自由贸易立下“赫赫战功”,该部门得以保住部级待遇。
主要思想
提出概念
佐利克对中国比较了解,在美国政府决策层中代表的还是倾向于与中国合作的力量。佐利克在担任美国贸易代表时,取得的最大功绩之一就在于完成了中国大陆和台湾分别加入WTO的谈判工作,这也让他有机会来了解中国高层政府官员的思想。中国的变化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曾经回忆,有一位中国谈判官员向他解释,中国为了在加入WTO事项上说服国人,创造了“双赢”这个词。在佐利克看来,这个新词语显示了古老的“非赢即输”的东方思维在中国的转变。“因此我听到吴仪副总理告诉媒体多哈协议将带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双赢’时,我特意做了纪录佐利克2005年9月21日在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发表演讲说,提出:“我们不仅仅考虑为中国加入国际体系打开大门,我们需要促使中国成为这个体系中利益攸关的负责任成员”。由此产生了中国是国际社会“利益攸关方”的概念,被视为美国对华政策的新动向。2006年,佐利克在访华期间手抱熊猫的形象甚至成为中美关系出现新气象的一个标志。
核心思想
主张自由贸易主义还是
重商主义?
现实主义还是新保守主义?佐利克的政见让人琢磨不清。模糊之中,人们不再关注他的
意识形态倾向。正因为这样,佐利克比之受“女友门”事件影响即将辞去
世界银行行长职务的
保罗·沃尔福威茨更容易获得
欧洲国家认可。同时,这或许也让佐利克始终是担当重要职务的第二人选。
归结众多角色和众多主义,可窥见佐利克的一种身份:“精明的中间派”。精明,让他可以变身多种角色;走在中间,可以自如运用多种主义。
“世界上仍然存在邪恶……美国将以军事优势为基础塑造未来的世界秩序,”佐利克2000年在美国《外交》杂志上撰文说。
新主义
佐利克的口头禅之一是:“开放是美国的一张王牌。”
从佐利克担任美国贸易代表多年的业绩看,他似乎是“忠实的自由贸易者”。
佐利克主持过美国与多个国家的自由贸易谈判,成功推动美国与新加坡、
智利、
奥地利、
摩洛哥等国达成自由贸易协定。
他还被视为美国政府对抗国内
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的最重要人物之一。
德国分析师克劳斯·蒂格斯在《
法兰克福汇报》发表文章说:“佐利克等(美国政府)贸易代表多年来始终不渝地与国内日益增强的(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作斗争。”
但是,那只是表面现象。与其他国家打交道时,佐利克并不回避试图影响他国政府的内部
经济政策。
澳大利亚的
日本问题专家加文·麦科马克披露,佐利克曾经干预日本政府的邮政私有化进程。麦科马克说,佐利克2004年10月致信时任日本经济财政大臣的
竹中平藏,附有一张手书便条,盛赞竹中对改革邮政体制的贡献。外界指责美国干预日本内政之际,时任日本首相的
小泉纯一郎不予否认,相反对竹中能与“大人物”佐利克建立交情感到“欣慰”。
对佐利克推进美国与发展中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议,美国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主任汤姆·巴里认为,佐利克一方面要求其他国家、尤其是贫穷国家促进经济自由化,另一方面却维护美国自身的保护主义,自由贸易只是用于打破其他国家贸易壁垒的敲门砖以及实现美国利益的工具。
种种“前科”,让佐利克也被贴上“
重商主义”标签。巴里说:“佐利克有时更接近于一名重商主义者……而不是一名自由贸易者。”
两个主义
与经贸相关的背景以及竭力维护美国利益的做法,让佐利克带有“现实主义”色彩,似乎是布什政府中的“异类”。
但这不是全部。佐利克并非没有
意识形态色彩,且与布什第一届总统任期内“新保守主义”倾向有着密切关联。一定程度上,他对新保守主义的理解,比之布什本人还深刻。
佐利克2000年在《外交》杂志上发表文章,名为《竞选2000:共和党外交政策》,首次在外交政策领域引入“邪恶”一词:“世界上仍然存在邪恶,即那些仇恨美国和美国理念的人。如今,我们面对的敌人正在开发
核武器和
生化武器。美国必须保持警惕,必须拥有能打败敌人的实力。”同时,他还强调,“美国将以军事优势为基础塑造未来的世界秩序”。
随后,“邪恶轴心”一词开始由布什说出口。
德国《
明镜》周刊评论员马克·皮茨克认定,布什本人无法把新保守主义阐述得像佐利克那样全面。
“单边主义”也出现在佐利克的言论中。他2003年7月在《
华尔街日报》发表评论,旗帜鲜明地提出单边主义路线。他说,美国可以在
世界贸易组织以外寻求贸易自由化;尽管受到一些发展中国家抵制,美国仍可继续持有单边主义强硬态度,“或听我的,或我走人”。
正由于这些言论,
路透社记者塔巴苏姆·扎卡里亚把佐利克与沃尔福威茨和前国防部长
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并列为美国“18名最保守人物”之一。1998年,佐利克等18人联名写信给时任总统的
威廉·克林顿,主张除掉
伊拉克萨达姆政权。
人物评价
非鹰非鸽中间派
不是向右走的极端鹰派人士,也不是一味向左转的彻底鸽派拥,佐利克走了一条中间路线,而这条路的终点则是美国的“国家利益”。
佐利克曾为自由贸易协定四处奔走,但别忘了打破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壁垒才能给美国商人带来实惠;佐利克也曾为达尔富尔和平问题的多边谈判倾尽全力,但别忘了达尔富尔背后巨大的石油利益。
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巴里认为,美国国家利益是佐利克心中左右切换的杠杆。巴里认定:“佐利克只把自由贸易理论当作实现美国国家利益的工具,一旦美国短期利益甚至国内政治因此受损,佐利克就会放弃自由贸易和
多边主义,转而倒向
重商主义和单边主义。”
“佐利克之所以接受‘实现美国全球
霸权’的新保守主义主张,”巴里说,“只不过是希望更为睿智地使用美国的实力”。
所以,如果有人因为
伊拉克战争策划师沃尔福威茨离开
世界银行而暗自窃喜,或者因为佐利克继任而认为可以削弱美国利用世行谋求利益的努力,那么,他们会失望。
德国《
明镜》周刊的一篇报道说,“佐利克只是比他的前任沃尔福威茨相对温和而已”。
佐利克的当选,意味着全球经济重新洗牌将进入质变时期,佐利克曾经放言:民族主义者以及国家主义者要承担起更多的国际事务方面的责任,佐利克的
政治经济学思想对激发各国的政治经济潜在力量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多重角色
谈判家
谈判场合,佐利克似乎总是端坐桌前,消瘦面庞透出冷静,眼中射出尖锐目光。
他善于倾听和分析,擅长抓住细节击败谈判对手。媒体记者发现,进入谈判状态,他会准备一个笔记本,不时记下各种选择的利害得失。熟悉国际政治经济背景,加之精于算计,让佐利克获得了谈判“计算机”之称。
佐利克爱长跑。谈判桌上,他不惧与对方打“持久战”。马拉松式谈判中,他能保持耐心,抓住关键问题,一举获胜。
严谨、坚韧,或许与佐利克的
德国血统有某种关联。凭借这些特长,他经常能在谈判桌上为美国政府挣分。
2006年5月5日,苏丹政府代表团和达尔富尔地区最大反政府组织“苏丹解放运动”一个下属主要派别签署和平协议。此前,佐利克时任美国副国务卿,多次奔赴
苏丹,向苏丹政府和反政府武装分别施加压力。
2004年,
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重启。是年7月30日,美国与非洲棉花生产国在
瑞士首都
日内瓦就美国减少对棉花的补贴达成妥协。佐利克时任美国政府贸易代表。他的发言人说,这项妥协是美国与非洲产棉国此前两天夜以继日紧张谈判后的结果。
回溯1991年至1992年,历届西方“
七国集团”首脑会议期间,佐利克充任
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的私人助理,人称“
夏尔巴人”,即引领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向导。
佐利克的谈判才能不仅限于经贸。老布什当政时期,佐利克以美国政府高级代表身份参与东西德国统一谈判。他表现突出,因而获得德国政府授予的“骑士十字勋章”。自此,佐利克在欧洲扬名。
提及与佐利克谈判的体会,俄罗斯政府经济发展和贸易部长格尔曼·格列夫说:“与他谈判不太容易,但与他达成共识并不难。”
实干家
现任美国总统布什正式提名佐利克为世行行长后,一名
路透社记者给佐利克冠以“实干家”头衔。
这并非虚夸,佐利克供职于
隆纳•威尔森•雷根、
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和小布什三位美国总统,为美国解决了大量棘手难题。
这一点,不妨看一下他的“荣誉册”:美国财政部最高荣誉“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奖”,1985年至1988年在财政部任职时获得;
美国国务院最高荣誉“杰出服务奖”,1993年至1997年任国务院顾问以及
白宫办公厅副主任期间获得;当然,还有那枚德国政府授予的“骑士十字勋章”。
有关这一点,也不妨回顾佐利克在政府任职期间的业绩。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官方网站提供的资料显示,佐利克2001年至2005年担任美国贸易代表期间完成中国加入
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谈判,致力于启动新一轮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敦促国会通过美国与
约旦和美国与
越南等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大力推动中美洲贸易谈判在劳工、环境和人权等议题上达成共识。
美国媒体报道说,现任总统布什曾经有意把贸易代表办公室降级,但由于佐利克工作成绩突出,这一部门得以保住部级机构的地位。
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佐利克出任副国务卿,在国务院的地位仅次于国务卿
康多莉扎·赖斯,成为布什政府外交政策的主要设计师之一,尤其主导了对华政策。
2006年6月19日,为佐利克辞职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赖斯毫不吝啬地给予赞誉。她称佐利克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决策者、沉稳老练的外交家、运筹帷幄的战略家和明智的领袖人物……可以是制定和执行外交政策的称职伙伴,可以为推进美国外交四处奔波,也可以代我(赖斯)坐镇华盛顿”。
这确系有感而发。赖斯的高级顾问吉姆·威尔金森说,赖斯接受佐利克辞呈时相当犹豫。
康多莉扎·赖斯说,佐利克任副国务卿期间,两人每星期都共进午餐,讨论重要问题。
布什家
在华盛顿官场上,佐利克是“三朝元老”,继任职于里根的总统任期之后,还辅佐了
布什家族两代总统。美国美国智库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主任汤姆·巴里因此把佐利克称作“布什家里人”。
1985年,佐利克31岁,从哈佛大学毕业,供职于里根政府的财政部。他遇到仕途伯乐、时任财政部长的
詹姆士·艾迪森·贝克。1985年至1988年,佐利克先后出任贝克的顾问、财政部执行秘书等职务。
贝克1989年由时任总统的
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任命为国务卿,佐利克自此与老布什结缘,成为老布什最重要的私人顾问之一,先后在国务院和
白宫办公厅出任要职。
小布什还是
得克萨斯州州长时,佐利克就是小布什的重要幕僚之一,也是小布什2000年竞选总统班底的重要成员。小布什2001年就任总统后,佐利克先后出任美国贸易代表和副国务卿,为小布什鞍前马后奔波6年。
这似乎印证了佐利克是布什“家里人”的说法。不过,这名“家里人”却似乎从未赢得小布什完全信任。
2004年,时任世行行长的
詹姆斯·沃尔芬森任期将满,布什提名心腹、国防部副部长沃尔夫威茨继任,没有考虑佐利克。
2005年,佐利克似有望接替
约翰·斯诺出任财政部长。但是,次年1月,佐利克由布什任命为副国务卿,至少在表面上,官阶不升反降。
2006年,财政部长一职再度面临空缺,佐利克也对这一职位觊觎颇多。然而,财长一职最终由时任高盛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
亨利·保尔森获得。
2006年6月,佐利克挂冠,辞去副国务卿。当时,媒体猜测,“梦断”财长之路是他辞职的主要原因之一。
2007年4月,沃尔福威茨宣布辞职打算,世行“选帅”程序再次启动,佐利克一开始便是候选人之一。但是,美国媒体5月24日列出的布什心目中候选人名单上,佐利克落入第二梯队。呼声最高的是曾经担任国会参议院共和党领袖的
比尔·弗里斯特。
《
日本经济新闻》编委、曾经出任美国一家智库研究员的春原刚评论说,佐利克与布什的关系其实“不够铁”,影响了他的仕途。
银行家
官场失意,商场得意。佐利克每每从政界退出,便投身商界,由此而获得“银行家”的资历。1993年,伴随
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卸任,佐利克进入
华尔街著名房贷机构
房利美公司,担任执行副总裁。此后,佐利克任
投资银行高盛集团高级国际事务顾问。
2006年,辞去副国务卿职务后,佐利克“重返”高盛,担任常务董事至今。巧的是,同一年早些时候“夺走”财长官位的
亨利·保尔森也出自高盛,一进一出颇具
戏剧性。
佐利克与保尔森“换位”表明,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与华尔街之间“人来人往”,是诸多美国政府官员的人生经历,现任国务卿
康多莉扎·赖斯也是其中之一。
这有道理。华尔街往往是佐利克等人积蓄从政实力的地方,因为在商界游走可增添人脉和阅历。佐利克一直与大企业高层往来密切,在高盛任职巩固了他与私营企业的关系。
对此,法新社比喻说,高盛与官场之间有一道“凯旋门”。
佐利克在经济方面的才能获得了外界肯定。
美国前总统
威廉·克林顿的国家经济顾问吉恩·斯伯林说:“佐利克认真而有天赋的
经济政策制订者,他清楚如何应付世界上最复杂和最具争议的经济问题。”
领导者
无论是谈判家、实干家、“布什家”还是银行家,佐利克以往经历似乎为他出任世行行长铺就了道路。
在贸易代表和副国务卿等职位上实干,为他赢得国际认可;尤其是参与德国统一谈判经历,让他易于获得欧洲国家支持。
谈判家声誉让他可以在就任世行行长后穿梭于成员国之间,寻求共识。银行家阅历让他熟悉世行主要业务领域,也为他事先准备好了人脉。
“布什家”的经历让布什考虑世行人选时,还能够想起佐利克。而与布什的隔阂又让他能让世行执行董事会认为,他至少会比沃尔福威茨更能在政治上保持“客观和独立”。
一名美国官员说,“佐利克在国际贸易、金融和外交领域的经验和长期经历使他脱颖而出,成为足以承担挑战的唯一人选”。
纵观各方评价,似乎鲜有提及佐利克担当大型国际机构“一把手”的实力。确实,尽管先后出任两代布什总统的顾问和代表、国务卿
康多莉扎·赖斯的助手和高盛公司常务董事,佐利克的履历表上还真缺了领导者一项。他能转换一角色吗?
似乎能。至少佐利克有希望“扶正”的强烈愿望。
美国媒体报道说,佐利克辞去副国务卿职务以前说:“作为副手的工作实质,你得到的就像餐前(开胃)菜。”言下之意,主菜属于“一把手”。
也许能。至少赖斯曾经给予佐利克的领导能力以高度评价。赖斯在为佐利克辞职招集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他是一名严厉的上司,每一个曾经受到他质问的人都会这么说。他常说,‘在执行过程中,我们只得不讲情面’。”
对待中国
“台独就是战争。”“美国不能对中国货关上大门。”这是佐利克在处理中美关系时发出的警示。事实上,也就是在佐利克在担任
美国贸易代表时,中国顺利完成了加入WTO的谈判工作。因此,对于中国来说,佐利克堪称中美关系史上的一个符号性人物。2005年9月,身为副国务卿的佐利克在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上发表了他那篇足以载入中美关系史的著名的演讲─《中国向何处去:从成员到责任》。在演讲中,佐利克首次提出“利益攸关者”一词,以此来定位中美之间的关系。无疑,在当时美国政府与国会一片“中国威胁论”的论调中,佐利克发出了富有新意和善意的声音。当然像佐利克这样“旋转”出入政界、商界或学界的高层人士大有人在。佐利克还是个中国通,对中国历史的了解也令人惊讶,他2002年4月9日在北京
中央财经大学演讲时,洋洋洒洒,从中国“
五四运动”谈起,将
孙中山、
康有为、
梁启超一一数来,说明中国要国富民强,就要主动迎接全球化,进行
改革开放。
佐利克作为对华政策的操盘手,倾向于同中国合作。作为一名学者型的官员,佐利克对中国的了解还来自于他和一些平民的接触。据他自己说,他每到一个国家,都会尽量抽出时间和当地年轻人谈话,以更深地了解社会的变化。2003年10月,佐利克和
辽宁大学的30多名学生举行了座谈,试图从中发现中国年轻一代的思维。学生们被提问“无论古今,你们最想见到的美国人是谁?”中国学生中有说布什的,克林顿的,当说到
比尔·盖茨时,佐利克表示惊喜,他深知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商人和金钱并不是被尊重的对象,年轻一代的转变让他陷入思考:如何在中国人更加尊重财富的同时,说服年轻人同时也应该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
佐利克给很多中国人的重要印象是,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国际主义者,没有趟“伊战”的浑水,在维护全球利益上,他有着清晰的思路。在与中国的外交事务中,佐利克提出了“利益攸关者”的重要概念,他以积极的眼光展开大国外交,获得了美国主流社会的支持,他认为中国仅仅融入国际社会是不够的,他还说:“我们现在需要鼓励中国成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一员。我们希望加强对华工作,不仅仅是对上世纪形成的国际规则进行调整,而是使我们与其他方面联合在一起,共同解决新世纪面临的挑战。”他认为,“如果没有中国提供更大合作,美国将无法维持一个开放的国际经济体系,或者是国内对这种体系的支持”。佐利克“船长”指挥下的
世界银行能否从“行将沉没的破船”变成新型的“航空母舰”?世界银行向全球一百多个国家派出工作人员,他们的使命就是帮助减少贫困。
墨西哥,减少空气污染,使危害健康的“臭氧日”从每年174天减少到30天;
马达加斯加,孕妇和学龄儿童患甲状腺肿的比例从45%减少到15%;
俄罗斯,在77个地区的2266间办公室安装14000台电脑,实现养老金计算电脑化,把新增养老金的拖延时间从30天减少为2天;
突尼斯,修建158所医疗中心,对57所区医院进行了升级改造;
印度尼西亚,在贫困社区修建15069公里的公路和42.5公里的桥梁;
印度,启动资金达12亿美元,6000万儿童受益于初等教育项目。为世界上最贫困,负债最重的国家提供债务减免。目前,有28个国家接受了减债援助,减债总金额预计将达到560亿美元。积极援助40个受战乱影响的国家,为饱受战争之苦的人民提供帮助、恢复和发展。
世界银行创建于1945年,当时的目的是帮助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欧洲的重建。目前世界银行是世界上资助项目最多,投资金额最大,政策性很强的发展金融机构,全球拥有员工1万多人,每年向各国提供200多亿美元的资金用于修建大坝、道路、提高教育以及控制疾病等等。仅2004年一年,世界银行就向发展中国家的245个项目提供了201亿美元的资金。除了致力于消除贫困以外,世界银行最近几年涉足的范围已经扩大到了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发展等等。
然而,从2007年4月开始,这艘国际投资金融的“
航空母舰”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时任世行行长因为在给女友高薪一事上,超越了其职权范围,被迫离职,再加上世行面临着多年来很多的难题,困境中的
世界银行被形容为“一条行将沉没的破船”。事实上,世界银行是不能沉没的,重要的是,谁将站在这吨巨轮的航舵前,掌握它的航行?
2007年6月25日,一条新闻跃入了公众的视野,罗伯特·佐利克被选举担任世界银行第11任行长。世行行长这个职位,一直是佐利克渴望的位子,早在上一次换任之际,佐利克的呼声就已经很高了。如今,当年擦肩而过的佐利克终于得到了一偿夙愿的机会。
世界银行董事会2007年6月18日晚间发布声明说,他们已经邀请美国推举的世行新行长候选人佐利克于20日参加董事会非正式会议,就感兴趣的重点问题进行讨论。前任世界银行行长沃尔福威茨因“女友门”事件于6月30日下台,佐利克是布什在5月下旬选出的替任者,不过佐利克要顺利当上行长必须得到24名成员组成的世界银行董事会的通过。佐利克此次受邀参加会议可视作是世行董事会对他进行的一次“面试”。据美国媒体报道,世行董事会对佐利克的“面试题目”将包括阐述世行发展面临的挑战、谈谈如何提升世界银行的执行力、说明世行未来的战略方向等。如果佐利克顺利通过首轮“面试”,还需要在6月25日接受“二面”。分析大多认为,虽然佐利克需要经历层层“面试关”,他获得世行董事会批准成功担任行长的难度并不大,因为美国对佐利克担任世行新行长的提名是世行董事会收到的唯一提名。果不出所料,25日上午在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举行的世行执行董事会会议上,佐利克被全票通过、一致批准为新一任世界银行行长。世界银行的一份声明指出,佐利克有着处理国际事务的良好记录,他的就任将大大加强世界银行的领导水平和管理水平,并将推动提高世界银行的信誉和效率。
“我们需要把昨天的混乱抛在脑后,共同关注未来。我相信,世行的好日子依然会向我们走来,”佐利克2007年5月31日在总统布什提名他为世界银行行长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佐利克在通过任命后表示,他已经做好了开始工作的准备。根据规定,佐利克的任期为5年,他从2007年7月1日开始,正式接替沃尔福威茨。
分析人士指出,佐利克就任世行行长以后,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消除沃尔福威茨对世行形象的不良影响,恢复外界对
世界银行的信任,重建世界银行的信誉并且修补世行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歧以及世行与各成员之间的分歧。为此,一些国际发展机构呼吁佐利克尽快对世界银行进行一系列“勇敢的”改革,包括改革世行内部的管理机制,取消其目前存在的向贫穷国家贷款的种种限制条件等等。
佐利克面临的另外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说服世行成员在未来几年中向世行提供300多亿美元的资金,以便使之能够继续向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提供无偿援助、低息或者无息贷款。由于布什提名沃尔福威茨遭到了很多国家的反对,再加上沃尔福威茨“女友门”事件的影响,一些发达国家在向世行捐款问题上表现一直不积极,因此佐利克需要重新树立世行的形象,并说服各成员改变对世行的看法。
另外,除了集中力量解决非洲低收入国家的贫困问题,佐利克已经表示,他还将把世行在中国、
印度、巴西等新兴国家中的角色明确化,因为“尽管经历了迅速的经济发展,但是这些国家还有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
佐利克新官上任,可能会烧三把火,首先就是重振世界银行士气;其次就是3年要筹集到300亿元美元,解决世界上贫穷国家的问题;再次就是赢得世界成员国的信任。世界银行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开发机构,其宗旨是通过向中低收入国家提供贷款、政策咨询和技术援助,减少贫困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世界银行由五个机构组成。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旨在通过提供贷款、担保和分析咨询等非
贷款服务促进可持续的发展,以此减少中等收入国家和有信誉的穷国的贫困。
国际开发协会通过募捐向世界上拥有25亿人口的最贫穷的81个国家每年提供60亿-90亿美元的免息贷款,向这些国家提供较好的基本服务,并帮助进行改革和投资,促进生产率的提高和创造就业。
国际金融公司的主要任务是促进私人企业的发展,向发展中国家可持续的私人企业提供长期贷款、担保和风险管理及咨询服务。多边投资担保机构通过向外国投资者提供担保,使其免受因非商业风险造成的损失,以此鼓励对发展中国家的外国投资。
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通过调解和仲裁,为外国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投资投资争端的解决提供平台,有利于在发展中国家与外国投资者之间建立相互信任。
摆在佐力克面前的道路是曲折的,但从佐力克近年来外交和贸易方面的才干看,相信其掌舵
世界银行定能驶入一片新天地。
对过去:重建信心
受沃尔福威茨出任行长期间发生“女友门”事件的影响,世界银行内部接近于“军心涣散”,如何让世行重振生气成为佐利克的首要任务。
“过去一段时期,这个机构(世行)受到伤害,弥漫焦虑、失望和愤怒,(首要)议题之一将是努力平息风波,”佐利克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领导能力和管理问题即使不是世行如今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最大挑战之一。”
如何应对这一挑战?佐利克至少需要首先展示他与沃氏的不同之处。
佐利克说,他担任
美国贸易代表时,需每天与各国政府的相关负责人会商,听取意见。
路透社报道说,这暗示佐利克将虚怀纳谏。此前,沃氏独断专行的行事风格饱受非议。
针对沃氏“女友门”事件投下的阴影,佐利克说,他将致力于世行内部反腐败斗争。他说:“我认为,机构的合法性以及执行项目的有效性是重要问题。”
沃氏辞职以及新行长人选在美国与其他世行
成员国之间引起巨大争议,佐利克表示将极力促成各成员国达成共识。就此,外界看好于因出色谈判技巧而被称作“共识缔造者”的佐利克。
共识背后,是巨大筹资压力。由于对沃氏不满,摊派认股时,一些发达国家表现不积极。因此,佐利克眼下面临3年内筹资300多亿美元的重任。
对未来:改革世行
沃氏宣布准备辞职时,人们批评沃氏缺乏对世行今后走向的战略规划。而佐利克尚未得到世行董事会的正式任命,便开始想着为世行重塑未来,改革成为重塑过程的核心。
佐利克5月31日说,他将继续把减少全球贫困确立为世行的核心目标。
世行成立于1944年,成立初衷是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欧洲重建筹措资金。罗伯特·麦克纳马拉1968年至1981年出任行长时,把世行重点转向消除贫困。但沃尔芬森接任后,除消除贫困以外,他还开始关注全球腐败、艾滋病和妇女问题。沃尔福威茨上任后,更加重视反腐。佐利克如今的态度,似表明他要把世行的重点扳回减贫。
向中等收入国家提供低息、无息贷款甚至赠款是世行现阶段主要工作之一,但由于低息贷款市场逐渐萎缩,这一方针受到质疑。是否废除和削弱贷款功能,已成为世行改革的核心议题之一。
而且,这项改革的争议太大,以至于先前几任行长几乎不愿去碰。不过,就像当初抱熊猫一样,佐利克似乎有意再出惊人之举。
他暗示,世行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援助重点,有可能从提供贷款改为提供技术。他说,人们应重新考虑向部分发展中国家提供世行贷款的做法。他认为,一些发展中国家已融入全球资本市场,拥有大量外汇储备,世行可更多向它们提供技术。
佐利克提出的设想似已受到世行内部欢迎。“这些问题正是我们奋斗目标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世行负责出口事务的官员克利斯托佛·帕蒂拉说,“我相信,他会把变革带入
世界银行。”
人物轶事
“算术计算机”
在谈判桌上,佐利克精明过人,善于抓住细节击败对手,由于精于算计,熟悉国际政治经济的运作,佐利克赢得了“算术计算机”的称号。
布什不敢给他起绰号
日常生活中的佐利克看上去一本正经,不苟言笑,甚至布什总统都不怎么跟他开玩笑。
偶有“惊人之举”
不过,佐利克偶尔也会有“惊人之举”。美国《
纽约时报》记者曾发现他的办公室一片狼藉,咖啡桌上堆满了杂志,四面墙壁上贴满了“
幼犬打扑克”的海报。
“拥抱熊猫派”的代表
2006年1月25日,佐利克时任副国务卿,访华期间参观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在大熊猫产房,众多媒体记者面前,佐利克身穿防护服,小心翼翼地从饲养员手中接过4个月大的熊猫“晶晶”,轻轻抚摸。“晶晶”则乖巧地坐在佐利克身上,不时用嘴巴磨蹭佐利克下巴。
“真漂亮,我能把它抱回家吗?”佐利克发问。
这一举动不寻常。当时,台湾“领导人”拒绝接受中央政府赠送的大熊猫。正因为如此,赖斯调侃道:“这个人(副国务卿)需要鼓起勇气,挽起袖子,偶尔抱一抱大熊猫。”
以佐利克拥抱大熊猫为引子,美国媒体创造了两个新词汇“拥抱熊猫派”和“屠龙派”。前者指美国政界主张与中国接触和合作的人士。后者则影射敌视中国、主张遏制中国的政界人士。
获名“拥抱熊猫派”,佐利克似当之无愧。
2005年9月21日,佐利克在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发表题为《中国往何处去?——从正式成员到承担责任》的演说,首次提出中国是“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一说,为当时仍为把中国定位为“合作伙伴”还是“竞争对手”而摇摆不定的布什提出了一条新思路。
佐利克2007年2月接受
新加坡《
海峡时报》记者采访时解释说:“我看到的交汇点是,中国在讨论它作为正在崛起的大国应起的作用,美国和其他国家也有兴趣与中国讨论在国际体系中‘利益攸关方’应起的作用和应负的责任。”
“利益攸关方”概念提出后,美国政坛出现一种“佐利克现象”,即在涉及中美关系的研讨中,人们“言必及佐利克”。如果不谈“利益攸关方”,似乎就意味着落伍。
佐利克与中国地方省份
佐利克曾多次来华访问,并到过
四川省、安徽、
贵州省等中国省份访问考察,对中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十分熟悉。
佐利克与安徽省
世界连江淮,环球同此发展;合作克时艰,续写共赢新篇。
9月3日,全球最大的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领导人——
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先生来安徽考察访问,一个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安徽给他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四问四答:行长客串“记者”
“如果您允可,我还想再问两个问题。”9月3日上午,省委书记王金山会见是佐利克在皖第一场重要活动。由于佐利克先生对安徽充满兴趣,使得这场会见俨然成了一场“记者招待会”。王金山自信从容,对答如流,赢得佐利克和在场世行官员的频频赞许。
“在应对危机、狠抓‘三保’的关键时刻,行长先生到安徽访问,对我们提振信心、共克时艰具有重要意义。”佐利克曾任
美国白宫办公厅副主任、总统助理、美国贸易代表、国务院副国务卿,以及
房利美、高盛公司副总等职。王金山幽默地说:“您的行踪乃至每个细节甚至会影响某个地方的经济指标。”
“安徽如何通过扩大内需来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在即将编制的‘十二五’规划中,安徽重点发展的领域有哪些?世行可以做些什么?”王金山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一一解答。佐利克频频点头,不时记下谈话要点。
“安徽是否存在产能过剩问题,特别是在金属和化工产业中?”“从全世界的角度来说,产能过剩是客观存在的。但安徽的工业多数是‘大工业’,重视节能环保,产业层次相对较高,在全国占有利地位。”
“安徽是如何解决大量流动人口和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农民外出务工开阔了视野,学到了技术,闯出了路子,赚到了票子。有的在外打工几年,回乡就是小老板。大量富余农村劳动力不仅不是负担,而且是发展的宝贵资源。”王金山妙语解答有关农民工的提问,让佐利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问答中,安徽省领导科学发展的思路,与佐利克先生一贯崇尚的绿色经济、节能减排、环境友好等思想不谋而合,不时撞出精彩的思维火花。
穿梭调研:言笑漫逸江淮
佐利克先生此次来访是自1982年
世界银行为安徽提供贷款,双方实施项目合作27年来,世行最高领导人第一次来访。在皖期间,总共21个小时,9小时内行程500公里,佐利克先生走访了
合肥市、
铜陵市、
池州市、
黄山市4市,考察了合肥
大圩镇、铜陵
海螺水泥厂、青阳沙济林场、
黄山太平湖大桥4个项目点,密集调研安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在中国科技大学,学子们与佐利克全程英文对话,安徽大学生的外语水平、全球思维和国际视野让他赞叹。
在合肥大圩镇,佐利克被安徽农村新貌和鲜美的
葡萄所陶醉。他一边吃着大串葡萄,一边同村民交谈,“家里有几个孩子?”“现在年收入是多少,你们觉得这个项目对你们有什么益处?”“现在年轻人是愿意留在村里,还是出去打工?”“赚到钱以后,农民是不是能盖新房?”佐利克先生与大圩农民谈笑风生。临行,农民朋友热情地送上好几盘水果,佐利克先生愉快地带到了车上。
铜陵
海螺水泥厂生产车间热火朝天,佐利克一行兴致勃勃地走进中控楼、余热发电汽轮机房等地仔细查看。当看到汽轮机房操作室中标示的“世界上最大的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机组”字样后,佐利克高兴地竖起了大拇指,并对海螺水泥厂节能环保的先进生产方式表示赞赏。
九月的沙济林场,秋风吹得千层绿。望着绿色林海,佐利克心境大开,一头钻进了林场,同正在作业的林农亲热地拉起了家常。“这么多年你们生活有什么改善啊?”“林场的产权是谁的,卖了木材怎么分红?”当得知大多家庭年收入都过万元时,佐利克非常欣慰,主动与农民合影留念
在考察世行安徽公路项目Ⅱ期铜汤高速公路,途经太平湖大桥时,随行人员告诉佐利克行长,太平湖取自中国盛世太平的寓意,佐利克透过车窗深情地望着清澈的太平湖水。
以我为主:安徽创造经验
多年来,我省在世行贷款上科学利用、合理规划、因地制宜,主要选择投放农业、林业、水利、环保、交通、教育、卫生等关系民生和社会建设的重点领域。截至今年6月,我省利用世行贷款项目46个,协议贷款金额16.7亿美元,覆盖了全省所有县市,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世界银行贷款资金在安徽人的自主意识承载中发挥了最大功效。“通过自己的努力,安徽人民所取得的成就令人鼓舞,世行要学习安徽的经验。”在接受安徽日报、
安徽广播电视台记者采访时,佐利克对安徽使用世行贷款表示满意。他对安徽交通、城市发展、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等赞不绝口,并将这一切都归结于安徽人的自主意识,从安徽实际出发,不断探索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安徽经验获得了范示效应。考察中,佐利克先生明确表示,要将安徽利用世行贷款发展社会事业的成功经验,推广到其他省份和地区。
27年的合作,不仅见证了我省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同时也构筑了我省与国际经济组织合作共赢的新范式。安徽在加速崛起中不断推进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上取得了广泛经验。
新起点,新合作,新愿景。在科学发展与对外开放的旗帜下,安徽吸引了全球的瞩目,赢得了世界的赞誉,也交得了更多的国际朋友。在与
国际银行等国际组织合作契机中,安徽积极主动地承接了更多的全球经济元素,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更加科学的姿态和更加自信的心态,参与全球经济分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安徽的脚步正踏着世界的节奏,谱写对外开放、加速崛起的大交响。
应对现场挑战,展现沉稳一面
2012年02月28日,
世界银行在北京举行发布会,遭遇现场抗议。一位自称“
中原地区独立学者杜建国”的男子闯入发布会现场,打断讲话,一面以激烈言语大声抗议,一面散发手中传单,现场陷入短暂的混乱状态。面对挑战,佐利克表现从容,笑而置之,并在随后回应:过去经常处理这样的抗议和抱怨。希望将这种建议提出时,换一种可以接受的方式,同时认为,好的报告肯定会引起争议,希望引起更多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