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博物馆(Taiyuan Museum)是太原市唯一一座综合类博物馆,成立于2000年3月23日,位于太原市长风文化商务区中央文化岛,前拥汾河,后依内河,北邻山西大剧院,东邻山西省科技馆。2024年5月8日,太原博物馆被评为
国家一级博物馆。
太原博物馆由法国安德鲁巴黎建筑师事务所及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设计,总
建筑面积64400平方米,其中博物馆主体建筑面积52740平方米,平台建筑面积11660平方米,总投资8.3亿元。现馆于2009年9月正式开工建设,2011年主体完工。太原博物馆常设展览有锦绣太原历史文化展、赵卿墓车马坑等。重要馆藏有粉彩百鹿图瓷尊、赵卿墓车马坑、柄鸡首青瓷壶、陶俑矩阵、宋·高丽镂空镶嵌青瓷枕、青瓷灯、北宋刻本《崇宁藏》零本等。
太原博物馆拥有“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山西省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试点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太原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太原师范学院教育教学实习基地”“太原市首批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营地”等荣誉称号。2022年,获批国家文物局“第三批涉案文物鉴定评估机构”和“太原市第二批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
历史沿革
太原市博物馆成立于2000年3月23日,其建设方案于2009年8月20日经山西省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并被确定为“省城十大重点建设项目”。现馆于2009年9月正式开工建设,2011年主体完工,2013年公共装修完工,2016年陈展基础装修完工。
2022年3月,为有效控制和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太原博物馆临时关闭。9月10日,该馆恢复对外开放。
方位布局
建筑设计
博物馆建筑灵感来源于中国红灯笼,主要建筑为5个相对独立又相互
连通的椭圆倒锥体块连接组合而成,以中国红和青铜色为建筑外墙主色调,由法国安德鲁巴黎建筑师事务所及
北京建院合作设计,总投资8.3亿元。
博物馆建设内容包括主体建筑、陈列布展、库区及库前区、网络信息化工程、内外装饰工程、安防监控工程、通风和给排水工程、楼宇自控工程、平台和景观工程等。工程结构形式为钢框架结构,建筑形式为局部地上四层,地下一层。成线状排列的五个椭圆锥体,锥顶扎根于地下,消失在土壤深处;锥体向上拔地而起,并舒展开来,锥体的悬挑为广场形成遮蔽,同时与平台相脱离。两组锥体色彩不同,分别由中国红和青铜色组成,锥体表面由彩色金属板构成,垂直于表面的是烟熏色的从下而上、由深变浅的玻璃页片,其灵感来源于中国北方城市的热情、勇敢、开朗及浑厚。
馆内布局
太原博物馆总建筑面积64400平方米,其中博物馆主体建筑面积52740平方米,平台建筑面积11660平方米。博物馆从北向南分别为1、2、3、4号楼,全部为展览空间,最南侧的建筑为5号楼,是行政办公区。展览空间共四层,大厅入口位于2号、3号楼连接处。博物馆一层全部为公共服务区域,包括:社会课堂、文创商店、休闲茶吧、多功能厅等。博物馆二层为
多媒体影视厅和交流展厅,观众可在多媒体影视厅观赏文物专题视频。来自其他博物馆的珍贵展品,在二层交流展厅展出。博物馆的三层、四层是8个基本陈列展厅,分为历史陈列展和艺术陈列展两大类别。
陈列展览
常设展览
锦绣太原历史文化展
山西省,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带,表里山河;
太原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雄踞其中。2500年的历史沧桑,赋予了太原独特的文化风貌。早在50万年前,太原已经有了
人类活动的踪迹;
新石器时代,义井文化、光社文化等异军突起;先秦时期,
赵鞅创建
晋阳古城,
赵毋恤立国建都;
秦始皇统一
中原地区,太原郡初设;
刘恒由此登基,
刘彻依此击败匈奴;
魏晋南北朝乱世之末,
尔朱荣高欢凭借武力,先后霸临中原,据晋阳而号令天下;隋末
李渊父子由
晋阳起兵,建立大唐王朝;
五代十国扰攘,晋阳四次立国为都;宋
赵光义灭
北汉,为镇压“王气”,火焚水淹,毁灭了晋阳古城,后又在汾东
唐明镇新建并州城,设
太原府,其后元、明、清皆沿称其为“太原”。
赵卿墓车马坑
此展览展示的是赵卿墓车马坑。赵卿墓1988年在
太原市金胜村发掘出土,是
山西省发现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随葬品最为丰富的
东周贵族墓葬,随葬品共3421件,其中青铜器1402件,玉器669件,金器11件,陶、木、骨、角、蚌、贝器1339件。车马坑是赵卿墓的重要组成部分,平面呈曲尺形,由长方形的车坑和马坑垂直交汇而成。东西总长14.8米,南北总长12.6米,面积为110平方米。
专题展览
抟土成金-馆藏明清瓷器展
瓷器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中国的原始瓷器产生于商代,汉代晚期瓷器在
浙江省北部的
上虞区地区正式烧成。明清两代在景德镇设立官窑,烧制皇室用瓷;民窑在官窑的带动下也有了快速发展。
抟土成金——太原博物馆馆藏明清瓷器展览,就是太原博物馆从馆藏千余件瓷器中选出的明清瓷器精品。展览分为三个单元,分别展示明清瓷器的品种、器形和纹饰。第一单元:仿古采今 蔚为大观——明清瓷器品种。第二单元:瓷器是用来干什么的。与陶器相比,瓷器更加光洁、耐酸、耐腐蚀,所以更适合用于盛放食物。商周时期的原始瓷就多是饮食器,当然也有部分原始瓷用作礼仪器物。东汉晚期,瓷器正式烧成,功能也不断扩大。除了饮食之外,祭祀、陈设、盛储等各个方面都可以见到瓷器。明清时期,瓷器器形更为多样,兼具实用和美感,是功能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瓷器品种多样,特别是各色彩瓷流行,使得纹样图案极大丰富。
临时展览
五彩八桂——广西民族文化展
2023年12月2日上午,由
山西省文物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局指导,
太原市文物局、
玉林市文物局主办,太原市博物馆、
广西民族博物馆、
玉林市博物馆承办的展览《五彩八桂——广西民族文化展》在太原市博物馆二层展厅正式开展。
本次展览分“霓裳羽衣”“刺绣传情”“锦簇花团”三个部分,带您欣赏广西十二世居民族的传统服饰,还有古代
铜鼓、织锦、刺绣等展品,从中体会广西各族人民的审美情趣、聪明智慧和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展览展期为2023年12月2日至2024年3月27日。
霸府名都——太原市博物馆藏北朝隋唐文物展
在
新中国成立74周年之际,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用文物讲述中国故事,积极丰富市民朋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长假期间的文化盛宴,2023年10月1日(星期日上午9:00),由太原市文物局主办、太原市博物馆承办的《霸府名都——太原市博物馆藏北朝隋唐文物展》,在太原市博物馆二层展厅正式开展。
《霸府名都——太原市博物馆藏北朝隋唐文物展》 以“霸府—名都”的城市发展历史为主线,通过梳理文物类型,依托娄睿墓、
太原北齐徐显秀墓、韩祖念墓、
虞弘墓等重大考古发现,将展览划分为“巍巍雄镇”“惊世古冢”“锦绣名都”三个单元及“霸府别都”“百工云集”“军容浩大”“东安遗珍”“地下煌煌”“佛风东渐”“中西交融”“盛世北都”八个分组,展出文物一百四十余件。
泽州万象——山西晋城古代彩塑壁画艺术文物展
2023年7月2日上午9时,由
太原市文物局和晋城市文物局主办,太原市博物馆和晋城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
晋城博物馆)共同承办的《泽州万象——山西晋城古代彩塑壁画艺术文物展》,在太原市博物馆二层展厅正式开展。
本次展览共分为“泽州古艺·遗踪溯源”“形塑庄严·
青莲寺彩塑”“图绘众生·壁画艺术”“凡间仙境·
玉皇庙彩塑”“佛国诸天·铁佛寺彩塑”“精描细雕·传神之法”六个单元,遴选晋城历史文化中精彩的、有代表性的物质文化遗产71件套,集中展示晋城在历史、人文方面的独特魅力。
延寿长相思——安康博物馆馆藏秦汉瓦当展
2023年1月17日(星期二上午9:00),由
太原市文物局主办,太原市博物馆和安康博物馆共同承办的《延寿长相思——安康博物馆馆藏秦汉瓦当展》,在太原市博物馆二层展厅正式开展。
本次展出了70方秦汉时期的精品瓦当,其中少部分为安康出土,其余均为安康籍收藏家宋云石先生在民国时期从
西安市、
咸阳市等地收集,并于1953年捐赠给政府。展览通过
秦汉图形瓦当、图案瓦当和文字瓦当中的纹饰题材,以实物展示、辅助展板等手段,带领观众感受方寸瓦片展示出的建筑精髓。
往期展览
“我”从远古走来——周口店遗址文物展
该展览分为“惊世发现与科学研究”“北京人”“山顶洞人”三个部分,主要通过化石展示、辅助展板等手段,展出“北京人”及山顶洞人
颅骨模型、复原像、动物骸骨化石,古人类使用的工具等共计139件(套)。展览通过向观众系统展示周口店遗址的发现、发掘、研究及化石的丢失、寻找等内容,让原来书写在课本上的文字,鲜活地呈现在太原市民的眼前,让市民共享文化大餐,是践行“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举措。
盛世华容-邵仲节牡丹主题画展
“天香妙染歌盛世,富贵丹青展华荣”,展览从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时代背景出发,通过展示87幅精选邵老牡丹花鸟画作品,以丹青之上牡丹的富贵华荣体现新时代盛世中国的蓬勃风貌,用妙染之间天香风采歌颂伟大祖国的繁荣昌隆。
展览分为“锦绣盛世一画中”——
邵仲节大幅牡丹画及“万象神州一屏同”——邵仲节条屏牡丹画两个单元。第一单元主要展示邵仲节大幅牡丹画作。第二单元主要展示邵仲节条屏牡丹画作。
《美成天龙》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展
此展览展示的天龙山石窟,位于太原市西南36公里的西山山脉,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龙山是吕梁山脉分支,最高海拔 1700 多米,尤以石窟著称。本次展览分山、佛、人三部分,围绕天龙山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运用数字复原技术,展现
四大石窟艺术之美和数字技术之美。
馆藏文物
粉彩百鹿图瓷尊
粉彩百鹿图双耳尊,造型似牛头,又名“牛头尊”。肩部附螭龙耳,造型端庄。器腹以粉彩绘山水百鹿图,百鹿神态各异,四周衬以参天古树,山峦溪流, 绘画形象生动,自然逼真。鹿与“禄”谐音,故又称“百禄尊”,是祝颂加官进禄的吉祥陈设器。
车坑
车坑葬有战车16辆,由西向东依次排列,车坑底部纵向开槽,车子放置后车厢着地,车轮悬空,正是因为这样独特的掩埋方式,使得车的原形几乎完整的保存下来,虽然木车已成“土车”,但车身的结构关系清楚,荆条绑扎痕迹依然清晰看见,几乎所有车轮都保持了正圆形。16辆车基本结构相同,但形态各异,用途多样,种类齐全,其中一辆圆舆车是中国仅见的一辆圆舆车,车厢宽敞舒适,应该是墓主人生前乘坐的座车,其他的车均是实用战车。这16辆战车和座车组成的庞大车队,正是墓主人生前作为
晋国执政卿所拥有煊赫权势的真实写照。
马坑
马坑中葬有马匹46匹,马头向西,自北向南排列,均属
蒙古马系。46匹马体遗骸除了个别部位腐朽残缺外,整体状况良好。
螭柄鸡首青瓷壶
螭柄鸡首青瓷壶壶高48厘米、腹径23厘米,出土于太原北齐娄睿墓。螭柄鸡首青瓷壶盘口,圆唇微敞,细长颈,平折肩,鼓腹,下腹内收成小平底。肩的前部有一个实心的鸡首,后部为并列两根细高螭颈柄,螭口衔壶口沿,螭颈顶部有。肩两侧各有一对扁方形圆孔系,系外侧有纹饰。壶颈上施三周弦纹。两旁各有三纽,中间纽下各垂束莲和
忍冬。腹有棱,下贴四只展翅凤鸟。平底,通体施黄绿釉,有冰裂纹。
陶俑矩阵
陶俑矩阵由娄睿墓、徐显秀墓、韩祖念墓、狄湛墓等
北齐墓葬出土的陶俑组成,包含面目狰狞的镇墓武俑、手持武器的武士俑、作持物状的文吏俑、作握器状的女官俑以及女侍、女仆和仪仗俑等,仪仗俑又有步兵俑、骑兵俑、鼓乐俑。
陶俑服饰有纱笼冠、圆顶鲜卑风帽、三棱帽、左褶服、细袖交领上衣、大口裤、小口裤、笏头履、蹀躞带等,反映了当时人们开始习惯于穿着小袖服、上衣下裤、由坐变为高足凳椅、出门由坐牛车改为骑马等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宋·高丽镂空镶嵌青瓷枕
高丽镂空镶嵌青瓷枕是12世纪中叶高丽镶嵌青瓷鼎盛时期的产物。镶嵌青瓷是高丽青瓷品种之一。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青瓷灯
出土于
晋源区王郭村娄睿墓的青瓷灯是
北齐时期灯具的代表作。
北齐青瓷灯,通高50.2厘米,灯径18厘米,底径20厘米,柄长28厘米。1979年至1981年,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考古发掘,现藏于太原市博物馆。
北宋刻本《崇宁藏》零本
太原市博物馆藏《崇宁藏》共12本,其中5本有明确刊刻时间记载,分别为
元丰八年(1085)的《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二十、
元祐六年(1091)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卷上、崇宁元年(1102)的《杂譬喻经》卷上一、崇宁二年(1103)的《法句譬喻经》卷第二、
大观二年(1108)的《
宗镜录》卷第四十九。还有1本虽无题记,但卷尾记载为《正法念处经》卷第三十三。此外,通过辨识经文,发现剩余残卷中有《宗镜录》1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3本、《大般涅经》1本、《首楞严经义》1本。
所有经卷均为黄藏经纸,高30.2厘米,横11.2厘米,每开6行,每行17字。卷首有题记,记录印经缘起、在任
住持、雕刻时间等。
卷尾有尾题,题经名、卷次、编号、版次,一般有印工
黑色长方木印。特别是部分经卷“鼓山大藏”朱文印。中国钤有“鼓山大藏”印的经卷仅有零本残卷,几乎均藏于公藏图书馆、博物馆,且总数量不过一二十册,在这其中,国家图书馆收藏最多,有8册“鼓山大藏”零本。
白釉砚
高2.4厘米,口径19.2厘米,底径17厘米。器施白釉,釉色洁白光润,釉薄而匀净,布满
开片纹。砚与笔、墨、纸合称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砚台的材料丰富多样,有石砚、玉砚、瓦砚、瓷砚等质地。
学术科研
学术机构
太原博物馆下设文保科研部,主要承担可移动文物科技保护、修复和成果推广应用;负责科研项目和研究课题的申报和学术研究;编辑出版学术论著和刊物;负责与国内外博物馆、科研院所的科研合作项目等工作。
学术研讨
2020年7月8日,太原市文物局在太原博物馆举办了“考古名家常一民暨先秦太原学术研讨会”活动。会上,探讨了文物保护利用新思路、新举措,为考古名家常一民名家工作室挂牌。
文化活动
2021年6月12日,借助出土于唐墓“心塞女佣”持续上升的热度,太原市博物馆推出了以“大唐盛世”为主题的社教活动。活动主要是围绕
唐朝历史及展品开展,在展厅,讲解员详细为大家介绍了唐代出土的文物展品,结合社教活动主题,积极引导每位小朋友认真观察唐朝女性的装饰物品,比如发簪、步摇等等。
2023年9月30日是第十个国家
烈士纪念日。当天上午,“盛世华诞,致敬最可爱的人”专题活动在
太原市博物馆举办,20名青少年学生了解烈士事迹、学习英雄榜样,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所获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