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梓年(1893年1月11日—1972年4月10日),又名宰木、定思、弱水、任庵等,
江苏省宜兴县人,毕业于
北京大学,一级研究员,研究生导师,原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学部委员、分党组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二、三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近代哲学家、逻辑学家。
1911年起,潘梓年先后就读于上海大同书院和龙门师范学校。1920年,潘梓年到
北京大学哲学系当了三年旁听生。在此期间,他从《
新青年》《
新潮》等刊物开始接触
马克思主义,决心把参加革命实践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1926年,潘梓年赴
广州市参加北伐,但未赶上已出发的北伐军。1927年,潘梓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在上海参加党的
左派文化工作。1928年,潘梓年任上海艺术大学教授。次年,潘梓年参与创办
华南师范大学,并任教务长。1932年,潘梓年任《真话报》总编辑。次年,潘梓年被
中国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潘梓年经党中央营救出狱。1937年,潘梓年筹办《
新华日报》。经过潘梓年与章汉夫、
华岗等人的努力,《新华日报》于次年1月在武汉创刊。1947年3月,潘梓年撤回
延安市,担任中共中央城市工作部研究室主任。1948年,潘梓年被派往河南郑州筹办
中原大学,任校长兼党委书记。1949年5月,潘梓年调往
武汉市,先后任武汉军事管制委员会文教部部长和中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部长、文委副主任兼高教局局长等职。1954年,潘梓年调到
中国科学院,负责筹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和
哲学研究所,并筹备出版《哲学研究》。“文化大革命”期间,潘梓年受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诬陷和迫害。1972年4月10日,潘梓年病故在狱中,终年80岁。1982年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八宝山为潘梓年举行追悼大会,肯定其功绩。
潘梓年主要研究辩证唯物主义和
毛泽东思想,长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大众化工作,对
逻辑学也有系统研究。潘梓年著有《逻辑与逻辑学》《
文学概论》《辩证法是哲学的核心》等书籍。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893年,潘梓年出生于
江苏省宜兴县归径乡
陆平村。潘梓年出身在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他的祖父、
伯父都在乡镇当教师。潘梓年自幼从父在家乡私塾读四书、五经,父亲还教他学习数学,后随二伯父学习古文经典和地理知识,并写作诗文。
1911年辛亥革命后,潘梓年产生了追求新文化的愿望,前往
上海市进了“大同学院”和“龙门师范”学习外语和现代科学文化。由于家境日益困难,潘梓年毕业后在无锡东林小学任教。“五四”运动后,潘梓年再一次燃起了追求新文化、新思想的愿望。1920年,潘梓年离职到
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攻读哲学、
逻辑学和新文学,特别是
鲁迅的新文学课给于他的影响最大。在
北京大学,潘梓年经常阅读《
新青年》《
新潮》等刊物,受到了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熏陶。1922年,潘梓年为无锡《
文学月刊》和《思潮月刊》撰稿,宣传
新文化运动。在北大学习了三年,1923年,潘梓年到
育德中学教书。潘梓年应“保定育德中学文学研究会”的邀请,发表了八次关于新文学的讲演,这些讲演后被编为《
文学概论》一书,由北新书局出版。
工作经历
1926年,潘梓年赴
广州市参加北伐,但未赶上已出发的北伐军,后从事革命宣传工作。1927年,潘梓年翻译出版了美国琼斯的《逻辑》一书。同年夏,潘梓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回家乡参与成立中共宜兴特别支部,任宣传委员,同时参加国共合作,任宜兴县人民政府教育局局长。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潘梓年转入地下斗争。同年9月,潘梓年到
上海市,在中共领导的上海文委和互济总会工作,从事左翼文化活动,负责主编《北新》《洪荒》等进步文艺刊物。
1928年,潘梓年任上海艺术大学教授。1929年,潘梓年参与创办
华南师范大学,任教务长,对学生进行
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1932年,潘梓年任中共江苏省委机关报《真话报》总编辑。1933年,潘梓年在上海被
中国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
1934年,由于共产党党内 “左” 倾路线的统治,全国的革命形势再次遇到了挫折和困难。
中国工农红军被迫撤离苏区,开始了
长征。反动派乘机散布红军 “溃散”,中共 “濒临灭亡” 等谣言。潘梓年在狱中写下了一首托物言志的《咏雪》诗:一片一片又一片, 飞上河山皆不见; 前消后继更凶猛, 终把河山全改变。此诗在难友中流传着,互相砥砺。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经党中央营救出狱。1937年10月,潘梓年赴
武汉市领导筹备出版党中央在国民党统治区的机关报。1938年1月,经过潘梓年与章汉夫、
华岗等人的努力,中共中央长江局机关报《
新华日报》在武汉创刊。潘梓年任《新华日报》社社长。10月,潘梓年率报社迁至
重庆市,后改为中共中央南方局机关报。潘梓年任《新华日报》社社长期间,在周恩来、董必武直接领导下,为宣传党的团结抗战、争取民主的政治主张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9年6月16日,国民党宜昌当局背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查封了《新华日报》宜昌分销处,并将负责人逮捕。6月25日,潘梓年以新华日报社社长的名义致函
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要求“饬令
湖北省当局迅速纠正
宜昌市当局之谬误处置,恢复本报宜昌分销处营业常态,即日释放其负责人,保障本报今后发行”,并揭露了国民党当局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阴谋。中共湘鄂西区党委抓住这一时机,经多方努力,恢复了《
新华日报》宜昌分销处,增设了销售点,直到宜昌沦陷才停止发行。此外,各书店还顺势经销部分邹韬奋、
茅盾、胡绳等人主编的进步书刊。期间,潘梓年还任过中共中央南方局新闻组组长、中共中央重庆工作委员会委员。1947年3月,潘梓年率报社部分人员从南京撤回
延安市,担任中共中央城市工作部研究室主任。1948年8月,
中原大学(同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
华中师范大学的前身)正式成立。潘梓年被派到中原大学,担任该校的副校长,校长为
范文澜。校长范文澜因种种原因一直未到任,所以潘梓年实际主持全面工作。此后,他又担任了该校的校长和党委书记。
1949年5月,潘梓年被调到
武汉市,先后担任武汉军管会文教部部长,中南军政委员会文委副主任兼教育部部长,中南行政委员会文委副主任兼高教局局长等职,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知识分子政策做了大量的工作。1954年,潘梓年调到
中国科学院,负责筹建哲学社会科学部和
哲学研究所的工作,并筹办中国第一份哲学理论刊物——《哲学研究》。1955年3月,《哲学研究》正式创刊,同年9月22日,哲学研究所成立。1956年6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前身)成立,潘梓年任学部委员和学部副主任、学部分党组书记,兼任哲学研究所所长。1958年,为全面了解群众中出现的学哲学、用哲学热潮,65岁的潘梓年带领自己的研究生和助手,历时两个月,到
郑州市、
开封市、
洛阳市、
许昌市、
登封市等市县的郊区农村调查,每天晚上和当地干部、群众座谈,参加群众的各种学习会。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他先后在禹县和
郑州大学向干部、群众作了《辩证法是哲学的核心》《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最生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报告。此后,潘梓年连续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二、三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文化大革命”期间,潘梓年受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诬陷和迫害。
人物逝世
1972年4月10日,潘梓年病故在狱中,终年80岁。
研究领域
潘梓年主要研究辩证唯物主义和
毛泽东思想,长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大众化工作,对
逻辑学也有系统研究。
主要作品
论文演讲
参考资料:
著作
参考资料:
主要成就
综述
潘梓年是
中原地区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者之一,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创新、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早年间潘梓年在狱中拟定了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的《矛盾逻辑》一书,1937年出狱后“将私意轮廓写成一小册子发表”,命名为《逻辑与逻辑学》,意在解决和回答
辩证法与形式逻辑的关系问题,此书是他一生最具代表性的哲学和逻辑学著作。潘梓年在此书中强调:“辩证唯物论是现代劳动阶级的哲学,它以改造自然存在,尤其是改造社会存在的各种实践为基础,同时也就以这些实践为归宿,看出了思维的真面目是通过行动去改造世界。”他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的观点,认为思维不仅是要解释世界,而且要改造世界,由此层层深入阐明辩证唯物论的真理性。在上篇“方法论(
逻辑学)”中,他全面阐述了辩证法的三条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律、质量互变律、否定之否定律,以及辩证法中的几对范畴,包括本质与现象、根据与条件、必然性与
偶然性、法则与因果性、形式与内容、可能性与现实性。他认为应当“扬弃”形式逻辑,即并不是全盘否定并取代形式逻辑,而是将形式逻辑中有益之处挑拣出来,以技术的形式服务于辩证逻辑这一主体。这种“扬弃”的做法十分具有进步意义。此书出版不久便寄给毛泽东同志,毛泽东同志对此颇为赞赏,表示:“潘梓年同志寄来了他所作一册《逻辑与逻辑学》,本日看至九十三页,颇为新鲜。”这表明,潘梓年尽管将形式逻辑从“方法”降位为“技术”继而沿用,但仍然肯定了其价值及地位,在近代逻辑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毛泽东同志认为这种看法是新颖独特的。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学术界的逻辑争论中,毛泽东同志多次赞赏学界关于
辩证法与形式逻辑关系的探索,认为形式逻辑与辩证法之间没有主从、高低之分。
除此之外,潘梓年还发表了《关于认识论与辩证法的同一问题》(1941年)、《关于“由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律》(1941年)、《物质与精神的关系》(1943年)、《新哲学研究的方向》(1951年)、《否定之否定——辩证法三条基本规律之一》(1956年)、《从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方面对毛主席两类矛盾学说的一点体会》(1958年)、《大家来学点儿哲学》(1958年)、《
辩证法是哲学的核心》(1959年)等一系列
哲学论文、演讲,深入浅出地阐述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内容,将手中的笔化作捍卫
唯物主义辩证法科学性的有力武器。在《新哲学研究的方向》一文中,他回答了“什么是哲学”的重要问题。他认为:“哲学是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思维科学的共同的规律总结起来,得出总的规律,而这总的规律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几条原则。”在《关于“由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律》一文中,他通过回顾恩格斯对量变质变的表述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有力抨击了“‘质量律’已经是落伍了的‘机械论’”的错误言论,重申量变与质变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一辩证律对中国发展建设的重要指导作用。潘梓年几经学术争论浪潮,始终坚持立足于
马克思主义立场用唯物辩证法分析中国问题、解决中国难题,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武器一一击碎意图动摇我党根基的错误思潮和不当言论,坚决捍卫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与此同时不断向世人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颠扑不破的真理性和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在历史唯物主义方面,潘梓年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在1956年撰写了《对我国过渡时期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怎样进行研究》一文,认为:“马克思主义者,是把一切都当作发展过程来看待的,在一定的时期,一定的条件下,对于人民还是有利的东西,还有它的积极作用的东西,我们就要发展它,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发展它,使它的积极作用获得充分的发挥。”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肯定了
中原地区在过渡时期应该有自己的经济基础,并且过渡时期的经济基础包括
社会主义成分和非社会主义成分,更进一步认为过渡时期经济基础中的不同经济成分不是杂凑在一起的混合体,而是按照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内在联系有机组织在一起的统一而完整的集体。除此之外,他认为复杂的经济基础将有复杂的上层建筑与之相对应,主张厘清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在1958年写作的《宏伟的远景规划,卓越的科学理论》一文中,潘梓年强调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两种优良作风,要求在实事求是研究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贯彻群众路线。
平台建设
1954年,潘梓年调任至
中国科学院筹建社会科学部和哲学研究所。
人才培养
建校
1929年,潘梓年在中共中央的支持下,负责创办了
华南师范大学;1948年12月,潘梓年在河南郑州筹办
中原大学。
授课
革命时期,来到
延安市的潘梓年承担起了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重要任务。当时延安急需一批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坚定信仰的青年人才,潘梓年根据周恩来的提议创办了“青训班”。在“青训班”授课期间,青年学员们受潘梓年等老党员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感染和鼓舞,纷纷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积极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在筹建大学之后,潘梓年还兼顾学校的政治理论课主讲工作。潘梓年主讲的课程受学生们的欢迎,使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育,为革命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进步知识分子。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求学
潘梓年出身在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他的祖父、
伯父都在乡镇当教师。潘梓年五岁起就在父亲任教的私塾里读书。后来受
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影响,他先后到
上海市和
苏州市学习外语和现代文化知识。1920年,潘梓年到
北京大学哲学系做旁听生,主要攻读哲学、
逻辑学和新文学。
结婚生子
潘梓年与逃难离乡的吴组芳结为夫妻。1942年,两人育有一子,名为潘新伯。
亲属关系
后世纪念
1982年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八宝山为潘梓年举行追悼大会,肯定其功绩。
2018年10月27日上午10点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波澜广场举办了潘梓年铜像落成揭幕仪式。
2023年5月21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举行了纪念潘梓年诞辰130周年暨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思想与实践论坛。一些专家、学者和新闻工作者参与了此次活动,共同探讨了潘梓年的新闻宣传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在新闻事业方面的发展历程。
2024年4月10日上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在南湖校区波澜广场潘梓年铜像前举办潘梓年校长逝世52周年纪念活动。
获得荣誉
人物评价
潘梓年是杰出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逻辑学家和新闻战士。他一生致力于研究与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其治学风范值得我们继承发扬。(金台资讯 评)
潘梓年是中共第一报人。(毛泽东 评)
作为中国杰出的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潘梓年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研究、传播和发展奉献了近五十个
春秋。潘梓年的一生是研究、践行、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朱恒 评)
潘梓年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和杰出的新闻斗士。(极目新闻 评)
潘梓年是中国近代著名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逻辑学家,是共产党在新闻、教育战线上的忠诚战士和卓越先驱,为推动哲学研究事业不遗余力,作出了杰出贡献。(光明日报 评)
参考资料
潘梓年研究中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2024-12-05
潘梓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2024-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