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狗
身材特别细瘦的一个狗品种
细狗(Chinese Hound)也称细犬、细猎犬、快犬,是中国名犬,因身材特别细瘦而得名。细狗能在飞速的奔跑中恰到好处地急停或变向,是著名的捕捉野兔的中国名犬。细狗可用作观赏犬和猎犬,也可作为护卫犬。
细狗是中国的原生犬种,后来由中国细狗分化成山东细犬陕西省细狗两种类型,现又分化出现山东、陕西、河北、蒙古四种类型。细狗被毛特别短且细密,紧贴皮肤,一般毛长1厘米左右,有着绸缎般的光彩。头呈长楔形,吻尖细而长耳朵不大,薄而下垂。胸深腰细,腹收起。四肢细长,前直后弓,后肢肌肉发达,趾瓣紧密坚硬,足垫厚实。尾细长,自然下垂,稍有弯度,长可过飞节。体高58 ~67厘米,体重16~26千克。细犬具有耐粗饲、适应性强、腿部肌肉发达、后驱有力、嗅觉灵敏和对主人忠诚的特点。
细狗是中国本土犬种资源基因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古代就被作为狩猎犬使用,甚至被作为国礼赠送。然而,受到外国赛犬品种的影响,细狗与外国犬种例如灵缇无序杂交,保纯工作未能好好开展,现存的纯种细狗越来越少,因此,需要重视对中国细狗品种资源保护。在神话故事中,二郎神哮天犬可谓是家喻户晓,其中描绘的哮天犬的体型外貌特征与如今的细犬很相似。
历史考证
细狗产于中国山东省河北省,在山东梁山一一带数量较多,并将其称为山东细犬。细狗是中国很有潜力的跑犬品种。
细狗是中国大品种资源基因库的主要组成部分,最早的有关细狗的记载可以在宋代叶隆礼的《契丹国志》中找到。书中提到契丹人曾在女真领地上捕猎,中国细狗在神话故事中作为二郎神的神兽〝哮天〞的原型,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细狗在当时的地位非常重要,甚至与有“万鹰之神”之称的矛隼并列。这也表明辽朝、蒙古女真等北方游牧民族均有饲养细狗的传统,并且这种传统己成为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形态特征
毛色特征
短毛品系
细狗颜色多样,以单一色为好。有白色、黄色、黑色、虎斑猫色等。短毛品系被毛短且细密,紧贴皮肤。
长毛品系
长毛品系细狗被毛稍长,富有光泽。耳、前后肢、尾部、趾爪间有饰毛,耳毛由耳根部长至耳尖,尾部饰毛较长。
外部形态
滑条被毛特别短且细密,紧贴皮肤,一般毛长1厘米左右,有着绸般的光彩。头呈长楔形,吻尖细而长耳朵不大,薄而下垂。胸深腰细,腹收起。四肢细长,前直后弓,后肢肌肉发达,趾瓣紧密坚硬,足垫厚实。尾细长,自然下垂,稍有弯度,长可过飞节。体高58~67厘米,体重16~26千克
生活习性
细狗食量小,要求营养水平较低,耐粗饲,饲养成本低,抗病力、繁殖力强。其性情灵活机敏,活泼好动。柔韧性好,跳得高,擅长奔跑,耐力好,能连续高速奔跑8千米以上。擅猎兔,耐饥渴,爆发力强,嗅觉灵敏,捕猎欲望高,常用作狩猎犬和护卫犬。细狗对环境适应能力强。敢于攻击目标,凶猛,猎取反应强,占有欲望强,合群。 聪明、灵活、机警、记忆力强,略微胆小,对主人温顺、忠诚,不太会信任陌生人。
品种分类
陕西细狗
陕西细狗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是被真正当作猎犬用的犬种之一,主要生长在陕西的关中渭南地区秦腔一团,主要用来追逐狩猎野兔也可看家护卫。这个品种给人的整体印象是优雅而匀称,具有很快的速度和极好的耐力,充满力量,活跃,能够在平原地区杀死野兔或其他猎物。表情威严而文雅,有一双深深的、忠诚的、遥望远方的眼睛。头长而狭窄,鼻梁隆起,良品多隆鼻,颈部有足够的长度,圆拱,呈弓形。肩长而稍向后倾斜,体形呈流线型。腿部前肢直而结实,肩部肌肉明显。后躯有力而肌肉发达,飞节与臀部间有足够的长度。尾细长,以自然的曲线状下垂,末端弯曲,2017年,CKU 对陕西细犬进行鉴定认证,命名陕西细犬为“ ”。
山东细狗
也叫山东格雷猎狗,相传起源于西汉。现在山东省汶上、东平县梁山县等县还有此种狗。该黑点狗长嘴尖,背拱,胸深腹吊。四肢细长,前肢直立,后肢弯曲,大腿肌肉发达。尾细长,稍上翘。被毛细密,长度不到1cm。毛色有黑色、白色、黄色和八色毛等。奔跑速度每小时50~60km。身高58~67cm,体重16~26kg。
河北细狗
河北细狗主要分布于河北地区,嗅觉灵敏,衔取欲望、捕猎欲望高,耐力好,奔跑速度极快,被当地人用来狩猎野兔。性格稳重,对主人绝对忠诚。该犬身高56~75cm,体重20~30kg。毛色有黑、白、红、黄、青等颜色,被毛长度不足1cm。
蒙古细狗
蒙古细犬又称契丹猎犬,主要分布于中国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等地区,其体型大,奔跑速度快,耐力好,嗅觉灵敏,耐粗饲,对主人忠诚,有较强的领地意识,有强烈的搜寻和追踪捕猎欲望,是给够适应大多数地形的综合型猎犬,在东北地区主要用于狩猎。公高 70 ~ 80cm,母犬高65 ~ 75cm,公35 ~ 50kg,母犬30 ~ 40kg。颜色主要有白和草黄,黑、青灰或黄红眼鹦鹉较少头部窄,嘴较长,腿细长,躯体较长,腹腔宽大,腹部皮肤松弛,背微弓,身体结构非常适合高速奔跑。耳有垂耳和折耳两种。尾细长而下垂,略弯曲。
饲养用途
细狗可用作观赏犬和猎犬,也可作为护卫犬。其还适于作为实验用犬,其遗传品质较稳定,两至三代间遗传背景清晰,家系毛色单一,尤其适合手术实验和毒理实验。作为实验用犬时,在饲养过程中要禁止滥交,需进行系统繁殖。
繁育
细狗发情期一般在秋季,幼年雌性第一年一般不发情。细狗一般每年生育1-2次,每胎产仔数4-6只,断奶成活率80%以上。1-2岁发育完全,体形体重基本变化不大,但腰围会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或因为生产,或因为腹部肌肉松弛,腹部变大必然造成奔跑能力的下降。雄性性成熟为14月龄,体成熟为24月龄。雌性性成熟为12月龄,体成熟为20月龄。
饲养照料
饲喂
幼犬不能喝牛奶,只需提供干净的水。犬奶和牛奶的成分完全不同,犬奶中含有高蛋白、高脂肪和低乳糖,而牛奶中则含有低蛋白、低脂肪和高乳糖。因此,幼犬无法消化牛奶,可能会导致腹泻等肠胃问题。确保为幼犬提供充足的清洁饮用水,并注意饮水器的清洁。
在喂肉时,务必将肉切碎后再行饲喂。鸡、鸭、鹅等禽类的骨既小又硬,不能像猪、牛骨头一样容易被犬的牙齿咬碎,尤其是对于幼犬来说根本无法咬碎。如果犬吞下这些骨头,有时会刺穿喉咙或胃部,导致生命危险。因此,在喂犬鸡、鸭、鹅肉时,一定要将骨头剔除。
芥末和辣椒含量过高的食物会对犬的口、胃肠产生刺激,导致溃烂,所以不能喂给犬食用。洋葱对犬的血液具有强烈的毒性,长期食用会导致急性贫血,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绝不能喂给犬吃洋葱。
训练
细狗需要定期的锻炼和训练。他们需要接受适当的训练,学习基本的命令和行为习惯。同时,细狗也需要锻炼来保持身体健康。在训练和锻炼过程中,要注意方法和技巧,避免伤害细狗的身体,以保持其体型和身体健康。适当的营养和饮食,以满足其营养需求。以及足够的水分,以保持其身体健康。细狗是一种非常适合家庭生活的犬种。他们需要一个充满爱心和关心的家庭,能够提供足够的关注和互动。细狗也需要一个安全的环境,可以保护他们免受伤害。
常见病防治
1、致病性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变形杆菌等感染引起本病。腐败、变质、不洁的食物中带有大量致病性细菌,狗狗误食后即可发病。
2、某些肠道寄生虫:如蛔虫病绦虫钩虫病毛首鞭形线虫等。农村的犬只大多数习惯“放养”,狗狗经常会在垃圾堆、户外等其它地点胡乱进食一些带虫卵的生食,甚至是带虫卵的“便便”等,这些都会引起发病。本病例发病的主导原因就是寄生虫感染。
3、某些传染病及有毒物:如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等感染以及误食含有机磷及其它毒素的食物而引起一定程度中毒等都是引发本病的重要原因。
4、消化不良:进食大块、坚硬、尖锐、不易消化的动物骨头(猪骨、牛骨、羊骨、鱼骨、鸡骨等);腥腻的鱼内脏、猪、牛、羊内脏(特别是未经高温、熟化的动物内脏)等。
保护
现状
为了保障公共安全和人身财产的安全,很多地方都禁止了饲养。然而,这一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中国许多犬种的数量大量减少,甚至绝种。其中,中国四大细狗品种之一的河北细狗,原产于河北省,现在仅存约40头左右的纯种细狗,有的血缘关系较近,属于濒危犬种。陕西细狗受到当地狩猎作业减少的影响,其原始用途已经难以发挥。陕西细狗主要被养殖在农民家里,数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此外,蒙古细狗和陕西细狗等犬种因大量引入国际的赛犬品种进行无序杂交,其保纯工作也面临现实问题。
另一方面,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很多养殖了细狗的犬户不愿意花钱去注册和植入芯片,导致注册犬的数量达不到要求。这使得的保护工作缺失,也面临着濒临绝种的危险。据不完全统计,民间的纯种山东细狗数量只有200~400头。
措施
总的来说,这些犬种的保护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犬种,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来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并加强对繁殖和的监管。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大投入,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来保护这些濒危的犬种。
相关文化
在神话故事中,二郎神的哮天犬可谓是家喻户晓,其中描绘的哮天犬的体型外貌特征与如今的细犬很相似。明初杨讷在《西游记》中记载“又号黑风大王,诸佛不怕,只怕二郎细犬。”该书成为后来吴承恩同名小说故事的雏形,书中写到猪八戒唯独害怕细犬的这一细节,这是首次提到《西游记》中二郎神的哮天犬为细犬。
参考资料
..2024-01-08
Canis lupus familiaris Linnaeus, 1758.Canis lupus familiaris Linnaeus, 1758.2024-08-28
..2024-01-06
..2024-01-08
山东细犬.《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2023-06-27
..2024-01-08
..2023-07-04
..2024-01-09
目录
概述
历史考证
形态特征
毛色特征
短毛品系
长毛品系
外部形态
生活习性
品种分类
陕西细狗
山东细狗
河北细狗
蒙古细狗
饲养用途
繁育
饲养照料
饲喂
训练
常见病防治
保护
现状
措施
相关文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