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楚村
山东烟台市芝罘区只楚镇下辖村
只楚镇只楚村 714年,形成小村落。因其时棘杂草丛生,多枳,故名“枳楚”(楚,即灌木丛生的意思)。只楚村位于芝罘区只楚镇中北部,南距镇政府1公里,东距烟台市老城区5公里。东依烽台山,北与南仓、北皂村为邻,西与宫家岛村相连,南与孙家庄村接壤。隶属芝罘区只楚镇管辖。全村辖区总面积248.9公顷,其中耕地33公顷,企业占地100公顷。全村地处低山丘陵区,海拔最高点280.7米,地势自东向西由高及低。境内盛产小麦、玉米、花生及各类蔬菜。植被面积129公顷,覆盖率52%。
2000年,全村共有1380户,总人口352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77‰。只楚是一个杂姓村庄,共有160个姓氏。除王、刘、李、申、金、唐等大姓外,还有牟、汤、杨、郭等姓氏。除1人为回族外,其他均为汉族
地理位置
只楚镇只楚村
714年,形成小村落。因其时柘棘杂草 丛生,多枳,故名“枳楚”(楚,即灌木丛生的意思)。
境内交通便利,距烟台市繁华市区、火车站、港口均不足6公里,距烟台飞机场19公里。为芝罘区福山区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交汇点。
区域概况
建国初期,农村经济总收入只有8万元,人均年收入约40元左右。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12万元。198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255万元。此前,全村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1984年建起电缆厂后,开始走以工业经济带动农业经济学、继而全面向工业发展的经济建设之路。 200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6亿元,其中工业收入占经济总收入的85%,达到了4.8亿元,上缴税金2109万元,人均纯收入4600余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85∶14。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入总额4.8亿元,全村纯收入6960万元。
名列烟台市经济强村之一。连续8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级文明村”称号,连续10年获芝罘区“工业产值第一村”“工业明星第一村”。1994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最佳经济效益乡镇企业”、被山东省科委列为全省唯一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1995年被国家科委批准为全国第一家国家级村办民营科技园;199 6年只楚村党委被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1997年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全国大一型乡镇企业。
大事记
1941年,女青年王淑清秘密入党,成为村内第一名中共党员。
1946年2月,中共芝水区委书记高仲升率工作队进村,建立了中共只楚村第一届支部,孙洪涛任党支部书记。
1952年9月,相永堂领导成立了第一个互助组。
1956年3月,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下设6个大队,共有379户,1456人。
1965年5月,只楚村为只楚人民公社驻地。
是年,新建小学落成。
1969年9月,购进泰山牌12马力拖拉机,成为村里第一台拖拉机。
1970年,村电工修配组更名为只楚修配厂,为全村第一个集体所有制的“厂子号”企业。
1977年,村里购进第一辆“港城”牌汽车。
1984年2月,创办烟台市第一家电缆厂--烟台市电缆厂
1987年,第一座建筑面积3538平方米、水电配套的村民住宅楼完工,58户村民喜迁新居。
1989年3月,中科院院长周光召视察电缆厂。
1991年6月,胡乔木为电缆厂辐射交联生产线建成剪彩。
是年,全村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进入烟台市亿元村先进行列。
1993年3月,芝区委批准只楚村党总支扩建为只楚村党委,这是全区第一个村级党委,李世勋任党委书记。
11月,成立烟台只楚集团总公司。
1994年6月,省委书记姜春云来只楚村视察。
1995年8月,只楚集团公司被国家科委批准为全国第一个村级民营科技园。
1998年4月,只楚集团被列为山东省百家重点企业集团。
2000年,只楚民营科技园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全国乡镇企业科技园区,同时被认定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
1945年,全村共有464户,2111人,耕地207公顷。大部分田地亩产只有50公斤左右。1952年9月,成立了第一个常年互助组。1955年3月,组建起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3月,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共有385户,1431人,土地181公顷,生产资料总价值12379元。全年总收入16.43万元,粮食总产量48.08万公斤,平均亩产243.5公斤。
60年代初,首次种植旱稻6亩获得成功,总产660公斤。至1970年,全村水稻面积近40公顷,总产达到18.2万公斤,被誉为“丹东市”。1971年起,重修宫家岛扬水站,灌溉农田约32公顷。1976年,全村农业收入25.4万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1983年,为只楚村开始由单一农业型经济向综合型城郊经济转变时期。 1980年,拥有主要农业机械总动力137台,1950.5马力。其中拖拉机16台以及各种机械上百台。1983年,经济总收入达到255.5万元,农业收入20.15万元。其中粮食收入仅2.25万元,而蔬菜收入12.27万元,水果收入4.43万元。全村亩产值均在450元以上。是时,全村耕地锐减至50.6公顷,粮田已减至13公顷。
1984年至1996年,为只楚村完成向工业型转型时期。1996年,农业总产值仅为42万元,不及工业总产值的千分之一,整个村庄已开始步入城市化。
第二产业
工业: 1984年,创办电缆厂,当年实现产值186万元。至198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98.52万元,上缴税金90.1万元,净收入162万元。1986年,建成烟台市汽车内饰件厂。该厂先后投资546万美元,从意大利引进自动加热炉、轿车地毯生产线等设备,形成年产16万辆汽车配套产品的能力。1987年,建成烟台市芝罘有色金属加工厂,研制开发出新型耐磨黄铜轧机滑块,填补了国内空白。1988年,与中国医药投资有限公司总公司合作筹建烟台第二制药厂,形成“庆大、麦白、片剂、针剂”4大系列50个品种的生产能力,并被农业部确定为大(二)型乡镇企业。同期,将烟台市预制构件钢模厂更名为烟台气体压缩机总厂,先后开发出10多种型号的空压机产品。1994年,与宝钢股份联营,成立烟台鲁宝有色合金厂,研制成功高炉风口、转炉氧枪喷头等耐高温紫铜铸件,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至2000年底,全村工业从业人员4000余人,实现工业总产值4.8亿元,创利税2109万元。
建筑业:1972年,只楚村建立了基建队。1976年,成立只楚建筑队,1983年,只楚建筑队改名为只楚建筑公司第二工程处。1992年,又改建为烟台市华盛建筑工程公司,下设10个处,5个科,1个办公室,年创产值4000余万元,成为芝罘区建筑明星企业,被确定为国家三级企业。至2000年,建筑业从业人员1160余人,实现总产值4750万元,创利税422万元。
第三产业
解放前,只楚村只有几家私人豆腐坊、小卖部、剃头铺等。1951年,由村公所牵头、烈军属和部分群众投资,开设了一个食宿一体的马车店,为最早的合作企业。1952年,与外村合作成立只楚乡供销合作社。1961年,村副业已有木器组、修配组、奶牛组、饲养组、大车队、理发修鞋组、磨坊、缝纫组、铁匠铺等。1988年,成立烟台市芝罘华盛物资商场,拥有5万元固定资产。1991年,成立烟台市华盛酒店。1993年,成立山东只楚集团总公司综合商场。1994年,投资36万元,建立了只楚农贸市场。至2000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650余人,实现总产值7800万元,创利税490万元。
文教科技
解放前,只楚村民的民间文化活动只有赶只楚村庙会和太平顶山市会。70年代末,村里成立了业余剧团,所编演的剧目曾在烟台市文艺汇演中获奖。1973年,建立了村图书室、有图书300余册。 1991年,图书室设于村文化活动中心,有图书4000余册。1957年,里安装装第一个广播喇叭。1962年添置扩音器,每天播送新闻、文娱节目等。1966年,全村户户安装了广播小喇叭。1980年,建立只楚村电影队、有电影机一台,每周免费放映一次。1978年,电视机开始进村;1993年,全村安装上闭路电视;1997年,与芝罘区有线电视台并网,并自办电视节目,在只楚集团内部播放。
1916年,王少岩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校名“探本小学”,学制6年。1942年,改为“福山区珠玑乡只楚中心小学” ,共有学生200余人。1945年,人民政府学校的学校学生达300多人。1955年改为完全小学。1991年春,村委会投资150多万元,在学校原址新盖了一座建筑面积为3187平方米、水电暖配套的4层教学楼,达到省一类学校标准。 1997年,只楚集团又投资30多万元,建起了拥有5台微机的计算机教室,开设了拥有48个座位的语音室,儿童入学率为100%。只楚小学先后被评为“花园式小学”、烟台市规范化小学、烟台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1965年,村里建起幼儿园,有教师3名,幼儿60名。1986年,有教职员工18人,幼儿200余名,达到烟台市示范幼儿园标准。至2000年,只楚村先后有30多名学生考入大中专院校,其中大本3名,大专14名。 1987年起,相继建立各式培训学校,培训专业职工2000余人,培训面积达9 0%以上。同时还选送企业管理骨干和技术骨干到各类大学进修,现已有180余名获得大中专文凭。
建国前,只楚村无科技管理机构。建国后,先后成立了农业科技小组、农业科技实验室。至1994年,又先后成立了科学教育兴村领导小组和科学技术协会。1965年前,无一名专业技术人员。至2000年,已有3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来只楚安家落户,其中高级职称35名,中初级职称100多名。十多年来,先后开发出32种高新技术产品,其中10项填补国内空白,9种替代进口,17种被列为国家、省级各类科技计划,7种获国家、省级科技进步奖。1999年12月,只楚集团创建的技术开发中心被正式批准为省级技术开发中心,这在烟台市乡镇企业尚属第一家。
人民生活
解放前,只楚大多数村民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生活,人均纯收入不足40元。解放后村民生活得到改善。1957年,全村总收入近17万元,粮食总产34万公斤,人均口粮137.5公斤,劳动日平均价值1.304元。1974年,劳动日工分值人均在1.5 0元左右,人均分配184元。 1982年,人均收入首次突破了400元,达到480元。200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7118元,90%以上的村民住上了水电暖配套的住宅楼,拥有各种机动车辆218辆,其中个人拥有50辆,各种摩托车160辆;家庭拥有电脑400台,程控电话1350余部,彩色电视机2500余台,并全部实现闭路化。
村庄建设
解放初期,全村共有464户,2111人,房屋2503间,其中石头房、普通瓦房占50%,草房占40%,半草半瓦房占10%,人均居住面积约8平方米左右。60年代,主要是老宅翻修。1986年,村里投资47万元盖起第一座3500平方米住宅楼。1988年,建起一座5597.9平方米、水电暖配套的1号住宅楼。至2000年,共建起28栋、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住宅楼房,人均住房面积35平方米,90%的村民迁居新楼。同时,又先后投资500万元,在住宅区进行花园式绿化建设,硬化了道路,安装了路灯,修建了花坛。还建起卫生所、商店、农贸市场、饭店、图书室、老年活动中心等。居民区设有治安、卫生、园林绿化、水电、市场管理、计划生育、人口管理等机构,逐步按社区服务形式进行物业管理。
集体福利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村民福利逐步改善提高。近几年来,村里共补贴1000多万元,使村民住进配套齐全的新楼房。对考入高中和大学的学生每人奖励1000元,对大学毕业后回本村企业工作的给予报销学费。1998年,村里又补贴200万元,为村民统一办理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村里对村民不仅实行退休制度,每年还组织退休职工到外地旅游;70岁以上老人每年过生日时,村委会都要送上一份生日蛋糕
组织建设
中共地方组织建设
1941年,女青年王淑清秘密入党,为村内第一名中共党员。1946年3月,只楚村建立第一届党支部,孙洪涛担任党支部书记。1949年9月,相永堂担任第二届党支部书记,共有党员36人。1966年“文革”期间,党组织瘫痪。至1970年,成立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后,恢复了党的组织。1973年,有党员41人,陈月增任党支部书记。1983年,李世勋任党支部书记。1987年,党员发展到80人,党支部改为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李世勋任党总支书记。1993年3月,党总支扩建为党委,下设6个党支部,李世勋任党委书记,为全区第一个村级党委。1994年,被山东省委授予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 1996年7月,被中国共产党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2000年,村党委下属9个党支部,18个党小组,全村共有党员146名。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
1946年3月,由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孙洪涛兼任村长。1948年,陈月增任村长。1958年10月,成立人民公社,设立只楚村生产大队。至1983年,陈月增、范维成、胡善海、李世勋先后任大队长。1984年,撤销生产大队体制,成立村民委员会。至1998年间,李贤榛任村委主任,胡善海、范维成、陈维斌先后任副主任。1999年4月,经直选产生新一届村民委员会,杨永亮任村委会主任,陈维斌任村委会副主任,刘忠智、李君、闫成伟等任委员。自1988年以来,只楚村多次被省、市、区评为“省级文明村”“红旗文明村庄”“安全文明村庄”“模范村民委员会”等。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1950年3月,建立只楚村第一个团支部,王永和任书记,有团员16人。 1990年,成立村团总支,杨永亮任总支书记,下设4个团支部。1994年改建团委,下设5个团支部,杨永亮任团委书记。2000年共有共青团员400余名。
1945年8月,村里成立妇女救国会,王淑清任主任。1950年,改称妇女联合会,申家惠任主任。1987年,成立妇代会至今,李君担任主任。
人物简介
孙洪涛
1925年4月生,中共党员,1945年任只楚村青救会长、村长,1946年3月任只楚村第一届党支部书记。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排长、指导员、政治干事等职。1954年转业到地方,任陕西省安康县五里区委书记。1961年至1987年,任陕西省紫阳县人民法院院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政协主席等职。1987年7月离休。
申传纲
1927年生,1955年毕业于天津大学机械系。历任天津电缆厂车间主任、技改科长、设备科长、技术科长、主任工程师等职。1984年5月,应邀来只楚村协助创办电缆厂,任电缆厂总工程师。在他的主持下,电缆厂先后研制开发出高新技术产品10多种,其中5种列入国家和山东省“星火”“火炬”科技计划、4种填补国内空白,3种替代进口,4种获省以上科技进步奖。他本人曾多次被市、区评为优秀科技人才,为芝罘区第十二届人大代表、九届政协委员。
李世勋
1943年7月生,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生产大队长、党支部副书记兼大队长、党支部书记、党总支书记、党委书记等职。曾获得全国乡镇企业家、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科技实业家,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优秀农民企业家、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王凤德
1955年3月生于山东省邹平县,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钢铁学校,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1993年应聘来只楚村担任鲁宝有色金属加工厂总工程师,1999年任厂长至今。科研成果获山东省冶金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获“中国乡镇企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96星火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他本人被评为山东省科技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山东只楚集团】
山东只楚集团
山东只楚民营科技园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只楚集团、宝钢股份、中科信、北京科辐、香港企荣、中国五矿等六家单位作为共同发起人,以只楚集团所属原烟台鲁宝有色合金厂、烟台汽车内饰件厂为基础,经改制重组而成的以生产开发现代工业材料为主的省级高科技企业,由只楚集团以79.5%控股。
烟台汽车内饰集团公司中国一汽等厂家生产的轿车、载客车及载重车配套生产高回弹座椅、PP木粉板、轿车地毯、复合装饰面料等高档内饰产品,通过了ISO9002认证,已形成了30万辆的年配套生产能力,成为较完整的汽车内饰材料生产配套基地。
烟台只楚药业有限公司研制生产抗生素、中成药等近百个品种,主导产品硫酸庆大霉素达到国际标准,出口欧、美、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硫酸庆大霉素生产和出口基地。2000年投资3000余万元兴建的GMP制剂车间已投入使用,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烟台市电缆厂与中科院合作建成了我国第一条自主开发的高能电子加速器辐射交联电缆生产线,被誉为我国高能电子加速器产业化的里程碑,开发的辐射交联机场灯光电缆填补国内空白,被国家机电部列为替代进口产品,被国家民航总局列为全国唯一定点生产厂家,已发展成为辐照电缆产品及其衍生产品的生产开发基地。生产电力电缆、光缆、通讯电缆、辐射交联电缆等11个系列、3000多个规格的产品,企业通过了ISO9002认证。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地理位置
区域概况
大事记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文教科技
人民生活
村庄建设
集体福利
组织建设
中共地方组织建设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
人物简介
孙洪涛
申传纲
李世勋
王凤德
山东只楚集团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