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士陵(1849年—1908年),
黟县人,字牧甫、牧父、穆甫、穆父,号倦叟、倦游主,是
清代篆刻家。
黄士陵早年斋名为延清芬宝,晚年改名为倦游窠主。其父黄仲和擅长诗文、篆刻,受父亲影响,黄士陵也入了书法篆刻之门,并在20岁时就已经小有名气。后致力于
金石学,以
钟鼎、汉砖瓦文字和三代铜器文字等为基础,融皖、浙两家篆刻之长为一体,自成一家,开创了独具风格的“山派”。1902年,黄士陵返回故乡黟县黄村,在黄村筑“古槐邻屋”安居,未再出山,直至老死。
曾著有印集《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印谱》《黟山人黄穆甫先生印存》四卷,札记《穆甫杂录》两册。
人物生平
字牧甫(一作穆甫),号倦叟,别号黟山人。
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九年(1849),黄士陵出生在
黟县五都黄村一户书香人家。
其父亲黄德华,字仲和,号印川,曾出任
宁国府教授,喜诗文、擅书画、通文字训之学,著有《
归田录》、《竹瑞堂诗钞》等多卷。
由于家学渊深,耳濡目染,黄士陵自幼读书、写字、制印、绘画并举,更对篆学发生兴趣,八九岁即操刀习印,年未弱冠就已经在乡里成为知名人士。
咸同年间,连年战乱。
同治二年(1863),
太平军与清军在黄村一带激战数月,兵所及,使黄士陵家境顿生变故。
特别是父丧不久,黄士陵嫡出之兄,即提出分家,并要独占一半;黄士陵为二娘所出,其生母与士陵及弟妹共得一半。
黄士陵之母为此气得自缢而死。按当地俗例,非正常死亡不得入祀
聂氏宗祠,经黄士陵哭争,始获准暂於家祠。
自母逝,黄士陵哀毁逾恒,卧母棺之侧守灵达半年,孝行闻於乡里。
父母双亡,兄长分家,为了照顾弟妹生活,未及成年的黄士陵被迫离开家乡,前往江西南昌谋生。
黄士陵48岁那年所刻的“末伎游食之民”印的边跋中写道:“陵少遭寇扰,未尝学问,既壮失恃,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计,溷迹市井十余年,旋复失业,湖海飘零,藉兹末伎以糊其口。今老矣,将抱此以终矣。刻是印以志愧焉。”这里所说“溷迹市井”,当指曾于
南昌市生活。在南昌他曾为一家书店誊写书签,也曾在照相馆当店员,也曾失业赋闲。
大画家傅抱石1940年写的《关於印人黄牧父》(载《
傅抱石美术文集》)一文中就有关于黄士陵这一段从
金石书画艺的描述。
抱石先生在文中还谈到:牧甫有位胞弟厚甫以
纸擦笔画像驰名南昌,在董家塘小巷内设“澄秋馆”为人画像。牧甫先生失业後,就住在弟弟那里,靠卖字卖印生活。有一年农历十二月八日,有人拿了一本
汉碑的拓本求售,索价八元,牧甫和弟弟正在吃饭,身无分文,也不顾弟妇的阻止,脱下皮袍,马上上当铺典了钱,把拓本买下来。热切追求艺术的寒士生涯,於兹可见。
不久,他的书法受到
江西省学政汪鸣銮的赏识,为之传誉,因而得以结交当时不少社会名流。他不仅得到名家指点,而且观览了许多金石
彝器和著录以及书画珍品,由此眼界大开学识大进。28岁左右黄士陵在
南昌市出版了《心经印谱》,这标志他印艺事业的正式起步。研究黄氏的学者当认为此阶段是黄士陵篆刻艺术的摹拟期。
光绪八年(1882),33岁的黄士陵从南昌移居到
广州市。广州无论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比南昌活跃,这对欲以鬻艺营生的黄士陵来说,无疑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在广州,黄士陵又结识了一批文士名士,如沈泽棠、
梁肇煌、
梁鼎芬、
文廷式等,或延入府幕,或为座上客。特别是黄士陵结识了长善将军的儿子
他他拉·志锐。志锐者,字
他他拉·志锐,光绪
庚辰进士,後授
编修,是瑾妃、
珍妃的从兄。他们给黄士陵提供习艺的金石资料,在生活上也支持他。由于得到像志锐那样有力人物的揄扬荐举和大力资助,黄士陵才有机会在光绪十一年(1885)到十三年(1887)到北京国子监求学。
在国子监期间,黄士陵主要致力于
金石学。北京是文物荟萃之地,又得从盛昱、
王懿荣、吴大澄等名家问学,他不仅开拓了视野,而且多年的印艺实践在国子监得到了理论
升华。光绪十二年(1886)八月起,黄士陵以
国子监祭酒盛昱之命摹宋本《石鼓文》。在北京三年,黄士陵广泛研求周金汉石,转益多师,从中领悟“印中求印”的不足,而努力探索“印外求印”的途经,作品出现了新的意趣。黄士陵的篆刻艺术开始出现独特的风格,这时“黟山派”篆刻艺术的雏形已经呈现。研究黄氏的学者认为此阶段是黄士陵篆刻艺术的蜕变期。
三年后,
两广总督张之洞、
广东巡抚吴大澄在
广州市设立广雅书局从事经史的校刻。黄士陵应邀,又回到广州,参加广雅书局校书堂的工作。凡广雅书局所刻好几百种书籍,
扉页的
篆书,多出陵之手,遇上得意之笔,背面还写上『光绪某年黄士陵署』的字样。此间,黄士陵还抽出一定时间协助吴大澄辑《十六金符斋印谱》,撰集模拓;重刻《刘熊碑》。
不久,吴大澄调
山西省河道总督,黄士陵仍留在广雅书局校书堂工作。
广东广雅中学为张之洞所创办,院长
梁鼎芬是牧甫的旧好,因此广雅书院特制的印有『广雅书院』的青砖,及印有『广雅』的
瓦当,都是黄士陵手笔,乃至连藏
书架两门用磨沙
玻璃磨制的『广雅』二字,也是他所作。还有《广雅书院教规》、《创建广雅书院奏摺》、《请颁御书扁额摺》的篆额,虽无题款,但一看便知是黄士陵的书迹。牧甫在校书之暇,鬻书卖印,生涯并不寂寞。
这一次,黄士陵在
广州市停留了13年,经过长时期艰苦细致的探索,遍摹了古印和当时各名家印,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也由此而成为名重
岭南的篆刻和书画大师,其篆刻艺术对当时的岭南篆刻发展起了很大影响,时人称为“粤派”。研究黄氏的学者认为此阶段是黄士陵篆刻艺术的创新期,
徽州篆刻——黟山派也就是此时正式形成。
光绪二十六年(1900),黄士陵谢绝了多方人士的挽留,回到了故乡
黟县,修筑了“旧德邻屋”。两年后,又应湖北
巡抚、署
湖广总督托忒克·端方所邀,带同大儿子
黄少牧一道到武昌区,协助端方从事《
陶斋吉金录》等书的技术性辑著工作,端方的《陶斋吉金录》、《陶斋藏石记》,倾注了黄士陵父子不少心血。此时,黄少牧已有23岁,师承父学,通金石文字及书画篆刻,成为当之无愧的黟山派第二代传人。
光绪三十年(1904),黄士陵归老故乡,从此不再复出。回乡以后,黄士陵对篆刻艺术的研究,一直没有放松过。光绪三十四年(1908)正月开春,他还刻了一方『古槐邻屋』的印章。
宣统元年(1909)年,
清代印坛的一代宗师黄士陵逝世,享年61岁。
“黟山派”篆刻艺术创始人黄士陵,治印最初受
邓石如和
吴熙载影响,以后日渐成熟,逐渐脱开某家某派风的约束,从古玺和
商周铜器文字里推陈出新,为篆艺继承传统开拓了一条全新的路径。特别是他突破了笼罩艺坛多年的皖、浙两大流派,创立了独具一格的“
黄山派”,在
徽州篆刻低谷之时脱颖崛起,在徽州篆刻衰竭之际独树一帜,使徽州篆刻走向第三个高潮。
在章法上,“黟山派”篆刻讲究疏密、穿插,仿佛匠心独运,又好似随手拈来,密字清疏,意趣横溢;大胆开拓篆刻取资范围,彝鼎、权量、诏版、泉币、镜铭、古陶、砖瓦、石刻等,都被溶铸到印章艺术中,使之作品不少带有鼎彝、镜铭等文字风味,看似平常,却变化无穷。
在刀法上,“黟山派”篆刻大巧若拙、归真返朴,黄士陵改切刀为薄刃冲刀,完全遵照传统,执刀极竖,无异笔正,每作一画都轻行取势,猛辣刚健、洗练沉厚,每一线条的起讫,一气呵成,干脆利落,运刀气韵和线条的美感都非常强烈。
“
黄山派”篆刻艺术还体现在印章边款的镌刻上,边款独具一格,以单刀拟六朝
楷书款刻,沉厚而又棱厉,一如其书,或大或小,无不有笔有墨,大者每见沉雄,小者时露秀雅。更可贵的是,黄士陵后期不少印章的边款是其子
黄少牧所刻,其布局、刀法无不与其父形神略具。
傅抱石先生曾评论黄士陵的印艺说:“我个人往往以为他的印,刚而有余,但变化不足以副之。若把书法作譬,他似是
颜真卿而绝非
赵孟頫;把画作譬,则密近‘
院体画’在‘马’、‘夏’之间,而不是石格与
梁楷。他的朱文胜过白文,他的小印胜过大印。他既能在细微处显出功力,又能在承转间去支蔓。任你如何的天禀,可以学
徐三庚很快得名,然不能短期蹈袭他的步履。他的可贵在此!他的可敬在此!他的可惜,我看亦复大半在此”。
名重东南、包誉海外的“黟山派”开宗大师黄士陵,是
中原地区晚清时期成就很高的书画篆刻家。
黄士陵,字穆甫,出生于黟县西武黄村,父亲黄仲和能诗文,善篆刻。黄士陵幼承庭训,20岁时,他的篆刻在
黟县就有了一定名气。后父母双亡,为求生计,也为了自己所追求的篆刻艺术有所长进,他带着弟弟黄厚甫去了
南昌市。
在南昌,黄士陵谋生之余,常为居所附近的一家书店写书签,以换取免费借阅图书的方便。不料,竟是那小小书签上的金石书法,成了他扬名发迹的桥梁。
当时,
江西省学政汪鸣銮,无意之中看到黄士陵写的书签,这位酷爱金石书法的学政大人,独具彗眼,认定黄士陵功底深厚,天分极高,前途无量。得力于这位学政大人的宣传,黄士陵结交了众多学者名流,并随当时
金石名家盛昱、王廉生、吴大徵出游,遍览各地所藏金石原器、著录和书画珍品,从此学识大进。
1888年,吴大徵调任
湖南省,黄士陵继续留在
广州市,帮助著名学者
梁鼎芬从事金石书法学术研究,并应
湖广总督张之洞邀请,在广雅书局担任校对。
黄士陵在
广东省的艺术活动,是他在
岭南及东南亚地区异军突起,名声大噪的关键。他的许多作品,当时在岭南、
香港特别行政区、
日本、东南亚各国,即被作为艺术珍品而收藏。
奇怪的是,黄士陵在其艺术成就极其辉煌之时,却悄然隐退回到家乡,不再以艺术作品面世。作为晚清印坛开宗立派、成就极高的艺术大师,黄士陵的隐退,无疑是
中原地区金石书法艺术界一大损失。后世人一直不明白,是什么原因促使黄士陵做出急流勇退的痛苦抉择?
黄士陵曾有“倦游窠主”的别号,也许是因为在外奔波数十年,身心交,神思困倦,病体不支而回到家乡休养生息;也许是他在艺术创作道路上,遇到了某种难以突破的“极限”,而要突破这种“极限”,通向登峰造极,还须再下一番功夫,积蓄力量作最后冲刺。这从他回到家乡后,仍然勤奋学习,潜心于研究,或许可以得出判断。西武乡
关麓村一些老人回忆,据他们的前辈介绍,隐居家乡的黄士陵,闻说关麓村建造宗祠“世德堂”时,曾延请沿江一带有名工匠,雕刻了大量
石雕艺术精品。黄士陵一连十余天,每天清晨夹着草席,步行数里来到关麓村,屏神静气端坐在汪氏宗祠前,默默地临摹、揣摩。以黄士陵当时的名气、声望,暮年尚能如此勤学,令汪氏族人无不感到钦佩,并以此策励自己的子孙后代。
黄士陵的隐居,还可能与当时
封建社会重功名、轻学术有关。
黄士陵在
广东省从事学术活动期间,作为
巡抚吴大徵的
师爷,与当时
两广总督托忒克·端方、
湖广总督张之洞过从甚密。吴大徵曾劝黄士陵捐纳为官,遭到黄士陵婉言拒绝。以黄士陵当时的社会地位,和那些强有力的政治靠山,如果肯涉足宦海,实在是探囊取物。但当官就意味着必须放弃自己终生矢志的金石学术研究,在当官与学术研究两者之间,他毅然选择的是后者。
然而,在视功名为读书人终生奋斗的最高目标的封建社会,黄士陵这种“众人皆浊我独清”的品格,很可能为世俗所不容,这样就有可能迫使黄士陵退隐故里,恪守自己的人生信条。
1908年,黄士陵病逝家乡。作为清朝政府封疆大吏的
两广总督托忒克·端方送来
挽联,联文为:“执竖直追
秦汉,金石同寿,公已立德,我未立言;以布衣佐于卿相之间,富贵不移,出为名臣,处为名士。”挽联中透出这位权倾一方的清廷重臣,对一位潜心于学术的平民百姓的无限钦慕。
想当官的人,往往羡慕那已经当官的人;而已经当官的人,却又往往羡慕那不想当官、淡泊功名,只想一心一意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的人们。世间之事竟是如此奇妙!
黄士陵泉下有知,读到端方这幅楹联,一定会感到欣慰,庆幸自己走对了路。
人物评价
牧甫篆刻初法
邓石如、
吴熙载,中年以后,更以三代吉金文字入印,自成家数。
门人李尹桑云:“悲庵之功在
秦汉以下,黟山之功在三代以上。”
清末印风颓靡,治印以残破为美,牧甫遂以平直光洁纠之,尝云:“
汉印剥蚀,年深使然,西子之颦,即其病也,奈何捧心而效之。”
其印文安排,平整中寓巧思,刀法劲挺,光洁中见浑穆。
恰如
罗瘿公评语:“牧甫先生篆刻,古茂渊懿,峭拔雄深,无法不备,前有叔,后有
吴昌硕,可谓印人中特绝者也。”
以篆刻成就论,牧甫应不在苦铁之次,而声名竟不能及,论其原因有三:
牧甫虽年少于苦铁,而辞世甚早,作品流传未广;
牧甫中年参张香涛幕,久客五羊,影响所及,未出
岭南;
赞曰:
黄山巨刃能摩天,不涉荒伧不涉偏。强把苍翁方牧甫,一时瑜亮难后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