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镇,隶属于
晋城市高平市市,地处高平市域东北部,东接
陈区镇,南邻
三甲镇,西接永禄乡,北与
长治市长治县、
长子县搭界, 区域面积50.87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23341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神农镇东有
虎头山和狗王山,西有郎公山,北有羊头山,三面环山,东仓河、西仓河从北向南流经全境。境内地势复杂,沟壑纵横,平地较少,大部属丘陵和
半山区。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煤、铁、
硫矿、
铝矾土、石灰石、优质矿泉水等。
207国道、长晋高速纵贯南北,王浩公路横穿东西,修通了20千米旅游专线公路,43个村户通
水泥路,交通便利。
神农镇地处
高平市市域东北部,东接
陈区镇,南邻
三甲镇,西接永禄乡,北与
长治市长治县、
长子县搭界, 区域面积50.87平方千米。
自然资源
神农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煤炭、铁、硫矿、石灰石、优质矿泉水等。其中煤炭地质储量1.3亿吨,已经开发的有首阳矿。
气候特征
神农镇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9-10℃,最高气温34℃,最低气温-18℃。年平均降雨量550毫米,主要集中在7-9月。无霜期170天。
历史沿革
1961年,辖团池、口则、庄里、沙板、席家、郝庄、下台、中村、河西、沙院、邱村11个生产大队。
1962年,团池生产大队分设团东、团西2个生产大队,增设焦家沟、东沙、黄叶河、大西河、西沟、张家、李家、申家8个生产大队,辖20个生产大队。
1964年,张家生产大队更名张家山生产大队。1971年,河西生产大队更名小河西生产大队。
1973年,增设池院、石沙2个生产大队。
1979年,郝庄生产大队分设东郝庄、西郝庄2个生产大队,沙院生产大队分设东沙院、西沙院2个生产大队,撤销沙板生产大队,增设石火、岭东、换马、故关、许家、西坡、长、凹里、李家庄9个生产大队,辖32个生产大队。
1980年,凹里生产大队更名洼里生产大队,石火生产大队更名石壑生产大队,增设洼深生产大队,辖33个生产大队。
1982年,西坡生产大队更名西坡上生产大队,西沟生产大队更名小西沟生产大队,长畛生产大队更名长畛坡生产大队。
1984年5月,改辖33个村民委员会。
2000年7月,辖33个村民委员会。
2003年7月,下台村民委员会更名中庙村民委员会。
2011年末,神农镇辖团东、团西、东沙、口则、石壑、岭东、庄里、换马、故关、许家、西坡上、席家、长畛坡、黄叶河、东郝庄、西郝庄、池院、洼里、洼深、焦家沟、石沙、李家庄、东沙院、西沙院、大西河、邱村、中庙、中村、小西沟、小河西、张家山、李家、申家33个村民委员会。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神农镇下辖23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团东村。
自然资源
神农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煤炭、铁、
硫矿、石灰石、优质矿泉水等。其中煤炭地质储量1.3亿吨,已经开发的有首阳矿。
人口民族
2011年末,神农镇辖区总人口23456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007人,城镇化率4.29%。另有流动人口721人。总人口中,男性11433人,占48.74%;女性12023人,占51.26%。总人口中,以
汉族为主,达23441人,占99.94%;有土家、蒙古、彝、苗、满5个少数民族,共15人,占0.06%。2011年,人口出生率7.4‰,人口死亡率4.2‰,人口自然增长率3.2‰。
2017年,神农镇常住人口23474人。
截至2018年末,神农镇户籍人口23341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神农镇农民人均纯收入6800元。
2018年,神农镇有工业企业21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1个。
农业
神农镇有农业耕地面积22339.3亩,人均0.95亩;林地面积17820亩。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谷子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8516.1吨,人均363.1千克。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等。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1288亩,产量4229.25吨,主要品种有西红柿、马铃薯、萝卜、茄子等,其中白菜71.6吨,萝卜1179.2吨,茄子823.4吨。
神农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83053头,年末存栏26961头;羊饲养量1876只,年末存栏1204只;牛饲养量387头,年末存栏130头;家禽饲养量62440羽。2011年,生产肉类4809吨,其中猪肉4487.36吨,牛肉149.06吨,羊肉19.78吨;禽蛋253.4吨。
截至2011年末,神农镇有森林面积20800亩,林地面积18200亩,其中防护林18244.8h,
经济林2582.7林木覆盖率56.1%。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14997亩,产量670.5吨,主要品种有梨、
苹果、桃,其中梨558.5吨,桃58.7吨,苹果7.6吨。
工业
2011年,神农镇工业总产值达到1.9亿元,比上年增长22.13%。2011年,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职工305人。
商业
2011年末,神农镇有商业网点343个,职工1215人。
境内有煤矿2座:煤运首阳煤业、煤运神农煤业。2010年,完成税收422万元,一般预算收入122万元。
如何把这些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神农镇人民政府做出不懈的努力。在做好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做了一系列大量的宣传工作,修复了
羊头山神农庙,清整了羊头山的遗址遗迹,修通了旅游公路,建起了羊头山祭祀大广场。
2002年,承办了
高平市举行的首届
炎帝文化旅游节和社会各界公祭神农炎帝典礼。
2004年7月,趁召开高平炎帝文化全国学术研讨会之际,又承办了高平市举行的规模空前盛大的第二届炎帝文化旅游节暨社会各界公祭神农炎帝典礼。
2005年7月,配合市里成功举办了
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激情广场》——羊头山放歌的录制工作。
羊头山炎帝文化风景名胜区旅游业已初具规模,到这里游览观光的人络绎不绝,
社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神农镇有幼儿园6所,在园幼儿300人,专任教师20人;小学10所,在校生1999人,专任教师18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科技事业
2011年末,神农镇有各类科技人才44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60人,经营管理人才2人,技能人才12人,农村实用人才244人。
文体事业
2011年末,神农镇有文化室1个,农家书屋42个。文化行业从业人员3人。
2011年末,神农镇10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神农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4个,其中卫生所1所;病床15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6张。专业卫生人员16人,其中执业医师8人,
执业助理医师1人,注册护士6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0.7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3624人次,住院手术3台次,出院病人300人次。
2011年,神农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1865人,参合率96.54%。
社会保障
2011年,神农镇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936户,人数936人,支出151.7万元,比上年增长50%,月人均135元,比上年增长50%;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3人,支4.55万元,比上年增长30%;农村五保分散供养7人,支出23000元;农村医疗救助111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952人次,共支出55.97万元;农村临时救济202人次,支出3.66万元。
2011年,神农镇自然灾害受灾人口1600人,救灾支出14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20人,支出23.5984万元,比上年增长50%。
基础设施
2011年末,神农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8千米,投递点2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2.1万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1800笔,国内异地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信件完成1500件。有电信企业4家,服务网点5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5650门,固定电话用户260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34%;移动电话用户1.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50%;互联网端口总数1328个,其中已占用端口总数1200个,宽带接入用户1200户,比上年增加110户。
2011年末,神农镇镇区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座,主变压器2台。综合电压合格率99.7%,供电可靠率99.5%。
交通
神农镇境内有二广高速公路(境内称
晋长高速公路)、
207国道过境。县乡级公路2条,总长5千米。2011年末,镇区开通公交汽车线路1条。
文化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文物古迹
神农镇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中庙、
羊头山石窟2处。
旅游
羊头山
神农镇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境内的
羊头山是
炎帝神农氏开创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是泽、潞两郡(今
晋城市、
长治市市)的分界地,有“岭限二郡,麓跨三邑(即长治、长子、
高平市)”之称。这里山峰挺拔,怪石嶙峋,夕阳西下,残阳映照,群山霞光万道,宛如天上仙境。“羊头夕照”即为高平旧时八景之一。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羊头山炎帝文化风景名胜区1个(3A景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位于李家庄村北的羊头山遗址,是距今约2.6万年至1.4万年间的旧石器晚期的
文化遗址,具有重要的考古和研究价值。
炎帝故里
这里是华夏始祖
炎帝神农氏开创中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
在以
羊头山为中心的区域内,现存有神农城、神农泉、神农井、
神农庙、五谷、神农洞等许多遗迹遗址,并存以
炎帝陵为中心的炎帝中庙、
炎帝行宫、
神农祠等一系列独特的炎帝文化古建筑群落。炎帝在这里种五谷、尝百草、制耒、兴医药、制陶器、开日市、
始兴县稼穑的原始农耕文化美好传说代代流传。与炎帝有关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风俗习惯和记载炎帝功德的碑文石刻十分丰富。形成了一个炎帝神农氏从生产、生活到安葬以及后人祭祀等完整的炎帝文化体系。
仅神农镇方圆50平方公里范围内,就有
羊头山神农高庙、神农城、神农井、神农泉、五谷畦、
北魏石窟群,有下台村炎帝中庙,故关村炎帝行宫,庄里村炎帝陵等,羊头山北齐天保二年(551)的石碑就刻有“神农圣灵所托”等字样。唐天授二年(691)所立的《泽州高平县羊头山清化寺碑》,碑文有“此山
炎帝之所居也”,炎帝“遍陟群山,备尝庶草,届斯一所,获五谷焉”的明确记载。在
炎帝陵前,现存一块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所立的刻有“炎帝陵”三个大字的石碑。可以说,神农镇作为中华文明史发源地之一,是中国农耕文明和医药文明之“源”,是华夏民族和全球华人的“根”。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