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吉布森全称威廉·福特·吉布森(William Ford Gibson),一名拥有
美国和
加拿大双重国籍的科幻小说家,男,于1948年3月17日出生于美国南卡州康威(Conway,South Carolina),是“赛博朋克”这一亚科幻文类的开创者,被称作“赛博朋克之父”。其代表作为《蔓生都会三部曲》《旧金山三部曲》,是赛博朋克小说的代表作家、北美最有名的科幻作家之一。
威廉·吉布森于18岁时随母移民
多伦多市,于1972年携妻子迁居
温哥华,育有二名子女。于文学创作上,威廉·巴勒斯(William S Burroughs)和
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的作品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他对传统科幻小说的认知。20世纪90年代,吉布森开始关注当时的
非主流文化,并在作品中加入新奇事物。他的早期作品大多涉及控制论下的科技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改变,内容夹杂着“干梦”“拟感”“矩阵”等新颖的科技词汇。但随着赛博朋克小说创作的扩大化,吉布森开始有意在其后续写作中避开模式化的写作形式,从
后现代主义转向了科幻层面上的
波普艺术叙事。他的短篇小说《
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为“蔓生三部曲”之一,是首部同时获得
雨果奖、
星云奖和
菲利普·K·迪克奖的科幻小说。吉布森在这部小说中首次提出了“赛博空间”(cyberspace)这一概念。
截至2023年6月,吉布森已创作了10多部长篇小说和1部短篇小说集,并在各类杂志上发表了大量的评论文章。其还与多位电影导演、游戏制作者以及艺术家进行了深度的合作,他的多部文学作品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和游戏,如电影《约翰尼的记忆》与《新玫瑰旅馆》、大型网络游戏《赛博朋克2077》。吉布森的作品对文化各界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革新了游戏和音乐行业的制作。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威廉·吉布森出生于美国
南卡罗来纳州临海城市康威,童年大部分时间在父母生长的故乡,
阿巴拉契亚山脉中的小镇弗吉尼亚州威斯维尔度过。吉布森小时候,家里因为他父亲在大型
建筑企业的管理工作经常搬家。吉布森在弗吉尼亚州
诺福克就读派恩斯小学(Pines Elementary School)。学校老师不鼓励吉布森读书,他父母对此感到不悦。吉布森年幼时,上小学一年多,父亲出差时在餐馆噎死。母亲无法把这一噩耗告诉吉布森,让他人转达了他父亲的死讯。汤姆·迈达克斯评论道:
丹尼尔·吉布森“生长在一个和
J·巴拉德的梦境一样令人不安的、光怪陆离的
美国”。失去能给艺术家带来一些奇特的长处。我尊敬的艺术家不少都经历过痛心的生离死别。——2007年8月19日威廉·吉布森在
纽约时报杂志上的采访。父亲去世几天后,吉布森和母亲搬回了威斯维尔。吉布森后来把威斯维尔形容为“一个现代性虽然算是来到,但深受怀疑的地方”,并认为他与科幻文学的联系,他的“原生文学文化”,就是从忽然被放逐的感受中起源的。吉布森十二岁时,“一心只想当科幻小说家”。他就读热衷篮球的乔治·威斯高中(George Wythe High School),荒废了几年,大把时间待在自己房间里听唱片、读书。十三岁那年,吉布森瞒着母亲买了一本垮掉的一代文选,从而接触到了
艾伦·金斯伯格、
杰克·凯鲁亚克、威廉·巴勒斯的作品;巴勒斯对吉布森的影响尤其深远,使他对科幻文学大为改观。青少年时期的
丹尼尔·吉布森性格笨拙腼腆。他生长在他认为“大有问题”的单一文化环境中,自觉地远离宗教,读科幻小说、巴勒斯和亨利·米勒的作品作为生活上的寄托。吉布森学习成绩不好,他母亲不满意,威胁他要把他送到寄宿制学校;结果他母亲惊讶地发现吉布森很乐意。当时吉布森的母亲“长期焦虑,患有
抑郁症”,自从丧夫之后就一直待在威斯维尔,付不起送吉布森去他想去的
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费用,把他送到了图森的南
亚利桑那州男子学校(Southern Arizona School for Boys)。他愤恨私立寄宿制学校的管理结构,但后来回忆时,却感激这段生活逼迫他社交。吉布森在SAT考试中,写作部分得了148分(满分150分),但数学部分只得了5分(满分150分),他的老师都不满意。
逃役,放逐,反文化
吉布森年仅十八岁时,母亲就去世了。吉布森从此离校,没有毕业,很长时间孑然一身,去了
加利福尼亚州和欧洲旅行,融入到反文化之中。1967年,他“逃避因
越南战争实行的兵役”,前往
加拿大定居。当时,在兵役聆讯上,他对面试官坦白道,他人生的目的就是把每一种精神药物都尝试一遍。
丹尼尔·吉布森评论他自己的行为,说他“不算真的逃了兵役,反正他们也没征我”;聆讯结束后,他回家买了张去
多伦多的公交车票,一两周后就上路了。在2000年拍摄的,给吉布森作传的纪录片《威廉·吉布森的旅行》中,吉布森说他的动机与其说是良心
拒服兵役,不如说更多的是想“跟嬉皮士小妞睡觉”和使劲抽大麻。他在2008年的一次采访中,就这个话题阐述了一番:“我开始当作家的时候,标榜自己逃役,这不应该。我脑子里有点模糊的想法,想逃兵役,就来了
加拿大,可我从来就没被征召,所以压根没必要做这个决定。我也不知道,如果真被征召,我会怎么办。我当时也没个主心骨。要是他们把我征了,我估计就哭一场,然后跟他们去了。当然,我肯定不会喜欢服役的。”——2008年6月10日威廉·吉布森在io9上的采访。“流浪”了几个星期之后,
丹尼尔·吉布森被
多伦多首家head shop(贩卖吸毒用具的商店)聘为管理员。吉布森发现自己无法忍受深陷于
抑郁症、自杀和硬毒品之中的
美国逃役流亡者群体。1967年爱之夏,他在
加拿大广播公司介绍多伦多约威老嬉皮士次文化的新闻片中出镜,片酬“五百元”,相当于二十个星期的租金,被他充作旅费。除了在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待过“被骚乱撕裂的短短一阵”之外,吉布森在1960年代后几年都待在多伦多;这段时间他邂逅了
温哥华人黛博拉·简·汤普森,后来和她一起去了欧洲旅行。吉布森回忆到,他们专门去
法西斯主义当政、汇率划算的
欧洲国家,包括1970年在
希腊的某群岛上以及
伊斯坦布尔市待过一段时间,因为他们“但凡是用的钱有一点儿像
硬通货的地方都去不起”。1972年,两人结婚,定居在温哥华,吉布森照看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一家人靠他妻子当教师的薪水生活。1970年代,吉布森很大程度上靠在
救世军旧货店里搜罗低价工艺品,再高价卖给专门经销商过活。他发觉在大学保持好成绩可以拿不菲的奖学金,这比工作挣钱容易得多,便就读了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在1977年取得了“一个没什么用的英语
学士”。研习英语文学使吉布森接触了大量他原本不会读的虚构文学作品,他认为这些作品给他提供了科幻文化中接触不到的想法,包括对
后现代主义的意识。吉布森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第一次上了科幻文学课,教师是苏珊·伍德。结课时,他受到鼓励,写下了第一篇短篇小说《
全息玫瑰碎片》。
赛博朋克的演化
吉布森考虑进修硕士并以“作为
法西斯主义文学的硬科幻”为论题。他随后在毕业前一年停止了写作,并据一位批评家称,收集了一些朋克唱片。这段时间他从事了几份不同的工作,包括在母校的一堂电影史课上助教三年。1980年或1981年,吉布森在
温哥华一场他看得不耐烦的科幻展上,遇见了同一讨论小组的成员,与他志趣相投的朋克音乐家、作家约翰·雪利,两人一见如故,结为一生挚交。雪利说服吉布森,让他出售他的短篇小说,开始认真写作。1977年,我初为人父,极度缺乏对“事业”这类东西的热情,我开始重拾我十二岁时对科幻文学的兴趣。与此同时,
纽约和伦敦传来了奇怪的声音。我认为朋克是社会侧面一颗十年前埋下、引线烧得缓慢的炸弹的爆炸,我认为这预示着什么。就这样,我开始写作了。——威廉·吉布森《1948以来》。吉布森通过雪利与科幻作家布鲁斯·斯特林和刘易斯·夏纳取得了联系。他们读了吉布森的作品,发觉这是(斯特林语)“突破性的作品”,需要他们“放下成见,留意一下这
温哥华哥们;这可是前进的方向。”1981年秋天,吉布森在
科罗拉多州丹佛的科幻展上遇见了斯特林,对着四个人朗读了史上第一篇赛博朋克短篇小说《整垮铬萝米》;他后来说,斯特林“全明白了”。1982年十月,吉布森前往
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参加ArmadilloCon科幻展,和雪利、斯特林和夏纳在同一个名叫“镜影之后:一览朋克科幻”(Behind the Mirrorshades: A Look at Punk SF)的讨论小组,夏纳注意到这时“一个运动的概念成形了”。在讨论了一星期
艺术摇滚、
全球音乐电视台、
日本、时尚、毒品、政治这些话题之后,吉布森离开这群讨论小组的骨干回到
温哥华,半开玩笑地称“一个新的轴心形成了”。斯特林、夏纳、雪利、吉布森和鲁迪·拉克后来一同成为了赛博朋克这一激进文学运动的核心。
文学生涯
早期短篇小说
吉布森的早期作品,大多数是设定于近未来,探讨控制论和数字空间对人类影响的短篇小说。他所用的高科技
贫民窟、录播的或广播的刺激物(后来发展成在《
神经漫游者》中极为着重描写的“模拟-刺激”(Sim-Stig)组合)、反乌托邦中人类与技术和融合这些主题,在他出版的第一篇短篇小说《
全息玫瑰碎片》中就已经出现;这篇小说刊载于科幻杂志《出土》(Unearthed)1977年夏季刊。吉布森对“反乌托邦中人类与技术和融合”这一主题的执着被他的朋友和合作者,布鲁斯·斯特林形容为“布鲁斯打出的一套结合高科技和低端生活的经典组合拳。”1981年开始,吉布森的短篇小说始见于《Omni》杂志和《Universe 11》杂志中,他收录于其中的作品开始发展出一种苍凉、
黑色电影般的质感。他刻意与主流科幻尽量拉开距离(吉布森对主流科幻“有种美学上的厌恶”,这一点在他的《根斯巴克连续体》中有体现。),以至于他把最高目标设为成为“一个邪典人物,一个小号的
J·巴拉德。”斯特林散发这些短篇小说时,发现“他们都懵了……就是说这人写的文章他们都看不懂……他富有想象力的主题大家都不理解。”拉里·麦卡菲里评论道,这些早期短篇小说只不过是吉布森写作才能的吉光片羽,科幻评论家达科·苏恩文则认为它们“无疑是(赛博朋克类型中)最好的作品”,并指出《整垮铬萝米》中的蔓生(Sprawl)设定,《约翰尼的记忆》中的人物莫莉·米利安斯,最终在他的首部长篇小说《
神经漫游者》中成形。
《神经漫游者》
港口上空的天色犹如空白电视屏幕。—《神经漫游者》开篇
《神经漫游者》是受泰迪·卡尔之托,为专门收录处女作的Ace科幻特辑而作的。吉布森完成这部作品的期限是一年,在写作过程中,吉布森对完成一部长篇小说这个任务抱有一种“盲目的、本能的恐惧”,他认为他要写出一部长篇小说还“差了四五年”。1982年,《
银翼杀手》上映,
梅尔·吉布森当时写完了整部小说的三分之一;他看了头二十分钟,就“估摸着,(《
神经漫游者》)完了,毁了。大家都得觉得我的视觉效果是从这部好看得吓人的电影里边抄的。”吉布森重写了小说的头三分之二十二遍,唯恐读者分神,出版之后,他确信自己要“永永远远地丢脸了”;然而他最终写出的这第一部长篇小说最终大大发展了他的创造力。《
神经漫游者》刚出版时,并未立刻就广受欢迎,但它迎合了文化潮流,很快就在另类文化圈中口耳相传,有口皆碑。《神经漫游者》成为了第一部获得科幻小说“三顶王冠”殊荣的作品——它同时获得了
星云奖和
雨果奖当年的最佳长篇小说奖,以及
菲利普·K·迪克奖当年的最佳原创平装本奖;全球销量累计超过了六百五十万本。1988年,劳伦斯·珀森在他的《记后赛博朋克宣言》(Notes Toward a Postcyberpunk Manifesto)中提出,《
神经漫游者》是“赛博朋克作品的典范”;2005年,《时代杂志》把《神经漫游者》列入1923年以来百部最佳英文小说名单中,并评价道:“(《神经漫游者》)面世时,可谓激进无比。”文学评论家拉里·麦卡菲里把《神经漫游者》中的矩阵描述成这样一个地方:“数据与人类意识共舞……人类记忆是成文的,机械的……跨越国界的信息系统变异增殖,成为惊人的新结构,它有着不可想像的、神秘的,最重要的是,非人的美丽和复杂。”吉布森后来评价写作《
神经漫游者》时的自己,说:“我肯定请他喝一杯,但钱借不借给他,我就不知道了。”并说这部小说是“青春期著作”。《神经漫游者》获得的成功,使时年三十五岁的
梅尔·吉布森声名鹊起。
《蔓生三部曲》《差分机》《桥梁三部曲》
尽管吉布森的声誉主要源于《神经漫游者》,他仍然改进着他作品的概念和风格。他本打算新写一部毫不相干的后现代太空歌剧,题为《野马莎莉的日志》(The Log of the Mustang Sally),与Arbor House出版社签了合同;但随后吉布森与出版社就《零伯爵》护封的配图一事意见不合,以至于闹翻,吉布森于是毁约。放弃《野马莎莉的日志》后,
托马斯·吉布森在1988年写下《重启蒙娜丽莎》。这部长篇小说续写吉布森的前两部长篇小说,达到剧情上的高潮,沿用了
世界观和人物,是《蔓生三部曲》的终篇。《蔓生三部曲》确立了吉布森的声誉,三部曲中的后续两部小说,也都获得了
星云奖、
雨果奖和轨迹科幻奖的提名。1990年,吉布森继《蔓生三部曲》之后和布鲁斯·斯特林合作写下了架空历史小说《
差分机》,背景设于科技发达的维多利亚时代
英国,背离了吉布森一贯以来的赛博朋克主题。1991年,《差分机》获得了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奖提名;随后于1992年获得了约翰·W·坎贝尔纪念奖提名。这部小说的成功使新生的
蒸汽朋克文学门类受到关注,它也是这一门类最著名的作品。吉布森的第二部系列小说《桥梁三部曲》包括著于1993年的“黑色幽默都市侦探短篇小说”《虚拟之光》、著于1996年的《伊朵儿》、以及著于1999年的《明日之星》。三部曲中,第一部和第三部小说均以近未来
洛杉矶为中心。整部三部曲都用比上一部三部曲更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风格探讨了吉布森小说中常见的身心和技术的超越这些主题。沙龙网记者安德鲁·莱昂纳德提到,在《桥梁三部曲中》,吉布森把笔下的反派从《蔓生三部曲》中的
跨国公司和
人工智能换成了大众媒体:具体而言,就是庸俗电视和名声崇拜。一条评论称,《虚拟之光》描绘的是“
资本主义末期,私人企业和利润导向发展至其理论极点”。认为大众媒体是资本主义自然演化的产物这一论点在情境主义著作《
景观社会》开篇即有提及。莱昂纳德评论《伊朵儿》,称它是吉布森“重返巅峰”之作,而评论家史蒂芬·普尔则称《明日之星》标志着吉布森从“科幻大神到蹩脚近未来社会学家”的转变。
蓝蚂蚁
继《明日之星》后,吉布森的文风更加倾向
现实主义,保持叙事的连续性,是“猜想极近过去的虚构作品”。科幻评论家约翰·克卢特把这种写作角度解释为吉布森对传统科幻在“一个没有可续的‘现在’的世界”中不再可能实现的认识,把这种角度定性为“新世纪的科幻”。吉布森的长篇小说《模式识别》(2003)、《幽灵山村》(2007)、《零历史》(2010)都把背景设定于当代,“差不多就是我们生活的那个”世界,这也让吉布森的作品首次成为了主流畅销书。在设定相同的同时,这几部小说也有一些共同的人物,如神秘的营销公司蓝蚂蚁的雇员胡伯特斯·比根德、帕梅拉·曼瓦林等。吉布森回答推特上对这一系列小说的名称的提问(“《比根德三部曲》?《蓝蚂蚁系列》?到底叫啥呢?”)时,说“我还是喜欢‘丛书’,就《比根德丛书》吧。”然而,“蓝蚂蚁”却成为了这一系列的通称。后来,吉布森称他没有为这三部曲命名,说“我等着看别人怎么叫它呢”,2016年,也在一则推文中用了“《蓝蚂蚁丛书》”一名。这一时期独特地出现了独立发展的同人注解网站,模识宅(PR-Otaku)和节点杂志,分别批注《模式识别》和《幽灵山村》这两部作品。这两个网站利用
维基百科、
谷歌等网络资源,考据引据来源、故事要素,并整合所得,相当于编了两部书的超文本版。评论家约翰·苏特兰认为这种现象恐将“重构文学评论的方式”。911事件发生之后,写完了《模式识别》一百多页的
梅尔·吉布森忽然认为主角的背景故事已经变得不可信,不得不把这一部分重写了一遍;他称这是“我对一部小说最奇特的体验。”他认为这场袭击是历史的一个节点,是“一种跳出文化的体验”,并且“在某种意义上……是21世纪的真正开始。”他是第一位写出受911事件影响的长篇小说的作家,因此受到注意。对
9·11事件后美国文化的转变,包括部族主义的复兴、“社会婴儿化”等的观察成为了日后吉布森作品的重要主题。不过,他写作的重心仍然“处于偏执和技术的焦点”。
头彩丛书
2014年10月28日,吉布森新系列小说的第一部《
边缘世界》发表。2013年4月19日,他在纽约公立图书馆露面,对小说做了简短的描述,并朗读了第一章《触觉回馈装置》的选段。故事发生在两个不同的年代:其一在距今三十年后的未来,其二在更远的未来。《边缘世界》的续作《机构》原定于2018年12月份发表,后推迟到2021年1月21日方发表。据《
纽约客》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称,
唐纳德·特朗普当选和剑桥分析公司引发的争议都让他重新思考文本,对其进行修改。2020年7月17日,吉布森发推特说:“第三/完结篇暂定名称:头彩”,但2021年1月21日又收回前言,称“我还是不给《机构》的续作起名叫《头彩》了。不是因为(迈克尔·梅卡尼克的《头彩》),这本书我还打算读一下,而是因为《机构》原本叫《Tulpagochi》。这名字我还是很喜欢,但那就不是同一本书了。”
视觉小说
2017年,《边缘世界》出版之后,《机构》出版之前,吉布森的漫画(或曰视觉小说)《大天使》出版。《大天使》和《边缘世界》都包括了各种时间旅行,但吉布森澄清道,这两部作品并无关联:“它们不是‘同一
宇宙’的。撕裂者(The Splitter)和超连续虚拟性(trans-continual virtuality)不是一种装置(也不是同一种情节装置)。”次年,黑马漫画分五卷发行约翰尼·克里斯马斯(Johnny Christmas)改编自
梅尔·吉布森的《异形3》剧本的同名漫画,2019年出版精装合集。
影响与评价
吉布森的行文为诸多学者所研究。2011年,一本研究吉布森行文的专著《威廉·吉布森文学导读》出版。吉布森以影响力之巨,在1999年,被《
卫报》记者史蒂芬·普尔称为“近二十年最重要的小说家”。吉布森首部获得业界认可的作品,是其长篇小说处女作《
神经漫游者》,史无前例地获得了三大科幻小说奖(即
星云奖、
菲利普·K·迪克奖、
雨果奖),《邮政卫报》就此形容道:“这就像是同一年获得了科幻小说界的龚古尔、布克、
普利策奖一样。”在科幻圈子外,《神经漫游者》作为“对1980年代末时的生活的一种唤起”所得到的业界和大众关注,同样也是史无前例的。而《
观察家报》注意到,“《纽约时报》过了十年”才开始提及这部小说。吉布森的作品引起了世界各地的关注,受众不限于科幻爱好者。据劳拉·米勒所言,这是因为“读者发现,在(他)幻想的,时而径至于偏执的作品中折射出了对当代社会惊人的准确预言。”这些作品经常被评论家带入后工业的语境中,据学者大卫·布兰德的说法,这种解读方式“构筑了一个对大型技术-社会关系的反映”,也是一种叙事化的后现代消费文化。评论家称赞其对晚期资本主义的描绘,和“对客观性,人类意识和由于技术而开始变得有问题的行为的重述”。塔蒂亚妮·拉帕齐库(Tatiani Rapatzikou)在《文学百科全书》中,将吉布森称为“
北美洲最受好评的科幻作家之一”。
文化影响
威廉吉布森——让我们变酷了的那个人。赛博朋克作家理查德·K·摩根
在《文学百科全书》中,拉帕齐库称吉布森的早期作品“革新了”当时被普遍认为“不重要”的科幻文学,而他作品中的后现代美学促进了科幻研究新角度的发展。
电影制作人玛丽安·特伦希(Marianne Trench)称,吉布森描绘的幻景“在真实世界中激起了火花”,史无前例地“决定了人们如何思考和谈论”科幻文学。1984年《
神经漫游者》的出版迎合了文化潮流,拉里·麦卡菲里因此认为,吉布森实际上开启了赛博朋克运动,是“使整个运动看起来新颖、超凡的那一位新颖、超凡的作家。”吉布森的作品,不仅是赛博朋克和
蒸汽朋克的核心作品,更被太空历史学家德韦恩·A·戴誉为太空背景科幻小说(又名“
太阳科幻”,"solar sci-fi")最优秀的代表作,并称其为“可能是(太阳科幻小说中)唯一超越了单纯的幻想,而发人深省的作品”。
据《
观察家报》称,吉布森的早期小说“被新生的一代Slacker和黑客发现,用作了一种人生指南。”他的小说使“赛博空间”、“上网冲浪”、“ICE”、“脑后插管”、“神经植入物”等词成为流行语,并推广了网络意识(net
意识)、虚拟交互(virtual interaction)和“矩阵”("the matrix")等概念。吉布森在1982年出版的《整垮铬萝米》首创了“赛博空间”一词,意指计算机网络构成的“大型自愿
幻觉”。艺术家戴克·布莱尔评论道,吉布森“简练而生动的用词所展现的是围绕着技术的情绪,而不是(技术的)机制。”
吉布森的作品对一些流行音乐家也造成了影响:在音乐作品中受他小说影响的,有斯图尔特·哈姆、
Billy Idol、
沃伦·泽文、Deltron 3030、Straylight Run(乐队名称即出自《
神经漫游者》)、
音速青春等。U2乐队的专辑《Zooropa》受《神经漫游者》的影响很深,又为《神经漫游者》有声书版配乐,还在为吉布森作传的纪录片《威廉·吉布森的旅行》中出镜。
丹尼尔·吉布森也投桃报李,2009年八月作文点评其晕眩国度巡回演唱会,刊载于《连线》杂志。Zeromancer乐队也得名于《神经漫游者》。
1999年上映的电影《
黑客帝国》从标题("The Matrix")到角色再到故事元素,均受《蔓生三部曲》的启发。其中,角色尼欧和
崔妮蒂分别类似《零伯爵》中的波比·纽马克和《约翰尼的记忆》及《神经漫游者》中的莫莉·米利安斯。而崔妮蒂和《零伯爵》的主角透纳学习开直升飞机时一样,直接把教程下载到脑中;此外,《
神经漫游者》和《黑客帝国》的情节都涉及力图摆脱人类控制的
人工智能。影评界还注意到,《黑客帝国》的摄影和基调也与《神经漫游者》十分相似。
梅尔·吉布森本人最初在观影之后,对《
黑客帝国》未予置评,而后来则称其为“‘赛博朋克’中的极品”。2008年,吉布森获颁发
西蒙弗雷泽大学和
卡罗来纳海岸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同年被选入科幻
奇幻名人堂,由与吉布森有合作的好友杰克·沃马克致辞。
预见,及预想造成的影响
未来已经到来,只是分布不均。——威廉·吉布森
早在早期互联网在1980年代初出现之前,吉布森就已在《
神经漫游者》中用“矩阵”("matrix")一词来形容互联网的形象。这意味着吉布森在
万维网出现多年以前,就设想了一种环球通讯网络;虽然,类似的观念此前就已有人提出,其中也包括一些科幻作家。在创作《整垮铬萝米》时,吉布森“产生了一种直觉,感觉(互联网)会改变一切,就像汽车普及造成的大改观一样。”1995年,吉布森提出,互联网的出现,演变和发展这一过程是“本世纪内人类成就中史无前例的一个,也是最有趣的一个”,作为一种新文明的出现,其重要性堪与城市的出现相类;2000年,又预测互联网会导致
民族国家的消亡。
观察家注意到,吉布森对网络发展造成的影响,已不止于预测;他被公认为远在主流社会认识互联网之前,就“建立了互联网时代的图像志”。
梅尔·吉布森在《
神经漫游者》中提出了“真人傀儡”这一概念;虚拟性交这一现象,也被认为是他首创的:他本人并未参与这种行为,而是首创了其概念。为桌面环境创作电子
艺术设计的先驱艺术家,自认其设计受到了吉布森的启发;艺术方面,吉布森还获
新学院帕森斯设计学院颁发荣誉博士学位。史蒂芬·普尔称,吉布森的《蔓生三部曲》“为日后在现实中爆炸性发展的电子游戏和互联网这些虚拟环境奠定了观念上的基础”。吉布森的合作者杰克·沃马克在《神经漫游者》2000年再版后记中提出,吉布森对赛博空间的设想有可能经由《神经漫游者》在1984年的初版推动了互联网(特别是
万维网)未来的发展,就此设问道:“会不会有这样一种可能,把某个事物写下来,实际上就是促成了它?”研究吉布森的学者塔蒂亚妮·格·拉帕齐库(Tatiani G. Rapatzikou)在《威廉·吉布森小说中的哥特主题》中就赛博空间主题的起源评论道:吉布森描绘的这种从终端综摄一切的意象中产生、体现于他笔下的赛博空间矩阵中的视觉效果,是受他看到几个十几岁的年轻人在游戏厅玩电子游戏的经历启发而得到的:玩家紧张的姿势,游戏对终端空间写实的投射——如同在屏幕后存在一个真实的空间一样——都显示出这种对实相界的体现操控了实相界自身。
吉布森被认为是为数不多探索了
信息时代对城市社会空间构造未来发展的潜在影响的几位观察家之一。吉布森对此的预见招致了一些批评:如马克·佩斯,尽管承认本人深受吉布森这些预见的影响,并认为“没有其他作家(如吉布森般)如此雄辩地在情感上影响了黑客社群”,却摒弃了它们,斥其为“对暴力和脱离肉体的青春期幻想”。
小说《模式识别》的剧情,围绕着一系列匿名发布、散布于互联网各处的电影片段展开。书中人物在各个网站上,对制片者的身份、动机、制影手法、灵感来源进行推测,这与日后2006年lonelygirl15这一系列影片引起的互联网现象暗合;
梅尔·吉布森本人后来否认自己的作品对lonelygirl15产生过影响。吉布森对后来大行其道的真人秀电视节目这一社会现象也作了正确的预测:如《虚拟之光》中就描写了一个以《美国警察》为戏仿原型而加以夸张的真人秀节目。
有预见性的作家这个说法我能接受。先知谈不上。有这么一个事,是在我1991年刚见到布鲁斯·斯特林那会儿,我当时就喜欢上他了。(原文如此) 我们先握了个手,然后他就说,“干咱们这行简直了!咱们就四处忽悠人去,然后咱们还能挣着钱。咱们把这破玩意儿编出来,还他妈真有人信。”——2008年3月,
丹尼尔·吉布森在ActuSf上的采访
在1988年的一次采访中,吉布森被问到他作品中的BBS术语是否与他使用BBS的经验有关时,提到自己“在写《
神经漫游者》的时候就没怎么碰过电脑”,而与有大量BBS使用者的科幻社群的成员比较熟悉;在作品中经常出现的电脑游戏,
梅尔·吉布森同样也没玩过。吉布森写作《神经漫游者》,用的是一台1927年产的橄榄绿色爱马仕便携打字机,自述道:“就像是当年
欧内斯特·海明威出门的时候用的”。1988年,吉布森改用Apple IIc电脑写作,软件上使用的则是AppleWorks;电脑附有
调制解调器(吉布森自称“就没用过”)。然而,截至1996年接受采访时,吉布森出于担心与陌生人通信会使自己分心、无法专注写作,并没有注册电子邮箱。而吉布森第一次访问互联网网页,则是在写作《伊朵儿》时,请网页开发者为他设立个人站点之后了:在看到网页之前,他本以为网页“应该跟我以前见过的电邮和讨论组这些东西差不多,更多地是纯文本;结果等我一看,当场就目瞪口呆了。”2007年,在被问及用哪款电脑写作、有何电脑配件时,吉布森这样说道:“我就只有一台2005年产的PowerBook G4,1G内存,(还有一个)无线路由器,就这几样。我就是赶不上时髦,基本上是赶不上。实话实说,我对电脑本身从来兴趣就不大。我观察的不是电脑,我观察的是围着电脑转的人,看他们都干些什么。现在做这种观察越来越困难了,因为一切都是在‘围着电脑转’。”
人物作品
参演电视剧
编剧电影
编剧电视剧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