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竹鼠属
啮齿目鼹型鼠科下的一个属
竹鼠学名:Cannomys)是鼹型鼠科下的一个属,别名栗竹鼠属。截止2024年5月,据《生物物种名录(COL)》统计,小竹鼠属下仅1个物种,即小竹鼠。小竹鼠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地区,包括尼泊尔孟加拉国柬埔寨等地,在中国仅分布于云南省地区。其多生活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栖息于热带阔叶林、山坡稀树灌丛、灌木丛、竹林和丘陵山区等地。小竹鼠是较典型的穴居动物,其取食、休息及繁育后代主要在洞内进行,洞系主要由洞口、取食道、趋避道、窝及厕所组成,主要以竹根和竹笋为食,也吃种子、果实、灌木、草的嫩芽及其他植物的根状茎
小竹鼠体型较小,平均体重为262克,体长为20.2厘米,脚短体肥。眼小,明显退化。耳短小,隐于毛丛中。门齿粗大而长,唇面釉质为棕黄色,鼻骨后端超过眼眶前缘水平线,上门齿远向前突出。前后肢均为五趾。尾短,尾毛稀少,近于裸露。全身为棕褐色。背毛长而绒厚,针毛不发达,毛基灰色。
小竹鼠是重要的资源动物,其皮毛可制裘,肉可食用。2023年,该物种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因此,在中国人工繁育小竹鼠,应当依法及时办理备案手续。小竹鼠在一些地区被大量捕食栖息地环境也受到破坏。但由于其分布范围广、种群数量大,且分布于多个保护区中,因此衰退速度不太可能达到濒危级别。2016年,小竹鼠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C)物种。
小竹鼠的门齿锋利而有力,可以咬断数厘米至一二十厘米粗的主根,易导致植株叶片卷曲变黄或枝叶干枯。由于其主要生活于地下,以毒饵杀除较为困难。因此,居民主要采用挖掘、烟熏、灌水等方法进行防除,但收效不大。
历史与分类
历史
化石记录表明,竹鼠亚科(Rhizomyinae)最早可追溯至始新世时期,其共有三个属,即竹鼠属(Rhizomys)、小竹鼠属(Cannomys)和非洲鼹鼠属(Tachyoryctes)。其中小竹鼠(C. badius)是小竹鼠属中唯一的现存物种。1841年,英国学者霍奇森(Hodgson)依据来自尼泊尔大峡谷的雄鼠标本,首次将小竹鼠命名为“Rhizomys badius”。1915年,美国动物学家托马斯(Thomas)创建了小竹鼠属,将小竹鼠食虫类改为“C. badius”,同时将其作为模式种,并在小竹鼠中又纳入了三个物种,即C. castaneus、C. minor、C. pater,后来托马斯还将C. castaneus分成两个亚种,C. castaneus castaneus和C. castaneus plumbescens。1916年,美国动物学家吉尔登斯托尔普(Gyldenstolpe)描述了C. minor的一个新亚种C. minor lönnbergi。2005年,法国学者穆瑟尔(Musser)和卡尔顿(Carleton)经观察实验后,发现上述所有物种和亚种均为小竹鼠,双方为同物异名的关系。
下级分类
截止2024年5月,据《生物物种名录(COL)》统计,小竹鼠属下仅1个物种,即小竹鼠,该物种在中国也有记录。
形态特征
外部形态
小竹鼠体型较小,平均体重为262克,体长为20.2厘米,脚短体肥。眼小,明显退化。耳短小,隐于毛丛中,耳壳薄而毛少。门齿粗大而长,唇面釉质为棕黄色,上门齿与上额近似垂直,下门齿向前上方伸出。前后肢均为五趾,前肢第一趾小,十分退化;第二、三、四发达;第五趾也较小。后肢的爪较前肢发达,第二、三趾最大,几乎等长,第一趾小,有掌垫和趾垫。尾短,尾毛稀少,近于裸露。乳头4对,其中胸部2对、腹部2对。
毛色
全身为棕褐色。背毛长而绒厚,针毛不发达,毛基灰色。腹毛短而稀疏。毛基为浅灰色。吻部、额都及两颊被短毛,毛色较浅。前脚背面具棕褐色的毛,后脚背面毛较前脚少,多为棕褐色。
头骨
颅基长平均为46.3毫米,齿隙为17.52毫米。头骨粗大,骨块较厚。颧宽较大,吻短,骨较宽。上齿列间的次生腭中央有纵脊。门齿孔窄而长,领关节面宽。幼体头骨两侧脊不明显,但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明显,且渐向中央靠拢,老年小竹鼠几近矢状脊。颅骨宽展,宽约为颅长的83%,鼻骨长约为颅长的35.5%,其后端超过眼眶前缘水平线,上门齿远向前突出,这也是本种的主要特征。
分布栖息
小竹鼠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地区,包括尼泊尔、孟加拉国、柬埔寨、缅甸、泰国、老挝、越南等地,在中国仅分布于云南省地区。其多生活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栖息于热带阔叶林、山坡稀树灌丛、灌木丛、竹林和丘陵山区等地,栖息地海拔多为300-950米,有时在4000米左右的高海拔地区也能发现。小竹鼠分布地的年平均气温较高,多为19℃-23℃,干湿季分明,降雨量较高,且终年无霜,其生活环境可分为坡地橡胶园、稀树灌丛草坡、沟谷阔叶林和居民园地4种类型,具体如下:
生长习性
洞系结构
小竹鼠是较典型的穴居动物,其取食、休息及繁育后代主要在洞内进行,很少在地表活动。其洞道多筑在坡度约20°-60°的地方,这有利于防止雨水进入洞道。洞道土质多为红土,土表层有5-12厘米厚的植质,约20厘米以后的深度土质较硬。洞系主要由洞口、取食道、趋避道、窝及厕所组成。
土坵与洞口
土是小竹鼠在不断掘洞时推出的泥土,有新旧之分。旧土坵较低平、干燥,上面多覆盖着不同程度的枯枝落叶,新土坵较高且潮湿,上面无树枝或少有树枝,这是小竹鼠为觅食而经常掘洞推土的结果。可根据土坵的新旧判定该洞是否有小竹鼠生活,如果均是旧土坵,洞道内无小竹鼠。每个洞系有4-10个土坵,平均6个,土坵宽117-30厘米,高7-18厘米。土坵下便为洞口,洞口为圆形或近圆形,洞口数与土坵数相等,但有的洞口常被小竹鼠所挖出的泥土掩蔽而不易发现。
取食道
取食道是为小竹鼠觅食的通道,一般沿地表开凿,由于植物根的深浅不同以及地形土质差异,因此没有形成如中华竹鼠(Rhizomys sinensis)那样与地表近于平行的穴道。取食道距地表深度平均为4.3-6.7厘米,一般有4-9条分支,平均6条,洞宽6.7-10.9厘米,总长约1250-5200厘米,平均约3153.11厘米,宽约6-13厘米。
窝及厕所
窝是小竹鼠休息、睡觉、产仔、哺幼的场所,有时其也会在窝里啃咬食物。筑窝材料常因地而宜,就地取材;产仔哺幼窝材料较精细,粗糙物质少。生活在橡胶园的小竹鼠主要以白茅的根叶、粽叶芦属芦竹的茎叶等筑窝,生活在居民点附近的小竹鼠则以纸屑、塑料膜及多种草根筑窝。此外,常见的筑窝材料还有山药、淡竹、假淡竹、石芒草飞机草青冈孝顺竹等植物的细根、细枝、叶片或撕细的竹丝、芦竹丝。窝筑在取食道上,也有新旧之分,从筑窝材料可明显区分,新窝材料较新鲜,且附近有新鲜粪粒。小竹鼠常因取食道路线的更改而改变窝的位置,新窝筑成后便废弃旧窝,新窝只有1个,而旧窝一般1-3个,窝的直径约19-22厘米,比取食道宽。
小竹鼠不随处拉粪,在取食道及趋避道上见不到粪便,其厕所在距窝边10-20厘米处,这里有大量的长椭圆形棕褐色粪粒,较干燥,基本无臭味。
趋避道
趋避道是小竹鼠受惊时或遭遇捕食者时躲藏的安全洞道,这种洞道不沿地表挖掘,而是伸向地底深处。小竹鼠在选定栖息地时会同时挖取趋避道和取食道,一般只有1-2条趋避道。趋避道宽度与取食道相似,长度为89-550厘米,平均长度为319.3厘米,距地面深度为120-200厘米,平均158厘米。
食性
小竹鼠主要以竹根和竹笋为食,也吃种子、果实、灌木、草的嫩芽及其他植物的根状茎,具体植物包括粽叶芦芦竹、橡胶、茅菜石栎淡竹飞机草小果野蕉孝顺竹(Bambusa emeiensis)、马钱科(Loganiaceae)、木樨科(Oleaceae)植物等。分布在中国云南省的小竹鼠喜食橡胶根,特别是1-3龄的橡胶树,主根多汁而微带甜味,小竹鼠尤其喜食。
小竹鼠虽然喜食橡胶,但多数情况下其生活于阔叶林、灌丛草地等无橡胶地区。因此,一般情况下,小竹鼠的食物多为较粗糙、含水份不多的粽叶芦属、芦竹、竹等植物。为适应这种环境,其消化道在形态和生理上产生了许多适应性特点,如小肠发达,为体长的2.7倍,这可以加强其消化机能;大肠为小肠的1.4倍,明显较长,这是因为小竹鼠没有饮水的习惯,大肠变长可以增加水份的吸收作用,减少水份的流失。此外,幼鼠的肠道发育,小肠、大肠和盲肠的长度比例大致与成鼠相似,这说明幼鼠的肠道发育非常迅速,此时其牙齿两边上下各有2枚臼齿长出,可以正常啃咬食物。
日常活动
一般情况下,小竹鼠独居,各有自己的洞系,只有在发情交配时互相追逐、寻找配偶,雌雄鼠才会同在一个洞系内。小竹鼠主要生活在洞道内,通过取食道咬食植物的根,但有时也在傍晚离开洞穴,到地面上取食,其每次返回洞内后,会立即用土堵住洞口。小竹鼠怕风怕光,在人工饲养的情况下,喜躲在光线很弱的角落,其活动时间在清晨或傍晚达到高峰,白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如果将小竹鼠置于太阳下直晒,其会焦躁不安、不停奔跑。当向其吹气时,它会立即露出锋粗大的门齿,同时发出“呼呼”的叫声示威。
生长繁殖
雌性小竹鼠每次可产下1-5只幼鼠,繁殖通常在雨季,妊娠期约为6-7周,云南省盈江县的小竹鼠约在2月进入交配繁殖期,此时期能在一个洞系中同时挖到一对成鼠。对中国云南铜壁关、昔马镇雌雄小竹鼠(雌性7只、雄性6只)的主要生殖器官进行解剖观察,发现其中5只雌鼠的子宫双子座,刚产仔不久的子宫长达70毫米。4个雌鼠的乳房较大,能挤出乳汁,正处于哺乳期。
雌雄鼠交配后,各回自己的洞系栖居活动,哺乳和育雏活动均由雌鼠承担。出生7天的幼鼠体重为40-53克,体长为105-111毫米,尾长28-30毫米,耳长5-6毫米,后足18-22毫米;眼末开,耳孔封闭。出生7天的幼鼠体重为100-120克,体长145-152毫米,尾长44--48毫米,耳长8-10毫米,后足25-27毫米;眼已睁开,能行,毛带棕褐色,臼齿略有损,已经可以进食植物的嫩根状茎
养殖技术
小竹鼠为竹鼠类动物,以下为竹鼠类的人工养殖技术。
建造窝室
竹鼠类动物喜安静清洁、干燥暗光、空气新鲜的环境,因此应选择阴暗避光、有洞穴感,冬暖夏凉、绿化遮荫,环境安静、远离要道的地方建造窝室。规模化养殖还需多池配套、合理组合,以防止竹鼠逃跑、方便投料、易于清扫。饲养设施可因地制宜建造,通常是用砖或瓷板砌成群养、分养等各式饲养池。繁殖池应隔成内外两池,内池较窄为窝室,外池为运动与取食场,底部开连通洞。
养护管理
对离乳后3个月龄内的竹鼠,需投喂易消化、富营养的饲料,如胡萝卜、红薯、竹笋、瓜皮等多汁饲料及玉米、麦麸等精料,并添加鱼粉、骨粉、食盐、维生素、生长素,以促进幼鼠的生长发育。仔鼠一般4月龄可达1.5千克以上,雌鼠体重达1.2千克即可自然交配繁殖。与一般牲畜不同,竹鼠分娩时不可近旁观看、用手触摸和惊扰,否则会导致母鼠吃仔或弃仔;哺乳期也不能查看母鼠巢穴,不能往内池窝室投喂饲料,不要打扫内池,母鼠会自行清洁窝室。
疾病防治
竹鼠抗病力较强,不易生病,但仍然有患病的风险。如群养互相撕咬易发外伤或脓肿,管理不当会患感冒、中暑、肠胃炎、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等疾病,母鼠还会患产后脱宫,因此必须有可靠的防病治病的医药保障。值得注意的是,竹鼠养殖户应选择经人工选育的家化种鼠,不宜直接捕野鼠来养。野鼠不仅不好养,而且可能带进病疫。此外,养殖户引种务必到具有“两证”(即《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的正规养殖场选购,并应要求其提供引种证明,确保种质。
物种保护
2005年,小竹鼠在一些地区被大量捕食,特别是某些零星种群可能因过度捕猎而减少。在小竹鼠分布的部分地区,如缅甸,该物种被当地人视为危害橡胶种植园的有害动物,因此被大量捕杀,捕杀密度可能高达每公顷600只。在南亚地区,由于轮垦、森林火灾和采伐等原因,小竹鼠的栖息地环境受到破坏。
但小竹鼠分布范围广、种群数量大,且分布于多个保护区中,如印度米佐拉姆邦的丹帕野生动物保护区、尼泊尔奇特旺国家公园和马卡鲁-巴伦国家公园等,再加上该物种还能忍受一定程度的栖息地改变。因此,其衰退速度不太可能达到濒危级别。2016年,小竹鼠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C)物种。
2023年,小竹鼠被列入中国《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因此,在中国人工繁育小竹鼠,应当依法及时办理备案手续。
危害与防治
危害特点
小竹鼠在局部地区数量较多,可对竹林造成一定的危害,特别是在风景游览胜地,常常造成成片的竹林枯死,破坏森林旅游景观。小竹鼠最爱吃主根,由于其门齿锋利而有力,可以咬断数厘米至一二十厘米粗的主根,易导致植株叶片卷曲变黄或枝叶干枯。
1972年,小竹鼠被《印度野生动物法(附表V)》列为有害动物。1985年3-4月,在中国云南盈江县曾有许多橡胶树倒地,挖掘后发现多数橡胶树的主根都被小竹鼠啃咬,有的甚至被啃食干净,仅保留少数侧根和须根。在云南南开山抽样统计3片橡胶林,每片面积约100米×100米,因主根被咬而枯死的概率分别为18%、25%和28%,平均为23.67%。在盈江县昔马镇也有两片橡胶林受害,损害率分别为22%和26%,损害十分严重。
防治措施
由于小竹鼠主要生活于地下,以毒饵杀除较为困难。居民主要采用挖掘、烟熏、灌水等方法进行防除,但收效不大。灌水法是指在靠近水源的地方,挖开鼠洞用水灌,使小竹鼠溺在水中,其难以忍受窒息的痛苦,只能逃出洞外,便于人们捕杀。烟熏法即挖开洞道,在洞口点火,将烟吹进洞内,小竹鼠被烟熏后即死在洞中或熏出洞外被捕杀。挖掘法是一种最原始的灭鼠方法,挖前首先寻找好鼠洞,然后将洞切开,使阳光和风进入洞内,待小竹鼠封洞后,沿着封洞的方向挖掘,然后捕捉。
用途
小竹鼠是重要的资源动物,其皮毛可制裘,肉可食用,缅甸山区的许多部落都会捕杀小竹鼠作为食物。
物种对比
竹鼠与竹鼠属(Rhizomys)同为竹鼠亚科,形态相近,二属见的具体区别如下:
参考资料
小竹鼠属.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4-05-30
小竹鼠.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4-05-13
Cannomys Thomas, 1915.catalogue of life.2024-05-13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4-05-30
Cannomys badius.Animal Diversity Web.2024-05-13
Lesser Bamboo Rat.iucn.2024-05-30
我国边缘分布的2种竹鼠及竹鼠养殖——法律保护之鼠(十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2024-06-06
目录
概述
历史与分类
历史
下级分类
形态特征
外部形态
毛色
头骨
分布栖息
生长习性
洞系结构
土坵与洞口
取食道
窝及厕所
趋避道
食性
日常活动
生长繁殖
养殖技术
建造窝室
养护管理
疾病防治
物种保护
危害与防治
危害特点
防治措施
用途
物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