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元杂剧的专用术语
杂剧中“楔子”常居于剧首者。“楔子”居于剧首,其主要作用乃交代故事情节之背景、原由,类似于今日戏剧中之“序幕”。
基本介绍
应用
元杂剧中“楔子”居于剧首者,甚为常见。“楔子”居于剧首,其主要作用乃交代故事情节之背景、原由,类似于今日戏剧中之“序幕”。如关汉卿窦娥冤》,全剧描写窦娥含冤负屈惨遭杀害之故事,共“四折一楔子”。剧首之“楔子”揭示故事起因。叙说十三年前,窦娥七岁之时,其父窦天章借蔡婆二十两银子后,本利增至四十两,根本无力偿还,且又欲上京赶考,因此将窦娥给蔡婆作童养媳以抵债。“楔子”之末,窦天章唱〔仙吕·赏花时〕:“我也只为无计营生四壁贫,因此上割舍得亲儿在两处分。从今日远践洛阳尘,又不知归期定准,则落得无话暗消魂。”此正是窦娥悲剧之开端。“楔子”揭示故事起因、交代人物关系,然后上演正戏,则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也。
“楔子”居于剧首,亦常介绍剧中主要人物及其之间相互关系,类似于今日戏剧中之“演员表”。有两种情况:第一是由非主要之人物上场介绍,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张君瑞闹道场》之剧首“楔子”堪为最佳代表作:(外扮老夫人上)“老身姓郑。夫主姓崔,官拜前朝相国,不幸因病告。只生得个小姐,小字莺莺,年一十九岁。针女工,诗词书算,无不能者。老相公在日,曾许下老身之侄、郑尚书之长子郑桓为妻。因俺孩儿父丧未满,未得成合。又有个小妮子,是自幼服侍孩儿的,唤作红娘。这一个小厮儿,唤作欢郎。先夫弃世之后,老身与女孩儿扶柩至博陵安葬,因路途有阻,不能得去。来到河中府,将这灵柩寄在普救寺内。这寺是先夫相国修造的,是则天娘娘香火院;况兼法本长老又是俺相公剃度的和尚,……。”第二是剧中人物轮流上场自我介绍。以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之首“楔子”为例:张守珪上场念“坐拥貅镇四方,每临塞下受降王。太平时世辕门静,自把雕弓数雁行。某姓张,名守,现任幽州节度使。”安禄山上场念“躯干魁梧胆力雄,六番文字颇皆通。男儿若遂平生志,柱地撑天建大功。自家安禄山是也。”李隆基上场念“高祖乘时起太原市李世民神武定封疆。守成继统当竞业,万里河山拱唐朝。寡人唐玄宗是也。”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基本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