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晦(1899年3月25日-1983年5月14日),原名兴栋,后改名杨晦,字慧修,笔名丫、楣、寿山,
辽阳市人。中国共产党员,现代文艺理论家、剧作家。1919年“
五四运动”中,杨晦是最早冲入并烧毁赵家楼的几个学生之一。1952年至1966年,杨晦担任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杨晦还是文学团体沉钟社成员。
杨晦出生在东北辽阳小营盘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八岁入本村私塾,两年后入外村小学,后考入县立中学,因家乡灾荒,辍学考入沈阳东三省邮务管理局任邮务生。1917年暑假
北京大学连续招考三次并降低了录取要求。杨晦前去报考,外语几乎交了白卷,但因作文出色被破格录取,就读
北京大学哲学系。
1919年积极参加“
五四运动”,为
火烧赵家楼领导者之一。1920年毕业,任奉天(辽宁)沈阳第一师范学校哲学教员数月。1921年任太原国民师范学校哲学教员,数月后辞职返京,因为痛感社会黑暗,改名杨晦,后任河北定县第九中学国文教员。1923年任厦门集美学校国文教员,暑假辞职赴京,同年秋任北京孔德学校国文教员,结识新文学团体“浅草社”成员
冯至等,在《浅草季刊》上发表作品。
1924年任
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文学专修科教员,创作诗剧《屈原》。1925年与冯至、
陈炜谟等人成立“
沉钟社”,编辑出版《沉钟》周刊。1926年《沉钟》周刊停刊,同年编辑《沉钟》半月刊。在“沉钟社”的八、九年期间,主要从事翻译和剧本创作,先后在北京、汶南、
天津市、
青岛市等地的大、中学校任教。1934年春由
北平市前往
上海市,1936年6月,与
鲁迅、
茅盾、巴金等在《作家》月刊上发表《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暑假前,任
同济大学附设高级中学历史教员。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随同济附中迁至江西赣县。1938年赴
广西壮族自治区,任桂林师范学校教导主任。1939年初,任桂林女子中学语文教员,10月,任“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候补理事、文艺习作指导小组组员、《
抗战文艺》(桂刊)编委。1941年任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中文系教授,讲授“
现代文学”、“文学批评”等课。1944年任重庆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抗战胜利后,参加“东北政治建设协会”,任“东北文化协会”理事,1946年任教于上海幼稚师范专科学校。
1948年11月,经党组织安排拟从
香港特别行政区转道解放区,因故滞留香港数月,1949年至
北平市,出席“
文代会”,当选“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后改称“
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同年秋任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直至去世。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曾兼任北京大学副教务长。曾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作协”二届理事等职。文革期间遭到迫害。晚年任北京市第五、六届政协委员,补选为“作协”三届理事。因受眼疾干扰,未能完成设想中的《中国文艺思想史》和《元曲论》两部著作。
作为“
沉钟社”的发起人和主要成员,杨晦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和西方文学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杨晦三十五岁任教于
孔德中学时,与十四岁学生文树新相恋,当时杨晦已有家室,两人不间断通信超过3年。二人的通信被家人发现了,一顿争执之后,二人允诺家人一定断绝关系,不再来往。但这只是权宜之计,二人的交往并没有真正中断。后来,文树新转学至圣心学校。此时,送信的任务由当时尚就读于孔德学校的、文树新的三妹来完成。1934年,二人之间的通信再次被发现。事态升级,二人为情私奔
上海市。次年文树新产下一女(杨江城),产后偶感风寒,逐渐转为
肺炎,不治而亡。2010年,文树新的日记以《
一个民国少女的日记》为名呈现在世人面前,使人们了解到这位民国淑媛炽热真挚的情感。文中杨晦先生以Y先生的角色出现。
杨晦身材瘦小,为人沉默,倡导“语言和文学有机联系”。1957年党的整风运动,号召大家大鸣大放,要大家给党的工作和党的领导提意见。在这种形势下不少同学也想给杨先生提意见。有学生画了一张漫画张贴在系办公室走廊进行嘲笑:一个瘦骨伶仃戴着高度近视眼镜的青年学生、背上压着高高的两大摞书。一摞书写上语言,另一摞是文学。在两摞书中间是一只大公鸡。一只鸡爪踩在“语言”上,另一只爪踏在“文学”上,
公鸡仰着头张嘴大叫:“语言和文学有‘鸡’联系。”
1955年秋初,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迎接新生入学的大会上,杨晦发表言辞:“北大中文系不培养作家,想当作家的不要到这里来……”此言一出,颇受争议。
文革开批斗会批判杨晦是修正主义时,他用德文版、英文版、俄文版和中文版的马恩
全集与红卫兵辩论,自己并未修正,符合德文版原意,反而是中文版从俄文版转译,而俄文版有问题。当学生们叫了一通“打倒杨晦”的口号后,要把他轰出去,可是他竟舍不得离开,一边被拖着,一边口里叫着:“年轻人,我是爱你们的呀!”
大炼钢铁时,学生曾到他家拆掉了壁炉里的钢条。
当姚文元、李××受到最高领导垂青而走红时,杨晦却蔑视他们,直言不讳地宣称:“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绝不培养姚文元、李××这种靠打棍子起家的人!”说这种话,这在当时是需要非凡的胆识和勇气的。
大跃进时,北大中文系55级同学在批判所谓资产阶级学术权威基础上,集体编写了一部《
中国文学史》。一时间,报刊一片颂声,轰动全国,被奉为革命新生事物的典型。中央领导又是接见,又是嘉奖。于是,不少同学也就傲气十足,不可一世。而杨晦这时却尖锐地指出学生的学风不正,说:“这样下去,要害了你们自己的!”
鲁迅先生称评论“
沉钟社”为“中国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一生主要从事戏剧创作、文学翻译和文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