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得胜
魏得胜
魏得胜,山东人,作家、学者,著有《历史的点与线》、《另类人生》、《风中的文化帝国》、《历史深处话名著》等。学术专著《历史的点与线》(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荣登当年散文类图书畅销榜;杂文成名作《书生习气不可无》,被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华杂文百年精华》;曾被《杂文选刊》读者评为“我最喜欢的5位杂文作家”之一,为《读者》首批签约作家。
人物简介
鄢烈山先生誉其为“杂文高手”;邵燕祥先生也说,“每见魏得胜的文章必读,因他博览,多思,又直言无隐,好文章必然会从这样的笔下写出来”;《书屋》创始人周实则说:“我喜欢魏得胜的文字,无论杂文还是随笔,我都喜欢。立意新颖,视角独特,语言明快,思想尖锐,是其最大特点,而这没有思想、勇气和才情是不行的,想做也做不到。”
概述
魏得胜,作家、学者,著有《另类人生》、《风中的文化帝国》、《历史深处话名著》等。其学术专著《历史的点与线》,荣登2006年散文类图书畅销榜。
《历史的点与线》点评
中原地区两千年历史,《历史的点与线》紧紧抓住一条线索,就是:专制主义,可谓提纲挈领。框架廓大,叙述简约,杂以故事,深入浅出,如此实不易为。若配以插图,装帧讲究一些,可望成为一个畅销的历史普及读本。
——林贤治
既往的历史是一个文化的多面体,可以见仁见智。魏得胜纵论五千年的中国史,虽无司马光李贽范文澜的史料功底,但以现代民主人权观念透析历史的点与线,其体察历史真相的仁心与慧眼或可超迈前贤,给人良多启迪。
——烈山
魏得胜著《历史的点与线》是一部长篇历史随笔,中国上下五千年,作者仅用20万字就写完了。这是一本你不曾见过的书,也是一本思想饱满的书。在观点上,你未必都同意作者的看法,但你又不得不同作者一起思考,产生心灵的碰撞。作者说:知识界从来没有一种观点是铁打的。的确,只有允许不同观点的存在,才是一个成熟和健康的和谐社会。
——向继东
得胜:我在书店买到了你的《历史的点与线》,我兴致勃勃地用一周时间将此书读完,我感到这是一本很有价值的书,既有见识又很可读,我感到这是去年(2005)中国出版界的一大收获,也是中国文化的一大收获,向你祝贺,真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
——刘兴雨
如果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哈姆雷特》,有自己的《红楼梦》,那么每个人也应该会有自己的一部中国史。《历史的点与线》就是魏得胜个人的中国史,但它又因作者全新的视角,尖锐深刻的思想,以及对历史中人和事的慈悲与关怀,乃至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思索和担忧,使它不再仅仅是魏得胜一个人的中国史。它广博大气,思想厚重,又充满人文关怀。这种联系历史纵横关系的思考深度,以及独特的散文写作方式,使得这本书在史书林立的书架上,必然独占一席。
——杨洋
《历史的点与线》真是痛快淋漓。点上谈一个个朝代的兴亡更替。线上揭露的是专制主义。说的是历史,骂的是现世。书中珠玑遍布,原想抄录一些,可实在是抄不胜抄,索性作罢。
——朱煜
近来一连读了三本关于历史的书,一本是柏杨先生的《中国人史纲》,一本是刘兴雨先生的《追问历史》,另一本则是魏得胜先生的《历史的点与线》。三位先生引经据典,论古说今,字字玑珠,每读到为之震撼的地方,必用笔在一旁批注,读完后,书也被我勾画得“面目全非”。再回头看那些一闪而过的灵光定格在纸上留下的文字,觉得是一笔财富,甚为得意。
——蒙祖德
这本把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浓缩为一部长篇散文的书,确是一本大气耐读的好书。一个散文化的文本下,却埋藏着一部沉重的民族史,实在是出人意料。
——李春华
先锋书店购书三种:
1、《往事何堪哀》,长江文艺出版社王彬彬,原价20元
2、《历史的点与线》,长江文艺出版社,魏得胜,原价21元
此两种书系长江文艺出版社“往事文丛”,题材不错,惜装帧恶劣,尤不喜封面雕空。此套系列尚有许纪霖、傅国涌的两本,值得期许。另有南方周末“往事”版文集一种,惟不知是否与广西师范大学所出的那种一样。
——阿呆1234
(《历史的点与线》)虽然是讲历史,但给人一种很睿智幽默的感觉,我喜欢这种风格,里面有很多非常精辟的论点,比喻,比如他说“南北朝时期的皇帝政要,都是相互残杀的职业杀手”,形容刘协为“影帝”(影子皇帝)。
——石小六
这次遭遇到的《历史的点和线》,读罢,生出的最大印象是“不同”,感受很深的是“批判”。从神话传说的盘古开天到清末封建帝制覆亡,几千年的历史,被作者看似轻巧,实则精心地化解成为数并不多的“点”和“线”,按的也是时间顺序,讲的也有朝代更迭,可如何取舍那就要看作者的大手笔了,如何叙述更是充满了语言的智慧和灵性。他截取的是一个个历史的片段,呈现情节的真实,以此为点,大致地划出了古代历史的线索,可谓删繁就简、深入浅出、生动有趣而不乏教益。
……尽管这是并不新奇的“专制主义”,可是在魏先生笔下,叙述的材料因为其真实而可贵,行文因其文笔诙谐而生动,更可贵的是,纵横捭阖地论古说今,结合当下发生的林林总总,和古老的历史对上了座,可谓匠心独具,令人感触颇深。
——府山洗马
魏得胜君所著《历史的点与线》(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12月)则写着这样两句话:“美国人没有中国人那种光宗耀祖的情结”;“或许现实的美国人感到这样做是无聊透顶的事”(第3页)。可是,哪个民族会没有光宗耀祖的情结呢?美国的历史虽然短暂,但我知道,他们出版的本国史书,可称数不胜数。
——李洪岩
《历史的点与线》和《帝国的惆怅》一样,本书也是立足历史,影射现实的“杂文”。至于写得好不好,还没读,不好说。
——刘春
历史的点与线》貌似有点YY,但都是根据史料来的,对这类书完全没有抵抗力呀。
——尤利安·兔兔
近日看“往事书系”中魏得胜写的《历史的点与线》一书,感觉实在是浅了一些……而作者对钱穆的批评有让人有人身攻击之感。《历史的点与线》里的这些文章要是早个3-4年看的话,说不定还佩服得五体投地,现在还真是有点嫌浅了。
——尹宏
中国的历史,上下五千年;中国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浩如烟海,汗牛充栋,虽皓首也难以穷经。所以,有人说,历史就是“累死”。读史让人感到无奈和尴尬。
魏得胜先生,史苑寻芳,独具法眼,独辟蹊径,用远古到清朝这根历史的长线,穿起历史相关连的颗颗珠玑(点),把五千年的历史轻巧地压缩进《历史的点与线》这本不足300页的书中,真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让我们轻松诙谐(当然读时也有苦涩和沉重)的了解和掌握中国历史的大致脉络。
——李兴濂
学校图书馆里有很多新出的别具一格的文史书籍,立论的观点煞是新颖!和“正统”的口径大相径庭,让人眼前一亮!《暧昧的政治》、《历史的点与线》、《中国人史纲》等,大多出自社会底层的文人之手,或者是向来以标新立异为风格的大家比如柏杨之手。看了这些作品之后,似乎又找回了曾经的自我……
——骠姚
魏老师:我是一位年轻读者,这几天看了《历史的点与线》,写得挺好看的,我一口气看完了。谢谢你的辛勤劳动,让我更立体更全面的了解了历史。
但是,我有一点建议要提。从这本书里,我看出你是正直善良的人,对一切丑恶深恶痛绝。以前我看到的历史书里,很少有这样批判和揭露的……你的书把真实说出来,很好,可以让我更深的思考。可是书里那些充满怨气的文字总是让人不太舒服。我觉得,怎么样把真实的丑恶揭发出来,又怎样提示人们光明的出路在哪里,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怎样努力改造我们的环境,怎样使中国人活得更好(而不是去当外国人),这些都可以说,而不是只看到不满和抱怨。
——吴晓华
柏杨从人性的角度写历史,写下了他的《中国人史纲》;范文澜从阶级的角度写历史,写下了他的《中国通史简编》;黄仁宇从技术的角度写历史,写下了他的《中国大历史》;魏得胜从制度的角度写历史,写下了他的《历史的点与线》,四部书也叫各有千秋,构成中原地区史上一幅绚烂的画卷。
——周志国
这本书写的大概就是流血和杀人,这是中国的历史,也是对国人的嘲讽,更是对生命的警醒。几千年历史留下多少风流人物,多少才情随江河流传至今,多少豪杰享受着后人的香火,对于人类到底有什么好处?秦始皇的统一天下造就了中国几千年的专制统治,孔子的礼仪道德,培养了中国人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奴性思想,发射药的发明屠戮了多少无辜的生灵,长江流的不是水,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鲜血。美在哪里?在诗人的想象里,美在哪里?在无痛呻吟的文人的歌赋里。进步在哪里?在军人的枪管里,在伊拉克人民的房屋上,在阿富汗人民的身躯里,在中国人永远洗不掉的遗传基因里,在世界上所有遭受苦难的人们的脑海里,在历史的旋涡里,在痛哭流涕无法自禁的感情里。
——长裙依依
在武汉等火车的时候,去超市瞎逛,结果买了一瓶矿泉水和一本书:《历史的点与线》。书看样子是正版的,21元,但是偶尔还是有些错别字,令人遗憾。书从盘古开始到民国结束,思想很尖刻,说话的风格和鲁迅先生非常的相似,只是比鲁迅先生的文章易懂些。鲁迅先生借用狂人之口说中国历史是一个人吃人的历史,本书的作者只是把它具体的表现出来了。这是《××大帝》《新还珠格格》等演义历史所不能看到的。比如说晋朝的皇帝司马炎有一万个老婆,就是100个十人方队,结果自己也迷失在老婆堆里,要靠拉车的牲畜来给自己寻找晚上陪睡的对象。
批判使人清醒、使人振奋、使人有继续前进的方向,此书值得推荐。
——青春永恒
好久没去书城了。本想去找《昆阳血骑》,可惜没找到。买了三本书:《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大败局》、《历史的点与线》。信手翻的时候就很喜欢。《中》和《历》属于历史评述性的杂文,写得很有思想,蛮喜欢的。
——江户的花妖
[魏得胜博客留言]叫我女儿帮着从上海市买你的《历史的点与线》,没有买到,等我回北京,再买来看。
——梅桑榆
[魏得胜博客留言]长沙市的书店有卖,我看了很大一部分,感觉非常精彩,值得收藏。
——魏剑美
(《历史的点与线》)横跨几个朝代,浓缩四时精华。
——南庄子
《历史的点与线》,不记得著者了,记得灰色的封皮,属于“往事书系”,这书看起来很轻松,借来的目的就是要补一补历史课,著者用轻松诙谐的语调摘取历史片断和重点进行分析,倒是让我读着比历史教材来得受益,后来被鸟妻借去,说是近似某偶像派教授的文风,并堂皇作为07年文学的开头,这倒是我未曾想到的。
——金凤舞辰
那书的作者叫魏得胜,我觉得这名起得太逗乐了,本来叫得胜挺吉利的,谁成想他姓魏啊,连起来就是未得胜!说正经的,那本书真的挺好,完全激起了我对历史的兴趣。
——和益鸟一起飞翔的雯子
魏得胜在他的著作《历史的点与线》中反复说过多次古代的宫廷就是一个“宰猪场”,每一个人都是屠夫每一个人又都是仔猪,谁也不知道自己要杀谁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被宰杀,张艺谋以这样一部电影给魏得胜做了一个好的注解。不管是杀谁还是被杀,当《菊花台》缓缓响起的时候一切都是尘归尘土归土,谁人能挡住时间洪流的吞噬?
——新浪博客
我老婆最近突然对历史书很感兴趣,每天都看《历史的点与线》。一个本来就偏激的人啊,历史在她的心中,不知道是何种偏激的图像。
——beone(天涯博客)
对于魏先生的这本书,读完之后,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古代宫廷的血腥与残暴真的让我大开眼界!我不否认魏先生对历史的评价有许多独到精辟的见解。但就这本书而言有两个地方我想说所我的一点看法:第一,我门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家,对历代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战争的评价,我觉得不能介定为外来侵略,只能说是我们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矛盾,摩擦,它只能有正义与非正义的说法。第二,我们评价历史不能以现代人思想、认知、观点去一味的批判所有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要是按照魏先生的看法,一个新事物的逐渐发展壮大之后,他前面的过程就显得一无是处了!
——白月光(搜狐博客)
历史的点与线》为高金推荐,写得确实精彩,虽然太过偏激,但人家就是对历史有思考;读完后还推荐给两名下属读,他们都是工科的,但读点历史还行……
——滩村沈记
很早就买了《历史的点与线》,但一直没看,最近从书架上拿下来随便一翻,不想一口气读完,论学养与文笔,作者魏得胜与费正清黄仁宇这些历史学大家有一定距离,但我看完,觉得胸中憋屈已久的一鼓鸟气稍散,大快我心,魏的直白口语写作反而使他的文字有种欲罢不能的趣味性。
——陆逊启吾东疆论坛
历史的点与线》惊世骇俗,魏得胜对中原地区两千年的历史分析,认定其本质不过为“专制主义”,专制与暴政唇亡齿寒,导致了历史惊人的相似循环:暴动——夺权——腐败——垮台,如此而已。
——公民1776
《另类人生》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从事人物的比较研究向来不易。但魏得胜先生却擅长此道,甚至能将我们看来毫不相干的人物,如张勋与张爱玲、吴冠中与马华、魏忠贤与凡高、赵丽蓉与布莱尔、彭德怀与比尔·盖茨等进行比较研究,视角独特,结论更是出人意表。魏先生的这种比较法,看似离经叛道,孤品诡行,实则别开生面,展示了才子无穷的思维张力
——《书屋》
《另类人生》序
我这是第一次为自己的书作序。所以,一时之间,竟不知要写些什么。想来,总不外乎写得随意些、轻松些,读者才会顺着序这个雨后小巷,一直走走走,走进我的书里。在那里,我摆了一桌别有风味的文字宴,期待着您前来品评。
《书屋》的胡长明先生曾经问我,你这个系列为什么叫做“另类人生”呢?言外之意,这个名字普通了些。说的也是,这另类,那另类的,已经好多年了,早已没了最初的新鲜感。我解释说,这个系列,原本叫做“另纸人生”。二者之间,虽一字之别,差异却不小。“另类”含有特立独行的意思,就说辜鸿铭吧,清末民初,你脑后拖根猪尾巴,人家偏留短发;你割了猪尾巴,他老先生偏又把猪尾巴留了起来。“另纸”就不完全是这个意思了,它更多地承载了旧传统之外的另一种表达。所以,我这个系列,往往不能见容于那些所谓的主旋律纸质媒体。人家“纸”上的东西,与我那“纸”上的东西,显属两个不同的认知体系。如果人家自持为“主纸”,我倒也心甘情愿耕耘我的“另纸”。在这块看似边缘的土地上,我拥有许多懂我的读者。足矣!
最终,为什么又叫做“另类人生”了呢?这并非出自我的考虑。一开始投寄这个系列的时候,一直使用“另纸人生”这个栏目。可后来,陆续就有报纸刊物,改作“另类人生”了。顺势而下,在投给《书屋》时,便延用了“另类人生”这个名目。《书屋》有一个上乘而庞大的读者群,这个系列一经它连载,便受到广泛关注。网友大雾弥漫不出门评论道:“随意取卷,看魏得胜之灯下漫笔《另类人生》,短短的篇幅,妙就妙在写尽了人生事,写尽了天下语,各有其味,只看君作何解。”网友江北土著评论道: “昨晚看《书屋》里魏得胜的专栏——“另类人生”,饶有兴致。魏得胜的文章里有他自己的人生观,比如我就读出了他的独立性格,读出了他对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学人精神的景仰,我还读出了他对为官宦者之不屑。有心做学人者,可能都需要具备这样的品质,不附和不苟且不人云亦云。”这些鼓励,给“另类人生”系列,注入了动力,我越写越欢。
一些读者常常疑惑:“两个毫不相干的人物,你是怎么把他们扯在一块的?而且衔接得是那么的天衣无缝。”其实,最初的那些人物设计,还是很本分很传统的,所写的两个人物,在精神上近似就行了。后来,写着写着,灵感就活泛起来,手中的那支笔也就无拘无束起来。正如网友紫壶所评论的那样:“魏先生这支怪笔真够奇的,上天入地,哪儿跟哪儿全能掺和在一起。别不信,你敢出题,先生接过来便写,决不会噎住。”我想是这样的,“另类人生”影响所及,也带来很多点题约稿,结果也是一一发挥到极致,真的“不会噎住”。所谓驾轻就熟嘛。
但我还是更愿说说出自灵感的那些作品。比如“司马迁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秦桧与博尔曼”、“魏忠贤与凡高”、“彭德怀与比尔·盖茨”、“赵丽蓉与布莱尔”等等,一看题目就知道,全挨不着。然而,他们还是在我的笔下,走到了一起。就说“魏忠贤与凡高”吧,一太监,一画家,开篇我就把他们扯在了一起:“二人在面对不同的‘欲’求时,都有一种异常的勇气:凡高为解决性欲问题而割下了自己的耳朵;魏忠贤为解决物欲问题而割下了自己的尘根,恰好一反一正。”这就叫做:共性由来是反正,灵感一闪为文章。又如“赵丽蓉与托尼·布莱尔”,一为中国的小品演员,一为英国的前首相,两人有何联系可言呢?我在文中写道:“如果说赵丽蓉是世界上最大的女孩,那么相对应的,世界上最大的男孩当为英国首相布莱尔。”两者都有一颗自然率真的心灵。
佛家讲灵魂转世,我将信将疑。但因为长期以来读历史,写人物,对人性事理的认识便不断加深。我相信,每个后来者都能从历史人物中找出自己的影子来,如林语堂先生就曾说自己俨如苏轼之后身。我这本小书,涉及的人物也不少,说不定某些读者也能从中找出自己的前身来呢。出生无选择,隔代有知音。自古至今,看似纷繁复杂的人生,实际是如出一辙。
最后说说这本书的编辑过程。自接到《书屋》胡长明先生的约稿电话后,我便着手编辑这本书。我绞尽脑汁地去分类,虽几易其稿,寄走的仍不过麻一堆。及至收到清样,我才发现,在我看来很难很难的分类,到了长明兄手里,一下子明朗多了。我进而领悟到,出版行业为什么有门编辑学。
魏得胜于翠湖西畔
2007年6月17日
文化是什么(代序)
魏得胜
秋末的阳光,柔柔地洒在中国北部平原上。一条又粗又黑的输油管线,横在田间,给乡村带来一点点工业的气息。两位男性工人累了,席地抽烟。一旁的推土机,这时也熄下火来,从上面走下一位年轻的女司机。一位卖花生的老农,“守株待兔”大半天,终于眼前一亮,见那女司机径直朝他走来,掏出几毛钱,称了一秤盘炒花生。气氛立刻活跃起来,但见那两个男工站起来,满脸堆笑地跑上前,从秤盘中往自己兜里倒花生。三个拾柴的小男孩,眼巴巴地看着秤盘里的花生,只剩下了一小把,可那司机姑娘,一点也不恼,一点都不。
这淡淡的一幕,虽远去三十年,却每每让我想起,也总在问自己,人与人的生活为什么不同?同样的事,发生在中原农村,则是另一种结果。买到花生的人,要拼命的分给在场的乡亲吃;而乡亲则以跑开拒食,以显示他的教养。这就产生一个戏剧效果:一个要追着请你吃他买的东西,一个要跑着拒吃。要是逮个正着,两个人的一让一拒,就像打架般热闹。几个朋友到饭馆吃饭,买单时,争着抢着买单的,大都是北方人,静观不动的大都是南方人。北方人的特点是,说好了是甲请客,真到付账时,乙仍然要客气一番;南方人的特点是,说好了是别人请客,就是到付账时,他也一点客套都不讲。左右这城乡之别、南北之别的,正是文化。
胡兰成写江南乡下人,俭朴的村妇坐在门槛上织毛线、拣豆子,穿着家居的粗布裤,但是一见邻居来访,必先进屋,换上得体的衣服,再出来和客人说话。你不了解一方人的这些生活细节,就无法把握这一方人的真正文化内涵。公元五世纪,法显去西天取经之前,他的印度老师鸠摩罗什(时居洛阳市传法)就告诉他,不要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寻求宗教知识上,而应该详细地研究印度人民的生活习惯,这样才能够了解整个的印度人民和他们的国家。鸠摩罗什的意思是,一国文化,尽在一国人民的生活习惯中。
十九世纪末的一个故事,也增强了这种认识。说纽约一大富翁雇佣了一个华裔仆人,此人名叫丁龙。数年后,富翁将其辞退。后来,纽约的这个富翁家不慎失火,富翁幸免于难。丁龙闻讯赶去,就像以前那样,精心侍候在侧。富翁不胜感激,问道:“我早就将你辞退了,你为何还要回来照顾我?”丁龙说:“家父早有明训,亲邻有难,必须给予帮助。”富翁又问:“令尊是不是读过孔孟圣贤书之人?”丁龙回答说:“我家世代皆未读过书,非书香子弟。”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不是说一个人识文断字就算有文化了,或具有某种地域文化烙印了。不是,远远不是。文化实际为耳濡目染的那一种,也就是我所强调的生活方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他的文化来源及趋向;反过来说,一种文化,则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进而说,生活方式无需行诸文字,而文化却必须来源于生活方式本身。
美国人和美国的政治家喜欢将自由、民主作为美国生活的标志。但美国以外的人所看重的,却是美国人的日常生活,就如1950年代美国的一幅产品宣传画所显示的那样:海滩太阳帽。墨镜。泳衣。帅哥。美女。休闲。画面中的美国年轻人,青春、现代;他们齿白唇红,健康快乐,每人喝着一瓶可口可乐。这一度为欧洲人所羡慕不一,追求美国的生活方式,已然成为欧洲二十世纪时代文化的一个象征。
当我们看到别人的生活方式的时候,就等于接收到一种外来信息。通常,我们就把这种信息表达为文化。阿诺德·汤因比认为,在文明的范畴中,政治和经济只是它的表面现象,而文化才是文明的血液、精髓和核心。写到这里,我想我们可以回答文化是什么了,即不同的生活方式是也。
但我写本书,不在于探讨各种群间的生活方式,因为这种不同是显而易见的,也就没有什么好说的。我想探讨的是,自人类有史以来,文化是如何在不同种群间相互浸染的。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历史上的二十一种文明,为什么有的绝迹,而有的兴盛至今并形成独有的文化帝国现象。本书选取了人类历史上六个文化帝国,予以解读,目的在于找出这样一个答案:人类是如何走到今天的,为什么是这样走而不是那样走?更多的历史观点和文化观点,都已揉入书中各章节,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