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
西安市关岳庙街(今西一路)关岳庙对面,坐南向北。此地原为“宜春原“,清末
固原市提督张志行(
蒲城县人)之子张少云爱好二簧,购地建筑室内剧场,以演二簧为主。
易俗社与莫斯科大剧院、英国皇家剧院并称为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
易俗社剧场现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
位于西安市关岳庙街(今西一路)关岳庙对面,坐南向北。此地原为“宜春原“,清末固原提督张志行(蒲城县人)之子张少云爱好二簧,购地建筑室内剧场,以演二簧为主。民国五年(1916),军阀
陆建章督陕时整修,装置了
西安市最早的转台,作为
京剧演出场所。民同六年卖给易俗社。该社又对原舞台进行改造修。由当时
陕西省督军
陈树藩书题“
易俗社”牌名。“宜春园”始更名为“易俗社剧场”,成为陕西最早的现代化剧场之一。剧场由前厅、观众厅(含楼座)、舞台、演员化妆室组成,砖木结构。设座席九百零四位。
剧场规模
舞台为镜杠式,台口宽十三米。高八米。总进深十七米。舞台空间高度十二米,上下场门附台面积十四平米,演员化妆室三十平米。1956年后,增施现代设备,台上灯光设备有四十三路可控硅操光台一台,聚光灯四十台,新式聚光灯三十六台,旋转式幻灯十台,云灯十五台,追光、造型、八格条灯备四台,紫外线灯、平闪灯、自动换色器各一台;音响设备有五百瓦主放机、五十瓦与八十瓦扩音机各一台,控制放大机两台,并置有大幕、二道幕、三道幕和天幕,备有布景吊杆八道。电源总负荷量为十二万伏。
该剧场长期为陕西易俗社(今西安易俗社)固定演出场所。自其建成后
秦腔正式进入剧场演出,三十年代的现代灯光布景也首先在这里出现。首场开台演出的是
孙仁玉的《复汉图》前本。现为
陕西省戏曲文物保护单位。
发展历程
西安易俗社剧场,经历了百年的蹉岁月,它是跨越了一个世纪的经典,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时至今日,这座百年古老剧场终于迎来了新生。随着试营业的开幕,西安易俗社剧场将以新装从2011年开始上演一个全新的时代经典。从清朝末年建成开始,经过
护法运动、
西安事变、
抗日战争等战火的洗礼,在
鲁迅、
张学良、
杨虎城、毛泽东、周恩来、习仲勋等历史人物的好评中,
易俗社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一个世纪。百年来,易俗社剧场上演的一段段岁月诗画,使享有“中国多种戏曲的鼻祖”之称的
秦腔被世人所熟知,使秦腔“中国戏曲
活化石”的美誉传播四方。
斗转星移、岁月如梭,唱不尽的戏曲人生,演不完的悲欢离合。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易俗社剧场曾经历了三度较大规模的整修才屹立至今。据介绍,第一次是在购买初期,剧场重新改建了舞台,因演出场景变换的需要设计安装了转台,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第二次是上世纪60年代初,市政府拨专款重修剧场。第三次是1992年,市政府对易俗社剧场进行了改建。最大的变动是将原来的门楼移至剧场的西边,使剧场矗立在西一路的街面上,让人一眼就能看到这座古朴凝重的老式建筑。
1983年,易俗社剧场被列为“
西安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易俗社剧场分别被列为
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易俗社剧场分别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6月,
西安秦腔剧院全面完成了事转企改制工作,成立了西安秦腔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与旅游业紧密结合,大力开拓演出市场。2010年,在
曲江新区新区管委会和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的大力支持下,西安秦腔剧院(曲江)有限责任公司又以重资对剧场进行了维护和翻新。百年古老剧场因此焕然蝶变,这只跹轻舞的蝴蝶灿然破茧新生。
重新修复的西安易俗社剧场拥有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整栋建筑古朴典雅、富丽华贵。走进剧场,那长方形的格子窗、屏风式的雕花大门、
栗色的圆柱,高大的歇山屋顶、古朴尊贵的嵌地金砖……让人感觉光阴回转,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人潮涌动的演出场面。剧场两侧走廊的文化展诉说了这100年来发生的点点滴滴;陈旧的
秦腔乐器仿佛在弹唱着曾经的那段岁月之歌。与此同时,通过动态的液晶展示屏所展示的照片,我们还可以感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
易俗社的秦腔情缘。
西安易俗社剧场具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倾注着几代三秦人的心血和感情。辉煌的过去注定了与众不同的未来,汇聚了如此深厚的内涵,我们相信百年易俗社剧场将会为新时代演奏出全新的旋律。
鲁迅的秦腔缘
《鲁迅日记》:“晚晴。赴西车站晚餐,餐毕登汽车向
西安市,通行十余人,王捷三招待。”1924年7月7日,
新文化运动的领军者——鲁迅坐上了去往西安的汽车,开始了他为期近一个月的西行讲学之旅,并在日记中记录了这次旅途。然而让鲁迅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西安之行不仅结识了众多文坛友人,也使自己与
秦腔结下了不解之缘。
连看三天
鲁迅多年任教、讲学,并在当时
国民政府的教育部、社会教育司里做过担任过职务。而在当时,戏剧本就属于这个部门管辖。因为职务的需要和兴趣的原因,
鲁迅对中国戏曲情有独钟。秦腔是中国多种戏曲的鼻祖,被誉为中国戏曲的“
活化石”。鲁迅来到
西安市,怎能错过这个欣赏“秦风秦韵”的大好时机。
鲁迅到达西安,起初还并未对秦腔在意。在开始的三天里,他在讲学之余,游
碑林区、购古董,饶有兴趣地开始了自己的古都探索之旅。
鲁迅受邀来到西安易俗社剧场看戏。对于这位文坛巨匠的到来,
易俗社拿出了自己的看家好戏《
双锦衣》,演出了全本的上半部分。该戏是著名
秦腔编剧吕南仲根据《
宋史纪事本末》创作而成,并于1920年在西安易俗社剧场首演。剧中秦腔角色齐全,生、旦、净、丑一一亮相。鲁迅先生观后意犹未尽,第二天又来到这里观看了下半部分。
自此,鲁迅先生便喜欢上了这种流传了上千年的古老艺术,并于第三天,也就是7月18日,第三次来到了易俗社观看了《大孝传》。过足戏瘾的他在当夜的日记里满怀高兴地写下了“月甚朗”,以表达自己的心情。一周之后的7月26日,在他的学生王捷三陪同下,
鲁迅又一次来到了易俗社剧场,观看了《人月圆》。据当时陪同鲁迅一同看戏的学生,也是当时被称为“副刊大王”的
孙伏园回忆说:“鲁迅先生过去就喜欢戏剧,有欣赏戏曲的能力,因此对
易俗社演出的这些节目很感满意。他每次看完演出后,总是给予好评,他感到
西安市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而能有这样一个立意提倡社会教育为宗旨的剧社,起移风易俗的作用,实属难能可贵。”
赠匾题字
赠匾题字“古调独弹”
1924年8月3日,也是离开西安的前一天,
鲁迅在收到讲课费200圆后,本就不富裕的他慷慨地拿出50圆捐给了易俗社,以帮助解决易俗社的戏曲学校和戏院的经费困难。晚上,时任
陕西省省长的刘镇华在易俗社剧场为鲁迅一行人设宴饯行,这也是鲁迅最后一次来到易俗社观看
秦腔。
孙伏园回忆说:“那期间,适逢
易俗社成立的十二周年,鲁迅先生为了对易俗社所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亲笔题‘古调独弹’四字,制成匾额一块赠给易俗社,匾额上除鲁迅先生以周树人的名字署名外,还有我们同行的其他学者多人。今日看来,此匾乃是很有纪念意义的实物了。”
鲁迅先生在社教司工作时,对于外地编演的好剧本,总是要派人去看戏或者要剧团把剧本送到教育部审阅,以便介绍推广。他在易俗社看到了1920年教育部通俗教育研究会奖给易俗社的金色褒状。这个褒状的奖给是和
鲁迅自己在教育部门任职时重视戏剧改革有关的。
不足一个月的时间,鲁迅五次在易俗社剧场观看
秦腔,结下了非一般的情缘。时至今日,“古调独弹”匾额依然悬挂在易俗社剧场前厅,成为那段时光的唯一纪念。1996年,文化部组织的“纪念徽班进京二百周年”活动中, “古调独弹”的题词出现在北京吉祥剧院的那一刻,现场如雷的掌声再一次印证了鲁迅先生不但对
易俗社、对秦腔情有独钟,更折射出了易俗社精神内涵与
新文化运动思想的紧密结合。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