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曰国
顾曰国
顾曰国,1956年出生于江苏省,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研究员和当代语言学研究室的主任,同时也是《当代语言学》杂志的主编之一。他在1977年至1981年间就读于安徽大学外语系,1987年获得该系的语用学与修辞学博士学位,并师从英国学术院院士Leech院士。1988年回国后,他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师从许国璋教授。1990年,他开始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留校工作,1991年至1993年担任英语二系主任,1993年至1998年担任校长助理兼应用英语学院院长。1998年,他调任至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但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原职务仍然保持为兼职。
人物职务
顾曰国教授师从国际著名语言学家Leech,1988年毕业于兰卡斯特大学并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后在著名语言学家许国璋教授指导下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目前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百千万工程”千名学术带头人。
顾教授是CSSCI刊物《当代语言学》杂志主编、国际语用学协会常务理事,国际著名SSCI刊物《篇章学》、《语用学》(国际语用学协会会刊)咨询编审、英国诺丁汉大学特聘教授(2004-2007)、英国学术院王宽城基金会院士、香港理工大学校外学术委员和学术顾问、首都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重庆大学山西大学等校特聘教授、教育部远程教育专家组成员。
获得荣誉
他先后获霍英东教育基金第四届青年教师科研类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中国“国氏”博士后奖,国家级“优秀回国人员”称号,教育部国家开放大学系统优秀教材一等奖等。顾教授近年来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教育部重大课题、英国学术院资助课题、中英两国政府核心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等。
人物履历
1977年至1981年就读于安徽大学外语系,
1987年获该系语用学与修辞学博士学位,师从英国学术院院士Leech院士。
1988年回国,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师从许国璋教授。
1990年出站留校工作。
1991-1993年任该校英语二系主任。
1993年至1998年任该校校长助理兼应用英语学院院长。
1998年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两单位经过协商,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原职务改为兼职至今。
研究领域
顾曰国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语用学,话语分析,语料库语言学,修辞学和英语教育。先后主持了中英远程教育、中英网络教育、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等研究项目。现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23篇,国内刊物上发表文章22篇,国际杂志特邀专号主编1期,编辑学术著作3部,英语和语言学教材36部。国际会议特邀主题发言9次,先后应邀在利兹大学、兰开斯特大学、鲁敦大学、诺丁汉大学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德伦大学、班葛大学、荷兰阿姆斯特旦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西悉尼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校作学术演讲。
社会兼职
国际《语用学》、《篇章学》、《语用学》(国际语用学协会会刊)咨询编审,国际语用学协会常务理事。英国诺定汉大学特聘教授(2004-2007)。
有代表性的论文有:
Politeness phenomena in modern Chinese (Journal of Pragmatics), (1990)
The impasse of perlocution (Journal of Pragmatics),(1993)
Pragmatics and rhetoric: a collaborative approach to conversation (Pretending to Communicate, ed. by Herman Parrate,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1993)
Doctor-patient interaction as goal-directed discourse (Journal of Asian Pacific 传播学),(1996)
Five ways of handling a bedpan (Text),(1997)
Speaker, hearer and an actual user (Journal of Pragmatics),(1999)
Towards a model of situated discourse analysis (语义学 and Pragmatics 接口, ed. Ken Turner),(1999)
什么是会话修辞学? 《外语教学与研究》(1989);
西方古典修辞学与新修辞学《外语教学与研究》(1990);
礼貌、语用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
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批判与借鉴《国外语言学》(1994)。
顾曰国先后获霍英东科研一等奖、北京市哲学与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国氏"博士后奖,全国优秀博士后等。
科研成果
近年来承担的重大课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现场即席话语语料库研制与开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口语语料库的切分与标注”,教育部重大课题“网络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英国学术院资助课题“中英言语行为对比研究”,中英两国政府核心课题“网络技术与国际合作”,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字典编撰自动化研究”等。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25篇,国内杂志上发表文章23篇,国际杂志特邀专号主编2期,合编、著学术著作4部,英语和语言学教材40部。
论文专著
西方古典修辞学与西方新修辞学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0.2
利奇的修辞学理论 《外语研究》,1992.4
礼貌、语用与文化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转载于《语言与文化论文集》(Reprinted in Language andCulture)胡文仲编(ed. by Hu Wenzhong )1993及2001年束定芳主编《中国语用学研究论文精选》(Pragmatic Studies in China)。
John Searle 的言语行为理论:借鉴与批判(John Searle's speech act theory: application and criticism)。《国外语言学》(Linguistics 与香港浸会大学黄月圆合作(co-authored with Yueyuan Huang)以学生为中心,多维一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法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2
语料库与语言研究兼编者的话,《当代语言学》,1998(试刊)第1期
使用者话语的语言学地位综述,《当代语言学》,1999.3
北京地区现场即席话语语料库的抽样与代表性问题 《全球化与21世纪--首届“中法学术论坛”论文集》,2002
网络教育的基本理念、现存问题及发展方向研究报告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辑)》,2004
“资源学习”的革命 《中国远程教育》,2004.4
教育生态学模型与网络教育 《外语电化教学》,2005.4
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 《外语电化教学》,2007.2
《网络教育初探》 专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人物观点
学习误区
我虽然是专职研究人员,但我首先是英语教师。我喜欢教书,因为这样我可以有许多学生。现在我想根据我的经验,把一些我认为英语学习中的常见误区跟大家交流。
第一误区
就是把五种技能学习变成单一的看懂。大家知道我们习惯上把英语学习分解成五项技能,听说读写译。这样分解是否科学,在此暂且不论,有不少学习者往往把是否看懂当成学习的标准。比如说,拿到一本口语教材,翻开几页一看,都看懂了,就认为人简单了,对自己不合适。这里的错误是把看懂代替了会说。看懂不等于会说。练习口语,内容不能难,目的是通过一些能看懂的内容来操练“上口”。也就是说,目的是让学习者通过练习,自己能说出书中相关的内容。口语教材的优劣首先要看语言是否能学到,是否地道。
第二误区
是把知识当成技能。打个比方,假如你想学骑自行车。我给你一本题目叫“如何骑自行车”的书,把书从头背到底,甚至倒背如流。这时你有了专家级的关于如何骑自行车的知识。但是你肯定不会骑。原因是骑自行车不是简单的知识问题,它首先是一项技能。要学会一项技能,核心问题是练,光有书本知识是不行的。学外语当然比学骑自行车要复杂得多,但它首先也是一项技能,光看语法书、默背单词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练,要把知识变成技能。知道不等于知道怎么做。知道怎么做不等于实际上会做。从知道怎么做到实际会做中间有个反复练习的环节,也就是苦功夫。学技能所遵循的原则是“做中得学”。
第三个误区
是速成心理。必须认识到,要想学好英语,非得下一番苦功不可。世界上没有一个外国成年人不下苦功就能学好英语的。所谓的“速成”纯属无稽之谈。学好英语没有捷径,只有方法的好坏。比如记英语单词,低着头拼着命地默写,这就不是一个好办法。好的方法是大声地朗读,反复训练发音器官和耳朵,把声音铭刻在脑子里。这样既可以提高听力,又可以改进口语发音,还记了单词。默写只是训练了眼睛和手,可是它们不能替你听和说。
第四个误区
是通过汉字记音。现在有人推广通过汉字来记英语发音,如“古帝拜”记good-bye。甚至把这种做法作为成果出版请奖。这是极其错误的,后果也是极其严重的。大家千万不要这么做。错误的道理在本文有限的空间里无法讲清楚。
第五个误区
是重结果不重过程。应试教育是重结果,带来的后果是整天做模拟题,找出打勾的规律。这是教育的大敌。质量和学习效果取决于学习过程。大家一定要遵照学习的规律,一步一个脚印地真学。只要学习对路,好的结果自然会有。
第六个误区
是对教师的依赖。大家要仔细揣摩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这句话点出了学习的本质。任何一种学习,归根结底是在学生自身,而不是在老师。
第七个误区
是缺乏系统性。现在市场上学英语的材料是铺天盖地。这是好事,但处理不好也会带来不良的后果。今天用这个教材、明天换另一个教材,学习便失去了系统性。我不是说我们不换教材,不好的教材,不适合的教材就是要换。但不能总是换个不停。好的做法应该是选中一套教材,以它为主,其余材料都作为补充材料。
成功要素
我认为,成功的学习者要具备6个要素:一是自信心,二是决心,三是毅力,四是自我管理,五是自我约束,六是求知的童心。我在这里作些简要说明。
先谈自信心
如何树立自信心有许多方法,我在这里强调的是不能伤了自己的自信心。一定不要过高要求自己,不能看到别人叽里呱啦说英语,就觉得自己不行。要看到自己一点一滴的进步,要想到的是积沙成塔,积流成河。而不是一步登天。
第二是决心
我们往往是多次下决心而从不付诸行动。所以大家在下决心的时候要把决心变成具体的学习计划。如制定周、月和学期计划,通过这些计划把决心变成行动。
第三是毅力
毅力就是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达是学好外语的大忌。我们今天学到的新东西,都是贮存在我们大脑的临时记忆里。临时记忆的东西有的只能保留几秒钟,最长的难以超过三天。假如你对贮存在临时记忆里的东西不进行再利用(recycling),把它们从临时记忆贮存到长期记忆中,大脑就会把它们自动清除掉(因为大脑要保护它自己,不能把所有的临时信息都存着)。所以,一定要有反复学习的毅力。这里说的反复学,不是说去机械地重复原来学的东西,而是创造性地使用学过的东西。如把原来的听力变成朗读。把原来的朗读变成听力等。
第四是自我管理
你们中的许多人都是一身数任的人,有工作上的责任,有家庭上的责任,有亲朋好友的人际关系上的责任。等等。这些责任如果处理不好,都将跟你们的学习发生冲突。所以自我管理的能力显得特别重要。
第五是自我约束的能力
你们中的许多人都是成年人,享有很高的自由度。在学习上你们没有上课时间的约束和老师的约束,这既可以变成有利的条件,也可以变成不利的隐患。关键在你有没有自我约束力。假如你是足球迷,你能抗拒住足球赛的诱惑而去做作业,你就有了自我约束力。
第六是求知的童心
儿童见到不知道的东西都想知道,不会的都想试一把,而且不厌其烦地问个没完。假如我们学外语也有这颗求知的童心,我们就不怕学不好英语。你见到一样东西。不妨就问自己英文怎么说。不怕出丑,不厌其烦,孜孜不倦,你一定能够学好英语。
我要强调的是,学好英语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方法问题,而是一个“全人”的问题。所谓“全人”,英文叫“awholeperson”,就是素质全面的人。在此祝你们早日成为学好外语的一个全人。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职务
获得荣誉
人物履历
研究领域
社会兼职
科研成果
论文专著
人物观点
学习误区
成功要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