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路乡
江西武宁县下辖乡
横路乡位于武宁县北部,幕阜山下、林湖畔。东临鲁溪镇三湾村;南隔南皋山与宋溪乡南皋村相连;西越回头山与伊山交界;北毗泉口镇金水村。境内东西长16公里,南北宽8.8公里,国土总面积141平方公里。
历史沿革
横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考证,早在商代时期,港北丰良便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唐朝时期,横路冷氏开祖冷深之落居花园箕,后迁南坑冷家坊,子孙先后分居横路各庄及外乡外县。新溪南丰黎姓于元代由本县莲花迁入;明初时期,有胡、董、陈、张、邓、冷六姓先后进山,落居现横路集镇周围;清代和民国时期,迁入横路者最多。这些祖先们安居从业在横路这块土地上,庆衍椒蕃,瓜迭延绵,经历了三千多年的沧桑变迁,形成了现在一个具有两万多人口的乡镇,传承着许许多多的古文化和古文明。由于古镇处交通要塞,客商南来北往,物流车水马龙,历史上曾是武宁县农村旺镇之一,解放前后,区乡政权机构一直设置于此。
横路,隶属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管辖。旧县志记载:“武宁向属巨邑,编乡二十,唐李奏乡武宁西八乡为分宁,南唐时复割县南地以益靖安县,后并升义入升仁乡……”,据此,横路早在唐朝时期编属升仁乡所辖,直至民国18年。民国19年(公元1930年),武宁县设置五个区公所,横路为第五区公所;民国24年(公元1935年)改为联保第五区;民国37年(公元1948年)改称横路乡;1949年6月至1958年9月,横路一直为区建置;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后,横路改称乡人委(公社);1961年10月,撤乡并区,横路公社属路口区管辖;1968年成立横路公社和株林公社;1969年4月横路与株林两公社合并又并入路口公社;1972年2月,撤销区建制,横路从路口公社分出成立横路公社;1984年5月,国家实行机构体制大改革,撤社设乡,成立横路乡人民政府,直至现在。
地理环境
2006年,全乡下辖11个行政村,102个村民小组,年末总户数4911户,总人口20254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44人;耕地总面积17344.6亩,其中,水田11567.6亩,旱地5777亩,人均占有耕地0.86亩;乡政府机构历驻横路集镇;316国道从境北越过,至县城的省道穿跨境内东南部,距武宁县城30公里,距九江市108公里,距省会南昌市160公里,距武汉市180公里。
横路地处太平山南段,地势西高东低。地理坐标:东经115’46’,北纬29’25’。境内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170C,年极端最低温度零下13.50C,年极端最高温度为410C。无霜期年平均约240—286天,无雪期约300天左右,无冰期约280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437毫米。
1939年(民国28年)7月,全国划分为五个时区,即中原时区、陇蜀时区、西藏自治区时区、昆明市时区和长白时区,横路属中原时区。抗日战争期间,全国各地一律暂定以陇蜀区时间(即重庆时间)为标准,解放后以北京时间为标准。
土壤概貌
横路乡土壤,山区以黄壤为主,丘陵地带以红壤为主,在高山地区,大部分是石灰岩或者变质岩的地区。山坡多为棕壤,山间盆地由于地下水位高,多为潜育性水稻土壤。高照地带多为石灰岩红壤,肥力较高,沿河多为冲击土壤。
全乡土壤,因受地形地貌和母质的影响,而显示垂直和水平分布特征。在中低丘上的主要土壤是红壤,由于受母岩性质差异的影响,在丘陵地带也常见发育幼年的紫色土,红壤性土,石灰土等。该乡冲积平原和丘陵等地,由于长期种植水稻,在水耕熟化的影响下,形成了全乡的主要耕作土壤——水稻土。各类土壤的分布,与该乡构造地貌和母质类型的差异基本一致,显示出层状分布规律,反映出了山区丘陵土壤分布特点。
土壤母质主要是红砂岩、石灰岩页岩和灰岩等。
1959年11月,县成立土壤普查规划委员会,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土壤普查和规划工作。
通过普查,该乡共有土壤16种,其中水田10种,旱地6种。
水田为黄土、乌泥、潮土、夹沙土、泥土、沙土、死黄土、深泥、白蟮泥、冷浆田等;旱地为黄土、沙土、死黄土、潮土、泥土、夹沙土等六种。
成土母质有酸性结晶岩类风化物,泥质页岩类风化物,石灰岩类风化物,红砂岩类风化物,河积物等5种类型。
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2.571%;
土壤氮素含量平均值为0.156%;
土壤速效磷含量平均值为5.516ppm;
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值为109.35ppm;
土壤大多数偏酸性,强酸性土壤水田占0.5%,山地占3.8%,碱性土壤水田占3.5%,旱地占10.1%,山地占1.3%。
地形地势
全乡地形如同从东南伸向西北的虎头,但在地势上则由西向东渐缓,西南为高山,东北是丘陵,中、东、北部多为平原地带。整个地势犹如盆地之形。
(一)北部山区
位于该乡金盆、儒庄、上富、白扬中小港和金盆扬屋坑,与泉口金水村交界。于大富河上游,横路至金水公路穿腹而过。上段为幕阜山地带,中下段为梅岩山脉地带,大富河由北向南川流直下;三面多山,中南部沿大富河西岸有较大开阔地带,境内有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4000余亩,是全乡农业重点区域。
(二)东南部山区
位于花园、株林、港北、南坑。于柘林镇湖尾部,四村均属柘林库区。南北高山,南系南皋山山脉,北系梅岩山脉,正东紧连柘林湖,中部沿花园河北岸为较大平区,东偏北多为丘陵地带,并有花园、株林两大库湾,面积约800亩;北线公路沿梅、穿株林、过南坑直上南皋山,北部多为山垄,南部南坑村似盆地,东部港北村半边丘陵半边山水,柘林湖中绿岛如连,其库湾面积约1000亩。
(三)西南部山区
位于横路、泥山、林业、新溪一带。地势西高东低,西南向东北倾钭,从林业直出为一长垄,武陵山河西岸及横路集镇周边均属开阔平区;西北部多丘陵,海拔约在200—400米;本部最高山峰为太平山脉的回龙寺,鹿角表,均在海拔1000米以上,著名道教圣地回头山坐落于此地。
(四)西北部山区
位于新溪、毛白杨、上大富一带。西北高山,东南丘陵,自西北向东南缓伸,中部白杨河坪至新溪源一带为较宽平原。从白杨中心经中、下小港至上大富为狭长垄,两侧高山。白杨河直流汇入大富河。沿河两岸有小块平。最高山峰仙姑脑,海拔870.5米。该处因紧靠路口老苏区,白杨、上富的行政建制曾编入路口区金水公社。
自然资源
资源状况
横路,是一块风水宝地,境内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胜景。全乡主要森林资源有:松、杉、樟、柏、、枫及孟宗竹竹稻桂竹苦竹等;中药材资源主要有:何首乌、半夏、苦香树车前、活腥草、大活血、必大、防杞、黄精湘蕾金银花、野菊花、细辛、枇杷叶、野艾蒿等;兽类动物主要有老虎、野猪、野兔、黄鼬等;矿产资源主要有:矾、铁、铅、煤、大理石碳酸钙等,尤以矾储量最大,分布在洞门一带;水资源主要有:柘林库水面积2000余亩;新溪源水库最大库容量188万立方米,于1978年建成水电站,年发电量30万度,装机容量140千瓦;栋石水库库容量60万立方米,2002年建成水电站,年发电量35万度,装机容量120千瓦。
农林水是横路发展的三大基础。横路是一个农业大乡,历代种植粮食作物有稻谷、红薯、小麦、玉米、芋头、大豆;油料作物有油菜、花生、芝麻;经济作物有棉花、苎麻和中药材。新中国成立后土地和生产关系的变革,由地主阶级封建所有制,经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最后形成了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使农民长期享有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为提高粮食产量,建国以后在耕作制度上实行了“六改”:单季改双季、旱地改水田、高杆改矮杆、常规改杂交、串灌改沟灌、两熟改三熟,粮食产量由解放前亩产300—400斤增加到800—1000斤。同时,大力推广水稻育秧、化学除草、病虫防治等一系列农业科学技术,既保持了粮食高产丰收,又减轻了农民的劳动量。1990年代后期,实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农民“什么挣钱种什么”,全乡大面积种植优质稻、中药材和棉花,以优质稻作为全乡农业的支柱产业。建国后,农业业机械有较快发展。解放前及1950年代初,全乡农机保有量为零,吃米靠牛碾,抗旱用筒车,货物运输肩挑手提。在政府的帮助和扶持下,21世纪后,全乡的农业机械从类型、数量、质量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至2006年,全乡柴油加工机械共计80台,960马力;用于粮食加工的电动机44台,598马力;排灌电动机12台,163马力,交通农用机械共计37台,2567马力;农业作业机械有中型收割机5台,耕整机8台,旋耕机12台,共计314马力。全乡共计农用机械198台,4702马力,比1980年增加1974马力,是1960年代的7倍。横路具有较为丰富的林竹资源。横路、泥山、新溪、毛白杨4个村为半林区村。全乡共有山场面积171000余亩,占全乡国土总面积的81.2%;其中有林面积113583亩。解放前,绝大多数山林均归地主恶霸所有,木竹生产经营为地主、木商所垄断。新中国成立后,林业权属的变革经历了土地改革、“四固定”、林业“三定”和林权改革四个重要时期。在2004年9月开始的林权改革至2007年10月全部结束。2007年4月20至21日,国家总理温家宝视察武宁县,对武宁的林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并在临别前题字“山水武宁”。自此,在全县范围再度掀起“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的林权改革热潮。全乡17万多亩山场全部划分到户,并全部申请换发了山林权属证书。同时,减轻了林农负担,增加了林农的经济收入,林业生产迈进了新的历史时期。“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解放前横路乡水利设施情况无具体记载。建国初期,全乡仅有水塘38座,坡坝16处,总蓄水量23.3万米,旱涝保收面积1600多亩,占耕地面积的8.8%。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建设,把水利作为农业命脉来抓。经过农业合作化运动和1970年代的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水利大会战、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推广科学种田等,全乡先后建成了小(一)型水库1座,小(二)型水库和接近小(二)型水库共16座,新挖山塘355座,新建引水工程152座,新建提水站5座,治理河道4条,共计长度10536米;新建库湾8座,养殖面积800亩;同时,进行了花园河流域重点治理及修复较大水毁工程18处。至2006年12月,全乡共计水利工程550处,有效灌溉面积8974.3亩,占耕地面积59.2%,占水田面积78.2%;保证灌溉面积8740亩,占耕地面积57.7%,占水田面积76.1%;旱涝保收面积6466亩,占耕地面积42.8%,占水田面积56.3%。
行政区划
全乡下辖11个行政村。
土地面积
东西直径为16公里,南北直径为8.2公里,土地总面积141平方公里,折合约211500市亩。其中:
耕地11.6平方公里,折合约17344.6亩,占总面积8.2%;
山场114.5平方公里,折合约171768.3亩,占总面积81.2%;
水域8.5平方公里,折合约12825.3亩,占总面积6%;
住宅3.2平方公里,折合约4865.1亩,占总面积2.3%;
公路0.8平方公里,折合约1131.3亩,占总面积0.6%;
其它2.4平方公里,折合约3565.4亩,占总面积1.7%;
经济
横路,集“老区、库区、山区”为一体,历来属于贫困地区。1985年在实施“七五”扶贫计划中,被确定为扶助乡镇之一;1994年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又确定为全省重点扶贫村。横路是山区丘陵地形,解放前,交通极其不便,长期是单一的农业经济。特别是日军侵华之后,匪患、兵患、苛捐杂税、高利贷盘剥等多重压榨,人民生活贫困,过着“镰刀挂上壁,农民没饭吃”、“红薯大麦半年粮,米粮食用野菜塞肚肠”的困苦生活。解放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横路人民发扬“解放思想、团结拼搏、多谋善干、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认真贯彻执行县委提出的“农业稳县,工业强县,流通活县,科技兴县”的发展战略,乡域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经济实力快速增长,逐渐由贫困乡走向富裕之乡。2006年,全乡工农业产值2121万元,比1982年的660万元增加1461万元,增长221.3%;财政总收入667.9万元,比1982年的218万元增加449.9万元,增长206%;完成上交县财税19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00元,比1982年的92元增加1508元,增长17.4倍。邮政、电信营业全部实现微机化、电子化。至2006年12月,全乡邮政储蓄余额450万元,居全县之首。函件营额1.3万元,报刊发行营额1.18万元,电信业务收入96.5万元。
横路的经济能够实现较快的发展,主要是由于大量的劳务输出,不断给乡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横路,是全县劳务输出时间最早、人数最多、经济效益最大的乡。早在197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浪潮的掀起,横路就已经有部分村民外出从事劳务。横路人民勤劳智慧,商品意识历来较强,随着思想的解放,全乡劳务输出蔚然成风。到20世纪90年代,全乡有6千多劳务输出大军走南闯北,足迹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年收入两亿多元。据不完全统计,全乡外出务工人员中,开办家居装饰公司和其它公司、厂约150多个。担任经理、监理及管理阶层人员约计1000多人,专业技术人才3000多人,并涌现了一批百万富翁、千万富翁和亿万富翁。其中已有不少人把在外学到的技术,挣到的资金,带回家乡创办企事业。艺邦集团创始人余静赣,横路乡花园村中塘畈人。1991年开始在广洲创办“三星建筑设计艺术中心”,1998年又成立了“星艺、华浔、名匠、三星”四大装饰品牌,成为全国首家正式通过国家工商部门注册、专门从事家装设计、施工的民营企业。16年来,余静赣为横路家乡的务工人员搭建起了就业的平台,一批横路人成为其“四大公司”的核心骨干,并造就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使横路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装饰之乡”。2003年,他满怀报效家乡的深情,毅然计划投资1.8亿元在横路丰良创办了“九江(丰良)国际艺术学院”,帮助家乡贫困学子圆就大学梦,成为江西省农业农村厅九江市阳光工程办、老建办和县库区办的扶贫基地。2004年星艺、华浔两大公司分别被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评为“全国住宅装饰优秀企业”等称号,余静赣被该协会评为“全国装饰修行业优秀企业家”。
人文景观
横路,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明古镇。三千多年的沧海沉浮,领略了绵绵的商朝古风,迎送了盛唐宋元的商阜富贾;走过了滔滔的明清文潮,迎来了如花似锦的盛世繁荣。横路,有着传奇色彩的人文景观:有七百余年的道教圣地回头山佑圣宫,声名远播,香火鼎盛。以佑圣宫为中心的回头山二十七景,仙气缭绕,格外神奇;有美丽的白杨仙姑洞,洞内石柱林立,幽径重重;有六个多世纪的张氏宗祠,建筑宏伟,古香古色,门前石狮威武庄严,见证战火的劫难和历史的变迁;有五百余年的古镇老街,铭记了“三打横路镇”的烽火岁月,远去了枪炮马队,淡却了战火硝烟,又恢复了昔日的淳朴与和平;有巧夺天工的“栋石”,昂胸屹立涧溪边;有千年遗迹的洞门“一线天”,留下了“挖断金鸡颈,闪断洞门桥”的民间传说;有诗情画意的港北库湾风光,天水一色,绿岛如莲,余工的丰良艺院矗立在库水之边,犹如水中明珠,耀目光彩。另外,还有钟声朗朗、朝拜不绝的洞门宝灵寺、儒庄金钟寺、新溪三清殿,均被列入武宁县宗教活动之圣地。
横路,人杰地灵,历代名人辈出。自唐朝起史料中查有记载的七品(团级)以上官员(国共阵营同录)共计74人,其中:唐代1人,宋代18人,元代11人,明代12人,清代13人,民国19人;进士共计12人。宋代冷洙,微宗宣和六年进士,授潭州司户,进朝议大夫赵构时,叛将李成寇武宁,防卫使岳飞知其御变之才,檄其与汤执中御之。洙之兄冷澄弟冷冲痛洙殁,益发愤,为洙报仇,率众前驱,愤勇击贼,斩伐无数,澄亦阵亡;兄弟三人两死一生,忠肝义胆,其忠心昭焉可鉴。赵昀淳祐冷应元,科举进士,授迪功郎,任龙南市信丰县兴国县知县,后皇委任广东省提刑;德佑元年12月,时国势危,京都俱陷,应元痛苦募兵,与元兵大战,因叛臣卖国迎降,应元入狱,贼将授其广东宣抚,并赐虎头金牌,元掷之,足见其中心报国后病死狱中。元代冷起予,博学强记,日览数千言,皆成诵,尤喜旁搜,劈积成篇,号曰“谈鹿”。后为建宁府儒学提举,自号“栋主人”,所著有《鸡肋集》四卷,《栋谈尘》八卷。另有冷文昌任江陵县令;冷有大任连州市茶大使;冷起沂任香山县令等等。明代张荣显,系横路张开祖,洪武戌辰举人,官山东济南府仓大使,再任苏州市牧;另有温集益任扬州市知府;聂以大任湖广按察事;熊伯敬任都转运使司;刘仲源任武宁知县等。清代朱道兴任司部尚书;熊远咸丰五品顶戴,任南昌财政司司马,出任两广总督;晚清时期冷如柏,民初东渡日本留学,历任江西南昌市政处工务科长,对南昌市的拆旧建新作出辉煌业绩;熊少斌,生于清末,幼读诗书,后赴日本留学,回国后任江西省财政厅总务科长、厅长、江西省田粮管理处处长,号称江西财政“四大金刚”之一。民国时期熊肇勋,1924年离家投奔革命,参加黄埔军校学习,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九师第二十六团团长;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与孙传芳部作战壮烈牺牲,年仅26岁。黄觉非,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法律系,曾任西安军法处处长,1952年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兼任国家政法院法制委员会委员,参加建国后第一部刑法大纲的起草工作;辛亥革命后,参加过反对袁世凯的斗争;北平市解放前夕,黄与傅作义长通电话,劝其拥护和平解放北平的方针;黄觉非先生于1968年病逝北京,葬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地理环境
土壤概貌
地形地势
自然资源
资源状况
行政区划
经济
人文景观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