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美年(1908-2002),天津人,于1908 年4 月25 日出生在美国罗德岛(RHODE ISLAND)州首府普罗维登斯市(PROVIDENCE)。
人物简介
卞美年幼儿时随父母回到中国。1931 年毕业于
燕京大学地质系,获
学士,是
爱尔兰著名地质学家巴尔博的学生,曾学习过生物学。他是我国中、
新生代地质学家,古
脊椎动物学家,石油地质学家,擅长研究
爬行纲和
两栖动物脊椎动物化石。
名门望族
卞美年出生在
扬州市一个官宦之家、书香门第。其高祖父
卞士云是
爱新觉罗·颙琰三年的
进士,历官
监察御史、湖北按察使、浙江布政使署巡,著有《退思斋诗集》;其
曾祖父卞宝第是
同治年间的
举人,历任闽抚、湘抚、闽浙总督兼
福州船政局,属当时的高级官员;其祖父
卞绪昌在卞美年出生时,也已任职于安徽巡警道衙门。外祖母是
李鸿章之兄
李瀚章的孙女。叔祖父卞昌是
张之洞的女婿,也为卞家第三代中的佼佼者,曾担任
长崎市领事、承办新式企业,同时也是隶书大家。
卞美年的父亲
卞白眉是一名银行家。卞美年是卞白眉的最小儿子子,他有五个兄长:长兄
卞彭年(又名卞彭)成为了科学家,次兄卞柏年,三兄卞松年均系留美化学博士,四兄
卞万年在医学界享有声望,五兄卞凤年曾任中国银行悉尼分行经理。
考古生活
1931年毕业于
燕京大学的卞美年应国民政府中国地质调查所(所长
翁文灏)
新生代研究室聘参加
周口店遗址发掘研究工作,他亲眼见过“北京人”头盖骨。
“新生代研究室”隶属于中国地质调查所。名誉主任为步达生,
法国古脊椎学家德日进为顾问,
杨钟健为副主任,
裴文中为
脊椎动物学家,卞美年为助理员,
贾兰坡是练习生。练习生是研究室里最低的职位。贾兰坡来“新生代研究室”工作是他表弟介绍的。贾兰坡的表弟与裴文中聊天时提起贾兰坡在家里成天闷头读书。当时地质调查所正在招练习生,裴文中建议不妨叫贾兰坡去试试。结果贾兰坡以优异成绩被录取,分配到研究室。1931年春天,贾兰坡和卞美年一起,先从
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乘车赶到
大石河,然后打算再搭乘运石料、煤的货运火车赶往
周口店镇。而这趟货车开行的时间并不确定。为了赶时间,他们雇了两匹毛驴,在晚上八九点钟赶到了周口店。在以后的工作中,卞美年为人诚恳、平易近人,热心地帮助
贾兰坡学习《哺乳动物骨骼学入门》和《远古石器时代的人类》等书,还带着他看
龙骨山周围的地质,给他讲解地质构造和
地层,还教他如何绘制剖面图,两人成了挚友。
卞美年在周口店工作的6 年里做了大量工作,业绩令人钦羡。1931年在周口店,卞美年初协助
裴文中参与发掘,深得好评;继与贾兰坡共同主持
周口店遗址第1和第15点的发掘,他们发现了“北京人”的右顶骨和下颌骨、股骨、牙齿等化石。还发现了很多人工打击的大批
石英碎片和一块紫荆树的木炭。1933 年,他单独主持第12点发掘,如德日进所言:“由卞美年进行了细心的采掘,得到了一批动物化石”。他还是第14 地点的发现者之一,并参与第13、14点的发掘,还与
德日进一起开创了骨化石的拼合研究。在化石研究方面,也做了很好的工作,研究过第2 地点的
爬行纲化石、第12 地点
两栖动物和爬行类化石,顶盖堆积的两栖类化石和第1 地点、第3 地点的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化石,撰有专著。1934年,卞美年发现
黑斑侧褶蛙、
中华蟾蜍亚洲
亚种、
花背蟾蜍、亚洲蛙等化石,并撰有专著《周口店第1、第3地点之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化石》(《
中国古生物志》丙种第十号第一册)。1935 年起,卞美年作为
周口店镇野外负责人之一,工作认真负责,发现了多件
猿人化石和大量的石制品及哺乳动物化石,为
周口店遗址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标本。1936年11月26日上午9时,又一个头盖骨被发现。11天内连续发现了3个头盖骨,这一消息一时传遍了全世界。他们还发掘大量的动物化石和石器,同时发现了几处由燃烧过的灰烬所形成的红、黄、黑色泥土。这些都是卞美年和
贾兰坡携手研究的。因此,卞美年是中国周口店遗址研究最辉煌时期的主要研究者,并且是1949年前周口店遗址
两栖纲、
爬行纲化石的惟一研究者。
卞美年不仅在
周口店镇作了大量工作,由于他的知识面很广,还经常外出进行地质调查。1933年除周口店的工作外,还会同钱尼(P.T.Chaney)到
山西省太谷、
介休市、
绵山镇,认为那里的剖面像个大峡谷;同年又调查了
黄河从风陵渡到
三门峡市一段地质,并进行了有关标本的采集工作。1934年同巴尔博等作
秦岭调查。1935年进行
皋兰县、
永登县调查。1936年在
翁文灏所长推动下,与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平克理(Pinkuly)合作赴
菲律宾和澳洲进行地质调查。
恐龙化石
1937年日军占领北京后,
中原地区的地质古生物研究人员被迫南迁至
重庆市和
昆明市。卞美年与
杨钟健南下到后方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
卞美年是中国
云南省旧石器
考古学的开拓者。1937年1—4月奉中国地质调查所之派遣去云南考察洞穴堆积,在
富民县考察后,他独自一人去邱北考察洞穴堆积,在黑菁龙村附近一岩厦岩内,在堆积中发现两件
燧石石片,用火遗迹:木炭、灰烬、烧骨和烧过的
朴树子。1938年,卞美年前往
元谋县进行
新生代地质的研究并获得了
剑齿象属、马以及不能详细鉴定的鹿类、牛类化石。这些化石除剑齿象采自明确的地点外,其余均是从药商手中买的。卞氏也认为元谋组的时代为早
更新世,相当于华北的三门系。他在
云南省富民县境内首次发现的
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物和遗迹,是
中原地区南方有
地层可依、有化石共存的这个时代文化最早的发现。他还提出的“白沙井组”和“元谋组”地质认识,极富创新,迄今一直被地质学界所公认,并广泛引用。
卞先生不仅野外工作做得好,著述亦勤,成果颇丰,其代表性著作如《云南之洞穴和岩厦堆积》(1938)(第一作者)、《北平附近新生代地层之观察》和《湖南之“红色岩层”》(1938)(后两文均与
杨钟健合作,为第二作者) 、《云南元谋盆地的地质》、《云南禄丰三叠纪恐龙及原始哺乳动物之发见》(1940)等。
1938年10月,卞美年和技师王存义,完成马街(
元谋县)
新生代地质调查回程
昆明市,在
禄丰市停留。他看到当地百姓人家随处可见的“龙骨”,敏感地意识到这些“龙骨”可能是某种已灭绝的生物化石。卞美年将这一消息迅速告诉杨钟键,他们立即组织人员开始了正规的发掘和研究工作。为了加强发掘力量,杨调派了年轻的技工杜春林到了禄丰,协助王存义的发掘工作。卞美年测量了
禄丰盆地的
地层并作了详细的地质图。发掘工作进行了将近两个半月,采集化石40余箱。1939年,卞美年在禄丰发掘到我国第一具完整程度达80%以上的恐龙化石遗骸。1939年,
杨钟健与卞美年一起来到
禄丰市,核对了化石出土地点和层位,做了深入的调查,确认了禄丰红层的时代。经研究认为是当时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最原始的恐龙之一,生存年代距今1亿8千万年前,它被命名为“许氏禄丰龙”。1939年,卞美年和杨钟健在恐龙山发现的84具恐龙化石,并装架了我国第一具恐龙。
禄丰龙作为中国人自己发掘、研究和组装展出的第一条龙而傲立于世。除完整的“禄丰龙”外,还有较完整的个体20多具。这比当时国内各地发现的恐龙化石的总和还多。从此禄丰恐龙闻名于世。这些恐龙化石和其它一些古生物化石,统称为“禄丰蜥龙动物群”。这一发现奠定了
中原地区恐龙研究的基础。
1938年,卞美年在
云南省禄丰发现了一个完整的小
颅骨化石。从化石来看,它的头骨和牙齿很接近哺乳动物,但
下颚还是
爬行纲式的,与哺乳动物的下颚显著不同,因此它还是爬行动物,是爬行动物进化为哺乳动物的“中间型”。
卞氏兽(BIENOTHERUM)就是为纪念卞美年这一发现而命名的。由于标本最初是卞美年采得,研究这标本并写出论文的
杨钟健先生,遂以卞氏命名。卞氏兽的发现填补了
脊椎动物进化的缺环,是爬行动物在向哺乳动物过渡的证据,使国际地质学界对哺乳动物在地球上最初出现时间的错误认识得到纠正,卞氏兽被各国编入了有关的
教科书。
除了在
禄丰市发现恐龙化石外,卞美年还在
四川省挖掘恐龙化石。甘氏四川龙是中型体材的异特龙类。它与
北美洲发掘的
异特龙极为神似。它是
侏罗纪晚期游荡在
四川盆地中装备齐全极凶猛的掠食者。经过一位
天主教士R. Mertens的协助,在
蒙阴县宁家沟北方1.2公里处找到了化石地点。1934年,
杨钟健协同卞美年考察这个化石点,又采集一些破碎不全的骨骼,大多属于盘足龙的一部份,而少部份则经过监定属于
兽脚类恐龙以及剑龙类的背部突棘。
卞美年还是我国甲骨文研究的专家。1937 年,他撰写了研究龟卜来源的著作《河南安阳遗龟》。
石油考察
卞美年参与由
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组织的
甘肃省、新疆石油地质调查,尤其对新疆
独山子区油田及其附近地区的研究,作出了贡献。1940年,卞美年到
酒泉市石油矿工作。1942年11月至次年5月,他和
黄汲清、
杨钟健、
程裕淇、
周宗浚、
翁文波等人开始了为时半年的新疆天山南北石油地质考察。1943年,黄汲清、翁文波、卞美年、杨钟健等发表《新疆油田地质调查报告》,认为“至少新疆一部分原油系完全由纯粹陆相诛罗纪
地层中产出”。
我国石油工业的开拓者之一
何俊英和夫人徐和生于1944年10月15日在玉门老君庙祁连别墅(当时
玉门油矿招待所)举行了简朴的婚礼,当时玉门油矿的各级领导、工程技术人员、机关工作人员,除
孙健初、邹明、
翁心源等出国学习外,基本都到场祝贺,并在一张自制的白绢签名录上签名留念。白绢签名录宽41厘米、长28.5厘米,四周花饰为手绘,墨勾线填色,很是精致。从中可看出当年的玉门油矿虽然物质匮乏,但精神生活还是十分丰富的。签名者计100余人,几乎囊括了半个世纪前开发玉门油矿的所有组织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其中就有卞美年。
美国生活
1946年抗战胜利后,卞美年携眷来到美国,从事石油地质研究。至1970年前,服务于RICHFIELD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1971年卞美年奉母命,携妻由次子里仁陪同前往台湾中华石油公司任地质顾问10年。最后又回到美国颐养天年。移居美国后,卞美年还经常关心和支持国内的考古、地质研究。1986年4月
贾兰坡首次应美国
史密森研究院的邀请,访问美国多所大学。卞美年到机场来迎接,并到贾兰坡住的饭店同吃同住,一起畅谈往事。后来贾兰坡又到卞所居住的公寓再次相聚,回忆往事,仍感有说不完的话题。同年9月,卞美年由次子里仁陪同来到
中原地区,由贾兰坡夫妇陪同到各处旧地重游。
卞美年于2002 年年10月24日,因
胃癌不治,在美国
加利福尼亚州州圣克拉拉城告别人生,以94岁高龄驾鹤西行,成为
周口店遗址第一代研究人员最后的谢世者。
参考资料
吾喜杂志网网站.wuxizazhi.cnki.net.2019-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