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工论书文选》是2011年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顾工。本书结集付梓,让我们见到这位“70年代书家”的睿智与才情,领悟这位“能追无穷景,始是不凡人”学人的求艺心路与轨迹。
本书内容简介:
欧阳修《试笔·学书为乐》有云:“自古无不累心之物,而有为物所乐之心”。出生于
淮安市、就读于
扬州市、成就于姑苏,如今已近不惑的
顾工二十年来坚守书道家园,永葆“至乐”情志,实践着
老子所说的“知常复命”、“归根日静”的古训,回归生命的原始状态,以平常心默默地耕耘……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纯净而天真,恬淡且静安。
顾工,1973年6月生,江苏淮安人。曾就读于杨州大学历史系、
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书法助教班、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研究生课程班、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现为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
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昆山书画院院长。
出人之间:
董其昌的人生及艺术一由董其昌《草书杜甫应制诗四首卷》说起
从东汉后期开始,书法史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些“善书者”,在石刻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单纯从立碑角度考虑,书丹者的名字与立碑目的毫无关系;允许他们署名,显然是书丹者在当地具有一定的身份和书名,更为重要的是到了这时(东汉后期),“善书者”开始具有独立的社会形象。否则,我们就不能解释秦相李斯不能在石刻上署名,而汉末一个地方小吏却能够署名的原因。传世汉碑由书者署名的例子有:《武斑碑》(147年)末云:“纪伯允书此碑”,《华山庙碑》(165年)末云“遣书佐新丰
郭香察书”,《
衡方碑》(168年)末云“门生平原乐陵
朱登字希仲书”,《
西狭颂》(171年)末云“从史位下辨
仇靖字汉德书文”(图1),《邮阁颂》(172年)末云“故吏下辨子长(即仇)书此颂”,等等。这些碑刻自
清代以来被视为汉代隶书的杰作,可书写者当时不过是地方性小名家,他们的声名借助
碑石得以不朽。同时,名彪书史的书法家也大量涌现,不下数十人(在此之前的
仓颉、
史籀、
李斯、
赵高、
程邈、
王次仲,他们的功绩主要在于整理、规范文字。甲骨文中出现过一些贞人的名字,但贞人是主持
占卜的人,并非契刻者)。许多现象表明,从东汉末期开始,书法从日常书写中独立出来,书法的艺术功能从实用功能中分离出来,有人保存名家书迹,有人研究书法奥妙,撰写成文,书法也因之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