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华(1832—1911)字作英,亦作竹英、竹云,
嘉兴市人。号胥山野史、胥山外史、种竹道人,斋名九琴十砚斋、九琴十研楼、芙蓉庵,夫蓉、剑胆琴心室等。晚清著名书画家,与
虚谷、
吴昌硕、
任伯年合称“海派四杰”。早年科举,仅得秀才,遂绝念仕途,潜心书画,携笔砚出游四方,后寓居
上海市,卖画为生。善花卉、山水,尤擅画竹,有“
赤竹”之誉。书法淳厚多姿;其画燥润兼施,苍劲妩媚,风韵清健。1911年去世,好友吴昌硕为其料理后事。传世作品有《倚篷人影出芦图》《
荷花图》《竹菊石图》《桐荫高士图》。
人物生平
蒲华,1832年生於秀水(今
嘉兴市)城内学子弄(今育子弄)。父在
城隍庙设肆,以售卖祭供城隍的“保福饺”为业。蒲华幼时,从外祖父姚磐石读书,后曾师事
林雪岩。1853年入为秀才。
蒲华在嘉兴时,家境贫寒,曾租居城隍庙。为人朴厚,淡于名利,潜心于绘画。22岁结婚,娶缪晓花为妻,亦善书画。二人贫困相守,情感至深。
1863年秋,相依十年的妻子病逝。蒲华以诗抒其哀恸:“十年结知己,贫贱良可哀”。时年蒲华32岁,无子。从此不再续娶,孑然一身至老。
与友人结鸳湖诗社,有诗稿《芙蓉庵馀草》,得诗家陈曼寿等题辞赞许,早年便获“
郑虔三绝”之美誉。
1864年春,客
宁波市。同年到
台州市,十多年间,先后在太平(今
温岭市)县署、新河(温岭属)粮厅和
椒江区(今椒江)海防同
知府当幕僚。因不善官场应酬,更不耐案头作楷,叠遭辞退。生性嗜酒,疏懒散漫,人称“蒲邋遢”。穷途无路,开始卖画生涯,走遍台州、
温州市、宁波、
杭州市等地。虽以画为生,却不矜惜笔墨,有索辄应。当时民生多艰,又因人微画易,笔润微薄,常至升斗不济。
1881年春,自
上海市去日本,受日人赞赏,颇为自得,因绘《海天长啸图》以舒其意。同年夏归国,依旧画笔一枝,然一身,游食于沪宁苏常、杭甬台温一带。
师承
陈淳、
徐渭、
郑板桥风格,借鉴近世
浙东地区画家林璧人(蓝)、傅啸生(濂)、姚梅伯()及
赵之谦,曾跟著名词人与画家
周闲周闲学画。
当其声名远扬,乡间旧友来沪探望,蒲华盛情款待,视同至亲。
日本来客,每以重金求画,得资便呼朋斗酒,或为青楼女子赎身,竟至垂橐空囊。因而在沪期间,仍为生计所驱,不时奔走于沪宁、沪杭之间。
清末多灾荒,他参加“豫园书画善会”,义卖书画以助赈。
蒲华素无疾,步履轻捷。1911年夏,醉归寓所,
义齿落入喉管,气塞而逝。
蒲华无子,一女在乡。
吴昌硕等为其治丧,由一侄扶榇归葬嘉兴西丽桥西,今墓已不存,唯吴昌硕所书“蒲山人墓志铭”嵌藏于南湖监亭内壁,为后人凭吊遗迹。
蒲华一生贫困潦倒,极不得志,吴昌硕题墓志铬曰:“富于笔墨穷于命”。
1923年,柳溪周斌(芷)得蒲华《芙蓉庵燹余草》遗稿。
1926年,吴昌硕作序,
丁辅之印行蒲作英《芙蓉庵燹余草》线装本,由上海聚珍仿宋印书局校刊精印。
1936年,《蒲作英用印集存》
马公愚署签,宣和印社出版。
1984年至1986年,《蒲华》画册问世,浙江人民美术出版。
艺术成就
晚清民国时期著名画家,与
任伯年、
吴昌硕、
虚谷合称“海派四杰”。
与海上名家广有交往,同吴昌硕尤为密切。蒲华长吴昌硕十二岁,昌硕幼时便闻蒲华画名,关系在师友之间,互取所长,风貌因之相近。
善用湿笔,水墨淋漓,光彩照人。善花卉、山水,尤擅画竹,有“
赤竹”之誉。
吴昌硕作十二友诗,记蒲华曰:“蒲作英善
草书、画竹,自云学天台傅啸生,仓莽驰骤、脱尽畦。家贫,鬻画自给,时或升斗不继,陶然自得。余赠诗云:蒲老竹叶大于掌,画壁古寺苍涯琏。墨汁翻衣吟犹着,天涯作客才可怜。朔风鲁酒助野哭,拔剑地歌当筵。柴门日午叩不响,鸡犬一屋同高眠”。
吴昌硕为蒲华所作《芙蓉庵燹馀草》作序言:“作英蒲君为余五十年前之老友也,晨夕过从,风趣可挹。尝于夏月间,衣粗葛,橐笔两三枝,诣庐,汗背如雨,
喘证未定,即管写竹,墨沈淋漓。竹叶如掌,萧萧飒飒,如疾风振林,听之有声,思之成咏。其襟怀磊落,逾恒人也如斯。”
谢稚柳论言:“蒲华的画竹与李复堂、
李方膺是同声相应的,吴昌硕的墨竹,其体制正是从蒲华而来”。
蒲华中年尤勤书学,寝馈旭、素,斗墨千纸,数日而尽。至于元明各家书帖,也常把玩临摹。以书入画,酣畅恣肆。
蒲华晚年,笔老墨精。其书法,淳厚多姿;其绘画,燥润兼施,苍劲妩媚。尤喜画大幅巨幛,莽莽苍苍,蔚为大观。所作山水大轴或册页,虽多为山居、读书等传统题材,但布局新颖,风韵清隽。
蒲吴两家粗豪奔放的画风,使因袭纤巧之时风大为逊色,一新画派崛起于沪上画坛。
癖好
古琴,遇即购藏,视为心爱之物,名其居屋为“九琴十砚楼”。
年谱
爱新觉罗·旻宁十二年(1832年),生于
浙江省秀水县学子弄(今
嘉兴市)
按:蒲华出世年份,墓志所载不详,其年约在八十外,《海上墨林》谓在九旬左右。今据蒲命书证实,其生于道光十二年壬辰。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蒲作英十八岁,师事
林雪岩咸丰元年(1851年),画学
周闲(存伯)极工致,与杨佩甫(伯润)、
陈鸿诰(曼寿)交游甚密。
按:周闲,字存伯。号范湖居士。性简傲,罢官后,卖画为活。其画浓部密致,似宋人。工
摹印。著《范湖草堂诗文稿》,为晚晴著名词人。周闲为人之道与绘画风格,对蒲华有影响。
威丰三年癸丑公元1853年,蒲作英二十二岁。应试,中秀才。
威丰十年庚申公元1860年,蒲作英二十九岁。
太平军听王
陈炳文进
嘉兴市。与妻缪昙买舟浪迹于凤溪、胥山一带。
同治二年癸亥公元1863年,蒲作英三十二岁。妻缪昙病故,遗一女。作《悼亡》诗。
是年冬,作英橐笔出游,初至甬(
宁波市)旋入台(
台州市)。在太平县署当幕僚。
同治五年丙寅公元1866年,蒲作英三十五岁。弃幕,寄寓太平县城西明因寺。鬻画自给。
同治十年辛未公元1871年,蒲作英四十岁。
同治十一年壬申公元1872年,蒲作英四十一岁。寓
甬江,制《湖山寻梦图》。
光绪七年辛巳公元1881年,蒲作英五十岁。春,去日本,名噪海外。作《海天长啸图》以寓意。同年夏归国。
光绪八年壬午公元1882年,蒲作英五十一岁。寓沪上。约
杨伯润豫园探梅,为雨雪所阻而不果行。
光绪十二年丙戌公元1886年,
吴昌硕为蒲华刻印(朱文)“蒲作英“款:丙戌改刻苦铁。
光绪十三年丁亥公元1887年,为吴昌硕绘《丛竹虚亭图》题诗云:云水苍茫风雨大,萧萧丛竹更清寒。望中绰有虚亭在,谁作江天旷朗看。
暮冬,蒲作英与陈桂舟同客
明州(
宁波市)。桂老为蒲华镌刻(白文)“蒲华印”(朱文)“作英。巨章一对。
光绪十九年癸巳公元1893年,蒲作英六十二岁。客沪上。绘《碧山青松图》《竹溪清话图》。
光绪二十年甲午公元1894年,蒲作英六十三岁。于台州为王玖伯作《九峰读书图》。
按:蒲华浪迹江湖,往返于沪、杭、甬、
秀州、
台州市之间。
冬,卜居上海老城北登瀛里(今
汉口路西藏路之间),名其居室“九琴十研楼”。与
吴昌硕、
吴秋农、何熙伯、
徐星洲、哈少孚交最密。
是年,山阴
任伯年(伯年)卒于沪,终年五十六岁。吴昌硕、蒲华诸画友料理丧事。
光绪二十三年丁酉公元1897年,蒲作英六十六岁。作《蟠桃图》大堂,现藏
嘉兴市博物馆。
光绪二十七年辛丑公元1901年,蒲作英七十岁。应砺石属绘《岁寒三友》中堂。
光绪三十年甲辰公元1904年,蒲作英七十三岁。倩吴昌硕刻名字印章。朱文“蒲华”,款:作老命刻
沈从文五月老缶。朱文“作英”,款:
吴昌硕刻于吴门。
宣统元年己酉公元1909年,蒲作英七十八岁。上海豫园书画善会成立。蒲作英、吴昌硕、
杨伯润、
高邕、
杨逸等各捐书画义卖以赈灾。
宣统三年辛亥公元1911年,蒲作英八十岁。画《闭户著书图》。
夏日,醉归寓所"九琴十研楼",假齿落入喉管,气塞而逝。
蒲华无子,一女在乡。吴昌硕、何熙伯等,经纪其丧。嗣后由族侄蒲阿四扶榇归葬嘉兴西丽桥西堍。
沈石友撰蒲君墓志铭,吴俊卿书并篆额,虞山
赵古泥镌刻。待墓志铭刻成,由
徐星洲护送至禾,因墓已封,
刘山农等乡人定议,将铭石嵌藏南湖鉴亭之内壁,以资凭吊。
作品选摘
诗作
《悼亡》
白头有吟咏,唱叹增徘徊。禀此抱柱信,多君解怜才。
十年结知己,贫贱良可哀。空羡蓉菊好,桃李容华衰。
药物冷炉火,画封尘埃。遗墨净冰雪,生绡馥寒梅。
玉骨岂速朽,阴雨凄蒿莱。遐弃悲秋客,亦复忘形骸。
魂兮返斗室,西风吹酒杯。
《题牡丹图》
称到花王迥不群,引瞻采照春雯。移来仙种三霄露,飞落尘区五色云。
珠箔银屏金曳缕,绮筵宝帐酒初醒。何须富贵烟霞视,试看晴窗锦绣文。
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