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敖氏之乱
若敖氏之乱
若敖氏之乱,发生在公元前605年,春秋楚庄王时期由若敖氏族人在楚国境内发动的叛乱。主要人物:楚庄王、斗越椒
若敖氏,活跃于春秋时期楚国的姓家族,楚国皇族的一个分支,祖先为楚国国君熊仪。若敖氏家族地位仅次于王,楚国令尹一职多为若敖氏族人担任。楚成王时期,若敖氏家族与王权的矛盾隐隐待发,城濮之战楚败,楚成王责怪子玉,若敖氏家族的子玉羞愤自杀。楚穆王时期,若敖氏家族的子西串通仲归谋杀弑父篡位的楚穆王,司马斗越椒(子越,子良之子)欲当令尹一职,于是借机诬陷了自己的族人令尹斗般(鬬㝅於菟之子)参与了密谋,斗般被处死,但楚穆王却把令尹之位给了成大心(子玉之子),成大心死后,他的弟弟成嘉继任为令尹。到了楚庄王时期,成嘉经历斗克之乱后的同年卒,斗越椒才能担任令尹一职。楚庄王北征之际,斗越椒杀害司马蒍贾(13岁即识破子玉不堪大用)并驻兵蒸野。楚庄王听闻斗越椒发动军变,得知若敖氏叛军势大,遂以西楚三王之子为人质作为与斗越椒和谈的条件,被拒。7月初七,楚庄王带兵与斗越椒的若敖氏家族亲兵于皋浒决战。养由基(一说是潘党)拉弓搭箭,射死了斗越椒,若敖氏叛军失去领袖后,瞬间树倒狲散,兵败。庄王平定了斗越椒之乱以后,接着灭了若敖氏全族,只有斗谷于菟的一支被保留下来。此后,他们仍掌握大权。
关于若敖氏
熊仪氏,又称若敖族或若敖氏之族。是活跃于春秋时期楚国的芈姓家族,祖先为楚国国君熊仪,若敖氏即是以他的谥号若敖为族称,在其内部又分(同斗)氏和成氏两个支系。若敖族的成员斗伯比、斗廉、斗祁斗勃鬬㝅於菟鬬㝅於菟)、斗般成得臣成大心成嘉等人在熊通楚庄王时代长期担任军政要职。经过楚庄王九年的若敖族之乱后,若敖族的地位迅速下降,但其后裔仍不时出现于春秋末期和战国西楚政坛。
家族前期
春秋战国期间,许多国家被灭,多是采用“灭国不灭祭”。古人对先人是崇拜的,他们认定一个国家可以灭亡,但应该保留其宗室庙祭。如果没有香火,这些国家的先人必流浪于天际之中,将怪罪征服者,必降灾于他们。所以,先人一定有人祭祀。否则,这是十分令人恐惧的事情。
说起若敖氏,没有多少人了解。这个姓氏古怪,甚至有点像西方人的姓氏。如果说起熊通重臣斗伯比,幼年住在郧国,与表妹郊游的一次浪漫,产生了一个虎乳的私生子,楚国第四任令尹相国。同时代的圣人孔子和伟大的司马迁对他赞誉有加,这人就是“熊仪鬼馁”和“狼子野心”、“毁家难”成语的始作者——斗谷于菟。这样的一种传奇人物,当今幼儿读物上就有关于他的故事。他的知名度透过漫长的历史年轮,依然生动展示在我们面前。他就是若敖氏家族贡献给楚国文明的光辉形象。
若敖氏家族,是楚国皇族的一个分支。
他应是源自春秋初期楚国君熊仪。熊仪继君位后,便称“熊仪”,这也是楚国历史上君王第一次有了专门的称谓。熊仪之幼子斗伯比便以若敖为氏,又因封斗邑,亦称斗氏。公元前791年,熊咢卒,其子熊仪立。生有四子楚霄敖、斗廉、斗章、斗伯比。
而若敖氏家族因为斗伯比的丰功伟绩而兴盛发达起来了。他估计有二子:子文和子良。子文史有可查的两子,一子继令尹相国位,被陷害而死,一子因楚庄王手下留人,而名垂千史;而成得臣生两子,一为成大心,一为成嘉
斗伯比在熊通时期,力助楚武王称王称霸功不可没。他历经三朝,可谓德高望重。楚文王之后,楚成王尚在年幼之时。楚文王之幼弟行令尹相国。这个子元的三个儿子为非作歹,对楚重臣虎视眈。而子元不仅觊觎王权不说,尽管可以纳楚国和天下之美,但对王嫂极尽勾引之能力。楚国在他专权期间,国库空虚,弄得楚人怨声载道。就是因为斗伯比尚在,他才不敢过于放肆,否则早已成篡位之君了。
若敖氏家族参与平子元之乱后,便贡献了第二位相国(第一位名斗祁斗谷于菟。在熊通楚庄王五代十国君王之中,有史可查的十一位令尹相国,有八位是若敖氏家族贡献的。
最初,我们注意到若敖氏家族与王权产生矛盾,是鬬㝅於菟年老时,他为楚成王物色继任令尹人选,推选其弟成得臣(即是子玉,城濮之战里重要人物,详情请看城之战)。公元前637年秋,成得臣率讨陈国,攻取了焦、夷(今安徽毫县东南)和顿。子文抓住子玉攻陈有功,向楚成王推荐有治国之才的子玉继任令尹相国。
有一个人便提出反对意见,此人是蒍贾。他评论说,子玉这个人绝非治国之良才,如果做带兵打仗统帅呢,估计最多带三百兵车。且此人物质生活上骄奢淫逸,与其兄形成鲜明对比。能力不大,但性情刚烈,听不进半点反对意见。用之,今后必有后患。
公元前633年冬(楚成王三十九年)。战争起因是这样的。楚成王率陈、蔡、郑、许以及强大的楚师,五国联军讨伐宋国。宋国便向东晋告急。晋文公出兵救宋。晋文公没有与楚国正面交锋,却去攻击楚的附属曹、卫两国,其目的以救宋。同时联络了秦、齐两个强国以夹击楚。楚成王自然不会与晋国正面交锋,退居于申,并令子玉撤消对宋的包围,他评价晋文公是“有德者不可敌”。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城濮之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助晋文公成名,就是子玉发起的。他为什么非要去打城濮之战呢?因私念而起,是想用城濮之战的侥幸取胜来回敬那些怀疑他能力的人,要以此堵他们的闲言碎语。子玉却使斗越椒来请战并请求增援。楚成王坚决反对,但却愿意给他少量的兵马。子玉便拉出若敖氏族的部队充数,攻击晋绥军晋文公因与楚有先约,“退避三舍”然后再向楚发起进攻,使楚左、右两军受重撞。尽管子玉指挥的中军完好少损,这可以算得上是过中有功。但子玉依然在连谷自杀身亡,连晋文公也大惑不解。楚成王不同意出兵,又给予他不多的兵马助战,这异常的举动,我们只好认定是若敖氏家族与王权的矛盾撕开了神秘的面纱。
暗流涌动
楚成王见子玉自杀谢罪,再想起用年老的鬬㝅於菟。子文得知子玉遭此惨败,吐血之后卧床不起,自然时日无多。楚成王只好任命若敖家族的对头,居第三位的司马蒍吕臣继任令尹
楚穆王篡位后,虽先后以成得臣之子成大心及其弟子孔为令尹相国,但王权与若敖氏的矛盾似乎并没有得到缓解。公元前617年(楚穆王九年),若敖氏家族被贬为商公的子西串通仲归谋杀弑父篡位的楚穆王,因行事不周密,政变败露,两人被囚禁。
此时,令尹相国仍是若敖氏家族的斗般周穆王派司马斗越椒去调查这次谋反事件,他处死了斗宜申和仲归两人。尽管斗越椒与令尹斗般同为若敖氏家族的人,但斗越椒一直企盼当令尹相国,而苦于没有机会。他觉得这是次千载难逢之机,趁机向穆王诬告,斗宜申和仲归的背后主谋乃是斗般。他们实已串通好了,便想扶持楚成王当时欲废长立幼的公子职为楚王。
穆王最惧怕和嫉恨就是这个了。他为了试探斗般是不是主谋,要他立即处死公子职(另说公子职在周穆王篡位后逃亡被杀)。斗般推说公子职并无过错。楚穆王大怒,在朝堂上挥起随身携带的两只铜锤,杀死百官之首,一时间众大臣无不心惊胆战,面无人色。楚穆王随即任命子玉的儿子成大心令尹。这个任命令人蹊跷,他杀死这个家族的重臣,还不得不任命这个家族的人为令尹相国。可见这个家族已经势大,可与王权势均力敌。
我们说的若敖氏家族关键人物已经出场了,他就是斗越椒。在楚穆王时代任司马。关于他的出生,与楚穆王几乎如出一辙。晚年间,子文之弟子良又添一子。这个做伯父自然会去探视自己的后人,不看则已,一看非同小可,真乃大吃一惊。据《左传·宣公四年》记载:“初,楚司马子良生子越椒。子文曰:‘必杀之!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若敖氏矣。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子良不可。曹彰以为大戚。及将死,聚其族,曰:‘椒也知政,乃速行矣,无及于难。’且泣曰:‘鬼犹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
用白话说,就是其侄貌似熊虎、声若豺狼。鬬㝅於菟说,这孩子不能留下,今后毁灭若敖氏家族必定是他。其弟不听兄长劝说,子文大感忧心,在他临死之时,还把直系族人聚在一起,着重告诫。如果斗越椒令尹相国,你们快逃,因为灭族之祸已经不远也。如果说先人没有人祭祀而饿肚子,那若敖氏族的鬼们以后便会流浪天际之中。此记载我们无法辩过多真伪,但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子文三次退让令尹之职,深受楚人爱戴,有着丰富的政治经验,他一定已经洞察到了若敖氏家族潜在的危险。
斗越椒往上爬近令尹的一步步,就离这个伟大家族毁灭近了一步步。楚穆王却使这个步子慢了几拍。斗越椒诬陷了自己的族人斗般,可是上到令尹这个平台的人却是成大心。不知斗越椒是何种隐忍和心态对待的。楚穆王为什么不把这个为自己除了心腹大患立了大功的人推上去呢?我们判断,因为楚穆王出生时,同样是熊貌蜂眼豺声,靠弑父越起家之人,也许野心家太了解野心家了,他的野心得到了抑制。成大心死后,他的弟弟成嘉继任为令尹,成嘉经历斗克之乱后的同年卒,斗越椒才能担任令尹一职。
斗克之乱
楚庄王继承王位,楚国内部亦正处于一种不安定的状态之中,这不单是因楚穆王去世而引起的。早在前615年,楚国就因令尹成大心之死而发生动荡,楚穆王任命成大心的弟弟成嘉(字子孔)继任令尹,屈从于若敖氏家族的属国舒国及其附庸宗、巢等国背叛楚国,于是成嘉率军讨伐舒国,俘虏了舒、宗两国国君,并且包围了巢国。
公元前613年,成嘉潘崇决心彻底消灭叛乱势力,率军再次出征,而派公子与斗克(字姬婴)镇守国都。
斗克曾为秦军所俘。后之战中秦军惨败给于晋,急于联楚抗晋,才将斗克等人释放回国。斗克回国后一直郁郁不得志,而公子燮欲替成大心令尹却败给了成嘉,二人臭味相投,很快有了谋反之心。
公元前613年秋天,公子燮、斗克趁令尹子孔出兵征战,宣布郢都戒严,又人行刺成嘉,阴谋失败。成嘉和潘崇迅速回师围攻郢都。八月,公子燮和斗克人挟持楚庄王从郢都突围,准备外逃,挟持庄王,另立政府。途经庐地的时候,二人被庐大夫梁诱杀,楚庄王才得以获救,重返郢都。
斗越椒政变
就在楚庄王与赵盾的争霸刚刚拉开序幕,楚国若敖氏家族就发生火并。
楚庄王北征,令尹子越攻打蒍氏,将蒍贾囚禁,幽而杀之,驱除蒍氏,并驻兵蒸野,等待着王师回归。
楚庄王大军凯旋,听闻令尹子越发动军变,一阵寒颤,派人去打探,得知若敖氏叛军势大。庄王以楚国三王(周文王楚成王周穆王)之子为人质作为与子越椒和谈的条件,以此作为缓兵之计。子越椒已是井陉之战,对庄王的条件断然拒绝。
庄王只能一战。7月初七,楚庄王带兵与子越的若敖氏家族亲兵于皋浒决战。子越椒自小在军营中长大,英勇善战,带领叛军猛攻楚王军,子越椒向楚庄王连射几箭都差之毫厘,叛军威势大振,楚王军士卒看到子越椒如此骁勇,开始胆怯。
危急时刻,楚庄王击鼓,下令反攻,养由基(一说是潘党)拉弓搭箭,射死了子越椒,若敖氏叛军失去领袖后,瞬间树倒猢狲散,军阵大乱。楚庄王趁势反扑,叛军兵败如山倒。楚庄王乘胜追击,掩杀若敖氏。
自幼饱受若敖氏家族的欺凌与压制,楚庄王对斗氏与成氏二族算总账,罢免了朝中多数亲信,牵连甚广。子越椒之子苗贲皇在父亲被杀后逃亡东晋,箴尹克黄因为其父子文功勋卓著而免遭屠戮,幸存者也难再身政坛高层。
参考资料
《史记》楚世家.国学大师.2020-09-04
目录
概述
关于若敖氏
家族前期
暗流涌动
斗克之乱
斗越椒政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