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
吉林大学二级学院
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是吉林大学的二级学院。学院的前身是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农副业生产系,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解放军农牧大学时期设置的农艺专业;2004年8月原军需大学移交教育部管理,与吉林大学合并,整合相关优势学科组建成植物科学学院。
据2024年1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本科专业4个、学术学位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2个;有专任教师和实验技术教师78人。
历史沿革
199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农牧大学以后,设立了农艺专业。
1999年4月,农牧大学更名为“吉林大学”,由农艺专业发展为农副业生产系。
2004年8月,原军需大学移交教育部管理,与吉林大学合并,成立植物科学学院。
2014年,学院的植物保护专业成为首批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计划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
2018年,学院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开展“2+2”本科联合培养项目。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18年11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参与国家玉米工程实验室建设;拥有吉林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吉林省工程实验室1个、吉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建有吉林省现代农业推广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被学校列为吉林大学国际现代农业示范推广引智基地;设有7个校级实验室。
吉林省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资源微生物工程研究中心
吉林省工程实验室:吉林省植物遗传改良工程实验室
吉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作物基因工程吉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校级实验室:植物种质资源与利用研究室、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室、玉米国家工程实验室、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实验室、寄主——病原分子互作实验室、分子植物病理学实验室、病原物抗药性及杀菌剂毒理学实验室。
研究成果
据2018年11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主持和参加国家“十二五”和“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部转基因重大专项、科技部“双减”项目、科技部“七大农作物育种”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四川省科学技术厅等科研课题200余项,合同经费累计8000余万元。先后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20项,其中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培育出13个作物新品种,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5项。几年来,公开发表论文近650余篇,其中在《科学》、《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和《Plant Cell》等SCI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申请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
教育教学
专业设置据2018年11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农学植物保护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生物技术(植物)5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据2018年11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参与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的招生与建设,有学术学位二级学科博士点、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2个、吉林省重点建设学科1个;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2个学科领域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
学术学位二级学科博士点:植物学
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作物学、植物保护
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植物学。
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农艺与种业、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
吉林省重点建设学科:作物学。
师资力量据2024年1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专任教师和实验技术教师84人,其中,教授28人、副教授33人,正高级工程师3人,高级实验师(工程师)6人;拥有博士研究生导师2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0人。入选“唐敖庆学者”岗位10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名、副主任委员2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国家级人才1人,“宝钢优秀教师奖”1人,高层次领军创新人才2人,全国扶贫攻坚先进个人1名,吉林省教学名师1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5人,吉林省高级专家1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
教学建设,质量工程据2018年11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国家级“十二五”本科特色专业1个、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计划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1个、吉林省高等学校“十二五”本科特色专业1个、吉林省普通高校“十三五”高水平专业(群)A类建设项目1个、吉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建设点1个、吉林省实验示范教学中心1个、吉林省精品课程1个。
国家级“十二五”本科特色专业:植物保护
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计划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植物保护。
吉林省高等学校“十二五”本科特色专业:植物保护。
吉林省普通高校“十三五”高水平专业(群)A类建设项目:植物保护。
吉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建设点:植物保护。
吉林省实验示范教学中心:植物科学实验实践教学中心。
吉林省精品课程:普通昆虫学。
学生成绩据2018年11月学院官网显示,近年来,学院学生累计申请136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其中国家级28项;在生物实验世界技能大赛中获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获得“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银奖3项、创新科技竞赛省级一等奖1项;在全国大学生基因应用创意大赛中获全国冠军。
合作交流
据2018年11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与中国国内外十几所高校与科研院所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吸引一批人才来院工作;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德国瑞典等10多个国家的大学、研究室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为师生提供出国进修学习、攻读学位、学术考察和合作研究等机会。
在中日韩三国教育部共同确定的“亚洲校园”项目资助下,学院与日本冈山大学每年互派学生交流学习。
学校文化
形象标识
院徽
图案:外环为"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字样,上为英文,下为中文。环内以“CPS”变形字母为主体,“绿色地球”为背景组成。“CPS”是“COLLEGE OF 植物界 SCIERCE”的缩写,组合形成一个抽象的“人”和人字,该人正张开双臂用力向前奔腾跨跃。
颜色:图案主色调为绿色,象征植物。辅助色为白色,象征和平与纯洁。
含义:整个图案庄重、大方,充满激情,象征着植物科学学院在吉林大学的平台上,以开放的姿态、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勇挑重担、面向世界、跨跃式地攀登植物科学的高峰。
精神文化
院训:固本、开源、参天、尽物
固本:“固”为巩固,“本”为人本、根本、基本。即学院办学要以人为本,巩固学生、教师在办学中的主体地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千秋大业,农业为基。
开源:“开”为开拓、解放,“源”为资源、源泉。即拓宽渠道,广开办学资源;解放思想,诚揽天下英才。
参天:“参”为探索、参悟,“天”为自然规律。即崇尚科学,探索规律;追求卓越,行健不息。
尽物:“尽”为完美、成就,“物”为教育事业。即锤炼品格,完美人生;终身学习,成就伟业。
从字面上讲,院训中隐含“木”、“本”、“水”、“天”、“物”之意,体现了植物科学学院的特征。
参考资料
学院简介.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2024-01-03
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zky.jlu.edu.cn.2019-12-28
合作交流.zky.jlu.edu.cn.2019-12-28
学校文化.zky.jlu.edu.cn.2019-12-28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科学研究
教育教学
合作交流
学校文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