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希源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董希源,1964年生于诏安县,是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第十次文代会代表等职务的担任者。他曾就读于上海外国语大学美术专业班,并担任文化部中国美术院艺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画院特聘教授、荣宝斋画院特聘教授等职务。
人物经历
1964年2月,董希源出生于福建省诏安县。
1986年起,董希源应邀在上海、福建、广东省山东省、台湾、香港特别行政区、北京,澳门,江苏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举办个人画展。
2016年,董希源被《中国书画报》评为“中国书画2016十大年度人物”之一。10月14日,董希源参加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主题的董希源红色写生之旅作品汇报展开幕式,以此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2015年开始,董希源追寻先辈革命足迹,重走长征路,历时3年行程5万公里,走访了70余处革命历史遗址遗迹,在现场写生创作了60多幅丈二匹以上的作品。
2017年9月,董希源捐款100万元人民币定点资助中国文艺网中国美术家协会扶贫挂钩单位陇南市武都县,用于帮扶该地区的贫困学生。
2018年,董希源在两会上期间提交了一份题为《建议实施中国美术创作精品工程,持续推进中国美术走向世界》的提案。1月,董希源当选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3月12日,董希源提出实施中国美术创作精品工程·推进中国美术走向世界观点。12月23日,董希源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名单。
2020年5月22日,董希源接受新华网专访,就加强引导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助力“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加强支持与引导自由职业文艺工作者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等提出建议。
2023年1月17日,董希源入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文化艺术界代表。
社会任职
第十三届、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副会长,文化部中国美术院艺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画院特聘教授,荣宝斋画院特聘教授。
人物活动
1986年,在上海举办个人画展;
1987年,在福州市举办个人画展;
1996年,应邀赴台湾省进行文化交流并举办作品展;
2001年,参加全国中国画展获优秀奖,入选第十五届全国新人新作展,参加迎奥运会全国中国画展并获铜奖,董希源中国画巡回展在漳州市广州市陆续举行;
2002年,参加西部中国画邀请展并获优秀奖,全国工笔花鸟画展获优秀奖,在佛山市顺德区增城区清远市举办个人巡回画展。
人物作品
《董希源画集》、《董希源作品精选》、《董希源山水画选》、《透视董希源》、《名家画苑——董希源·我学山水画》、《董希源花鸟画作品选》等。
创作特点
董希源在《黄山长卷》中以群峰、云海为主题,在交响乐一般的画卷中,反复出现融合与分离,或开或合,或聚或散,以山峰的静和云气的动,把画幅经营得有声有色。山峰的处置有浓有淡,浓处数峰聚拥密不透风,淡处则峰峦洒脱疏淡迷离。此外,董希源在《云涌春山图》中舍弃了大块留白的方式,但却没有舍弃“计白当黑”的优良笔墨传统,他以如泻的流泉飞瀑、如幻的岚气云烟,让凝固的岩壑沉浸在流动的空气中,泉声、云气,可闻可观,大自然的呼吸动静,是如此和谐、优雅、秀丽、多变。
董希源体悟了传统禅定,使其所绘山水具有撼人的气魄和云水流动的生机。那坚实的岩壑、飞动的流泉、变幻的烟云,与点景人物、树木、村舍,共同构筑了富有韵律的、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可游可居,可亲可爱,让人陶醉其中。董希源精研画道,在创作中既保持着对国画传统要素——意境的深入追求,又加入了自身在实践的基础上获得的当代绘画思考。此外,董希源善于继承国画优秀传统表现手法,坚持古为今用,适应时代发展特色,从中原地区大好河山中汲取营养,兼收并蓄,推陈出新,创作出众多气势恢宏、极具中国风格的中国画作品。
资料来源:
获得荣誉
2023年,位居《中国国画家2023年8月人气指数排行榜》第55名。
人物评价
董希源是一个能够站在我们这个时代,不辜负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位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评)
董希源热爱生活,他的眼睛不是老盯在花鸟画的老套路上踌躇徘徊,而是放眼到生活中去发现花鸟画的新题材、新形式。(文著名美术评论家王仲评)
董希源是近几年来崛起于中国画坛的山水画青年才俊。其山水画内营丘壑,吞吐云烟,骨力峻厚,开合自然,画面明净达意。(著名美术评论家孙克评)
作为一位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的著名画家,董希源以自己的艺术创作实践贯彻了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扎实地深入生活。(新华网评
作为福建籍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画家,董希源是其中的一位。董希源的作品品位很高,他做学问的态度也是很认真和踏实的,他的毎一幅画都很用心去经营和布局,在艺术表现的技术技巧方面也很充分,这在中国画创作中是很重要的。(中国美术家协会徐里评)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社会任职
人物活动
人物作品
创作特点
获得荣誉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