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胡子(
学名:Clarias gariepinus),又名埃及胡子鲶、埃及塘虱鱼、八胡鲶鱼,属热带性养殖鱼类。一般个体可达0.5~0.7
千克,最大个体可达2.5千克。雌鱼体表粘液多而润滑,颜色较淡,头部略短而高,腹部肥大,
胸鳍末端较钝。雄鱼体表较粗糙,腹部窄长且较瘦,颜色较深,体侧黑斑较为明显,头部略扁,体平直。
原产地为非洲
尼罗河水系,最适生存的水温为25~30
摄氏度,水温低于18摄氏度时停止进食,低于8摄氏度时会致死。革胡子鲶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主要摄食小鱼虾、水生昆虫、底栖生物等,常相互残食。
革胡子鲶具有生产快、群体产量高、养殖周期短的特点,在市场比较受欢迎,市场前景好,因此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其肉味鲜美、肉质纤细、营养丰富、
蛋白质含量高,且含有较全面的人类
必需氨基酸以及
脂肪酸。
形态特征
革胡子鲶成鱼的体长为30.6~83厘米,一般个体的体重为0.5~0.7
千克,最大个体体重可达2.5千克。其头部扁平且坚硬,头背部有许多呈放射状排列的骨质突起。
触须发达,有4对,口角须最长,后延超过鳃盖。体表光滑无鳞。鳃体背面及侧面一般为褐灰色或灰黑色,腹面灰白色,背鳍、臀鳍、
尾鳍灰黑色,
胸鳍、腹鳍色浅,背鳍和腹鳍延长,鳍条数较多,止于尾鳍基部,尾鳍呈圆
扇形,体侧有不规则斑纹。口稍下位,上下颌和犁骨具密生的板带状小齿,鳃部为珊瑚状,鳃孔大,鳃膜不连于峡部。
雌鱼体表粘液多而润滑,颜色较淡,头部略短而高,腹部肥大,胸鳍末端较钝。雄鱼体表较粗糙,腹部窄长较瘦,颜色较深,体侧黑斑较为明显,头部略扁,体平直。区别雌鱼、雄鱼的方法是看外生殖突出的形状。雌鱼的生殖突呈短圆形,雄鱼的生殖突呈长圆锥形,末端较尖,长达臀鳍基部。到
繁殖季节,成熟的雌鱼腹部卵巢轮廓明显,有弹性,用手按压能挤出碧绿色的卵粒,生殖孔微显红肿。成熟的雄鱼体肥而壮,但按压挤不出精液。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革胡子鲶原产于非洲大部分地区的内陆水域,在小亚细亚的以色列、叙利亚和土耳其南部也有分布,是世界纬度分布最广的淡水物种。在世界很多热带、亚热带地区都有引种养殖,如泰国以及中国。
中国分布
革胡子鲶于1981年11月从埃及引入
广东省,在中国分布范围非常广泛。
栖息环境
革胡子鲶生长的最适水温为25~30
摄氏度,水温低于18摄氏度时停止进食,低于8摄氏度时会被冻死。自然状态下,革胡子鲶生活于淡水水域中,栖息于池塘、河流、湖泊的洞穴中和黑暗处,并有形似树枝状的鳃上辅助呼吸器官,在干燥的季节,可营穴居生活数月不死。在无水的泥地上,能以每分钟1~5厘米的速度爬行。在水中溶氧量低至0.128毫克/升以及pH4.8的酸性环境中仍能正常生存。
生活习性
食性
自然状态下,革胡子鲶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在天然水域主要摄食小鱼、小虾、水生昆虫、
水蚯蚓、底栖生物等,比较贪食,常相互残食。
养殖状态下,饲料常以
花生饼、
豆饼为主,以
鱼粉、废弃的动物肉料为辅,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如用
麦麸[mài fū]等原料制成的膨化颗粒饲料。
节律行为
革胡子鲶属于夜行性鱼类,怕光喜暗,喜聚集,昼伏夜出,常在傍晚与清晨活动在水的中上层,白天藏在河底的草丛、石块、树根下,夜晚活动。
生长繁殖
革胡子鲶的寿命在8年以上,
性成熟年龄为1年,
繁殖季节在4~10月份,最宜繁殖期为5月上旬至7月上旬,即为雨季后的夏季,每到
产卵期,大量的革胡子鲶会迁移到浅滩边缘以及茂盛的
植被中产卵,经过25~40小时左右,卵即可孵化,仔鱼在2~3天内即可进食以及自主游动,其生长速度较快。
养殖技术
亲鱼培育
亲鱼培育用普通鱼池,可分为水泥池和土泥池。水泥池需要将底部铺上一层泥土,池边可设置排水管和排污管。多选择土池底部平坦、水源清新充足、无污染的地方,池底和堤埂需无漏洞,以防鱼逃走。在冬季时可充分利用各种条件使亲鱼安全越冬,如搭建阳光保温棚,利用井水进行换水,不仅便于接受光照,而且可以保持冬季水温恒定。
人工孵化
革胡子鲶的窗框式孵化法比较适合
人工授精卵的孵化,孵化卵密度为4~5万粒/平方米,孵化率可达到90%以上。最适宜的孵化温度为25~32
摄氏度,水质要求清新,水位保持15~30厘米,防止阳光直射,溶氧量在3毫克/升以上,最好保持在6毫克/升左右。从
受精卵到出膜过程需超过20小时,当仔鱼出膜后,需及时清理、换水,以防
氧气不足,50~60小时后仔鱼能游泳时,把仔鱼放到培育池中培育。
鱼苗培育
刚孵出的仔鱼腹部有膨大的卵黄囊,身体似小蝌蚪。待卵黄囊消失后投喂蛋黄,4~5天后泼豆浆并投喂
轮虫、
水蚯蚓、
鱼粉或
枝角目食料。在放养前应对池塘进行消毒和曝晒,并施入基肥,培养天然食料。经8~10天后,在池塘边放入
凤眼莲和水浮莲。再过2~3天,将卵黄囊消失的仔鱼投放到培育池中,放养密度为400~700尾/平方米。鱼苗培育前期,以天然食料为主,当水透明度超过30厘米时,可用发酵过的农家肥进行追肥,也可用猪血、豆浆沿池边泼洒。
稻田养殖
稻田养殖革胡子鲶可以大幅度增加鱼产量,需选择排水良好、水源不受干旱天气影响的稻田。在栽秧前应筑高、加固田埂;放养鱼苗时,如果水稻还没有插秧,可先将鱼苗暂时养在地势较低、临近进水口的鱼沟中,栽秧后加水可以进行全田放养。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革胡子鲶作为一种养殖鱼类,具有生产快、群体产量高、养殖周期短的特点,在市场比较受欢迎,市场前景好。很多国家都在推广革胡子鲶的养殖,为农户带来可观的收益,例如:中国
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于2015年推广革胡子鲶等特种水产养殖面积2850亩,建立了3个休闲
渔业示范场,帮助农户发展起生态养殖业;
古巴大力推行革胡子鲶集约化生产,还请了中国的水产养殖专家传授养殖经验。
食用价值
革胡子鲶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
蛋白质含量高。其肉质纤细,含有较全面的人类必需的氨基酸以及
脂肪酸,中国大多数地区的居民饮食结构不合理,大多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主食谷物中的
赖氨酸相对缺乏,因此,主食搭配鲶鱼这样的饮食结构是充分利用了氨基酸的互补作用,提高膳食蛋白质的利用价值。
相关文化
几个世纪以来,革胡子鲶在传统捕捞水产养殖中常被提到(在
贝宁和
加纳被称为“wheddos”,在
毛里求斯被称为“arochois”)。其养殖趋势类似于
罗非鱼:1950年进行了首次驯化试验,20世纪70年代中期成为水产养殖中最受欢迎的
鲇形目品种。然而,在培育的条件下,革胡子鲶很难自发
产卵。因此,20世纪80年代发展出了利用激素刺激的人工繁殖方法并在欧洲(
比利时和
荷兰)和非洲(如
中非、
南非、
科特迪瓦、
尼日利亚)开展农业技术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