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行诗(sonnet)是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一般采用固定的抑扬格五音步的韵律格式,形式多样。
十四行诗主要有
弗兰齐斯科·彼特拉克诗体、
莎士比亚诗体、奥涅金诗体,彼特拉克诗体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诗体,在结构上,“彼特拉克诗体”是4433结构,前面是一个“八行组”(Octave),后面是一个“六行组”(Sestet)。前8行展现主题或提出疑问,后6行是解决问题或作出结论。前8行使用的是抱韵(Embracingrhyme),韵式为ABBA,ABBA,后6行韵式为CDE,CDE,或CDE,DCD等。莎士比亚诗体在彼特拉克的基础上更向前发展,不仅主题更加丰富,而且改变了其格式,按四、四、四、二编排,即把韵式变为ABAB,CDCD,EFEF,GG。这样每首诗更能体现起承转合。奥涅金诗体是
俄罗斯诗人
亚历山大·普希金对传统十四行诗体的成功的改造。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将韵脚排列形式与每一行的
音节数密切结合。其韵脚排列形式是ABAB,CCDD,EFFE,GG;相应的每行的音节数目是:9898,9988,9889,88。
十四行诗出自普罗旺斯语,12世纪下半叶传入
意大利,深受当时王公贵族的喜爱,并很快形成了西西里诗派。该派汲取了
普罗旺斯抒情诗的形式和格律特点,创造了抒情短歌和十四行诗的诗歌形式。经由托斯坎纳诗派和温柔的新体诗派的巩固,直到皮特拉克达到完善。在文艺复兴时期,十四行诗在
法国也有发展。16世纪,十四行诗开启了其
英国化进程。先把十四行诗引入英国诗坛的是怀亚特(SirThomasWyatttheElder)和霍华德(HenryHoward,EarlofSurrey)。
莎士比亚完成十四行诗英国化进程并使之固定下来。17世纪是十四行诗发展的又一重要阶段,“玄学派”诗人邓恩(JohnDonne)和
约翰·弥尔顿为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20世纪,十四行诗几乎波及到欧美所有的国家。
词源定义
十四行诗来源于意大利语sonetto,而sonnetto又来源于普罗旺斯语。英文名称‘sonnet”,过去曾音译成“商籁体”、“商籁”,或译作“短诗”。十四行诗的英文定义为“apoemthathas14lines,eachcontaining10syllables,andafixedpat-ternofrhyme”(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七版)。它是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一般采用固定的抑扬格五音步的韵律格式,形式多样。因其最显著的特点是每首诗十四行,故名。最初流行于
意大利,
中世纪诗人
弗兰齐斯科·彼特拉克的创作使其臻于完美,又称“彼特拉克体”,其后风行全欧。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是两节四行、一节六行的意大利体,押韵法采用五韵。
英国诗人
莎士比亚将十四行诗改为三节四行、一节两行的英国体,仍然以抒情为主,末两行往往点出全诗内容的结论,其押韵法也改为七韵,形成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体。
历史沿革
起源与发展
十四行诗,虽语出
普罗旺斯语,但作为一种诗体,最初诞生于意大利,是流行于民间为歌唱而作的诗歌体裁,后被文人采用。在主题和形式上与法国普罗旺斯诗派有异曲同工之妙。
法国中世纪时期,普罗旺斯诗派是骑士抒情诗的代表,多为封建主和骑士,也有教士和平民。其诗歌主题多为对贵妇人的崇拜和爱慕。普罗旺斯抒情诗植根于民间诗歌传统中,在曲调、诗法、表现技巧方面受民间诗歌的直接影响,并且承袭了民间诗歌的一些样式,加以创造,形成严谨精致的固定格式诗体。12世纪下半叶传入
意大利,深受当时王公贵族的喜爱,并很快形成了西西里诗派。该派汲取了法国普罗旺斯抒情诗的形式和格律特点,创造了抒情短歌和十四行诗的诗歌形式。尤其是十四行诗,经由后来的托斯坎纳诗派和温柔的新体诗派的巩固,直到皮特拉克达到完善。皮特拉克通过创作大量的十四行诗,使该诗体艺术上达到完善,并使它的影响超出了意大利远至
欧洲各国,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最重要的一种诗体。在文艺复兴时期,十四行诗在
法国也有发展,其中
彼埃尔·德·龙沙(PierredeRonsard,1524—1585)就是典型代表。
学习与继承
16世纪,十四行诗开启了其
英国化进程,即引进与模仿,学习与改造。先把十四行诗引入英国诗坛的是怀亚特(SirThomasWyatttheElder)和霍华德(HenryHoward,EarlofSurrey)。怀亚特一生的诗作中有大量模仿皮特拉克的十四行诗,其中直接翻译的作品占了大部分。皮特拉克诗歌中所叙述的故事情节,在怀亚特的诗歌中都有所体现。怀亚特的《永远的爱驻我心中》(TheLongLoveThatinMyThoughtDothHarbor)和霍华德的《爱情占据我心》(Love,ThatDothReignandLiveWithinMyThought)都是翻译皮特拉克第140首十四行诗。
改造与发展
霍华德对
意大利十四行诗的押韵和节奏进一步修改,使十四行诗的主题发展随着韵律改变进一步变化。他不再采用前八行押韵的方法,而是使十四行诗形成三节四行诗和一节两行诗,霍华德修改后的十四行诗,将皮特拉克十四行诗的五个尾韵增至七个,结合了英语诗歌语言传统,形式富于变化,节奏富有音乐性。此外,霍华德对十四行诗多采用abab,cdcd,efef,gg的押韵方式,配以五音步抑扬格,为
英国十四行诗的格律奠定了基础,使之成为英诗十四行诗的雏形。
真正完成十四行诗英国化进程并使之固定下来的是
莎士比亚,故而英国十四行诗又称作莎士比亚体,即整首诗在结构上由三节四行诗加一节互韵的两行诗组成,韵脚形式为abab,cdcd,efef,gg。前三节诗形成递进关系,或对比关系,最后警言式的结论,统领全篇。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警言式的构思奇特的结尾,也是英国十四行诗的一大特色。
拓展与繁荣
17世纪是十四行诗发展的又一重要阶段,“玄学派”诗人邓恩(JohnDonne)和
约翰·弥尔顿为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约翰邓恩出身于
天主教家庭,他早年受家庭影响,信奉天主教,之后又逐渐皈依英国国教。邓恩抛弃了伊丽莎白时代抒情诗中刻意雕琢的辞藻和重叠堆砌的意象,采用日常口语。主题上,而邓恩则撕去了爱情温文尔雅的外装。邓恩还增加了宗教题材十四行诗,抒写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尤其是对宗教生活的体验。邓恩对十四行诗
英国化的贡献还在于他把新科学、新思想和新的时代气息带入了十四行诗,诗中夹杂着
地理大发现、
宇宙描写等新知识。另一杰出的英国诗人是
约翰·弥尔顿。他采用严皮特拉克式韵律,但是在主题方面却与皮特拉克十四行诗不同。弥尔顿的诗很少涉及缠绵的爱情,他用十四行诗的形式表达革命激情与宗教热诚,抒发对生活的欣赏。他用十四行诗歌功颂德,针砭时弊,使其题材得到拓展。
20世纪,十四行诗几乎波及到欧美所有的国家。在英国,善于使用十四行诗体进行创作的有
W.H.奥登、
托马斯·哈代、布瑞杰斯(RobertBridges)、
齐格弗里德·沙逊(SiegfriedSassoon)、布鲁克(RupertBrooke)等诗人,尤其是布鲁克所写的《士兵》、《死者》等反战题材的十四行诗,是当时最为人传诵的名篇;在
爱尔兰,有
威廉·叶芝(如著名的《丽达与天鹅》等);在美国,有弗罗斯特、麦克利希(ArchibaldMacleish)、米蕾等,即使是在现代主义运动时期,仍有米蕾和康明斯等诗人坚持创作十四行诗。米蕾的收在《十四行诗集》(CollectedSonnets,1941)中的《我的唇吻过谁的唇》(WhatLipsMyLipsHaveKissed)等十四行诗坚持抑扬格五音步的传统的英诗格律,表现了女性特有的细腻的情感,广为流传。
分类内容
彼特拉克诗体
彼特拉克诗体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诗体,自产生之后,便一直经久不衰。在结构上,“彼特拉克诗体”是4433结构,前面是一个“八行组”(Octave),后面是一个“六行组”(Sestet)。前8行展现主题或提出疑问,后6行是解决问题或作出结论。前8行使用的是抱韵(Embracingrhyme),韵式为ABBA,ABBA,后6行韵式为CDE,CDE,或CDE,DCD等。
莎士比亚体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在
意大利诗人
弗兰齐斯科·彼特拉克的基础上更向前发展,不仅主题更加丰富,而且改变了其格式,按四、四、四、二编排,即把韵式变为ABAB,CDCD,EFEF,GG。这样每首诗更能体现起承转合,情感和思路曲折而富有变化,再加上多用对照、多义词、重复、停顿、
头韵、长短音的错落来烘托内容,增强音乐性,遂使得十四行诗这一外来形式在他的笔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最为显著的成就,故以其名命名,称为“莎士比亚体”。
伊丽莎白体
伊丽莎白体即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大都创作于其早期。正值
伊丽莎白一世女王对内成功地运用王权维持了
英国封建势力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平衡,对外击垮了
西班牙的“
西班牙无敌舰队”,增强了
民族自尊心,整个英国处于兴盛时期,故名。
奥涅金诗体
奥涅金诗体是俄国诗人普希金对传统十四行诗体的成功的改造。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将韵脚排列形式与每一行的
音节数密切结合。其韵脚排列形式是ABAB,CCDD,EFFE,GG;而相应的每行的音节数目是:9898,9988,9889,88。从而使十四行诗体显得更为丰富多彩。
价值影响
对世界影响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泛化爱情主题,表达普遍意义的爱,更加贴近生活。这些诗歌充分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
人文主义的思想理念,带有鲜明的时代意识。
对中国的影响
十四行诗在中国的出现大约是在五四运动前后,翻译与创作几乎是同时进行,如
闻一多先生翻译了数十首
伊丽莎白·勃朗宁的十四行诗,发表在《新月杂志》上,他也在1921年5月创作了十四行诗《风波》,他还在自己著名的诗集《死水》中推出了《收回》、《你指着太阳起誓》等数首十四行诗。由于是受
英国十四行诗体的影响,他采用的是4442的结构形式,韵式则常常富有变化。如在《你指着太阳起誓》一诗中,他灵活地使用了抱韵和交叉韵以及双行韵,韵式排列形式用的是ABBACDCDEFFE。
在20年代至40年代,成功地进行十四行诗歌创作的诗人主要是受各个语种影响的学者型诗人,除
闻一多外,还有
李金发、
冯至、
梁宗岱、
孙大雨、
卞之琳以及稍后一些的
袁可嘉、
郑敏、
屠岸、
邹绛等诗人。
在中国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中西文化的不断融合和相互影响,十四行诗歌的创作达到了新的繁荣,成了一些新的学者型诗人所喜爱的诗歌形式。他们用汉语所固有的语言特征,以汉字代替
音节、以音组(或顿)代替音步,以丰富的汉语词汇创作了节奏明快、韵式多变的优美的十四行诗,为十四行诗的发展作出了特有的贡献,从而成了世界十四行诗歌宝库中的一个新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代表作品
相关争议
十四行诗的创作在中国的流传和发展与十四行诗的翻译密切相关,比较成功的十四行诗作很多出自于翻译家和学者的手笔。十四行诗体在中国的接受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用中文进行十四行诗体的创作在一开始就遭受到了激烈的反对,甚至连一些学贯中西的学者也对此颇有微辞,
胡适曾讥讽地认为“十四行诗是外国的裹脚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