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潜
鱼雷(Anti-submarine Torpedo),是一种专门用来攻击潜艇的鱼雷,也是反潜
航空武器系统的组成部分。
1942年,
德国研制成第一代被动式声自导电动力反舰鱼雷T5,美、英、法、苏先后进行了仿制。德国在战时还研制成电动力
线导鱼雷“云雀”,战后美国加以仿制,即为美国第一代线导鱼雷MK37。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战败,美国即派出了大量专家前去收集资料及实物,使得美国鱼雷事业得以迅速发展,从50年代初开始,美国鱼雷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有代表性的为MK44、MK 46、MK50及MK37、MK 45F、MK 48 和 MK 48ADCAP等。
苏联和其它国家也不甘落后。
伴随着东西方
美苏冷战的结束,世界反潜作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此对反潜武器的要求也产生了很大改变,在浅水作战时,对
鱼雷自导头的目标探测识别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96年,由
法国、
意大利联合研制的MU90鱼雷通过了由水面舰、直升机和反潜侦察机携带的海上试验。1999-2000年,
德国DM2 A4鱼雷进行海试。
反潜
鱼雷按照直径与发射方式划分,鱼雷可分为
重型鱼雷、轻型鱼雷和助飞鱼雷。重型如
美国MK48系列、
德国的DM2A系列、
法国F21“阿尔忒弥斯”
重型鱼雷、
英国“
美国旗鱼”等。轻型鱼雷主要有MK46系列、MK50、MK54热动力鱼雷,
俄罗斯新型轻型鱼雷MTT鱼雷,法、意联合研制的MU90电动力鱼雷。轻型如RUM-5A“阿斯洛克”助飞鱼雷,
俄罗斯和法-意也分别研制了“蝼蚁”(西方代号SSN-N-29)、“
石英”(西方代号SS-N-14)、“米拉斯”助飞鱼雷等。
发展历程
美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相当长时间,美国的鱼雷技术一直居世界前列。MK32鱼雷于1942年设计、1944年服役;MK33鱼雷于1946年设计、1949年服役;MK34鱼雷于1944年设计、1948年服役;MK35鱼雷于1946年设计、1949年服役;MK37鱼雷是1960年代美国潜艇设计的标准反潜鱼雷,MK37在1980年代进行了升级,设计出了MK37C、D、E和F型号,一直服役到1990年代;
MK38型火炮鱼雷于1950年代开始设计工作;MK39鱼雷于1955年设计、1956年服役;MK40鱼雷于1955年设计;MK41鱼雷于1948年设计、1949年服役;MK42鱼雷于1950年代设计;MK40鱼雷MOD 0版约1948年设计、1950年服役,MK40鱼雷MOD 1版以及MOD 3版约1951年设计、1952年服役;MK44鱼雷约1952年设计、1960年服役;MK45鱼雷于1957年设计、1963年服役,并于1976年退役。
MK46
20世纪60年代,美国空气喷气电子系统公司(Aerojet Electro Systems)研制了第三代轻小型、燃气动力、声自导通用型反潜鱼雷,并于1965年12月向
美国海军交付MK46-0型。
Mk 46型鱼雷通常由MK32水面舰船发射装置或直升机、
固定翼飞机发射,也可装载于“阿斯洛克”垂直发射
反潜火箭上。约1964年,MK46鱼雷开始设计。1966年,Mod 0版服役;1984年,Mod 5版服役;1989年,Mod 5A版、Mod 5A(S)版、Mod 6版同时期服役。MK46鱼雷早期采用双速往复式外燃机,以单
推进剂(奥托燃料II)为燃料。
MK48
MK48于1972年服役,MK48 ADCAP于1988年服役。MK48旨在对抗快速、深潜的
核潜艇和高性能水面舰艇,是
美国军队潜艇的主要装备。改进版MK-48 ADCAP是打击远洋和近海浅水目标的大型
线导鱼雷。该雷速度55kn时,航程24km;速度40kn时,航程37km;雷重1600kg。在该雷的2型~5型中,2型采用OTTO—I燃料(含氧与氮酯)的斜盘活塞发动机,是一型攻击水面舰艇用的非声导引方式
直航鱼雷;3型采用双回路线导(远距离通信);4型是自导型;5型改进后可作为攻击未来安静型潜艇的武器。该型雷改进重点是改善鱼雷浅水使用时的
信噪比,因而需要降低推进装置噪声和更新自导控制软件。于1998年装备部队。
MK50
1991年,MK50鱼雷服役,具有很强的自动搜索和跟踪能力,采用聚能装药
战斗部,攻击航速突破60节,可击穿
俄罗斯双层壳体的新型潜艇。
MK54
2000年,MK54鱼雷开始设计,2004年,开始服役。MK54鱼雷具有比MK46更好的声纳和处理能力。其采用双速往复式外燃机,以单
推进剂(奥托燃料II)为燃料。可使用主动和被动
声学模式。
其它
伴随着东西方
美苏冷战的结束,世界反潜作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此对反潜武器的要求也产生了很大改变,在浅水作战时,对
鱼雷自导头的目标探测识别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化的反潜战是潜艇、鱼雷、
水雷和远程
火箭助飞鱼雷等武器的较量。美、英、法、
瑞典等国,早在1982年,就着手准备了,旨在90年代中期的反潜战中,针对现代潜艇技术性能的提高而使用的反潜鱼雷的研究。就是说90年代中期服役的鱼雷,必须遵循五个原则进行设计与定型生产。即1.提高鱼雷航速、航程和航深;2.强化鱼雷杀伤力;3.提高鱼雷水声反对抗技术的性能;4.降低鱼雷自身的辐射噪声;5.选用
复合材料和铝合金材料,降低
鱼雷壳体重量和阻力。美国轻型舰装MK50鲭鱼鱼雷、
英国重型潜装矛鱼鱼雷、
法国轻型舰装海鳝鱼雷和
瑞典重型潜(舰)装2000型鱼雷,都具有这些性能和特征。
1996年,由法国、
意大利联合研制的MU90鱼雷通过了由水面舰、直升机和反潜侦察机携带的海上试验。1999-2000年,
德国DM2 A4鱼雷进行海试。随着微电子技术和反鱼雷技术的发展,鱼雷技术跃上了新的台阶,涌现出一批新型鱼雷。新型鱼雷对环境的自适应能力、对目标的识别能力和攻击力都有了大幅提高。
武器分类
按照直径与发射方式划分,
鱼雷可分为
重型鱼雷、轻型鱼雷和助飞鱼雷。
重型鱼雷
重型鱼雷一般由潜艇管装发射,通常兼具反舰与反潜功能;
俄罗斯的重型鱼雷有由水面舰艇管装发射的,还有专用反舰或专用反潜的。如反潜的TЭCT-71
线导鱼雷。目前国外现役重型鱼雷大都为线导鱼雷,直径通常为533mm(俄罗斯还有650mm直径的重型鱼雷,如65-73鱼雷、65-76鱼雷等)、长度约7m、重量约1.5t、
战斗部装药量在200kg以上,具有人在回路导引、航程远、隐蔽性强、制导精度高和毁伤威力大等特点。此外还有美国MK48系列、
德国的DM2A系列、
法国F21“阿尔忒弥斯”
重型鱼雷、
英国“旗鱼”重型鱼雷。
轻型鱼雷
轻型鱼雷既可由水面舰艇管装发射,及固定翼反潜巡逻飞机或
反潜直升机前飞或悬停空投使用,也可作为助飞鱼雷战斗载荷使用,主要执行反潜及反鱼雷作战任务。目前,国外现役轻型鱼雷直径通常为324mm(部分
俄罗斯轻型鱼雷直径为350mm,如AПP-3鱼雷),如美国装备的轻型鱼雷主要有MK46系列、MK50、MK54热动力鱼雷,俄罗斯新型轻型鱼雷MTT鱼雷,法、意联合研制的MU90电动力鱼雷。
助飞鱼雷
为满足水面舰艇中程快速反潜作战急需,自20世纪60年代起,美、俄法等海军强国开始研制并陆续装备助飞
鱼雷。在国外,助飞鱼雷常被称为
火箭助飞鱼雷,通过运载系统将战斗载荷(通常为轻型鱼雷,也有的为
深水炸弹)投送至目标上方附近,再由轻型鱼雷入水搜索、追踪、攻击潜艇。如
美国海军20世纪60年代研制装备了倾斜发射的RUM-5A“阿斯洛克”助飞鱼雷,
俄罗斯和法-意也分别研制了“蝼蚁”(西方代号SSN-N-29)、“
石英”(西方代号SS-N-14)、“米拉斯”助飞鱼雷。
经典型号
MK46鱼雷
MK46鱼雷是美国研制的第3代轻小型通用反潜鱼雷,该鱼雷是世界上第一个热动力型自导鱼雷,也是最早使用数字式电子
计算机的自导鱼雷。MK46内置“奥托”Ⅱ燃料推进系统,弹头携带大约45公斤的PBXN炸药(相当于108公斤TNT炸药)。M46—7轻型
鱼雷专为攻击高性能潜艇而设计。MK46—5鱼雷是
美国海军轻型反潜鱼雷群中的主战装备,预计服役至2012年。同时,该鱼雷也是世界上产量最多、库存数目最大的鱼雷,共生产2万条,提供20多个国家使用。
该鱼雷采用模块化舱段结构,主要由4个舱段,鱼雷顶段、作战雷头、控制舱和动力装置舱组成。该鱼雷直径324毫米(美国轻型鱼雷的标准口径),潜航速度为40节,追击时可达45节,航程5.5~11公里,下潜深度为800米,声自导作用距离1.4~1.5公里。
该
鱼雷是世界上第一个热动力型自导鱼雷,也是最早采用数字式电子
计算机的自导鱼雷,其主要特点有:1.采用模块化舱段结构,各部件易于维修和互换使用,提高了可靠性和维修性;2.采用先进电子器件、数字式计算机和自动驾驶仪,实现了结构轻小型化,并提高了对小型目标的探测能力、抗目标干扰能力以及自身噪声对声自导的干扰能力;3.采用热动力装置,改进型号动力装置改用液体单组元燃料,性能进一步提高,并给燃料泵加上双速控制机构,增大了对小型目标的探测深度和攻击能力。
MK50鱼雷
“梭鱼”MK50是先进的轻型鱼雷,是美国研制的第4代小型通用反潜鱼雷,既可空投、也可由水面舰艇投放,既可反潜(特别是攻击深水快速潜艇包括浅水慢速潜艇)、又可攻击水面舰艇,可与
美国海军现役的所有舰艇和飞机上的发射装置配用,并在P—3飞机上进行了多次高速低空投放试验。作为机载空投鱼雷,它将取代MK46—5反潜鱼雷,用来对付速度快、下潜深的先进潜艇,尤其是双层壳体的潜艇。该鱼雷采用常规外形布局,由前、后两个舱段组成,前舱为制导控制舱(含
战斗部),后舱为动力装置舱。制导控制舱前部内装复式主/被动声呐系统,还有两台数字式信号处理机,对声呐数据进行处理,向AN/AYK—14美国海军标准
计算机提供距离图,然后由该计算机向声呐设备和动力装置发出控制信号,完成自动驾驶、导航、目标探测、识别和跟踪以及实施干扰等任务。制导控制舱内的声呐系统后部为
空心装药战斗部,重量45公斤。该
鱼雷可精确攻击潜艇最薄弱的部位,并穿入其内部爆炸。
MK50的动力装置为118千瓦双回路闭式循环汽轮
发动机,航程大于20公里,下潜深度大于800米,潜航速度为30节,
战斗部装填炸药重40公斤。鱼雷入水时抛掉降落伞。随后海水电池被激活,驱动鱼雷俯冲至预定深度。鱼雷在水压装置的控制下改平,随后作环形搜索运动,以监听水声信号,搜索到目标后,根据俯仰和方位误差信号向目标接近。该鱼雷的推进系统不仅产生的能量巨大,而且所有的化学反应都在加热器中进行,不会引起海水运动,从而避免了对鱼雷
声学元件的干扰。
TP45鱼雷
TP45鱼雷是
瑞典研制的第4代通用反潜鱼雷,以取代于1987年开始服役的TP43第3代通用反潜鱼雷。1990年瑞典皇家海军引进了少量A—244S轻型通用反潜鱼雷。据称该鱼雷主动声自导系统对潜入海底的潜艇探测性能很好,特别适用于海岸海情复杂、搜潜攻潜困难的瑞典海域。因此瑞典在研制TP45时,借鉴了A—244S的主动声自导系统技术。1991年底TP45鱼雷开始投产。1993年首批TP45鱼雷开始进入
瑞典海军服役。
TP45
鱼雷采用常规外形布局和模块化舱段结构。前者为内装45公斤重
空心装药的破甲
战斗部、触发引信、保险装置和主动声自导系统的
换能器阵列,后者为声自导系统的换能器阵列、跟踪信号灯、漂浮气袋、记录器、操练电子组件。制导控制舱内装声自导系统的
计算机。电池舱内装
一氧化银锌电池、3速可控硅电池开关组件、
信号处理器和水声
近炸引信。导线舱内装30公斤重的导线、绕线器、直流和交流电源。后舱内装直流3速电动机、齿轮箱、伺服舵机。尾部包括水平/垂直安定面和舵面、两台反向旋转的螺旋桨、导线出口管。与同时期的通用反潜鱼雷相比,其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属于直径400毫米级的轻型反潜鱼雷。二是采用
双向传输导线制导加主/被动声自导。
瑞典鉴于其浅海水域反潜作战需要,首次将有线制导应用在机载反潜鱼雷上,同时加装主/被动声自导,进一步提高了浅海水域搜潜、攻潜效能。这是世界上唯一采用有线制导的机载/舰载反潜鱼雷系列。三是采用完善的模块化舱段结构设计。雷体全部采用铝制铸件,尾部稳定翼面、控制舵面等全部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各舱段可根据作战需要加以最佳组合。四是采用由多个微处理器组成的计算机系统和高性能的动力装置和电源。该
鱼雷具有3种航速,即15/25/35节,既可由载机飞行员通过机载
火控系统实时控制,也可通过鱼雷的制导控制系统预先装定,具有能满足不断变化的作战使用要求的灵活性。五是加装先进的自检测装置和采用
计算机化的测试设备,使鱼雷的维护使用更便利。该测试设备还可用于
操雷的使用鉴定。
发展趋势
速度与航程
速度更快、航程更远。当代最先进的潜艇,水下航速达42节,这使低速反潜鱼雷对其望尘莫及。而要提高鱼雷速度,增大航程,关键是要在动力上有所突破,发展新型能源和提高推进功率。目前,主要是采用新型高能电池和永磁材料电机技术。
意大利的A184大型反潜鱼雷当航速52节时,航程可达60千米;航速42节时,航程可达94千米。采用水下固体喷气发动机可使
鱼雷的速度达到70节以上。此外,改善鱼雷的
流体线型,减少阻力,也可在一定的幅度内提高航速。
精度与威力
精度更高、威力更大。当代潜艇在隐身技术和干扰手段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防御能力和水声对抗技术也有极大提高,这就要求反潜鱼雷的制导技术必须相应地加以改进 目前的技术走势是提高鱼雷智能化水平,采用光纤技术和拖曳线列声纳技术,以及捷联式惯导和双基准技术的控制系统,为使反潜鱼雷能有效地击毁越来越重视抗打击力的现代潜艇,就必须相应地提高其
战斗部的威力。由于
鱼雷体积有限,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装药量所以主要通过选用高当量的炸药来提高鱼雷的威力,此外.采用定向爆炸、改变命中角度等技术,在不增加装药量的情况下,可大大提高鱼雷对潜艇的毁伤作用效果、为了对付现代大型的
美国弹道导弹核潜艇,美俄还研制了能携带核装药的反潜鱼雷,如美MK48鱼雷就采用两用雷头从普通雷头300公斤的PBX103炸药中去掉10公斤,装入可嵌式核部件,其爆炸威力相当于常规雷头的13倍,只需一枚便可将对方的大型潜艇置于死地。
航深与智能化
航深更大、智能化更高。为了摆脱对方反潜武器的攻击,目前,最先进的潜艇最大潜深已达到1000米,反潜鱼雷必须适应大深度航行才能完成反潜任务。为此,一是鱼雷壳体必须采用高强度的新型材料,如
合金钢、玻璃钢等。其次是发展不受水深限制的动力系统。当前美国的MK48鱼雷和MK50鱼雷航深可达800—1000米;
法国的“海鳝”鱼雷采用高强度的纤维绕层材料,最大航深已超过1000米;未来的反潜鱼雷可在1200米的深度上对潜艇发起攻击。随着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反潜鱼雷的智能化有了很大的提高,未来的反潜鱼雷在多次攻击、目标识别、目标选择等方面将有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