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台儿庄》是1986年于中国上映的一部战争电影,由
杨光远和
翟俊杰执导,
田军利和费林军编剧,
邵宏来、初国梁、
江化霖主演。影片获得第七届
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影片奖提名、第十届
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奖等多项奖项,被认为是新中国第一部反映
中国国民党正面抗日战场的电影,并促进了两岸同胞的沟通往来。
影片根据1938年真实的台儿庄战役拍摄,讲述了1937年12月日军侵占南京、
济南市后,为与津浦路北线日军策应,于1938年1月开始南北合围
徐州市,中国第五战区司令长官
李宗仁被派到徐州指挥战斗,中方与日军进行了激烈斗争,最后在徐州要塞台儿庄取得了胜利。
影片剧情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并屠杀百姓30余万人。随后,日军为打通
京沪铁路,欲南北合围徐州。
抗日战争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
邵宏来饰)被派往徐州指挥战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白崇禧(
陈继铭饰)协助他一同指挥作战。李宗仁到徐州后参加了一场中外记者招待会,回答了一些关于此次作战的问题。为增强战斗力,他将到处遭到排挤的王铭章(
翟俊杰饰)的川军一二二师收入麾下,还主动起用被舆论误解为“汉奸”的张自忠(初国梁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
蒋介石(
赵恒多饰)为让自己器重的
汤恩伯(张铭煜饰)定心参战,将与自己一向不合的
韩复榘(齐春祥饰)的重炮旅拨给了汤恩伯。驻守
山东省的韩复很是不满,为保存实力不战而退,致使军事重镇
济南市落入日军手中。蒋介石为整饬军纪将韩复榘枪决。
1938年1月12日,日军攻占青岛,板垣第五师团为与矶谷第十师团策应,在临沂与中国军队展开斗争。在临沂之战中,
庞炳勋(李进业饰)部队伤亡惨重。尽管和庞炳勋有过节,张自忠却不计前嫌主动请缨,带部队及时增援,击溃了板垣第五师团,守住了临沂。1938年3月16日,矶谷第十师团不等东南两路日军配合,就直接进攻滕县,与王铭章带领的川军一二二师进行激战。
李宗仁命令
汤恩伯增援,但其未能赶到。川军一二二师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誓死不退,师长王铭章以下全部壮烈殉国,滕县最终陷落,王铭章因不愿被俘选择了开枪自尽。
蒋介石为王铭章开了追悼会以纪念其英勇精神,中途日军战机飞过,蒋介石仍面不改色。
日军占领滕县后,继续向
徐州市进攻。李宗仁决定在徐州以北的要塞台儿庄与日军作战。他部署
孙连仲(宋广汉饰)、张自忠、汤恩伯对日军进行合围。负责正面防御的孙连仲部队在与日军交战多个回合后,死伤惨重。但孙连仲仍命令前线指挥官
池峰城(江化霖饰)务必坚守阵地。池峰城的部下张静波(葛亚明饰)临阵脱逃,池峰城十分愤怒,他炸毁了唯一的退路——运河浮桥,并处决了张静波,然后率敢死队上前线作战。此时,台儿庄的四分之三已经被日军占领。而伏击敌后的
汤恩伯部想保存实力仍然不愿出动,
李宗仁用军法命令他立刻出击,汤恩伯迫不得已向台儿庄背后发起总攻。同时,台儿庄一线军队对日军发起全线反击,日军撤退不及被歼灭。李宗仁向总部发去电报,宣告
台儿庄大捷的胜利。
角色介绍
影片制作
制作缘起
1965年,李宗仁从海外归来,周恩来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欢迎宴会。宴会上,周恩来给电影界人士敬酒,并嘱托时任
北京电影学院院长的著名导演
成荫将李宗仁指挥
台儿庄区一战和他回国的事情拍成电影。成荫自此开始筹划拍摄台儿庄战役,但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拍摄计划不得不就此搁置。1982年,他对来自
广西电影制片厂、正在北京电影学院进修的
陈敦德说起了这件事,希望将来他们能一起拍
台儿庄大捷。然而1984年4月,成荫就离开了人世。
1985年,陈敦德就任广西电影制片厂文学部主任。当时大陆对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抗日的评价也逐渐回归现实。陈敦德认为时机合适,就请求制片厂拍摄台儿庄战役。但对于一个小厂来说,拍摄一部战争大片并非易事。于是厂里请来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导演
杨光远执导拍摄。杨光远推荐了
田军利和费林军创作的剧本《血战台儿庄》。但主角是张自忠,并非最高指挥官李宗仁,且剧本中张自忠牺牲也不符合史实。经商讨,剧本被改成以李宗仁为主线,并力求真实反映历史。在17次改稿后,影片终于开拍。
各方支持
在进行剧本座谈会时,
荷兰著名电影导演
尤里斯·伊文思恰好来华。他一下飞机就要求参会,并介绍了他当年在
台儿庄区的情况:在
台儿庄大捷临近结束时,他和
伊斯雷尔·爱泼斯坦等外国记者一起探访了台儿庄,并拍摄了照片,后编辑在纪录片《四万万人民》中。电影中诸如“人梯渡桥”、“运河战”等许多场景,都取材于这部纪录片中的真实镜头。
曾经先后担任过
李宗仁、
白崇禧秘书的程思远对于影片的拍摄也给予了许多帮助。1938年至1942年,程思远在但任白崇禧秘书期间参加了台儿庄战役。他向剧组仔细介绍了战役的历史背景和真实战况,并提供了他保存的相关照片。影片刚拍出来时,有人认为这部影片美化
中国国民党,不能公映。程思远应邀与中央领导及有关部门一起审查影片。审查后,宣传部门和统战部门意见不一致,中央领导问作为战争亲历者的程思远关于影片的意见,程思远非常肯定地认为影片真实感人,并且相信影片不仅会受到国内观众欢迎,也很可能收到海外观众欢迎。《血战台儿庄》就这样通过了审查。
影片在拍摄时也得到了多方大力支持。当时的国家电影局局长石方禹不仅十分关注该片的拍摄,还积极地进行指导。
八一电影制片厂不仅同意让
杨光远出任导演,对于杨光远需要的各方面人员也同意放行。时任济南军区政委的迟浩田,也派出优秀部队参与拍摄,使影片中战争场景拍得真实而感人。郑洞国、
郑庭笈、覃异之等参加过
台儿庄大捷的国民党军将领也为电影提供了指导。
角色选择
选择演员时,导演
翟俊杰确立了六条“原则”:一、片中真实历史人物众多,演员要神形兼备,且会演戏。二、片中军人居多,应尽量选部队文艺团体演员或具有军人气质的演员。三、片中高级将领应选择阅历较深的中老年演员。四、尽量选择当时在银幕上露面较少、而又具有相当艺术功底和表演经验的演员。“陌生的面孔”具有形象感,符合影片“纪实性的文献故事片”的艺术风格。五、影片中的其他角色,在符合角色设定的前提下,要高矮、胖瘦、丑俊有别,达到人各有貌、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六、影片中有一批各种类型的小角色,可以请艺术造诣极高的演员来演,甚至请名家“屈就”,达到“众星托月”的效果,增强影片分量。
剧组在经过认真挑选后,很快确定了剧中角色的演员,只有主角李宗仁的扮演者没有定下。此时,青岛话剧团演员
邵宏来写信自荐出演李宗仁。邵宏来不仅外貌酷似李宗仁,且也很希望能在银幕上塑造李宗仁的形象。
杨光远立即邀请邵宏来面谈,两人初次谈话后,邵宏来就定下来演李宗仁。
在寻找影片中
韩复榘的扮演者时,剧组也花费了一番功夫。韩复榘长相较有特点:一对小眼似线,瘦长的脸比一般人长三分之一。因此长相与他相似的演员并不容易找到。导演
翟俊杰曾考虑邀请一位观众非常熟悉且喜爱的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来出演韩复榘,但一方面他工作繁忙,另一方面他已经发福,外貌不再“瘦长”。此外,但他对于观众过于熟悉容易“穿帮”。剧组反复思量,请了成都军区战旗话剧团的老演员齐春祥前来试镜。齐春祥不仅长相和韩复榘极为相似,且系“行伍”出身,有些“土气”,却又爱好舞文弄墨,气质和韩复榘也如出一辙。齐春祥早年拍过电影,至此已息影近三十年,他此番重回银幕,以饱满的激情塑造出了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剧组在挑选群众演员时,尽可能利用当地条件,到非职业演员中选择符合生活原型的人,比如影片中郭里集的村民就由当地的农民扮演,负伤的“众勇士”由残疾人扮演,对于西北军和
川军的士兵,剧组也考虑结合地方外貌特点去选择。
化装、服饰、道具
剧组对于演员的气氛妆非常用心。为强化战场氛围,化妆师根据剧组要求,设计出了刀伤、枪伤、烧伤、砸伤等。肉搏战强调刀伤和枪伤,城防战则突出扎伤和黄土。在拍摄滕县之战的时候,扮演王铭章的演员每次化妆都要用三、四斤黄土。从拍摄效果来看,这样的气氛妆非常具有城防战的感觉,也增强了影片的质感。根据剧情需要,剧组还请了一些残疾人士来饰演伤兵,并根据他们的个人条件来化妆。
对于服装,剧组也进行了精心“化妆”。最初,灰军装拍出来在镜头效果上颜色偏蓝。经反复试验,剧组发现衣服刷上
酱油可以呈现黑灰色,于是他们买了几大桶酱油对所有服装进行加工。
影片中的美工均是实景加工。在内景设置上,房屋构造和道具陈设都要求体现时代带特点和地方特色。而对于外景,比如大量出现的战场,就要具有“焦土”感,因此场地要先用炸药炸、用大火烧过再开始拍摄。至于战壕、工事、枪支、弹箱、大刀等道具则不能是干净的。为了使场景更逼真,烟火也在影片中大量使用。在拍摄
台儿庄区的“北门之战”时,剧组使用了 “TNT ” 炸药,其效果要比普通烟火材料真实强烈得多。
影片特色
角色塑造
影片塑造了一个真实可信、有光彩、有深度的
李宗仁的艺术形象。片中李宗仁的戏并不多,导演并没有将大量镜头集中在他身上,也更不是简单地让他出现在危险的战场以展现他的英雄气魄。相反,李宗仁只在几个关键时刻出现,出场简约凝练,并展示出一种临危不乱的状态。影片既从战争的正面来塑造李宗仁的大将形象,比如他为了抗日抵制
蒋介石的压力、收留遭排挤的
川军、起用张自忠等,直接反映了他的爱国精神和用兵之道;影片也从战争的侧面塑造了李宗仁丰满的人物形象,比如他在记者会上巧妙地回答私人问题、兴致勃勃地与
白崇禧用子
占卜战争的吉凶等,展现了他幽默乐观的精神和民族自信力。
剧作结构
影片在剧作结构上阔而不散、紧而不凑,并且因为源于真实事件,故事情节无需过度编织也能保证其联系性和真实性。表面来看,影片中各个事件之间似乎不相关联,如王铭章死守阵地、为国捐躯一事和
韩复榘保存实力、不战而退一事似乎毫无关联,但却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这两件事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国家生死存亡关头只有战斗才能生存、退缩必将灭亡——联系到一起的。影片的最大的矛盾就是不可欺辱的中华民族与凶恶嚣张的
日本侵略者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本身不能调和,蕴含着剧烈的冲突,因此影片不用去编织离奇曲折的戏剧情节,只需按照真实的历史将各个历史人物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所作所为有个性地表现出来,就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艺术风格
导演杨光远和翟俊杰为影片定下的艺术格调就是“纪实性的文献故事片”。影片采用历史纪实性的手法进行拍摄,追求一种史诗式的气魄和规模。影片的事件发展、人物性格、矛盾冲突都符合历史事实,整体也展现出一种还原历史的纪实感和凝重感。而影片也不只是简单地追求直观的逼真和外貌的相似,而是通过纪实风格达到写意的审美境界。最明显展现这种风格的,就是影片结尾的“血肉长城”:随着全景镜头缓慢移动,成百上千牺牲战士的血肉之躯堆成山峦的画面逐渐展现,并配以李宗仁关于战争胜利旁白。这一画面既具有强烈的战争纪实感,又让人产生血肉长城的联想,体现了高尚的民族气概和浩然的爱国情怀,达到了纪实与写意相结合的艺术效果。影片对于李宗仁、王铭章、蒋介石、张自忠、庞炳勋、池峰城等真实历史人物的刻画,既尊重历史事实,不拔高,不丑化,又能从他们各自的抗日行动者体现出共同的爱国精神。影片着力突出人物的爱国情绪,既是纪实的,也是寄托了创作者的遗愿的。影片既尊重史实,又注重艺术构思,既追求拍得真,又力求拍得美。让观众认识历史的同时,也得到爱国正气的熏陶。
荣誉奖项
《血战台儿庄》荣获第七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最佳化妆、最佳烟火三项奖和最佳故事片、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三项提名,第十届
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以及中国反法西斯战争优秀影片奖。
参考资料:
作品影响
1985年,李宗仁之子
李幼邻听闻祖国正在将
台儿庄大捷拍成电影,立刻从
美国飞回祖国。他让接机的
广西电影制片厂文学部的
陈敦德给他看电影。但当时电影的音乐和配音还未合成,陈敦德就给他看了剧本。看完剧本后,李幼邻连连称赞符合历史,但他还是急切地想看影片。陈敦德在请示
国家电影局并得到同意后,陪同李幼邻观看了样片。看了一会,李幼邻就流下了眼泪。广西电影制片厂还安排了出演李宗仁的
邵宏来与他见面。李幼邻见到邵宏来后,一把握住他的手,并激动地感叹太像自己的父亲。
1986年4月,影片在香港首映。台湾“中央社”在港负责人谢忠侯看完影片后,立刻告诉
蒋经国中共在影片中将
蒋介石塑造为正面形象。影片体现蒋介石正面形象的主要部分为:蒋介石在日军飞机轰炸之际仍从容地给牺牲将领王铭章开追悼会。据
陈敦德介绍,这个情节是根据历史资料拍的。这与大陆之前所塑造的国民党、蒋介石的形象显著不同。蒋经国非常震惊,要求看电影的拷贝。
蒋经国和
宋美龄看了影片后,还请了国民党中常委的全体人员观看。蒋经国认为这部电影反映大陆承认了
中国国民党抗战的事实,且没有给父亲蒋介石抹黑。而且他觉得既然大陆政策有所调整,他们也应该作出相应调整。不久后,
蒋经国终于同意开放国民党部队老兵回大陆探亲,分离了37年的海峡两岸同胞终于重逢,由此拉开了两岸公开往来的序幕。
池城峰妻儿跪谢导演
池峰城在
台儿庄大捷中英勇奋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后来因为“历史遗留问题”被关押审查,一直未获得积极评价。影片中,池城峰抗日英雄的形象得到了真实展现。他的妻子和儿子看到后很感动,专程找到导演
杨光远道谢,激动得几乎要下跪。杨光远感慨不已,将这归功于共产党客观对待历史的胸怀,以及祖国大陆对海峡对岸的感情。
票房
继内地上映后,影片于1987年6月11日在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举行盛大联映。6月11日到6月14日的4天,票房收入达到170多万元
港元,在当地排第三名,收回三分之二的成本。
作品评价
影片上映后,得到了许多赞誉。1995年7月,
白崇禧之子、知名作家
白先勇在
台北市的《
中央日报》上谈论抗日战争和
徐州会战,也谈到了《血战台儿庄》。他认为这部影片非常符合史实,对
李宗仁、白崇禧及其他
中国国民党军队将领抗日的贡献都持以肯定态度。并评价这部影片是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人民第一次在银幕上看到国民党抗日真相,以及国民党将士英勇牺牲的形象。
影片1987年在香港公映后,收到了热烈的反响,得到了当地报刊一致称赞。《文汇报》一篇署名
列孚的文章认为影片真实反映了国民党军队战胜日军的一仗,肯定了国民党将士用生命讴歌中华民族无畏的牺牲精神。《大公报》一篇署名施君玉的文章认为大陆对国民党在抗日中的贡献及对
蒋介石的评价一改过去的偏颇,非常开明,也希望台湾当局抛弃“党见”,停止“反共”歪曲。《文汇报》还有一篇署名王方的文章评价这部影片在卢沟桥事变50周年之际上映很有意义,既提醒老一辈人勿忘国耻,也提醒新一代人曾经有过一段抗日战争的历史,是国共合作全民抗日才打败了侵略者。
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时,《
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称《血战台儿庄》在没有“大片”的80年代,其震撼完全不输今天(2005年)任何一部好莱坞战争大片;并称赞其具有“史诗般的主题”和“油画般的色彩”,堪称中国第一部具有大片意识的军事题材电影,且认为其是新中国第一部反映
中国国民党正面抗日战场的电影,展现了对于国民党抗日的客观评价和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的鲜明主题。
著名影评人
陈宝光对影片中人物的塑造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影片没有丑化
蒋介石,而是依据真实历史把握住了其“抗日将领”的基调,并且也非常成功地刻画了总指挥
李宗仁从容不迫、运筹帷幄的大将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