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三
中国经济地理学家
周立三(1910年9月20日—1998年5月27日),男,汉族,中国国情研究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中国著名经济地理学家,农业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周立三院士是中国现代地理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1933年7月,从中山大学地理系毕业后即从事地理学研究工作。1946年到美国威斯康星州大学研究生院进修,打下全面的地理科学的功底。1947年回到中国后,晋升为中国地理研究所研究员。20世纪60年代起指导培养了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2名。1998年5月27日周立三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88岁。
周立三主要从事农业地理、综合考察和国情分析研究。先后获评江苏省劳动模范,先后获竺可野外科学工作奖、香港特别行政区何梁何利基金奖地球科学奖。研究成果《中国国情分析(1—4号报告)》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地球科学奖。
人物生平
早期与学业经历
周立三1910年9月20日生于浙江省杭县(今杭州市)。
20世纪30年代初,周立三以个人优秀的成绩被保送广东中山大学官费留学,与周廷儒,楼桐茂先生一起号称“浙江三剑客”。1933年7月,他从中山大学地理系毕业后,即从事地理学研究工作。1933年9月—1939年12月,先后在陆地测量总局边疆历史地图编委员会任技士,在国立编译馆任编译,编著出版了《日本地理大纲》,在广西大学文史地科任副教授。
工作经历
1940年4月周立三转入北碚区,协助黄国璋筹建中国第一个地理研究机构,中国地理研究所于1940年9月正式成立,周立三负责人生地理组资料室工作。1943年周立三在侯学焘、陈泗桥等的配合下,负责《四川经济地图集》的编制工作。1944年参与国父实业计划“西北科学考察团”,到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等地,作了半年左右的科学检查,同时发表了“哈密市——一个典型沙漠沃州”等论文。1946年到美国威斯康星州大学研究生院进修,打下全面的地理科学的功底。1947年回到中国后,晋升为中国地理研究所研究员。1949年中国地理研究所部分人员迁至广东省广州市,周立三在南京留下并担任南京留守工作站的负责人。周立三与当时地下党员施雅风领导了“反搬迁搞应变”斗争,成功抵制中国国民党当局想要将中国地理研究所全部迁往广州和台湾的图谋,为保存新中国地理研究机构和骨干力量做出了贡献。1949年5月起,协助竺可桢筹备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1950年10月30日,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4年1月周立三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在担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期间,主持完成“中国农业区划的初步意见”,将中国划分为6个农业地带以及16个农业区;主编完成《甘青农牧交错地区农业区划研究》;主持新疆综合考察队并担任队长,考察历时5年,取得丰硕成果,为新疆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1959年7月9日,周立三担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副所长。
1964年11月,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文革”期间,周立三被停职,研究工作中断,直至1978年2月,被推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78年3月正式恢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务。
1980年7月,被接纳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1月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3年9月,担任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科学顾问组副组长。1984年3月,担任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名誉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所学位委员会主任等职务。1986年,周立三受命成立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小组。1987年受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的委托领衔承担了国情分析研究。1988年3月被推选为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989年10月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发表了第1号国情报告《生存与发展》。
1990年中国科学院将国情分析研究列入院长基金特别支持项目,予以长期资助。1992年12月主持发表第2号国情报告《开源与节约——中国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的潜力与对策》。1994年发表第3号国情报告《城市与乡村——中国城乡矛盾与协调发展》。1995年发表第4号国情报告《机遇与挑战——中国走向21世纪的经济发展目标和基本发展战略研究》。
此外,周立三还曾担任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人物逝世
1998年5月27日周立三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88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果
新疆的资源开发
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周立三倡议并主持了新疆综合考察,综合研究新疆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农业合理布局的问题,完成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及农业合理布局的远景设想》综合考察报告以及十三个专题研究报告,有针对性地论述了有关农牧业生产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新疆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农业区划研究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期间,周立三先后主持各级农业区划研究工作,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开创了中国农业区划研究的新领域。论述了全中国10个一级区和34个二级区的农业发展方向,并分别就土地资源、农业生产布局、农业技术改造等重大问题进行了专题分析,提出建议,研究报告被中央许多部门广泛应用和参考。
国情分析研究
周立三在晚年开拓的国情分析研究中,第一次从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角度对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基本矛盾进行系统分析,撰写了两万多字的“中国农村国情简要分析”,共发表了8份国情报告,科学地论证了中国现代化只能选定持久战和非传统模式,强调资源节约和适度消费,为中央高层次咨询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代表性论文
周立三一生发表论文80多篇。以下为在中国知网最高引10篇:
主要著作
周立三一生共出版著作20多部。
人才培养
周立三注重中青年科技人员的培养,20世纪60年代起指导培养了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2名,培养的部分学生已成为院士和学术界高层领导。
荣誉与获奖
个人荣誉
科研获奖
后世纪念与影响
纪念周立三先生专题由中国科学院官网主办,共设置会议报道、生平事迹、学术报告三个版块。
周立三科研奖励基金是1997年周立三获香港特别行政区何梁何利奖后捐赠10万港元及研究所配套奖励经费构成,旨在奖励为研究所科研作出突出贡献的35岁以下优秀青年科技人员,每两年评选一次,是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对青年科技人员的最高奖励。
周立三院士百年诞辰铜像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设立,于2010年10月18日落成。
2018年5月28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举行了“一代宗师,科技楷模—纪念周立三先生座谈会”。
人物评价
陈述彭在《缅怀周立三先生》一文中表示:“周立三为现代地理科学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鞠躬尽,为地学界做出了光辉的榜样。”
周光召在周立三学术思想研讨会上谈到:“周老(周立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坚持科学真理、甘于奉献、淡泊名利的精神,特别强调了周老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深的战略思维能力是他做出如此重要贡献不可或缺的基础。”
杨桂山在《学界楷模 长者风范——怀念周立三先生》一文中以“治学严谨、实事求是,清正廉洁,淡泊名利,悉心关怀,提携后辈。”高度评价了周立三。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期与学业经历
工作经历
人物逝世
主要成就
科研成果
新疆的资源开发
农业区划研究
国情分析研究
代表性论文
主要著作
人才培养
荣誉与获奖
个人荣誉
科研获奖
后世纪念与影响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