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娜河畔》是
宁夏回族自治区作家
阿舍创作的长篇小说,2022年在《民族文学》汉文版发表,后由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宁夏人民出版社于2023年9月1日出版。
《阿娜河畔》讲述了两代农垦人在荒原上开垦荒地、建设家园,兼带守卫边疆安全的生命历程。小说多角度、多方位地描写了边疆建设的壮阔事业和巨大变迁,以及边疆人民生活的跌宕起伏和亲情、爱情、友情的真挚可贵,展现了边疆建设者为家国而奉献、为理想而奋斗、为生活而努力的动人篇章。
2022年11月,《阿娜河畔》获得《民族文学》2022年长篇小说奖;2023年1月入选
中国作家协会第二批“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2023年6月入选北京宣传文化引导基金特别项目;2024年11月16日,《阿娜河畔》获得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
骏马奖长篇小说奖。11月18日,《阿娜河畔》入选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
五个一工程奖”优秀作品奖名单。
创作背景
创作想法
维吾尔族作家
阿舍是“兵团二代”,出生并成长于新疆南部塔里木河下游的军垦农场。18岁时,考上大学离开农场,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农场生活。大学毕业后,她生活在宁夏银川,但时空的阻隔并未剪断自己与故乡的血脉情缘。她曾经说过,故乡给了一个人最初也是最重要的成长记忆和成长经历,是一个人
世界观、心灵空间和性格的塑造和养成地,是一位作家审美基因的形成地。创作这部作品的想法源于她得知自己出生的农场被撤销合并的那一年。
资料搜集
2016年起,阿舍开始专门搜集与兵团有关的资料,农业、工业、教育、水利、科学、医疗等方方面面,涉及文学创作、
口述历史、纪实采访、学术分析等,两代边疆建设者的不同遭遇让她对兵团历史有了更完整的认知。文献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兵团层面的分类史,如兵团教育、兵团水利;兵团史料集成,这一部分分得更细,如解放新疆史料、早期妇女进疆史料、知青进疆史料;再就是各团场史志丛书、个人口述史以及专题论文,等等。相关的文献资料内容庞杂,根本没有能力逐本读完,有的买回来权作临时查寻备用。
此外,同学之间的聊天,母亲和老友的一个电话内容,都可能被她列入小说素材,用没用上倒不一定。在五六年的准备过程中,除了查找和翻阅相关文献资料,她还要做一些采访交流,其间她还实地回过农场的家园,感受它的变迁与
湮灭。
创作过程
通过学习各种资料,阿舍渐渐了解了兵团的大历史、农场的局部历史和兵团人的个人史。阅读和学习也改变了小说的架构。起初,阿舍是打算从
改革开放写起的,主要写写知青这代人参与边疆建设的历程,但当了解了兵团和农场的整体历史进程后,她发现略去最初来到农场的那批转业军人和支边青年的故事,是不公平的。最苦的人,是最早来到农场的那批人,对农场感情最深的也是他们。她虽然生在农场、长在农场,但对上世纪50年代这批建设者却并不熟悉,她熟悉的是1960年以后陆续来到农场的内地知识青年。大量的阅读与思考,直接使小说的时间前移到1950年代初期。
阿舍在《阿娜河畔》的写作中,首次将自己与故乡的关系变成了文学与历史的关系,同时放置了自己的思考——
集体主义、利他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到底哪一个选项能让我们自身、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所以在小说中,她让被时代洪流所裹卷的成信秀、明中启、石昭美等人努力地去寻找自我实现自我,试图通过他们,为自己的思考寻找一种通过的路径。她觉得她的思考还在不断向前摸索,《阿娜河畔》只是其中一段。
出版历史
发表
出版
内容情节
《阿娜河畔》讲述了在新疆茂盛农场的建设中,以明双全一家为代表的人们在这片土地上的生活历程。该小说从明双全一家为代表的建设者生活经历开始。明家人生活的农场,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建设者队伍中,有战士,有培育农业、勘探水文的技术干事,有支援建设、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等,这些人来自中国大地的天南海北,凭一腔热血和憧憬,甘愿来到大漠边疆,立志将
荒漠建设为
绿洲。面对
戈壁的茫茫天地,农场是所有人安身立命的寄托,让人与人之间形成了亲如手足、血脉相通的心灵联系。第一代人明双全、李秀琴等无私地为边疆建设事业和子女付出自己的一生,第二代人明中启和明千安两兄弟则在时代面前做出了坚守和开拓两种不同选择。在上山下乡的历史时期中,一批批知识青年来到边疆,为边疆建设注入了新的血液力量,他们也与原住民之间发生的情感故事。该小说多角度、多方位地描写了边疆建设的壮阔事业和巨大变迁,以及边疆人民生活的跌宕起伏和亲情、爱情、友情的真挚可贵。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
改革开放后,展现了几代人在边疆的建设事业中为家国而奉献、为理想而奋斗、为生活而努力的故事。
角色介绍
明双全
明双全就地转业进入大生产,成为农场的第一代建设者。明双全夫妇勤劳踏实、宽厚善良。他们对农场强烈的归属感尤为让人感动。初来乍到时的农场,百里
荒漠,千里
戈壁,一片未开化的景象,但这丝毫未能影响他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李秀琴
明双全的妻子李秀琴是军属的代表,她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凭借着对生活的热忱和对家人的热爱,在艰难困苦中帮丈夫撑起了一个家,把贫瘠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成信秀
成信秀是出身
湖南省乡绅家庭的才女,高三时选择了奔赴新疆,投身水利建设。小说以成信秀为核心,讲述了她与青梅竹马的恋人石永青、革命干部许寅然之间的感情纠葛。
明中启
明中启,是40后在农场长大的一代建设者,他敏而好学、积极向上,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以及稳固的人生信条,因而在面对平凡出身、艰难生活时体现出超乎常人的执拗。明中启随母亲李秀琴从老家来到农场,出场仪式是在农场小学开学典礼上完成的,比同班同学年龄更大也更为成熟。农场永远是明中启心中最深切的牵念,在农场的学校里读书、任教,他爱慕楼文君,曾偷写“情信”被妻子发觉。晚年的明中启,夫妻关系不睦、身患
肺癌。
明千安
明千安是明中启的弟弟,他重情重义,敢做敢为,而同为农场子弟,与哥哥明中启不同的是,他不满足于现状,最终通过走出去完成了自我的突破与形塑。
石昭美
石昭美,是成信秀的女儿、明中启的妻子。她作为妻子的痴情与倾尽所有。石昭美痴情一生却发现丈夫“精神出轨”。
创作特点
叙事结构
万川归海式结构
由于题材的独特性,阿舍在《阿娜河畔》中选择了一种独特的结构方式,即“万川归海式结构”——从全国各地奔赴而来的建设者们犹如一条条支流最终汇拢于阿娜河畔这片干旱的大海,他们各自拥有独特的“前史”,聚在一起后又创造了更加丰饶的生活,掀起时代的潮流、激起生命的浪花。小说开始交代了来自
山东省的明双全和李秀琴扎根于阿娜河畔的故事,可谓是“省笔”;紧接着让阿娜河畔的旱海接纳了来自
湖南省的成信秀、石永清等人,可谓是“插笔”;此后随着来自
上海市、
甘肃省等各个不同地方的人们,聚集于阿娜河畔,汇成了小说的“万川”。
川流不息式结构
川流不息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它们也构成了整个小说的故事主线:其一,汇聚于海洋之后的万川构成了它们后代的命运,子辈们的故事便是激荡着新一轮人生与命运、爱情与日常的时代洪流,其中作为援疆二代的明中启和石昭美的爱情、婚姻与家庭故事可以看作是《阿娜河畔》的故事主线,正是他们的故事所构成的主河道,让川流不息的生命奔腾成为父辈故事的续集;其二,后续源源不断加入的万川,壮大并推动着川流不息的翻涌与滚动,尤其是
上海市来的姑娘楼文君在明中启与石昭美的婚姻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便构成了川流不息的第二种力量。
人物串联写法
《阿娜河畔》用两代人纵贯五十余年的命运轨迹,串联起茂盛农场的建设史。小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各有重要人物串联,这些人物都和当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人物形成呼应关系。第一部分以成信秀为核心,讲述这个出身
湖南省乡绅家庭的才女,如何深入新疆投身水利建设,又如何在坎坷的爱情路上与两个男人结成家庭。第二部分的核心人物是明中启。小说第三部分的核心人物是石昭美。小说的结尾与一般书写地方发展史结尾必须欢天喜地、民熙物阜不同,《阿娜河畔》里茂盛农场经过五十年的拼搏奋斗,被其他农场合并。这个引无数人长眠于此的地方,在地图上消失,但《阿娜河畔》却因此有了殊别于同类作品的沉郁顿挫。
叙述风格与基调
《阿娜河畔》开篇便确定了小说整体的叙述风格与基调。这种自然风貌与人文景观的描写,在小说中比比皆是,它们既是作品的有机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叙事的节奏,使得整个叙事波澜不惊、淡然铺开。在作家的笔下,农场的故事,如泱泱流水,顺势而动,一切情节皆随自然铺展的叙述,不疾不徐而又流畅裕如地展开,缓缓地打开一幅清晰勾勒的边疆人情绘本。
与这种素朴自然的环境完全谐适的同样是日常生活的本色叙写,小说所表现的内容全部为特定时代普通人的生活故事。而恰恰是这些最普通又最本真、最自然又最生动的记录,形成了小说独具特色的关于农场“史诗”般的描述。作家看似随意地选取了几个普通的农场建设者家庭作为表现对象,却在作品中演绎了农场数十年的历史变迁,塑造了时代迁延中进退变化的不同类型的农场人物典型。从小说客观冷静而又丰富全面的叙写中,即便不熟悉农场生活的读者亦能触摸到农场历史原有的生动肌理与鲜活质感。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
相关评价
《阿娜河畔》彰显了
宁夏回族自治区作家非凡的独特创造,呈现出鲜明的文学品格,是填补宁夏题材空白的创新之作,拓展了宁夏文学创作的书写疆域,拓宽了宁夏小说创作的文学边界。(宁夏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雷忠 评)
在中国当代文学书写中,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与农场生活的独特景观始终未被充分重视、深入挖掘和生动呈现,直接取材于农场题材的小说更是少见,这是文学的一大遗憾。而
阿舍的长篇小说《阿娜河畔》的及时出现不禁让人眼前一亮,作品以阿娜河畔的茂盛农场为主要场景,展现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生活画卷,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农场建设史和建设者的情感变迁史,为“农场故事”增添了新的叙事维度和审美形态。(《
民族文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