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惠勒(William Wyler,1902年7月1日-1981年7月27日),
美国男导演、制片人。1902年7月威廉·惠勒出生于法国
阿尔萨斯。1925年开始担任导演,从影45年,职业生涯横跨默片时代到20世纪70年代。主要活跃于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的美国好莱坞。威廉·惠勒一生荣誉颇丰,曾获得过12次奥斯卡提名,3次奥斯卡最佳导演奖。1981年7月于
加利福尼亚州去世。
1925年,他执导处女作《The Crook Buster》。1936年,执导的爱情电影《
孔雀夫人》上映,该片获得了
第9届奥斯卡金像奖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提名,威廉·惠勒也因此获得了最佳导演提名。之后,他执导的电影《
忠勇之家》于1942年上映,他凭借该片获得了
第15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最佳影片奖和最佳导演奖 。四年后,又凭借其执导的
剧情《
黄金时代》获得了
第1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和最佳导演奖 。
1953年,他以《罗马假日》斩获
第26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最佳影片提名和最佳导演提名。1956年,他执导的战争电影《四海一家》获得了第10届
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三年后,威廉·惠勒凭借战争电影《
宾虚》一举获得了
第32届奥斯卡金像奖12项提名,同时获得最佳导演奖。1968年,凭借拍摄的爱情喜剧片《
妙女郎》,威廉·惠勒再次获得了
第41届奥斯卡金像奖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提名 。在其职业生涯中,他还分别于1966年和1976年获得了由
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的两个重要奖项——授予制片人的最高荣誉欧文·撒尔伯格奖和
特别贡献奖。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1902年7月1日,威廉·惠勒出生于法国
阿尔萨斯的一个犹太家庭,父亲是
瑞士商人,母亲是热爱
歌剧的德国人,他从小生活在德法流动管辖的阿尔萨斯地区。
学生时代,威廉·惠勒因不良行为而多次被学校开除,但他先后于
洛桑商业学院学习商业知识和法国巴黎国立音乐学院短暂学习
小提琴。在
法国巴黎国立音乐学院学习期间,他碰见了他母亲的远房表亲,
美国明星制的创建人,
环球影业总裁卡文·莱默尔,在他的鼓励和推荐下,威廉·惠勒前往美国环球影业工作。在此之前,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还曾在
巴黎销售衬衫和领带等杂货。1920年,威廉·惠勒加入环球影业位于
纽约的国际宣传部。1922年,被调到
加利福尼亚州的
北京环球度假区,担任如办公室文员、物业员、剧本文员和选角导演助理等副手工作。
从影经历
30年代前
1920年代他先后担任《
宾虚》《钟楼怪人》等多部电影的副导演。1925年,他开始以导演身份执导电影,执导的首部影片是《The Crook Buster》。这是默片时代的尾声,也是有声电影时代很的序章。在这一时期,1925-1928年间,他陆续导演了《The Fire Barrier》《Hard Fists》等20余部无声西部片,并在1928年凭借《万里寻郎》圆满结束这一段创作期,进入更负盛名的浪漫喜剧类型电影创作阶段。同年,威廉·惠勒正式成为
美国公民。1929年,威廉·惠勒开始拍摄有声片,《爱情陷阱》和《摇晃》是威廉·惠勒最初拍摄的部分有声电影。1929年,他拍摄了由
查尔斯·比克福德、
雷蒙德·哈顿等联袂主演西部片《地狱英雄》,该片在死亡谷拍摄,是
环球影业第一部完全在现场拍摄的有声电影。同年,其执导的喜剧片《善意的欺骗》上映,该片由
劳拉·拉普兰特主演。
30年代
30年代开始,威廉·惠勒进入了自己电影生涯的辉煌时期。虽然这一时期美国经济衰退,一度迎来大萧条,但好莱坞凭借给大众造梦的制片业,却得到了繁荣。此时的他主要拍摄根据文学名作改编的电影作品。1930-1935年之间,威廉·惠勒执导了了较多
剧情电影和爱情电影,如1932年的《卡尔弗的汤姆·布朗》,1933年的《律师》,1934年的《红杏出墙》和1935年的《巴巴利海岸》等。
1935年,他对
普雷斯顿·斯特奇斯的费伦茨·莫尔纳尔戏剧进行改编,拍摄电影《好仙女》,这也是他在
环球影业11年工作中的最后一部影片。随后,他在
二十世纪影业任职,参与制作了浪漫喜剧《同性恋欺骗》,并在1936年与制片人
塞缪尔·戈德温签约。这一年9月,他执导并参演的爱情电影《
孔雀夫人》上映,该片获得了
第9届奥斯卡金像奖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提名,威廉·惠勒凭借该片获得了第9届
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提名,并确立了自己在好莱坞的地位。1937年,威廉·惠勒根据丽莲·海尔曼的
话剧改编拍摄了影片《
死角》,该片由
西尔维娅·西德尼、
乔尔·麦克雷等人主演,获得了观众的好评。同年,他还拍摄了
南北战争背景的《
红衫泪痕》,凭借该片他获得1938年第6届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
贝尼托·墨索里尼杯最佳国际电影提名。
1939年,他根据
英国女作家
夏绿蒂·勃朗特的小说《
呼啸山庄》改编拍摄了同名电影,影片由英国杰出演员劳伦·奥立佛担任主演,影片上映后大获成功,成为这一时期最持久的银幕浪漫故事之一,威廉·惠勒凭借此片获得了第12届
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提名。 影片对原著的情节和人物进行了多处的重构与重塑,使之呈现出独特的“罗曼司”,恰好给予了处于经济大萧条时期的人们心灵上的慰藉。正如有人所言:“1939年版的《
呼啸山庄》是对这部世界经典著作的一次郑重其事、颇具匠心、选材精细的故事新编。直至今日, 它仍为电影观众提供了一部丰富的罗曼史”。另外,在这一时期,他还与摄影师格雷格·托兰德合作,创新使用深焦
电影摄影,营造出深度
错觉的视觉风格,增强了画面的自然感和戏剧性。
40年代
40年代的威廉·惠勒继续保持创作热情,拍摄了众多优秀影片。1940年,他执导犯罪片《
香笺泪》,该片由当时的当红演员
贝蒂·戴维斯和
赫伯特·马歇尔出演。影片获得了
第13届奥斯卡金像奖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奖提名,威廉·惠勒也因此获得最佳导演提名。1941年,由他执导的电影《
小狐狸》上映。影片改编自赫尔曼的同名南方哥特式戏剧,获得了
第1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提名。
1942年,他执导的影片《
忠勇之家》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六项大奖。这时的
美国因为
偷袭珍珠港对
日本和
德国宣战,影片的主题恰好契合这一时代背景。故事讲述了在1939年德国疯狂轰炸
英国时期,一个在后方支持英国对德国作战的家庭女主人的生活,并塑造出高尚勇敢的英国妇女形象。由于这部影片很好的鼓舞士气,得到了当时英国首相丘吉尔的赞美,他称这部影片“是最好的战时动员,抵得上100艘战舰”。而拍摄完这部影片之后,威廉·惠勒立即以空军
少校的身份参军,并在此期间参与制作了三部关于他所属
战略轰炸机群的纪录片:《孟菲斯美女:飞行堡垒的故事》(1944),《战斗女士》(1944)和《霹雳》(1947)。其中《孟菲斯美女:飞行堡垒的故事》是威廉·惠勒在轰炸机跟拍的军事行动过程,该片以惠勒和他的船员在
德国上空拍摄的空战镜头为特色,另外,他的同事、电影摄影师哈罗德·J·坦南鲍姆 (Harold J. Tannenbaum)中尉,在拍摄过程中被击落身亡,他本人的听力也因飞机周围
高射炮爆裂的噪音和脑震荡而部分失聪。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威廉·惠勒回到好莱坞继续导演生涯。1946年,威廉·惠勒执导了二战后个人首部电影《
黄金时代》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8项大奖。这部影片以三个二战后返回家乡重寻生活意义的士兵为主角,深刻触及了当时美国的生活现实,反映了重大的社会问题,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一经上映便大受欢迎。但很快,
美国文艺界开始了残酷的清洗,“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在1947年,把威廉·惠勒列入了黑名单,以同情
共产主义和共产党暂停了他的导演活动,并对他的作品进行了处理。尽管惠勒对他们的指控进行了批驳,也成为当时著名的“十君子”之一,但最后,由于当时美国“麦卡锡主义”的猖和电视的兴起,他的职业生涯和好莱坞电影一起开始衰落了。1949年,他执导的爱情片《
女继承人》上映,该片由
奥莉薇·哈佛兰、
蒙哥马利·克利夫特主演,改编自舞台剧《华盛顿广场》,讲述了个性腼腆的富家小姐凯瑟琳·斯洛珀倾心于外表帅气的年轻人莫里斯·汤森,随后发现男友只是贪图她的财产,开始伺机报复对方的故事,获得了包括
第2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
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最佳原创配乐等在内的提名或奖项,他也凭此片获得了
第7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导演奖。
50年代
风波结束后,好莱坞迎来复苏,威廉·惠勒成为振兴好莱坞的重要人物。1951年由他拍摄的
黑色电影《侦探的故事》上映,该片获得了第5届
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威廉·惠勒则凭借该片获得了
第2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1953年,由他执导的浪漫爱情电影《
罗马假日》上映。这部影片除了发掘了国际巨星
奥黛丽·赫本大放异彩,也成为威廉·惠勒职业生涯中重要的一部作品。影片讲述一个
英国公主,在罗马度假时,和一个
美国记者相识的感伤恋爱的故事。《罗马假日》情节简单,导演将罗马的名胜风光生动地融入了剧情之中。这部影片获得了
第26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提名和第14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狮奖提名。1955年,执导
黑色电影《
危急时刻》,该片由
亨弗莱·鲍嘉和
弗雷德里克·马区主演,讲述了印地安娜州伯里斯郊的席如一家,被三个越狱犯强行进入并绑架的故事。
1956年凭借执导的战争电影《四海一家》,威廉·惠勒获得了
第2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该片也获得了第10届
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 。1958年由威廉·惠勒导演,
格利高里·派克、
简·西蒙斯领衔主演的西部爱情片《
锦绣大地》上映。虽然在这个时期内威廉·惠勒个人取得了众多成就,但由于电视的兴起,电影行业整体面临危机,好莱坞也面临着严重的冲击与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威廉·惠勒承担起与电视抗衡、重振电影行业的责任。
1959年,威廉·惠勒导演的鸿篇巨制《
宾虚》,一举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等11项大奖,创造了奥斯卡获奖记录。凭借这部影片,大量观众重新使涌向电影院。这部史诗巨作讲述了古代罗马一个犹太青年最后战胜敌人、成为一个英雄的故事,场面宏大,情节曲折,给好莱坞重新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宾虚》标志着威廉·惠勒达到导演生涯的一个高峰,也标志了美国电影史上的一个高峰。
60-70年代
60-70年代,威廉·惠勒的活动逐渐减少。这一时期里他拍摄的重要影片主要有1965年《
蝴蝶春梦》,1968年《
妙女郎》和1970年《琼斯的解放》。其中《滑稽女郎》是威廉·惠勒的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音乐剧,上映后大受欢迎,获得了
第41届奥斯卡金像奖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奥斯卡最佳摄影奖等八项提名。此外,1966年,威廉·惠勒再次与
奥黛丽·赫本合作,拍摄了带有轻喜剧和浪漫色彩的犯罪影片《
偷龙转凤》。1965年,他获得了美国电影科学与艺术学院颁发的撒尔伯格纪念奖,又于1976年获得了由该学院颁发的
特别贡献奖。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威廉·惠勒共发掘塑造了14个获得了奥斯卡表演奖的电影明星。而他本人也三度获得了奥斯卡的最佳导演奖。由他执导的《
黄金时代》《罗马假日》和《
宾虚》都成为是电影史上的经典。他以追求完美著称,经常反复拍摄,有一个“拍99次的惠勒”的称号。
从军经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威廉·惠勒参加了
美国陆军航空队。他在随军拍摄纪录片时,于
意大利上空炸聋了一只耳朵,并在战争结束时以
中校军衔(Lieutenant Colonel)退伍。战时从军经历让他获得空军奖章(Air Metal)、
欧洲非洲-
中东战役奖章(European–African–Middle Eastern Campaign Medal)、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奖章(World War II Victory Medal)。
晚年与逝世
晚年的威廉·惠勒与妻子玛格丽特·塔利切特(Margaret Tallichet)四处旅行,不再专注于电影事业。1981年7月27日,威廉·惠勒因心脏病发作在
加利福尼亚州比佛利山庄的家中去世。葬于加利福尼亚州
格伦代尔森林草坪纪念公园(Forest Lawn Memorial Park Glendale California USA)。
个人生活
威廉·惠勒的首任妻子是玛格丽特·苏拉文(Margaret Sullavan),二人因电影《好仙女》结缘,但婚姻并未维持太久。威廉·惠勒的第二任妻子是因《三楼的陌生人(Stranger on the Third Floor)》等影片出名的
美国女演员玛格丽特·塔利切特。二人于1938年结婚。
威廉·惠勒有五个孩子,其中女儿凯瑟琳·惠勒(Catherine Wyler)继承了威廉·惠勒的衣钵,成为一名导演。
主要作品
导演作品
资料来源
制片作品
资料来源
编剧作品
资料来源
摄影作品
资料来源
参演电影
导演助理作品
资料来源
荣誉奖项
影视荣誉
资料来源
人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