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博物馆
中国广东深圳市的综合性博物馆
深圳博物馆(ShenZhen Museum)是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的文物系统国有博物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包括4处馆址,分别是位于深南大道北侧、同心路6号的古代艺术馆,位于市民中心A区的历史民俗馆,位于福田区福中路184号的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和位于罗湖区南庆街13号的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
1981年,为展示深圳市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收藏研究相关文物,深圳市经济特区博物馆被批准设立。博物馆主楼工程(古代艺术馆)于1984年2月破土动工,并于1988年竣工开馆。2008年初,更名为深圳博物馆。在这之后,深圳博物馆又建立了三处分馆,分别是2008年12月建成的历史民俗馆、2017年12月改造完成的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和2018年10月完工开放的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2020年,深圳博物馆老馆(古代艺术馆)改造工程完成。博物馆如今建筑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是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教育为一体的大型总分馆制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
深圳博物馆设有常设展览“古代深圳”“近代深圳”“深圳改革开放史”“深圳民俗”等,截至2021年底拥有馆藏文物17225件(套),其中藏珍贵文物5444件(套),另存有改革开放史实物资料20多万件(套)。文物种类有陶器、绘画、书法、瓷器、印章、铜器等,代表性展品有凤鸟纹铜鼎、四兽纹铜镜、“九九乘法口诀”刻文陶砖、白地黑花开光诗文八方枕等。
1995年,深圳博物馆荣获中共深圳市委授予的“深圳市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2012年,深圳博物馆被评为中国国家一级博物馆。2013年,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授予深圳博物馆“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称号。
历史沿革
成立背景
198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中,深圳发现了许多文物古迹。
1981年8月,广东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来到深圳,会同深圳市文化局、深圳市图书馆等单位有关人员,在深圳市开展文物普查活动,并对深圳的部分遗址和古墓群进行考古发掘。两个月内,调查发现了大鹏、南头两座古城以及蛇口、南头、松岗、葵涌、大鹏等26处史前遗址,并对小梅沙、赤湾、鹤地山、大黄沙、咸头岭遗址和红花园古墓群等进行考古发掘,出土和征集了大量珍贵文物。
1981年10月17日,为收藏、研究这些文物,展示深圳市的历史和文化,深圳市编制委员会批准设立深圳市经济特区博物馆,后更名为深圳市博物馆,2008年初改为深圳博物馆。
建设历程
场馆初建
在批准设立深圳市经济特区博物馆后,1982年5月1日,深圳市计划统计局下发文件,确定博物馆基建立项,并于6月上报市规划国土局,申请博物馆用地,要求在特区报社侧规划10000平方米地段作为博物馆馆址。同年年底,博物馆被深圳市委、市政府列为深圳八大文化设施之一,重点建设。该馆即为如今的古代艺术馆。
博物馆的征地及馆舍建筑设计工作于1983年完成后,1984年2月,博物馆主楼工程破土动工。工程进行期间,3月,深圳市编制委员会下发文件,同意博物馆下设办公室、陈列部、保管部、群工部、考古部,事业编制定为45名。7月,文物库破土动工。工程进行至1985年1月,深圳博物馆展楼、办公楼、文物库、视听厅四座独立建筑物全部封顶。
开馆展览
深圳博物馆在建设的同时,开馆展览工作也在准备。展览的内容在1984年11月博物馆还未建成之时就已经确定,主要包括“古代深圳”“近代深圳”“今日深圳”“祖国文物窗口”“清朝皇帝皇后生活文物展”“张大千早期作品展”“中国现代书画名家新作展”“湖北省古代编钟演奏展”等。
1988年9月10日,深圳博物馆工程竣工,100多位来宾参加了工程验收暨“博览中心”成立的庆典仪式。同年11月1日,深圳市博物馆古代艺术馆(老馆)举办了开馆典礼,推出“古代深圳”“今日深圳”“沈阳故宫博物院清代兵备展”“广东省博物馆陶瓷精品展”“馆藏字画展”等展览。
分馆建设
深圳博物馆的首个展馆古代艺术馆建成后,又先后建立了历史民俗馆、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和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最终呈现出四处馆址。
位于深圳市民中心A区的历史民俗馆于1998年底动工建设,并于2008年12月建成。
位于罗湖区南庆街13号的深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于2012年划归深圳博物馆管理。2017年12月,旧址完成改造并对外开放,成为深圳博物馆的分馆之一。
位于福田区福中路184号的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于2016年完成土建和基础装修。2018年6月,展馆开始展览施工和布展。同年10月,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完工并正式对外开放。
老馆改造
2007年,深圳博物馆老馆(古代艺术馆)的改造工作被提上日程。3月起,深圳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4月,老馆改造办公室成立,之后改造项目的申报立项获得了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局原则上的同意。11月,新馆公共区域及专题展厅装饰工程施工图设计完成。
2010年1月13日,老馆改扩建项目建议书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申请立项,并于2月成立了老馆改扩建筹备办公室。
2016年,挂靠在深圳博物馆的“广东省博物馆协会博物馆陈列艺术专业委员会”成立,20多家地市级以上博物馆加入。
深圳博物馆老馆维修改造工程于2018年初正式开工。该项目总用地面积为38676.9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9778平方米,其中新建及扩建建筑面积约3281平方米,改造建筑面积约16497平方米。2020年4月,深圳市建筑工务署与深圳博物馆在博物馆项目现场举行了移交座谈会。
文物搜集
深圳博物馆建馆初期,许多藏品来自国家、省、市相关单位的调拨。1984年5月2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以函文请求中国国家文化部在可能的范围内支援调拨多余的部分文物给深圳博物馆收藏,以作博物馆建成后长期陈列展览之用。同月10日,中国国家文化部、文物局下发文件,吁请各博物馆(院)从全局性出发在文物藏品上给予深圳博物馆大力支持。国家文物局调拨了2000余件文物给深圳博物馆。河南博物院河南省考古文物研究所等调拨文物670多件,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三级以上的珍贵文物。此外,中国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深圳市公安局等也无偿调拨了大量藏品。
深圳博物馆还有很多馆藏来自征集和社会捐赠。1984年3月,深圳博物馆开始向全国著名书画家征集作品,在三年的时间里征集到著名书画家作品300多幅。深圳博物馆收到的重要捐赠有:日本某企业无偿捐赠中国古代文物310多件,包括三级以上珍贵文物近200件,是迄今为止中国博物馆接收海外文物捐赠数量较大、价值较高的一批;美国著名慈善家贝林捐赠世界野生动物标本230多件;商承祚教授子女捐赠古书画、印章等文物500多件;孙中山家族后人捐赠各类文物藏品3700多件;邓拓家族捐赠古书画40余幅。这些都成为深圳博物馆的重要馆藏。
深圳博物馆文物的又一重要来源是当地的考古发掘活动。例如:1982年8月6~20日,大梅沙遗址被发掘,发现了青铜镞青铜戈各1件,被拆毁的赤湾天后庙旧址中搜集出一对清嘉庆石雕大狮子和一些石柱础;同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水兵受聘请在赤湾打捞一艘清代沉船,捞获船体龙骨以及青花瓷碗、桅灯架等文物;1984年6月,西乡铁仔山古墓群被发掘,清理了东晋南朝墓10余座,出土了一批陶瓷品等文物;1985年4~5月,考古人员在深圳宝安西乡流塘村西北富足山坡地兴建住宅楼群的用地范围内,抢救发掘两晋、南朝古墓22座,出土文物70件;同年5~6月,大鹏鸟咸头岭新石器时代沙丘遗址被发掘,开掘面积达400平方米,出土了较完整的陶、瓷器物,还有铁器和铜钱等文物。
设计布局
博物馆现有四处馆址,分别是历史民俗馆、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古代艺术馆、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各馆设计布局不一。
历史民俗馆
历史民俗馆位于深圳市民中心A区。该馆建筑用地1.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36万平方米,于2008年12月建成开馆。
历史民俗馆由美国著名设计师李铭仪设计。整体造型气势磅礴。该馆的中庭大堂面积为2160平方米,高23米,风格庄重典雅。整个大厅和回廊采用色彩柔和、协调的大理石铺装地面与墙面,上方的采光玻璃天棚采用中国国内建筑中首创的拉锁式玻璃幕墙技术,通过智能遮阳系统,合理利用自然光,进一步烘托建筑的装饰色彩。正面装饰墙提取了具有岭南特色的窗格作为装饰元素,突出博物馆的文化氛围和典雅气质。中央大堂还设置了6个大型花坛。
展楼共3层,包括5个基本陈列和2个专题展厅,展览面积1万多平方米。地下一层为文物库房,建有喷淋室、摄影室、鉴赏室及17间库房,设施先进,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此外,展楼还建有多功能报告厅、贵宾厅、茶社、纪念品商店等配套服务设施。楼顶设有休憩花园和休闲区。
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
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位置在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中路184号,具体位于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四楼、五楼。该馆的面积为6300平方米,于2018年11月8日正式对外开放。
该馆由奥地利建筑工作室“蓝天组”设计,建筑外表面采用双层表皮结构,由大量倾斜面、扭曲面、旋转曲面构成。
展馆内部主要运用照片、实物、视频、模型、场景、雕塑和高科技手段、互动体验项目,全面展现广东省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和成就。展馆内有多个复原场景,如中英街蛇口山炮、百货商店、制衣厂、土地拍卖、音乐茶座,等等。
古代艺术馆
古代艺术馆位于深南大道北侧、同心路6号,毗邻深圳市委和荔枝公园,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初期兴建的八大文化设施之一,于1988年11月建成开馆。
该馆的设计单位为广州市设计院,主要设计人是莫伯治何镜堂、李绮霞。这是一座园林式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98万平方米。展楼内螺旋式分布四层13个展厅,展览面积3900平方米,主要展出中国古代艺术相关文物。四层的展览室围绕中庭布置,在回廊上分段设踏步将各个展览室连成“流动的展览空间”。大小展览室可分可合,亦可分层展出,还有多个不同高度的展览室。展览楼整体造型稳重,大面积实墙饰以淡黄色仿泰山砖,配以三角形窗,外观色调和谐。
古代艺术馆在20世纪80年代被誉为中原地区最现代化的博物馆,获“全国公共文化设施设计二等奖”,并被评为“深圳市改革开放十大历史性建筑”,是深圳市古代艺术类文物收藏、研究、展示、教育中心。2020年底,维修改造过后的古代艺术馆重新开放。维修后的场馆延续了原建筑朴素典雅、庄重大气的风格。
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
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位于罗湖区南庆街13号,占地面积240平方米,建筑面积794平方米。该旧址是深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划归深圳博物馆管理,2017年12月完成改造并对外开放。
该纪念馆是一幢南洋建筑风格的小楼。此处原来是鸿安酒家,1938年,时任国民党东路守备区副总指挥的叶挺曾在此设立指挥部,广泛开展抗日宣传,并推动东江地区抗日武装的建立和发展。1996年,该建筑按原样重修,为砖木结构,坐西朝东,由一座三层主楼及一座二层附楼组成。
陈列展览
常设展览
古代深圳
“古代深圳”展览位于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二楼古代深圳展厅,为深圳博物馆主办的常设展览。
该展的陈列面积达800多平方米,分为“先民足迹”“城市开端”“海洋经济”“海防重镇”“古代移民”5个部分,包含了带有地方特色的文物古迹、人文史料内容,共计展出500多件(套)出土文物、数百幅照片、图表,清晰展现古代深圳的历史轮廓,揭示了深圳7000年的人类开发史和海洋经济发展史、1700多年的城市史、600多年的海防史、800多年的广府历史和300多年的客家移民史。代表性的展品有小梅沙新石器时代中期遗址出土文物彩陶圈足盘、南头红花园汉代墓葬出土随葬品九九口诀砖(附拓片)、南头后海元代墓葬出土随葬品铁锈花彩绘梅瓶、屯门海战场景等。
近代深圳
“近代深圳”展览位于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二楼近代深圳展厅,为深圳博物馆主办的常设展览。
该展的陈列面积约1300平方米,分为“百年抗争”和“经济社会”两大部分,展示了深圳市地区从九龙海战至深圳解放这110年间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宗教、教育等方面的近代化演变。“百年抗争”采取编年体方式,分为“反抗英国的殖民侵略”“反清革命运动的发展”“农工运动轰轰烈烈”“南粤抗日的一面旗帜”“深圳解放”5个部分。“经济社会”则以专题志的形式,分为“行政区划和人口”“华工出国和洋教传播”“海关和铁路”“文化和教育”“农村墟镇”5个部分。该展带有鲜明的深圳地方特色,重点展示九龙海战、香港三次割让、三洲田起义、营救文化人士和民主人士等政治、军事内容。
该展共计展出文物展品300多件(套),代表性的展出内容有吸食罂粟场景、九龙海战场景、英国割占香港岛九龙南端的相关资料图片、近代农工运动资料图片,等等。
深圳改革开放史
“深圳改革开放史”位于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三楼深圳改革开放史展厅,为深圳博物馆主办的常设展览。
该展的陈列面积约3200平方米,共展出实物2000余件(套),图片1200多张,历史文件213份,影视资料23份。代表性的展出内容有深圳经济特区总体规划示意图、开发罗湖区相关资料图片、深圳物价改革相关资料图片、深圳经济特区土地使用权首次公开拍卖场景、金融体制改革相关资料图片,等等。
该展以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为时代背景,按时间顺序分为4个篇章。第一篇为“敢闯敢试 杀出一条血路(1978~1992年)”,展现了秉持着“杀出一条血路”精神的中国改革开放探路阶段。第二篇为“增创新优势 更上一层楼(1992~2002年)”,展现了深圳市增创新优势、发展新特色的历史阶段。第三篇为“科学发展 走出一条新路(2002~2012年)”,展现了深圳推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历史。第四篇为“勇于创新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2012年至今)”,展现了深圳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举全市之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故事。
2009年,“深圳改革开放史”陈列被中国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学会、中国文物报社授予“第八届(2007-2008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精品奖”。
深圳民俗
“深圳民俗”位于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二楼深圳民俗展厅,为深圳博物馆主办的常设展览。
该展的陈列面积约2300平方米,共展出文物展品800多件(套),主要有深圳的广府、客家、沿海等民系、族群曾使用的生产、生活用具等。代表性的展出内容有鞭打土牛催春耕场景、服饰店、糕饼店、酿酒作坊、中药店、初入学堂拜孔子场景、粤剧服饰,等等。
展览分为“区域民俗”“广府民俗”“客家民俗”“海洋文化习俗”4部分,展示了深圳市的多种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表现了深圳在农耕文化的基础上吸收海洋文化精华形成的内涵丰富又兼收并蓄的民俗文化。
世界野生动物标本展
“世界野生动物标本展”位于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市民中心A区)世界野生动物标本展展厅,为深圳博物馆主办的常设展览。
该展展出了美国著名慈善家肯尼斯·贝林先生无偿捐赠的部分野生动物标本,共82种159件,包括北极熊、非洲象、猎豹尼罗鳄长颈鹿等珍稀种类。展厅面积约800平方米,分为草原、森林、沙漠和北极4大展区,通过还原动物生存地区的原生态景观环境,展现出一个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浓缩动物世界。
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
“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位于深圳市福田区福中路184号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四楼、五楼),为深圳博物馆主办的常设展览。
该展的展览面积达6300多平方米,展览分为序厅、“敢为人先 勇立潮头(1978~1992)”“增创优势 砥砺前行(1992~2012)”“走在前列 当好窗口(2012~2018)”和尾厅5个部分,全面展示了广东改革开放40年的峥嵘岁月,再现了广东改革开放过程中的重大决策、重大突破,反映了改革开放40年来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该展共展出照片730张、实物2403件、视频48条、美术作品19件、主题场景15个、互动体验和模型沙盘26个等共计3234个展项。代表性的展出内容有打毛机、拓荒牛、拍卖锤、开市钟、大亚湾核电基地沙盘、银行钞票清分机、可燃冰开采平台,等等。
2019年,“大潮起珠江——广东省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被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授予“第十六届(2018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特别奖”。2022年,该展被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授予“新时代博物馆百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问陶之旅——深圳博物馆陶瓷展
“问陶之旅——深圳博物馆陶瓷展”位于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11、12、13号厅,为深圳博物馆主办的常设展览。
该展分为“古朴神秘——彩陶的世界”“青瓷诞生——商周秦汉的陶瓷”“青瓷独秀——魏晋南北朝的陶瓷”“盛世气象——隋唐时期的陶瓷”“百窑竞艳——辽宋金陶瓷的鼎盛”“异彩纷呈——元明清的陶瓷”等六个单元。
该展展出了300件(组)代表性陶瓷器,时代涵盖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的各个时期,展示了陶瓷在各历史阶段社会生活与文化交流中扮演的角色。代表性的展品有青釉堆塑谷仓罐、青花折枝花卉纹六方瓶玉溪窑青花缠枝花卉纹盖罐、河津窑白地黑花开光诗文八方枕、景德镇窑青白釉印花盘等。
吉金春秋——深圳博物馆铜器展
“吉金春秋——深圳博物馆铜器展”位于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10号厅,为深圳博物馆主办的常设展览。
该展分为“礼乐之重”“世俗器用”两个部分,展出深圳博物馆历年保藏积累的精华铜器303件(组)。展品按照时代及用途分别陈列,包括礼乐器、兵器、铜镜、货币、造像仿古铜器等,展现了中国几千年来社会的变迁、审美的变化,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工艺技术以及社会思想。代表性的展品有龙纹方形铜盆、送子观音铜像、蹴鞠纹铜镜、错银云纹铜带钩、凤鸟纹铜鼎、蟠螭纹铜编钟、兽面纹铜鼎、“禽父丁”铜爵等。
叶挺将军与深圳
“叶挺将军与深圳”展览设在位于罗湖区南庆街13号的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为深圳博物馆主办的常设展览。
展览分为“北伐名将 抗战报国”“临危受命 深圳树旗”“抗战到底 影响深远”3个单元,展出了100多幅历史图片及若干历史文物复制件,展现了叶挺将军的戎马生涯和抗战期间他与深圳的故事,以及深圳地区艰苦卓绝的抗战历史。代表性的展出内容有1916年叶挺从湖北陆军第二预备学校毕业的毕业证、1919年叶挺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的毕业证、日本发行报道侵华日军的刊物、叶挺担任东江游击指挥的相关照片资料,等等。
临时展览
深圳博物馆成立以来,以原创、引进、合作办展等形式举办专题展览1000多个,年均办展20多个。以2023年为例,举办过的展览有《钟鼎铭盛世一一中国古代青铜文明》(2023年4月28日至2023年8月27日)、《天工人巧日争新——第二届全国文化创意产品推介展》(2023年5月18日至2023年6月11日)、《重返白垩纪——热河生物群特展》(2023年5月18日至2023年10月8日)、《浑融中西 绚彩华丽——清代广东金属胎画珐琅特展》(2023年5月18日至2023年10月22日)、《海阔天空——联通世界的大航海活动》(2023年7月11至2023年10月12日),等等。
澄凝灼烁一一丝绸之路上的古代玻璃艺术
“澄凝灼烁一一丝绸之路上的古代玻璃艺术”展览位于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第一专题展厅,为深圳博物馆和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联合主办的临时展览,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管理办公室对展览的举办提供了支持。该展的展出时间为2022年12月23日至2023年4月6日。
该展展出的是最早发明的人造材料之一、曾作为华美和昂贵的奢侈品之一、生产与使用已有几千年历史的玻璃。展览介绍了玻璃发展的历史,它曾是中外交流史上收欢迎的珍贵贸易品,其发展的历史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相互促进发展的历史。从距今约4300年的两河流域地区,到地中海东岸、古埃及、 古希腊和古罗马,以及亚述、波斯、伊斯兰世界乃至华夏大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间的玻璃烧制工艺,相互借鉴,创造出了各具特色的玻璃制品。
展览共计展出日本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珍藏的古代玻璃器325件(组),包括首饰、镶嵌物、香氛和化妆品容器、餐饮器、灯具、建筑材料等,涵盖了玻璃艺术史上的诸多重要器类,集中展现了在技术革新和多元文化的影响下,玻璃器从天然宝石的替代品发展为功能多样的生活器用的历程,呈现出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玻璃文化的丰富多彩。代表性的展品有玻璃制造的项链、伊什塔尔之星挂坠、铸造串珠、卷纹圆筒、树木图案马赛克玻璃残片、尖底瓶等。
钟鼎铭盛世一一中国古代青铜文明
“钟鼎铭盛世一一中原地区古代青铜文明”展览位于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第1-4号展厅,为深圳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临时展览,展出时间为2023年4月28日至2023年8月27日。
该展展出的是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的古代青铜器,展品种类繁多、造型奇特、纹饰多样、铭文丰富、铸造技术复杂。这些青铜器在历史上不仅被广泛地运用于祭祀礼仪活动,也出现于贵族阶层的宴乐场合。不同身份的贵族,拥有青铜器的种类和数量都有严格的规定,由此形成影响中国古代社会的礼乐制度。展览介绍了青铜器蕴含的制度思想、文化观念、铸造技术,它们不仅在中国流传,也向中国周边地区扩散,增强了中华文明的文化向心力和认同感,并对整个东亚文化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该展包括“青铜的艺术”“礼制与战争”“社会与生活”“技术与工艺”四部分,共计展出青铜精品172件(套),由上海博物馆提供,其中近半数文物为首次展出或从未著录,带铭文的青铜器达77件。代表性的展品有夏朝晚期的镶嵌绿松石兽面纹牌饰、商代晚期的戈、西周早期的凤鸟纹卣、春秋中期的莲瓣盖交龙纹壶,等等。
海阔天空——联通世界的大航海活动
“海阔天空——联通世界的大航海活动”展览位于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5-8号展厅,为深圳博物馆和中国航海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临时展览,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南方科技大学为协办单位,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深圳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深圳光子晶体科技有限公司、深圳特区报和深圳市盲人协会为支持三位。该展的展出时间为2023年7月11日至2023年10月12日。
该展围绕的大航海活动是指在15世纪初到18世纪的大航海时代,东西方进行远洋航行探索新航线的活动。在此时期,中国明朝的郑和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欧洲人发现了到达亚洲和美洲的新航线,世界连成了一体。欧洲各国利用强大海上实力远渡重洋,殖民了亚洲、非洲和美洲的大片地区,掠夺了巨额财富,为其工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世界在物质、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的融通使得全球面貌焕然一新,但其背后是殖民地人民深重的苦难。
该展展出了来自深圳博物馆、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及南方科技大学收藏的15至19世纪来自五大洲20余国的265件/套展品,包括海图、星盘、八分仪等珍贵文物,还原了大航海时代的风貌。代表性的展品有战国时期的羽人竞渡纹铜、西汉时期的船纹铜提筒、明朝永乐年间的金锭(复制件)、19世纪的明轮蒸汽船银质模型八音盒、中国航海博物馆藏的福船模型等。
丝路留金——亚洲文明古国冶金艺术
“丝路留金——亚洲文明古国冶金艺术”在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同心路)7-9号展厅展出,该展览由深圳博物馆和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联合主办、黄山美术社协办,展出时间为2023年12月22日至2024年4月7日。
丝绸之路链接欧亚大陆的多个文明古国,是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通道,是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参考。该展览分为“金工肇造”“金彰华彩”“金有五色”三个单元,“礼赞之金”“通货之金”两个专题,展品包括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后1000年间各类青铜、金银质地的珍贵文物263件/套,包括西亚、中亚、印度及东南亚国家的金属器皿、造像、货币、武器、饰品等。重要展品包括苏美尔早期王朝四轮颐和园铜牛车、新亚述裂瓣纹铜盘、古波斯帝国山羊首铜来通、贵霜帝国青铜连枝灯、萨珊波斯王朝凤鸟纹鎏金银壶等。此外,展厅还配有音视频资料,解读相关历史文化知识。配合展览,深圳博物馆还陆续推出专家讲座、展览导赏等活动。
2023年12月22日,开幕当天恰逢冬至佳节,深博之夜——演绎生活美学系列之“丝路汉风拂岭南”夜场活动在古代艺术馆举办,带来沉浸式现场表演、策展人导赏、国风集市等系列活动。
重要馆藏
综述
深圳博物馆藏品主要来自考古发掘、调拨移交、社会捐赠、征集购买、文物托管等。截至2021年底,深圳博物馆馆馆藏文物数量为17225件(套),其中珍贵文物数量5444件(套),另存有改革开放史实物资料20多万件(套)。博物馆收藏的文物包括古代艺术文物、地方历史文物、改革开放物证、自然标本的藏品体系等,其中收藏的青铜器、陶瓷器、近现代书画和世界野生动物标本等处于广东省省内先进水平。
凤鸟纹铜鼎
凤鸟纹铜鼎为春秋时期的铜器,于1989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出土,在古代艺术馆“吉金春秋——深圳博物馆铜器展”常设展览展出。
凤鸟纹铜鼎一组五件,器形、纹饰相同,大小依次递减。五个铜鼎的通高分别为41.5厘米、40厘米、38厘米、36厘米、33.5厘米;口径分别为42厘米、42.5厘米、40厘米、38厘米、35.5厘米。铜鼎的口沿下饰窃曲纹一周,腹部饰凤鸟纹一圈。窃曲纹是一种高度简化的龙纹,龙身拉长,首尾屈曲,只保留了圆形的龙眼,流行于西周晚期到春秋时期。 这五件鼎原本共七件一组列鼎,属于追缴回来的被盗文物,墓主可能为上大夫一级的中等贵族。
四兽纹铜镜
四兽纹铜镜为战国时期的铜制品,为商承家族捐赠,于1997年入藏深圳博物馆。该文物在古代艺术馆“吉金春秋——深圳博物馆铜器展”常设展览展出。
铜镜的直径为18.9厘米,镜缘厚0.8厘米。主纹是四个怪兽,地纹由细密繁的羽状纹构成。怪兽的头部似熊,大口张开、长舌外卷,显得面目狰狞;怪兽身后有一条长长的尾巴。
该铜镜反映了战国时期铜镜纹饰的特点:呈现出一种繁缛复杂、神秘诡谲的风格,反映了先民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崇拜;该时期纹饰以动物纹和几何纹两类主纹饰最为常见。
“九九乘法口诀”刻文陶砖
“九九乘法口诀”刻文陶砖为东汉时期文物,于1981年1月1日入藏深圳博物馆。该文物在历史民俗馆二楼“古代深圳”常设展览展出。
陶砖长37厘米,宽17厘米,高4厘米,呈长方形,颜色为青灰色。砖面拍印菱形网格纹,并有青黄色釉斑。砖体坚硬,可见烧制温度较高。其中一面的菱格纹仅占三分之二,另三分之一部位被抹平,竖刻“九九乘法口诀”文字两行:第一行上端空一半,自中间开始刻“三九二十七,二九十八,四九三十六”;第二行自上而下刻“九九八十一,八九七十二,七九六十三,六九五十四,五九四十五”。书体为汉隶,字迹不甚工整,但笔划清晰。
白地黑花开光诗文八方枕
白地黑花开光诗文八方枕为金代瓷器制品,为2010年日本某友好团体所捐赠,在古代艺术馆“问陶之旅——深圳博物馆陶瓷展”常设展览展出。
瓷枕是中国古代睡眠用具,隋唐时期已有烧制,宋金元进入繁荣发展时期。这件瓷枕高10.8厘米、长43.3厘米、宽18.8厘米,呈倭角八方形,为山西河津窑制作精品。枕面中心区域书写诗词:“报信教人接,牵牛与我骑。今朝无一事,睡至日高时。”书法流畅,诗文优美,体现了金朝北方书法艺术自由奔放的风格,是生活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褐彩牡丹双系小口陶瓶
褐彩牡丹双系小口陶瓶为元代陶器制品,出土于深圳南头后海南殖M5,于1981年1月1日入藏深圳博物馆。该文物在历史民俗馆二楼“古代深圳”常设展览展出。
陶瓶呈圆形,侈口,直颈,丰肩,长身,腹下收,圈足。瓶子的肩部两侧各有双横耳,圈足上与横耳垂直处各有两孔。器胎呈灰黄色,瓶颈与圈足下部满涂褐彩,瓶身分五组绘褐彩花纹:第一和第四组为莲瓣纹;第二和第五组为卷草纹;第三组以龟背锦纹为地,前后开光,内绘折枝牡丹一朵。口残已修复。
青花折枝花卉纹六方瓶
青花折枝花卉纹六方瓶为清代乾隆文物,1993年由中国文物流通协调中心调拨至深圳博物馆,在古代艺术馆“问陶之旅——深圳博物馆陶瓷展”常设展览展出。
该瓶高66.5厘米、口径为19.8厘米、底径为23.8厘米,是景德镇窑制品。瓶子呈六方形,喇叭口,高颈,腹下收,六方圈足。瓶口下与圈足各饰一周回纹,余部纹饰分三个层次,各层次都以边饰,角花为界,在六个面上绘纹饰,颈部饰折枝花卉纹,腹部则折枝花卉纹与折枝花果纹相间。圈足束腰部分为菱形装饰花卉纹,有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款。
1987年深圳土地有偿使用拍卖槌
1987年深圳土地有偿使用拍卖槌为历史实物,1999年6月由深圳市规划国土局捐赠,现珍藏于深圳博物馆分馆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
拍卖槌数量为1套2件,槌长31厘米,板长53.3厘米,宽17.8厘米,高7.5厘米。这是1987年中国首次土地使用权公开有偿拍卖时使用的拍卖槌。1987年12月1日,“中国第一拍”在深圳落槌,深房公司以525万元竞得市政府拍卖的一块住宅用地的使用权,开创了中国有偿使用土地的先河。自此之后,深圳市土地有偿出让逐渐成为常态。
学术研究
学术活动
深圳博物馆主办、承办过众多学术论坛、学术会议,如“中国红绿彩瓷器专题学术研讨会”“中国古代黑釉瓷器与吉州窑瓷器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博物馆馆长论坛”“中国博协城市博物馆专委会年会”“互联网+中华文明——中国博物馆创新论坛”“改革开放博物馆联盟研讨会”等,曾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并发言。
学术成果
深圳博物馆先后出版了《深圳古代简史》《深圳近代简史》《深圳经济特区创业史》《深圳特区史》《宝安三十年史(1949~1979年)》《深圳考古发现与研究》《南粤客家围》《深圳7000年——深圳出土文物图录》《岭南地区出土青铜器研究》《中国历朝行政管理》《中国古代黑釉瓷器暨吉州窑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二线)历史变迁研究》等重要专著及展览图录130多部,发表了众多学术论文。
深圳博物馆还承担了国家、省、市大量的科研课题。中国国家文物局专项经费支持深圳博物馆的项目“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顺利通过验收。深圳市资助课题“动物标本制作和保存的环保安全新材料研究”取得重要成果,研制的标本防霉剂处于中国领先水平。此外,深圳博物馆还和广东省海洋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易尚展示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建立了多个研究基地,取得多项重要研究成果。
考古发掘
深圳博物馆建馆以来,负责、参与了大量区域考古发掘和文物普查工作,发现众多遗址。截至2004年,博物馆上报并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3批共36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持了对大鹏所城、新安故城等古迹进行的维修工程,组织了对咸头岭、大梅沙海滨公园深圳小梅沙海滩、鹤地山、向南村、叠石山、铁仔山、屋背岭等数十处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基本廓清了深圳7000年的发展历史,为研究深圳本地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2002年,由深圳博物馆主持发掘的屋背岭商代遗址被中国国家文物局评为“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7年,由深圳博物馆主持发掘的咸头岭新石器时代遗址被中国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评为“200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文物保护
2009年,深圳博物馆成立了文物保护修复部,2016年更名为文物保护部。
深圳博物馆在文物保护方面获得的资质有:2013年2月,深圳博物馆被中国国家文物局正式授予甲级可移动文物技术保护设计资质和一级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承担珍贵文物、一般文物和出土文物的技术保护设计和修复工作。2015年7月,经广东省文物局文物审批,深圳博物馆取得可移动文物拓印资质和可移动文物复制资质。
深圳博物馆文物保护部现有文物保护修复室、常规实验室、仪器室、X射线探伤室、文物熏蒸消毒室等,配有专业显微镜、大型分析仪器、便携分析设备、文物修复设备和相关制样设备。
深圳博物馆成功进行的文物保护案例有:2018年7月,完成对积翠园托管五件伟人铜像的保护修复;2019年3月至12月,对西周窃曲纹带盖方壶等16件青铜器进行了保护修复,通过实施加热拆解、清理附土、揭除标签、去除有害锈、拼对粘接、缓蚀、封护、塑形补配、随色等保护修复技术措施,稳定了这批文物的形态和性能;2019年11月,受自然研究部委托,对一件北票鸟化石实施保护修复处理,有针对性地对该化石实施了表面清理、加固、粘接、补配和随色等保护修复处理;等等。
除修复性保护外,为了解和改善馆藏文物的保存环境,深圳博物馆于2015年开始启动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并于2016年获得中国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的支持。
文化活动
教育活动
深圳博物馆坚持馆内馆外两个阵地,为市民大众提供文化教育活动。在馆内举办的系列活动有“历史文化大讲堂”“非遗手工坊”“考古小作坊”“缪斯少年体验营”“国际博物馆日”“环球自然日”“小讲解员培训班”等,以及一些展览配套活动。另外,深圳博物馆还选派专家在市内外开设讲座、培训;编写校本课程,深入全市大中小学校举办“博物馆小讲堂”;大力开展线上教育活动,推出线上讲座“深·博学堂”、策展人导赏直播,举办“云中漫步”文物照片欣赏、科普故事播讲赛等;制作展览教育包,策划“深博士”系列科普活动,提供线上学习资源;向学校、家庭及普通大众提供差异化导览服务。
小讲解员培训班
从2010年开始,深圳博物馆每年暑假期间都会举办一期免费的“小讲解员培训班”,目的是丰富中小学生的暑期生活,并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增强他们的社会服务意识。该项目已成为深圳博物馆最受青少年学生和家长欢迎的品牌教育项目之一。截至2023年7月,培训班一共举办了十三届。
该培训班旨在让从来没有接触过讲解工作的青少年,在十天的系统培训后,能独立完成某一个展览的讲解。培训后孩子们都要接受讲解考核,通过考核后可成为深圳博物馆的小志愿者,为观众提供讲解服务。
除“暑期小讲解员培训班”外,深圳博物馆还开设了“寒假小讲解员培训班”。该班首创文博界先河,实行分班升级培训,是专门针对已通过“暑期小讲解员培训班”培训的初级小讲解员及初级见习小讲解员举办的一次再提升培训。
缪斯少年体验营
2015年,深圳博物馆针对青少年推出了暑期特别活动“缪斯少年暑期体验营”。首届体验营共有六大项、近三十场活动,除往年就已经推出的小讲解员培训班外,还有考古小作坊、皮影戏专场演出、古琴体验、陶艺制作、专家讲座等活动。此后,体验营在每年的暑假都会举行,寓教于乐。深圳博物馆于2016年举办的“缪斯少年暑期体验营”项目在2017年被广东省博物馆协会授予“2016年广东省内博物馆青少年教育项目优秀奖”。2017年,体验营的活动内容扩充到10个大项共36场,包括“非遗手工坊”“我和古琴有个约会”“古陶器的穿越之旅”“小小矿石鉴定师”“我是装饰师”“迷你深圳市·筑”“缪斯小剧场”、2017“环球自然日”——青少年科普绘画大赛深圳赛区决赛等。2023年暑假,体验营如约进行,内容丰富,设置了亲子家庭参观研学活动,还针对亲子家庭观众(儿童年龄为5至8周岁)开发了包括铜器、陶瓷、古代艺术三大主题的教育探索包,举办了“浑融中西 绚彩华丽——清代广东金属胎画珐琅特展”“钟鼎铭盛世一一中国古代青铜文明展”“重返白垩纪——热河生物群特展”等展览的配套讲座,邀请业内人士讲解展览背后的故事和延伸知识。
馆校合作
深圳博物馆注重“馆校合作”,连续10余年开展博物馆小讲堂、“环球自然日”等馆校合作活动。
“走进校园——博物馆历史小讲堂”活动是深圳博物馆常举办的馆校合作活动之一,活动目的是让青少年们了解更多的文物知识以及与文物相关的历史。在小讲堂,老师们将授课内容与课本知识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与同学们进行互动,设置问答、游戏及比赛等环节。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能够让青少年们收获知识,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从而吸引青少年们主动走进博物馆。
深圳博物馆还曾与深圳市教育局合作推出直播课,面向学校师生播出,每场超过1万人观看,5万人点赞;与南方科技大学合办了“理解三星堆”展览;与南方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合办“走进博物馆”系列活动,联合录制“观看之道”云端教育课;与南方科技大学致诚书院共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与红岭中学联合进行广东省中小学三科统编教材“铸魂工程”专项课题研究;与荔园外国语小学合作开发课程,组织中小学生参加“我和我的祖国”视频线上征集活动;等等。
2016年,深圳博物馆与国际学校——深圳市南山中英文学校合作建立了“社会教育基地”。2023年1月,深圳博物馆获评2022年“广东博物馆馆校合作教育基地”。
深·博学堂
“深·博学堂”为深圳博物馆面向大众推出的系列讲座活动。一些“深·博学堂”讲座在线上进行,观众可通过深圳博物馆微信视频号、深圳博物馆Bilibili、深圳博物馆官方新浪微博这些平台观看,如《镜上中国——三面汉镜上的“中国”铭文》讲座直播、《神奇的古玻璃》讲座直播等。也有一些“深·博学堂”讲座在线下举行,如《东西方文化的早期碰撞与融合——从史前丝绸之路谈起》讲座,《商承祚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纪念活动》开幕式、座谈会及学术报告,《历久•弥新——玻璃艺术之美》讲座,等等。
非遗活动
深圳博物馆积极开展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保护工作。在非遗宣传方面,博物馆每年举办“欢乐闹元宵”“非遗进社区、进校园”“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展演展示品牌活动20多场,组织非遗项目参加“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拍摄了39集大型专题纪录片《鹏城遗韵》,在深圳卫视公共频道播出,并制作DVD公开出版发行。
在非遗保护方面,深圳博物馆积极开展非遗基础理论研究,出版多本图书;推动非遗项目申报国家、省、市级代表性名录;每年组织专家赴项目保护单位实地调研督查;组织非遗项目参加各类比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0多个;举办非遗保护工作座谈会、沙头角鱼灯舞的保护与传承等多个研讨会;对各区非遗保护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建立“深圳市非遗保护补助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等多项制度,使全市的非遗保护工作落在实处。
文创开发
深圳博物馆是中国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试点单位,开发了数百款文创产品。
深圳博物馆开发的文创产品有古代艺术系列,例如金箔画系列,包括祝允明草书《荔枝赋》卷、溥心畬《空山秋雨图》、佚名《文会图》、任伯年《桃花白鸡图》、马荃《牡丹图》和《粉牡丹图金箔画》6款商品;巴蜀汉风系列,包括巴蜀汉风文件袋、餐垫、杯垫、锅垫等;馆藏书画文件夹;三维文物典册;红木馆藏书画小屏风;等等。有改革开放系列,如印有改革开放相关口号、画面的创意文件袋、创意眼镜布,“深圳观念”T恤,等等。有大潮起珠江系列,如40周年时间效率金万年历、“大潮起珠江”移动电源、地标明信片、广州市主题丝巾等。有历史文化系列,如梅瓶便签本、古代深圳徽章、凤凰来仪丝巾、民国风明信片等。有民俗文化系列,如鱼笔袋、鱼灯抽纸盒、木质书签、民俗徽章等。
深圳博物馆带着出品的文创产品参加过各种展会。2019年4月12日至14日,深圳博物馆赴青海省省西宁市青海国际会展中心参加了“2019青海文化旅游节暨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并展出了“改革开放40周年”和馆藏系列的文创产品,以及“千年马约里卡”和“玛雅”等专题展览文创产品。2023年1月6日至2月15日,第三届“深圳市印迹——艺术文创在深圳”展览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举办,深圳博物馆选取“深圳民俗文化”鱼灯系列文创、金漆木雕系列文创等32件(套)作品参展,其中“喜上眉梢”“梅竹先春”系列首饰与“深圳民俗文化”鱼灯系列文创经过专家评审,被选为优秀作品。2023年3月3日至6日,深博文创亮相2022湾区(广州市)文创节,集中展示了“改革开放”“自然科学”等馆藏系列文创产品,并在本届文创节的百匠百品评奖中荣获“最佳博物馆文创产品奖”的荣誉。
此外,深圳博物馆推出的文创产品获得过的奖项有:2020年,深圳博物馆推出的时光老家冰箱贴、光栅明信片、“肉食票”手机壳被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深圳市设计与艺术联盟授予2020-2021年度“深圳礼物”称号;“时间效率”金万年历、磁带充电宝被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深圳市设计与艺术联盟授予“深圳礼物”特区40周年精品奖。2021年,“深圳改革开放系列”和“馆藏系列”文创产品被中国文物报社中国博物馆协会文创产品专业委员会、中国文物学会文化创意发展委员会授予“全国百佳文化创意产品”称号;“深圳改革开放系列”文创产品被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授予“‘十三五’全国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优秀成果奖”。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
深圳博物馆.深圳博物馆.2023-08-22
关于深博.深圳博物馆.2022-10-26
深圳博物馆资讯详情.国家文物局.2022-10-27
典藏.深圳博物馆.2023-08-22
黄琛.深圳博物馆.2023-08-22
展览.深圳博物馆.2023-08-22
典藏-古代艺术.深圳博物馆.2023-08-18
博物馆荣誉.深圳博物馆.2023-08-17
分馆.深圳博物馆.2023-08-17
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网上展馆.2023-08-22
深圳文脉影像志 │ 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看见.晶报(深圳报业集团)官方微信公众号.2023-08-22
古代深圳.深圳博物馆.2022-10-27
古代深圳360全景图.深圳博物馆.2023-08-17
近代深圳.深圳博物馆.2022-10-27
近代深圳360全景图.深圳博物馆.2023-08-17
深圳改革开放史.深圳博物馆.2022-10-27
改革开放史360全景图.深圳博物馆.2023-08-17
深圳民俗.深圳博物馆.2022-10-27
民俗文化展360全景图.深圳博物馆.2023-08-17
世界野生动物标本展.深圳博物馆.2023-08-17
大潮起珠江360全景图.深圳博物馆.2023-08-17
问陶之旅-展览照片.深圳博物馆.2023-08-17
吉金春秋-展览照片.深圳博物馆.2023-08-17
叶挺将军与深圳.深圳博物馆.2023-08-18
叶挺将军与深圳 展览照片.深圳博物馆.2023-08-18
叶挺将军与深圳360全景图.深圳博物馆.2023-08-18
古代玻璃艺术展览照片.深圳博物馆.2023-08-20
镶嵌绿松石兽面纹牌饰.深圳博物馆.2023-08-20
戈卣.深圳博物馆.2023-08-20
凤鸟纹卣.深圳博物馆.2023-08-20
莲瓣盖交龙纹壶.深圳博物馆.2023-08-20
羽人竞渡纹铜钺.深圳博物馆.2023-08-20
船纹铜提筒.深圳博物馆.2023-08-20
金锭(复制件).深圳博物馆.2023-08-20
明轮蒸汽船银质模型八音盒.深圳博物馆.2023-08-20
福船模型.深圳博物馆.2023-08-20
深圳博物馆“丝路汉风拂岭南”夜场活动.i游深圳-抖音短视频.2024-01-09
典藏-改革开放.深圳博物馆.2023-08-18
典藏-深圳历史文化.深圳博物馆.2023-08-18
典藏-自然标本.深圳博物馆.2023-08-18
凤鸟纹铜鼎.深圳博物馆.2023-08-20
吉金春秋360导览图.深圳博物馆.2023-08-20
四兽纹铜镜.深圳博物馆.2023-08-20
“九九乘法口诀”刻文陶砖.深圳博物馆.2023-08-20
白地黑花开光诗文八方枕.深圳博物馆.2023-08-20
褐彩牡丹双系小口陶瓶.深圳博物馆.2023-08-18
青花折枝花卉纹六方瓶.深圳博物馆.2023-08-20
1987年深圳土地有偿使用拍卖槌.深圳博物馆.2023-08-22
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深圳博物馆.2023-08-20
可移动文物拓印资质.深圳博物馆.2023-08-20
可移动文物复制资质.深圳博物馆.2023-08-20
X射线探伤和电子成像系统.深圳博物馆.2023-08-20
小讲解员上岗啦!快去偶遇他们吧.深圳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2023-08-21
金箔画系列.深圳博物馆.2023-08-18
文创产品-古代艺术系列.深圳博物馆.2023-08-20
文创产品-改革开放系列.深圳博物馆.2023-08-21
文创产品-历史文化系列.深圳博物馆.2023-08-21
文创产品-民俗文化系列.深圳博物馆.2023-08-21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成立背景
建设历程
场馆初建
开馆展览
分馆建设
老馆改造
文物搜集
设计布局
历史民俗馆
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
古代艺术馆
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
陈列展览
常设展览
古代深圳
近代深圳
深圳改革开放史
深圳民俗
世界野生动物标本展
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
问陶之旅——深圳博物馆陶瓷展
吉金春秋——深圳博物馆铜器展
叶挺将军与深圳
临时展览
澄凝灼烁一一丝绸之路上的古代玻璃艺术
钟鼎铭盛世一一中国古代青铜文明
海阔天空——联通世界的大航海活动
丝路留金——亚洲文明古国冶金艺术
重要馆藏
综述
凤鸟纹铜鼎
四兽纹铜镜
“九九乘法口诀”刻文陶砖
白地黑花开光诗文八方枕
褐彩牡丹双系小口陶瓶
青花折枝花卉纹六方瓶
1987年深圳土地有偿使用拍卖槌
学术研究
学术活动
学术成果
考古发掘
文物保护
文化活动
教育活动
小讲解员培训班
缪斯少年体验营
馆校合作
深·博学堂
非遗活动
文创开发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