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舟一号甲
运载火箭(简称:KZ-1A)是由
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一款基于原有的快舟一号星箭一体化运载器改进研制而成的通用型三级固体运载火箭。火箭对
整流罩的长度和直径进行了扩展,以提高任务适应性,同时也增加了搭载卫星的空间。主要用于
微小卫星的发射和组网,具备一箭多星发射的能力。
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采用了串联式布局的设计,由三级固体动力和末级液体助推组成。火箭全长约20米,最大直径为1.4米,起飞重量大约为30吨,同时在保证运载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卫星搭载的空间,更好地满足了实际需求。其运载能力为200kg/700km,
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300kg。
北京时间2022年9月6日,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微厘空间低轨导航增强系统S3/S4试验卫星发射升空。2023年3月22日,快舟一号甲固体
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目一号气象星座03星、04星、05星和06星以“一箭四星”的方式送入了预定轨道。12月25日,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目一号气象星座11~14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12月27日,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以“一箭四星”方式将天目一号掩星探测
星座19~22星送入预定轨道。2024年1月5日,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目一号气象星座15~18星送入预定轨道。1月11日,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天行一号02星发射升空。
历史沿革
历史背景
海湾战争以来的几次战争已经证明,卫星是打赢信息化战争不可或缺的关键装备,太空是未来战争的主战场。随着
反卫星技术的发展,各国太空轨道上的侦察、导航、通讯等卫星都面临着被
反卫星武器摧毁杀伤的现实威胁。而传统的航天发射研制、发射和准备周期长、费用高昂,无法及时响应
卫星补发需求。
研发进程
2012年,
航天三江成功完成快舟一号固体运载火箭的方案飞行试验。2014年,航天三江为进一步提升中国快速进入空间的能力,开始
快舟十一号固体
运载火箭的科研攻关。2017年,
快舟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的升级版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诞生。
研发团队
火箭特点
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是一型低成本、高可靠性通用型运载火箭,采用国际通用接口,具有发射成本低、飞行可靠性高、入轨精度高、准备周期短、保障条件少等特点。火箭采用三级固体动力+末级液体助推的串联式布局,全长约20米,起飞质量约30吨,
太阳同步圆轨道的运载能力为200公斤/700千米,
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300公斤。该火箭是在原快舟一号星箭一体化运载器的基础上改进研制的,扩展了整流罩的长度和直径,提高了任务适应性,在保证运载能力的同时增加了搭载卫星的空间。主要面向
微小卫星发射和组网,具备一箭多星发射能力。
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采用了水平总装、水平测试、水平运输的“三平测发模式”,有效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该火箭由移动发射车在普通硬实地面实施发射,不需要复杂的发射塔架,从而简化了发射保障设施。此外火箭还配备先进的末级技术,可以同时保证多轨道发射能力和高精度入轨姿态,
火箭参数
发射纪录
重要进程
2019年11月13日11时40分,命名为“快舟·我们的太空号”的快舟一号甲遥十一
运载火箭,在中国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把“吉林一号”高分02A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吉林一号”高分02A卫星是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光学遥感卫星。该星充分继承了“吉林一号”卫星成熟单机以及技术基础,具备高分辨率、大幅宽、高速数传等特点。
卫星入轨后,与此前发射的13颗“吉林一号”卫星组网,为农业、林业、资源、环境等行业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
遥感数据和
产品服务。此次任务是“吉林一号”卫星工程的第7次发射。
2020年1月16日11时02分,中国在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把中国首颗通信能力达10Gbps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
银河航天首发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是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第8次执行发射任务。5月12日9时16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以“
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
行云二号01/02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的行云二号01/02星由
航天行云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在轨开展天基物联网通信技术、星间
激光通信技术以及低成本商业卫星平台技术的验证,并初步开展物联网示范应用。此次是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第9次执行发射任务。
2021年9月27日14时19分,中国在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把吉林一号高分02D卫星发射升空。
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的吉林一号高分02D卫星可获取高空间分辨率对地观测彩色静态影像,为中国
国土资源监测、
矿产资源开发、
智慧城市建设、林业资源普查、生态环境监测、公共应急卫生等领域提供
遥感数据服务。此次任务是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的第11次飞行。10月27日14时19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把
吉林一号高分02F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的第12次飞行。11月25日7时41分,中国在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把
试验十一号卫星发射升空。
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的第13次飞行。
2022年6月22日10时08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把
天行一号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开展空间环境探测等试验。此次任务是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第15次飞行。9月6日10时24分,中国在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快舟一号甲遥十六
运载火箭,成功把微厘空间一号S3/S4试验卫星发射升空。
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快舟一号甲系列
运载火箭的第17次飞行。
2022年8月23日10时36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把中科院创新十六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科学试验、新技术验证等领域。此次任务是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的第16次飞行。9月25日6时55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以“
一箭双星”方式,成功把试验十四号和试验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试验十四号卫星主要用于开展科学试验、新技术验证等领域,试验十五号卫星主要用于国土普查、
城市规划和防灾减灾等领域。此次任务是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的第18次飞行。
2023年3月22日17时09分,中国在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把
天目一号气象
星座03~06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提供商业
气象数据服务。此次任务是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的第19次飞行。7月20日11时20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把天目一号气象星座07~10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提供商业气象数据服务。此次任务是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第21次飞行。12月25日,在中国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把天目一号气象
星座11~14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12月27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快舟一号甲固体
运载火箭,以“一箭四星”方式将天目一号
掩星探测
星座19星、20星、21星、22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4年1月5日19时20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目一号气象星座15~18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天目一号气象星座15~18星主要用于提供商业气象数据服务,至此,天目一号气象星座阶段组网完毕。此次任务是快舟一号甲火箭2024年的首次发射,也是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的第25次飞行。1月11日11时52分,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在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天行一号02星发射升空。9月20日17时43分,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以“一箭四星”方式将天启星座29星、30星、31星、32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12月4日12时46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海哨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火箭创新
通信对接
快舟一号甲
运载火箭的最大创新点在于,完成了中国首次星箭通信空空链路对接试验。所谓“空空链路对接”,就是在
运载火箭末级增加通信终端和天线,通过这种方式为卫星提供遥测信号,从而建立了一个火箭末级与卫星之间的通讯。同时利用末级的
天基测控终端,可以与
中继卫星进行连接,将卫星的信号传回地面,使地面工作人员可以在
星箭分离后,继续保持地面对卫星的全程跟踪。
在此之前,卫星发射后,当它运行到
地球背面时,就无法与地面测控站进行通讯。只有当卫星再次转回到地球正面时,地面测控站才能与卫星建立联系,了解卫星的状态。而“空空链路对接”的实现,可以避免这种卫星短暂失联的情况发生。
降低成本
在国际商业发射中,小型运载发射报价一般为每公斤2.5到4万美元,而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的报价不到2万美元,快舟十一型运载火箭报价不到1万美元,价格极具竞争力。
获得荣誉
2016年10月31日,在2016
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获得创新银奖。
媒体评价
车载发射的快舟一号甲反应速度快,既可以平时承担商业发射任务,也可以履行快反应急职能,迅速从储存状态取出发射执行任务,实现“太空快速补网”。可以想象,随着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快舟”家族将有更多的新成员出现,中国“太空快速响应系统”也会愈加完备。(
环球网评)
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催生了快舟系列火箭。(
新华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