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纹伯劳(拉丁学名:Lanius tigrinus),别名花伯劳、虎伯劳,是一种
雀形目伯劳科的肉食性猛禽。成鸟中等体型,其成体全长16~20厘米,体重23~40克,尾6.5~8.8厘米,
雄性比
雌性稍大但区别不明显。头顶及颈背呈青灰色,过眼纹宽且黑,经前额至耳区,虹膜呈褐色。喙大而强,上嘴尖端弯曲成钩状,下嘴有齿突,整体嘴部呈蓝色且末端为黑色。肩、背、尾及两翼覆羽呈浓
栗色且具黑色横斑,各尾羽有约1.5毫米的暗褐色横纹,间隔1.5~2毫米。下体及腋羽纯白。跗、趾和爪呈黑褐色。
虎纹伯劳主要分布于
东北亚、中南半岛及马来半岛;一般栖息于林间地带,分布自平原至丘陵、山地,喜栖于疏林边缘或田野电线上,巢址多选在带
荆棘的灌木及
刺槐等阔叶树的树冠层枝叶间。
虎纹伯劳主要以害虫为食,有一定的经济及生态价值。因其
种群数量较丰富且稳定,于2024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保护级别为无危(LC)。2023年被列入中国《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形态特征
虎纹伯劳体型中等,成体全长16~20厘米,体重23~40克,嘴峰1.2~1.6厘米,翅7.8~9.0厘米,尾6.5~8.8厘米,跗蹠1.8~2.6厘米。虹膜呈褐色。喙大而强,上嘴尖端弯曲成钩状,下嘴有齿突,整体嘴部呈蓝色且末端为黑色。跗蹠、趾和爪呈黑褐色。
雄鸟头顶及颈背呈青灰色,过眼纹宽且黑,经前额至耳区。肩、背、尾及两翼覆羽呈浓
栗色且具黑色横斑,各尾羽有约1.5毫米的暗褐色横纹,间隔1.5~2毫米。下体及腋羽纯白。
两性相似,但
雌鸟比雄鸟稍小虽然不明显,雌鸟眼先及过眼黑纹色浅(注:眼先指鸟的头部,在眼睛一侧及
鸟喙之间;过眼纹是从眼先穿过眼,并延伸至眼后的纵纹。),且其前额基部较小,灰色头顶及栗色背羽不如雄鸟鲜艳。幼鸟的头顶及背羽均为栗色且有黑褐色横斑,眉眼纹色浅,腹部及两肋具黑褐色鳞斑,下体皮黄。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虎纹伯劳主要分布于主要分布于
东北亚、中南半岛及马来半岛;东北亚地区:中国、
俄罗斯、
日本、
朝鲜;中南半岛:
泰国、
老挝、缅甸、
柬埔寨;马来半岛:
新加坡、
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等地。
中国分布
在中国,除
海南省、
青海省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外,其余各省均可见虎纹伯劳踪迹。
栖息环境
虎纹伯劳主要分布于海拔0-1200米的森林、
灌木丛、平原、丘陵、山地等,海拔因地而异,例如俄罗斯东南部低于150米,日本低于800米;在马来西亚半岛,通常栖息在800米以下,有时在900米以上。
繁殖
栖息地为森林边缘、灌木丛、树木繁茂的耕地、果园,偶见于郊区公园:在
俄罗斯东南部,栖息于河流与
缓坡上,生境包括落叶的
春榆(Ulmus japonica)、
日本桤木(学名:Alnus japonica)和
蒙古栎(Ouercus mongolica)。非繁殖栖息地为初级和次级常绿阔叶林缘与空地、耕地、
红树林和花园。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虎纹伯劳性格凶猛,常停栖在固定场所寻觅和抓捕猎物,发现猎物后急飞
捕食,捕食后通常返回栖息处;其为食虫
益鸟,主要以昆虫为食,其中绝大部分是害虫,如熊蜂、蚱蜢、
松毛虫属、
蝇类等;此外还会捕食
啮齿目、
两栖动物和小型鸟类。虎纹伯劳常站在疏林边缘的树冠层枝叶间,如带
荆棘的
灌木丛、
乔木,有时站在电杆或电线上,发现食物会突然飞去捕猎。
迁徙行为
虎纹伯劳为候鸟,
俄罗斯种群约8月离开繁殖地,5月底至6月中旬返回;
日本种群8月至9月飞往越冬地,5月返回。在中国东南部、缅甸东部和南部、
泰国北部、中部和南部、
老挝北部和
越南有少量的旅鸟与冬候鸟。
鸣唱行为
虎纹伯劳的叫声包括响亮、重复的领土叫声、喋喋不休的警报声和更柔和的颤音叫声,领土叫声似“tcha-tcha-tcha...”或“gichi-gichi...”。鸣叫时常仰首翘尾。声音与
红尾伯劳(Lanius cristatus)、
牛头伯劳(Lanius bucephalus)相似,但更响亮、尖锐。
社群行为
虎纹伯劳多单独或成对活动,性凶猛,
雄性个体间常为争夺栖枝而发生争斗。其飞行时呈波浪式飞行,两翅鼓动甚快,停落后常四处张望、不停摆尾。
生长繁殖
营巢期
虎纹伯劳一般在5月中旬进入营巢期,由雄鸟选定巢址,而后两性共同筑巢,营巢期6~8天,巢址多选在带荆棘的灌木及
刺槐等阔叶树的树冠层枝叶间,并且会规避其他鸟类巢址,与其相距100米以上,有时也在田野电线上筑巢。虎纹伯劳的鸟巢呈杯状,外径11~14厘米,内径6.5~7.5厘米,巢高度6~10厘米,外层质感粗糙,而内壁精巧细致,整体不易松散变形;营巢期间该鸟一般不在巢中歇宿,而选择在巢周围的树枝上过夜。巢筑成后进入产卵期。
产卵期
虎纹伯劳是一夫一妻制的,繁殖期为5月中旬至7月中旬,每年产卵一窝,每巢产卵3~6枚,多为4枚,卵平均重量5.2~7.1克,每日产卵1枚,连续产卵。卵呈灰白色,椭圆形,两端黄褐色斑点明显。产卵期间,雌雄鸟在巢侧枝头过夜。
孵卵期
虎纹伯劳
雌鸟产完最后一颗卵后随即进行孵化,孵化期14~16天,其卵的颜色会随孵化加深,孵卵期间雄鸟负责保卫并且饲喂雌鸟。
育雏期
虎纹伯劳雏鸟破壳时重约2克,具卵齿,裸露无羽并呈粉红色,其头部至背部具少量灰色胎绒羽,耳未启开,眼未睁,肛门朝上,腹部似球,跗蹠及爪呈肉色;发育11~15天后,幼鸟头顶和背部覆栗褐色羽毛,过眼纹褐色不明显;除翅及尾外,其余部位黑斑密布。雄鸟及雌鸟共同育雏,育雏期5~6天前,雌鸟继续在巢中照料雏鸟,而后直至雏鸟离巢,雌鸟雄鸟交替外出觅食饲喂雏鸟,平均喂食17~24次/小时,但警戒性有所降低;雏鸟留巢13~15天,5日龄时可睁眼,约两周后羽翼丰满,离巢前体重24~27克。雏鸟15日龄左右可试飞但不归巢,试飞期间
亲鸟仍会喂养雏鸟,待飞翔能力稳定便自行觅食。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俄罗斯和
日本种群数量从 1960 年代到 1990 年代的下降明显。2009年, 在中国预估有100-10,000 对繁殖对和大约 50-1,000 只个体;
韩国、俄罗斯预估数量与中国相同;在日本,繁殖对预估少于100对,个体不足50只。2016年,虎纹伯劳全球种群规模尚未量化,但在中国和俄罗斯被认为稀有,在韩国相对常见,在日本不常见,在其非繁殖范围内在当地不常见到常见。其所受威胁尚不清楚,预计
种群数量趋于下降。
保护级别
1981年3月3日,虎纹伯劳被列入由中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共同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中第164项。
2023年,虎纹伯劳被列入中国《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2024年,虎纹伯劳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保护级别为无危(LC)。
主要价值
虎纹伯劳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因其喜食害虫,对生态保护和农业生产发挥重要作用,是一种森林
益鸟。
相关知识
虎纹伯劳是
四声杜鹃(Cuculus micropterus)
寄生产卵的宿主之一。
近种鉴别
虎纹伯劳与
栗背伯劳(Lanius collurioides)、红尾伯劳、
牛头伯劳同属伯劳科
伯劳属,形态形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