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斯塔夫·福楼拜(Gustave Flaubert,1821年12月12日~1880年5月8日),男,
法国著名小说作家。
他出生于法国西北部
诺曼底大区地区
鲁昂一个优渥的中产家庭,父亲和哥哥都是医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福楼拜从小也培养了“精确”的特质。在家里女佣的故事熏陶下,童年的福楼拜开始对文学艺术感兴趣。他青年时被迫在巴黎读医学专业,但由于在大学期间突发癫痫,只能回家休养,从此开始潜心创作。后来福楼拜一家移居到克鲁瓦塞,那里有父亲留下的别墅。福楼拜日夜读书写作,终此一生,于1880年5月8日在克鲁瓦塞逝世。
福楼拜是现代派文学的先驱。他一生创作了5部长篇小说和1本短篇小说集,《
包法利夫人》《
情感教育》都是他的代表作,在真实描绘19世纪
法国社会风俗人情进行的同时,超时代地对现代小说审美趋向进行了意识流的探索,启迪了后来的现代主义文学,提供了借鉴意义。
人物生平
早年时期
居斯塔夫·福楼拜于1821年12月12日出生在法国西北部
诺曼底登陆地区的
鲁昂,父亲是香槟人,母亲是诺曼底人,在这两种民族性格的共同影响下,小福楼拜从小兼具开朗与忧愁的性情。他的父亲是鲁昂市立医院的院长,也是一名外科主任,福楼拜的幼年便是在医院里度过的。
他幼年时似乎不太聪明,9岁入学时才刚刚认识字母,好不容易才学会阅读。但他却很早显露出独特的文学天赋。家里有名女佣人叫玉莉,非常擅长讲各种迷幻有趣的故事,深深吸引了小福楼拜,他常常一坐一整天听她讲故事,全身心投入在浪漫艺术里。这也正是他文学创作的起源。
福楼拜自幼喜欢文学,中学时代开始写作,十三岁时编了一份手抄小报,十四五岁时就开始沉醉于创作。
1836 年,年仅 15 岁的福楼拜在特鲁维尔海滨度假时,遇见了比他大了11岁的艾丽莎,对她一见钟情。但福楼拜生性腼腆,整个人僵在这位漂亮女人的面前。
18岁时,中学毕业的福楼拜不得不遵从父亲的意愿,去巴黎学医。这是他“ 最气苦,最忍受,最不耐烦”的两年。1844年他突发癫痫,之后便中断学业,回到父母的克鲁瓦塞庄园常住,从此正式走上文学创作之路。
从1843年起,二十多岁的福楼拜开始尝试以自身青年时期生活为素材,撰写长篇小说,1845完成了初稿,即《
情感教育》的初型,但并未写出想要的效果。
1849年,福楼拜在著名画家布吕盖尔的一幅名作的启发下,完成了
浪漫主义色彩小说《
圣安东尼的诱惑》第一稿,还邀请好友来听他朗读,但仍不满意,得出“写得很糟”的结论。这时的福楼拜仍在摸索,不够成熟,尚未形成自己的创作思想体系。便与好友前往各国游历2年,为日后写作打下了基础。
中年时期
1851年回国后,福楼拜决定创作《
包法利夫人》。由于前两次尝试小说创作的失败,这次的福楼拜不想给自己留退路,“要么成功,要么从窗口跳下去”。福楼拜呕心沥血投身这部小说的创作,用了5年多时间推敲每一个字句,甚至要求自己的文章朗读起来也要抑扬顿挫。终于在1857年正式发表了第一部小说《包法利夫人》。这部小说受到了评论家与读者的普遍赞美。
现实主义终于取得了胜利,福楼拜瞬时成为了文学大家。
《包法利夫人》的成功让他看到了自己努力的成效,又开始构思《迦太基》,并于1858年专程去到
北非的迦太基遗址实地考察,花了4年的心血,终于完成了这部作品,改名《
萨朗波》。
1863年,福楼拜重新拾起前期失败的《
情感教育》,重拟提纲,大量阅读、研究,全部改写,花了9年将其完成出版。
之后,已有丰富写作经验的福楼拜又将《
圣安东尼的诱惑》改编重写,于1874年正式推出。
1875到1877年,福楼拜撰写了《淳朴的心》《圣朱利安传奇》《希罗迪娅》等短篇小说,并以《
三故事》为短篇小说集联合出版。
福楼拜还喜欢戏剧,曾于1872年改编路易·布耶的一个剧本《女性》,1873年又创作了一部戏剧《候选人》。可惜首演都不太理想,便没能成为一位剧作家。
晚年时期
晚年时,福楼拜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长篇小说《
布瓦尔和佩库歇》的创作中,直到1880年5月8日去世于克鲁瓦塞。其未完成的遗稿由他的侄女卡罗琳·格劳特担任了第一版的编辑工作,继续撰写,于1881年在《新杂志》上发表。而后,福楼拜的笔记手稿仍在由其他编辑继续补充和完善。
主要作品
福楼拜一生创作的的作品并不算太多,包括5部长篇小说《
包法利夫人》《
情感教育》《
萨朗波》《
圣安东尼的诱惑》以及未完成的《布瓦尔和佩库歇》,还有一本短篇小说集《三故事》(包括《纯朴的心》《圣朱利安传奇》《希罗迪娅》)。但这些作品大多拥有深远的影响力,成就了福楼拜这位文学史上的“现实主义大师”。
居斯塔夫·福楼拜作品
《包法利夫人》
福楼拜的代表作。讲述了一个农家女爱玛,因受过贵族化教育,十分羡慕书上的浪漫爱情,向往优雅的上流社会生活。而她的丈夫包法利只是一名普通的乡镇医生,相比之下,爱玛嫌弃丈夫的平庸,对自己的婚姻感到后悔。于是,她两度偷情,填补自己情感的空虚。然而,她陷入了高利贷骗局,终是无法偿还,走投无路,服毒自尽。包法利无奈将所有家产变卖,却是杯水车薪,向母亲借钱,导致母子决裂。偶然间他发现了妻子出轨的信件,非常痛苦,却选择了原谅。经受了重重打击,他也离开人世,只留下孤苦的女儿寄养在家境贫穷的
姨母家。
《情感教育》
弗雷德里克·莫罗生于一个资产阶级家庭,18岁时去到
巴黎学习法律,但他志不在此,只想在文学艺术领域发展,作过小说、写过
舞曲、学过绘画,但都没有弄出什么名堂,就放弃了。在结识画商阿尔努后,他深深爱上了阿尔努的妻子玛丽。但玛丽恪守妇道,一直未曾回应,终于在莫罗一片痴情攻势下受到感动,答应约会。1848年2月巴黎爆发革命,莫罗视爱情高于一切,为了约会,放弃了民众游行。但玛丽却因事未能赴约。悲伤的莫罗又与交际花萝莎奈特在一起。两人同居并生有一子,但儿子不幸夭折。 之后莫罗成为了实业家当布勒兹夫人的情夫,欲借其贵族身份身上流社会,但最后又深受伤害,与其分开。他沮丧的回到家乡,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一直爱恋他的乡下姑娘路易丝身上,可她也成婚了。莫罗返回了
巴黎,阿尔努夫人造访,与他诀别。
古斯塔夫·莫罗终是在虚度一生中迎来了
浪漫主义幻想的毁灭。
《萨朗波》
公元前三世纪,强大的迦太基像神一样令人生畏,统治荒淫,横征暴敛,压榨老百姓,导致民不聊生,失去了周围部落的支持。但后来在
布匿战争中,迦太基被
罗马打败,要担负巨额赔款,无法支付。利比亚人马托带领雇佣军包围了迦太基城。马托在一名希腊奴隶的帮助下潜入城内,偷走了重要的神衣。阿蜜尔卡遂回城解救迦太基,却在首战失利。他的女儿萨朗波因与马托相爱,有机会去到他的营盘取回了神衣,才扭转了战争局势。阿蜜尔卡施计包围了马托的军队,用各种方法将其逐个击破,最终歼灭。马托成为了俘虏,被残忍地处死。萨朗波见此场面,如受雷击般悲痛,倒地而死。
《圣安东尼的诱惑》
小说取自于宗教传说,以剧本的形式创作,细致地描述了
圣安东尼一生中的一个夜晚如何面对各种严酷的诱惑。小说一共7个场景,细致描绘了圣安东尼在一个夜晚产生的精神幻象。
魔鬼、示巴女王、安东的弟子用财富、权力、娱乐等巨大的诱惑尽数摆在他面前,甚至还有神祇、礼仪、经文、圣谕等将更具诱惑的事物。各种梦幻和秘密在他的心里拉扯,从傍晚至清晨。最终,安东闯出梦境,迈向新生。
创作特点
“客观性”艺术
福楼拜引领了
客观性艺术形式文学,在作品中尽可能隐藏自我,抛除作者个人主观感情与议论。他将文学作品比作“反映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认为衡量艺术的准则在于其真实性。丧失了真实性,也就丧失了艺术性。他强调透彻地洞察现实的本质特点,并善于抓取特定细节,以白描的形式,客观冷静地来呈现故事及人物。如此“没有感情”的白描,可以有效避免叙述者个人主观引导的干扰,让作者能够直接看见一幕幕戏剧画面,有自己的节奏和思考。
其代表作《
包法利夫人》也正是“客观性”艺术的典范。例如福楼拜写到教会时,描述了布尼贤神甫只会背书念经,并不能真正履行自己神甫的职责,面对艾玛的痛苦情绪,他无法共情,也给不了帮助,只叫她去看医生。福楼拜并未直接发表个人的主观意见,而只说具体的事情,做客观的描述,来表达自己对教会的批评指责,讽刺了教会的形式主义。
主题淡化
淡化主题是福楼拜创作思想的另一重要特色。在传统叙事小说中,人物行动是作品支柱结构,正因为行动线的组织和串联,构建了主题理念。但他想写的是几乎看不出主题的书,旨在推崇纯粹的艺术,给人美的享受。因为在他心中,创作艺术不该考虑功利性,否则便玷污了艺术的纯洁性。通过削弱主题,使得行动在其作品中无法形成结构,仅成为视觉印象。他的主张,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撇开政治关系,在艺术上保持人格独立。
例如在《情感教育》 中,有一段对戴勒马目光和动作的描写,并无其他内容,似乎人物的 “ 心灵不再保证他去感受他人的心灵” 。作者并未揭示任何行为逻辑和原因,让人难以猜测,便让人物的行动在观察者眼中成为纯印象。
散文化
由于主张小说创作的客观性、生活化,福楼拜非常反感虚构故事,因为虚构和想象会使小说所描写的生活背离现实世界。因此,福楼拜的创作更想最大限度地切合生活的自然形态,而非注重故事的曲折离奇。由于生活本身往往平淡无奇且比较松散,于是当福楼拜的小说科学自然地反映真实生活时,往往也会支离破碎。如果从传统小说的结构美学看,其小说的故事性不强,文体便也随之趋于散文化。
如《
情感教育》的主人公有三段几乎同时的恋爱进程,无明显主次之分,因而故事的展开也没有严密的逻辑层次,似乎完全由弗雷德利克的主观情感决定。他想到哪个情人家去,就到那个情人家去,故事也就在那里展开。这样一 来,传统小说意义上的“故事性”被消解了,而突出了“生活化”的特征则,小说的行文方式则由于故事性的消解而趋于散文化。
叙事冷峻
福楼拜是一名外倾性的
现实主义作家,不仅强调观察科学、缜密,更要求叙事客观、冷峻,而反对
浪漫主义式的情感宣泄。具有医生般冷静客观头脑的福楼拜,不满于很多作者不断在作品中对所有人和事直接评议的方式,而是将一切按照生活本身的样子“如眼所见”地呈现出来,从始至终能够做到看见什么就诉说什么,如同摄像机捕捉到的最真实的画面。他摒弃了“上帝视角”般全知全能式的直接心理活动描写,不带自己的情绪、猜测和评价,而是直接冷静地描写人物在特定心理氛围中的语言和行为方式,外化出人物特定的心境。
如在小说《
情感教育》的第一章,主人公刚刚出场,福楼拜就写到:“弗雷德利克想着回家后住宿的房间,想着一出戏的构思,若干幅油画的主题,以及将来的爱情。他觉得,配得上他高尚心灵的那份福气,至今迟迟不来。 他自言自语地朗诵着一些伤
感的诗句,在甲板上快步地踱来踱去。” 廖廖几笔,一个沉湎于幻想、很难有所作为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象征隐喻
福楼拜在小说中描写的生活,不仅是现实生活所谓的真实形态,还有象征隐喻意义上的超现实的真实形态。这就是福楼拜在把握事物外在真实的同时,所追求的“真实的真实”,即超现实的或主观的心理真实。而这,仅靠直观地呈现现实,是难以达到的,而要用象征隐喻的神话模式,把现实生活神话化,则可达到目的。这种模式能够揭示出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现实性意蕴,将最为内在、最深刻的心灵体悟转化为艺术形象。
正如《
包法利夫人》,它的深刻性远不止揭示了爱玛悲剧的社会原因,同时是借助爱玛的人生故事框架,表达了对现代社会中人们
生存状态的思考,
隐喻了人们在对抗宿命过程中的迷茫与无助。
主要思想
追求客观真实
福楼拜成长于
浪漫主义的“沃土”,从小受浪漫主义熏陶。因此,在他早期的文学作品当中,常以丰富的想象力描绘充满神秘、鬼怪的虚无世界,表现出对梦境的留恋、对现实世界的逃避。而后,随着时代主潮流和创作主题的需要,福楼拜添加了
现实主义元素。而主题对于他来说,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其风格自然跟随主题变化定调。
福楼拜因“拒绝一切派别”而自成一派。其实他憎恶“现实主义”这类的标签,主张客观、真实地描写,追求纯粹的艺术美感。 福楼拜把小说称作“生活的科学形式”,主张在创作中约束感情,客观冷静地观察和表述,科学反馈,无自我,无议论,无作者主观意图。他不允许让自己的影子出现在他的小说创作中。即所谓的“客观性”艺术。
“一切为艺术做牺牲”
福楼拜虽然在生活中有很多朋友,也经常参加
巴黎沙龙,但他与时代和社会不合拍,大部分时间都是独自隐身于克鲁瓦塞,孤独地置身于艺术当中,而忽视掉周围的一切。他追求曲高和寡、至高至美的艺术境界,对艺术的钟情终生不渝。
揭示人类心理本质
福楼拜从人类生命本体的角度探讨和研究人,并在文学中表达自己的思考,通过描写客观现实的生活和人,表现人类的真实欲望和生活现状,表达自己的思考。在《圣安东尼的诱惑中》,还通过对现实生活的神话化过程,揭露现实生活中被扭曲的心灵世界的本来面目,探寻人类深层次心理的本质真实。正如刻在古希腊太阳神阿波罗圣殿上的箴言:认识你自己。
女性主义倾向
福楼拜在书中塑造的男性大多庸俗、懦弱、恶毒。男性角色拜金被认作一种普遍追求,可是女性拜金却要被旁人指指点点,这本身就是一种两性不平等的体现。艾玛虽出身朴素农民之家,却接受过贵族式教育,这也是她女性意识觉醒的重要原因。在
女性主义视域下,艾玛对夏尔的谈吐和气质提出质疑并做出评价,其体现了女性主义的萌芽。她对金钱和爱情的追求相比于书中男性,显得更加坦荡和勇敢。她的思想和行为展现出了女性主义倾向和审美意识,极具开创性。
人物关系
居伊·德·莫泊桑
19世纪后半期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福楼拜的学生。从1973年9月起,在母亲的牵线搭桥下,
莫泊桑得到了大师福楼拜的悉心教导。加上莫泊桑个人的天赋及努力,他最终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被誉为现代文学中的“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19世纪前期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作家,福楼拜的朋友。福楼拜一生交友不广,将大量时间投入阅读和写作,但每年也会花部分时间去结交文人。1840年,他在巴黎文艺社交中结识了仰慕已久的雨果。
19世纪
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福楼拜的朋友。他们会一起参加聚会,还会写信交流作品。
主要成就
福楼拜和司汤达、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并称十九世纪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他们创造了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影响深远,为20世纪以来现代小说的创作实践奠定了基础。也被誉为“自然主义文学的鼻祖”“西方现代小说的奠基者”。
福楼拜主张的"客观的描写",既有巴尔扎克式的
现实主义,又有自然主义文学的现实主义特点。他注重人物心理真实的挖掘与刻画而非外表,尤其讲究和重视自己作品语言的韵律。这种对艺术形式的追求已经包涵了某些后现代意识。新小说作家极力推崇福楼拜对现实主义的创新,并进一步加以发展。他们正是继承了福楼拜的现实主义,才得以前进一大步。
福楼拜的小说在世界范围内被大量翻译,有中文版、英文版、
日本版等多国语言版本,在中国每部小说大都有2个及以上版本,光《
包法利夫人》的中文译本就有六种之多,且分别在1949年、1991年、2014年被多国改编成电影上映。
作品评价
“ 这种对艺术要么独立于、要么超脱出
人道主义的东西、物质的东西、现实的东西的福楼拜式的梦想,对现代艺术的整体而言是生死关的。而这类艺术家所取得的成果,可以被看作是——而且已经被看作是——20世纪艺术所能取得的最高成就”。——
英国学者布雷德伯里和麦克法兰 《现代主义的称谓和性质》
“经由福楼拜,它研究了过去未曾探明的日常生活的未知领域”。——法籍
捷克裔小说家
米兰·昆德拉“创作是他的生活,字句是他的悲欢离合,而艺术是他整个的生命。一切人生刹那的现象形成他艺术的不朽。”——中国文学批评家、翻译家
李健吾《
福楼拜评传》
轶事典故
航标灯
克罗瓦塞别墅是福楼拜的创作地点,这是他父亲留下的别墅,他通常是在这里写作。20多年里,他昼夜颠倒,总是在白天休息,而夜里亮着灯通宵创作。他房间书桌的窗外刚好是景色宜人的
塞纳河。就这样,晚上在
塞纳河上航行的船员们以及捕鱼的渔夫们,便将他书房的亮光视为永不熄灭的航标灯。
教莫泊桑观察马车
福楼拜教导弟子莫泊桑要擅于观察周边的人和事,能够发现事物本质特点。他要求能够只用一句话或一个描述,就准确表明其特性,明确将该对象与其他区分开来。努力寻求到这唯一的名词、形容词和动词,正是一个作家应尽的责任。
人物纪念
福楼拜纪念馆
全称是“福楼拜纪念馆暨医学史博物馆”,位于鲁昂——福楼拜的故乡。因福楼拜出身医生世家,父亲曾是法国鲁昂市立医院的外科主任,因此其故居也兼具医学主题。市立医院右侧的边楼是外科主任住宅,1816年至1846年,福搂拜父亲一家居住于此。福楼拜正是在这出生、长大,培养了文学兴趣,在青年时代打下了创作基础。
福楼拜文学酒店
Best Western集团旗下的福楼拜文学酒店正是在福楼拜的故乡鲁昂,以作家命名。酒店外墙上挂着福楼拜的肖像画,内部格局类似精品酒店。福楼拜在鲁昂创作了《
包法利夫人》,为了展现独特的文学特色,酒店大堂展示了福楼拜的书籍、手稿,以及仿作家客厅的区域空间,客房床头墙板上还有用法文刻的福楼拜书中的段落,整个酒店充满了福楼拜的文学气息。
福楼拜手稿
在福楼拜去世后很久,他的侄女卡罗琳·富兰克林将福楼拜的主要作品手稿分发在
法国国家图书馆、鲁恩市政图书馆和巴黎历史图书馆中。如今,福楼拜的现有手稿均数字化并将在BNF的
数字图书馆和Rouen的数字图书馆上线,无论其保存程度如何,都有助于文学研究的进步。
参考资料
福楼拜文学酒店.Hôtel Littéraire Gustave Flaubert.202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