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虚》(英文:Ben-Hur: A Tale of the Christ)是美国作家路易斯·华莱士(Lew Wallace)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于1880年11月12日由 Harper and Brothers出版社出版,被称为“19 世纪最有影响力的
基督教书籍”。
小说以
耶稣生活的
罗马帝国为背景,讲述了犹太贵族后人犹大·宾虚遭其罗马好友梅萨拉陷害,沦为战船上的奴隶三年,后因拯救一罗马护民官而成为其养子,获得罗马人的身份,在战车比赛中打败梅萨拉,获得大量的财富,并开始筹划推翻罗马帝国。最终,本以为耶稣将会带领犹太人推翻罗马政权的宾虚,在见证耶稣的受难后他认识到,
基督要建立的是天上的国度,而非地上的政权。
《宾虚》把通俗的冒险故事与基督教的典故结合叙述,从而将基督的信息传递给读者。该书出版后,超越哈丽特·比彻·斯托的《
汤姆叔叔的小屋》,成为美国最畅销的小说,直到1936年《飘》的出版才被超越,此后该书的销量又超过了《飘》。本书还推动了其他具有圣经背景的小说的创作,并被改编成舞台剧和电影作品。1959年,
米高梅出品电影《宾虚》,获得了创纪录的 11项奥斯卡奖,被认为是史上最伟大的电影之一。本书还得到了
教皇利奥十三世的祝福,是有史以来第一部被教皇祝福的小说。
成书背景
时代背景
《宾虚》出版于1880年,此时的美国正处于“镀金时代”(1870-1900),结束了分裂的
南北战争,国家经济开始腾飞。某种程度上,《宾虚》讲述的正是美国人在战后重建国家的故事。
华莱士借助宾虚历经劫难后的成功,暗示虔诚会带来繁荣——这对于渴望在镀金时代富裕的读者来说,是一个诱人的前景。
镀金时代可以说是美国现代化的起点。现代化通常伴随着
世俗化,但在美国,宗教却一直是美国文化中的重要力量。个中原因,除了美国的宗教与流行文化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共生关系外,也与美国基督教在某种程度上被“
耶稣”所主导有关。不同于
欧洲基督教有过多的宗教传统,美国的
约翰·加尔文主义只以耶稣为中心,这使得拥抱世俗化的美国基督徒能够有空间对其信仰进行个人化的解读。
戴维·华莱士写《宾虚》时,正是这种个性化的耶稣观开始在美国获得流行文化和学术界的青睐之时。华莱士对历史的尊重,以及小说的“无宗派”倾向,使其大受美国读者的欢迎。
此外,19世纪末的美国人年轻人热衷于开拓,小说中宾虚的男子气概正好迎合了镀金时代美国人的尚武精神。
个人背景
《宾虚》的作者路易斯·华莱士一生经历丰富而复杂,当过律师、将军、参议员和州长。
南北战争期间,华莱士在联邦军队将军
尤里西斯·格兰特手下担任
少将。1862年的夏洛战役中,由于
阿尔弗雷德·华莱士未能及时援助格兰特,他的军事生涯有了一个沉重的败笔,此后其一生未能证明自己的清白,格兰特一直声称华莱士对此事负有重大责任。退役后,
戴维·华莱士开始把热情投注到小说创作上,华莱士对夏洛战役的不满也反映在了宾虚无限的复仇欲望上。
华莱士最早于1873年开始创作《宾虚》,当时的他对宗教兴趣寥寥,只是出于商业考虑和对三博士故事的兴趣,打算在杂志上连载相关的故事。此后作者在1874年改变了创作重点,开始将
基督的故事和虚构人物的冒险经历结合起来。1876年9月19日,
华莱士经历了一次改变其人生的谈话。他在火车上结识了美国当时著名的无神论者罗伯特·英格索尔
上校,二人在火车上深入讨论了宗教
意识形态,这使
戴维·华莱士意识到自己对
基督教的无知,于是决心自行进行研究,并通过小说撰写有关基督教的历史。为了使小说有更加真实的历史背景,
阿尔弗雷德·华莱士多次前往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波士顿和
纽约的图书馆研究圣经,仔细考究了
耶稣时期有关的世界地理、语言、习俗、建筑、动植物等参考资料。他对史实的考据后被证明十分成功。小说出版前,华莱士未曾踏足
耶路撒冷王国,而在他后来访问圣地时,依旧“找不到任何理由对书的文本进行任何更改”。
此外,《宾虚》的部分灵感可能来自
戴维·华莱士对浪漫小说的热爱,《宾虚》中角色被监禁和复仇的情节和《
基督山伯爵》有相似之处。《宾虚》中有关战争的描写,可能取材于华莱士在美国内战期间担任师长的经历。宾虚和梅萨拉的战车比赛,则可能来自其与自己的长官格兰特的一场赛马。
华莱士在自传声称自己在写作《宾虚》时“丝毫未受宗教情绪的影响”。不过随着美国基督教的发展,从如今的角度看来,《宾虚》更多含有福音派的教派立场。
出版历史
《宾虚》于1880年11月12日由Harper and Brothers出版,出版后销量超越了哈丽特·比彻·斯托的《
汤姆叔叔的小屋》,成为了美国最畅销的小说,销量仅次于圣经,直到1936年《飘》的问世才打破这一神话。再后来,其销量又再度超越《飘》。
1885年,《宾虚》的法译本在巴黎出版。1916年,《宾虚》被翻译为
日语出版。2015年,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和译言古登堡计划分别出版了《宾虚》两本不同的中译本。
内容简介
第一部
来自东方的三位博士:
埃及人巴尔萨扎(Balthasar),印度人梅尔基奥(Melchior)以及希腊人加斯珀(Gaspar)在沙漠中相遇,他们发觉彼此都被一颗明亮的星星指引,前往
罗马帝国的
犹太省。
怀孕的
圣母玛利亚在圣城附近的山洞生下了
耶稣。与此同时,天使向七位牧羊人宣告了
基督的诞生,牧羊人在敬拜过基督后,开始传播基督诞生的消息。
博士们来到
耶路撒冷,四处打听犹太人新王的诞生,犹太的代理王大希律知道后十分愤怒,要求犹太公会寻找基督的下落。
第二部
犹大·宾虚(Judah Ben-Hur)与耶稣同年诞生,出身虚氏家族,是犹太王室的后裔。梅萨拉是一位罗马税吏的儿子,与宾虚是童年好友,后来前往罗马学习,以
罗马军团指挥官的身份回到家乡。两人重逢时,傲慢的梅萨拉嘲笑宾虚和
犹太教,并声称“罗马人就是要统治整个世界,犹太人就是要在尘土中爬行”。宾虚素来以犹太血统为荣,两人的友谊自此破裂。
此后有一天,宾虚在自家屋顶观看游行时,一块瓦片恰好掉落击中了
总督格拉图斯(Valerius Gratus)。梅萨拉诬告宾虚企图谋杀
罗马长官,宾虚全家在未受审判的情况下,被秘密囚禁在安东尼亚堡中,所有的财产都被没收。宾虚成为了一艘罗马军舰上的奴隶,他在上船的途中在
拿撒勒遇见了年轻的
耶稣,耶稣给了他水喝,宾虚深受感动,决定坚强地活下去。
第三部
宾虚被派往
意大利,在罗马海军与
希腊海盗作战的战舰上做奴隶,复仇的欲望支撑了他三年。军队的指挥官昆图斯·阿如斯(Quintus Arrius)在询问了宾虚的身世后十分惊讶,解开了宾虚的脚镣。后来,战船在战斗中被击沉,犹大救下了阿如斯。当他们被救起时,得知罗马人在战斗中获得了胜利,阿如斯也成为了英雄,晋封为执政官。宾虚跟阿如斯回到了米塞努姆,被阿如斯收养为儿子,成为了罗马公民。
第四部
宾虚在
罗马接受了五年的角力和军事训练,并在养父去世后继承其全部财产。随后,宾虚前往
安条克四世执行公务,在那里得知其生父的仆人西蒙尼德斯 (Simonides) 住在那里,经营父亲生前的财产成了富甲一方的商人。宾虚拜访了西蒙尼德斯,但由于他幼年丧父,西蒙尼德斯认不出宾虚,宾虚也无法证明其身份。在宾虚离开后,西蒙尼德斯派仆人麦乐 (Malluch) 跟踪宾虚。麦乐隐瞒身份,与宾虚成为好友,一起前往安条克的竞技场。在那里,宾虚发现自己的老对手梅萨拉正在驾驶一辆战车,为比赛做准备。
在竞技场上,宾虚遇到了梅萨拉。恰巧这时阿拉伯最大部族的酋长伊尔德瑞姆(Ilderim)正在寻找战车手,宾虚主动报名。碰巧,
埃及博士巴尔萨扎和他的女儿伊拉丝(Iras)也前来观看比赛,梅萨拉的战车差点撞上他们,宾虚出手救下了他们。
在近距离接触宾虚后,麦乐回到自己的主人家中,与西蒙尼德斯和其女儿埃丝特确认了宾虚就是虚氏之子。另一边,梅萨拉也认出了宾虚。与此同时,巴尔萨扎和伊拉丝也来到老朋友伊尔德瑞姆的帐篷,宾虚在谈论中得知讲述了接近三十岁的
基督准备开启其传道事宜。同时,宾虚对美丽妖娆的伊拉斯产生了爱慕之情。
第五部
伊尔德瑞姆酋长截获了梅萨拉送给
总督格拉图斯的信,得知梅萨拉有意揭露宾虚身份,并得知自己母亲和妹妹的下落。同时,酋长被宾虚的赛车技巧折服,接受他成为自己的战车手。西蒙尼德斯找到宾虚,想把虚氏家族的财富尽数交给他,但宾虚只留下了管家接手时的金额,将经商的盈利都给了西蒙尼德斯。作为受
罗马殖民统治的人,宾虚身边每个人都希望基督能推翻罗马权威,并愿意参与其中。
比赛前一天,宾虚任命麦乐为他做宣传,梅萨拉也大肆宣传宾虚为罪犯和奴隶。麦乐跟梅萨拉和他的亲信下了一个大赌注,如果罗马人输了,梅萨拉就会破产。
到了比赛当天,驾车最快的梅萨拉和宾虚成为全场焦点。梅萨拉用自己战车的车轮撞击宾虚的战车,不料战车裂开,自己反落车被其它战马践踏。宾虚赢得了比赛,梅萨拉则身体残疾,财富更直接输给了宾虚。
比赛结束后,宾虚收到伊拉丝的一封信,邀请他前往罗马的伊德尼宫。宾虚如约前往,但他没见到伊拉丝,却遇见梅萨拉派来的两个杀手。宾虚杀死了其中一个杀手,给了另一名杀手钱,使其回去报假信。此后,名义上已死的宾虚去了伊尔德瑞姆所住的沙漠,秘密策划推翻
罗马帝国的起义。
第六部
为了帮助宾虚,西蒙尼德斯贿赂
塞扬努斯,罢免了犹太
总督格拉图斯,
本丢彼拉多(Pontius Pilate)成为了新任总督。宾虚则前往
耶路撒冷王国寻找家人。
彼拉多发现了监狱中隐藏的牢房,在其中发现了已经感染
麻风病的宾虚母亲和妹妹。获释的虚氏母女前往自家旧宅,发现了睡在台阶上的宾虚。但作为麻风病人,她们被视为不洁,将被驱逐出城,所以她们没有叫醒宾虚,清早便就离开了。
多年来一直守护老宅的
埃及老女仆阿姆拉(Amrah)发现了宾虚,叫醒了他。不久,宾虚发现了一份有关两名患麻风病妇女获释的官方报告。阿姆拉则听到有关虚家母女的传闻,她独自来到麻风病人常去的古井旁找到了虚家母女,但为了不让宾虚染病,她答应宾虚母亲保守秘密,只在暗中照顾母女二人。
这时,正好罗马人企图开启
耶路撒冷王国圣殿的金库建造一条新的水渠,犹太人来到
本丢彼拉多面前抗议。彼拉多却派伪装成犹太人的士兵混入人群,屠杀抗议者。宾虚在人群中杀死了一名
罗马士兵,成为了抗议者眼中的英雄。
第七部
在沙漠中,宾虚逐渐建立了训练基地,并有了一批追随者。一段时间后,麦乐写信告知宾虚一位被认为是
基督的先知出现,宾虚前往
约旦河看先知,见到了同来的巴尔萨扎和伊拉丝。那个被以为是基督的其实是
施洗约翰,他预告基督的到来。在约翰布道时,有一个人走到他面前,要求受洗。宾虚认出他就是多年前见到的拿撒勒人耶稣。
第八部
此后三年的时间,
耶稣在加利利各地布道,行了许多神迹,宾虚也成为他的追随者之一。
麦乐买下了虚家的老房子,并邀请西蒙尼德斯、巴尔萨扎和他们的女儿住了进来。在耶稣进入耶路撒冷的前一天,宾虚回到家,告诉家里人自己一路上的所见所学。阿姆拉将虚氏母女从居住的洞穴中带了出来,终于在第二天耶稣进圣城时得到了耶稣的医治。
几天后的晚上,伊拉丝跟宾虚说自己不再相信耶稣,因为他迟迟没有开始预期的革命,并跟宾虚坦白自己爱的是梅萨拉。宾虚意识到伊拉丝一直在与自己逢场作戏,替梅萨拉监视自己,于是指责伊拉丝背叛了他。同时,宾虚发觉了自己对埃丝特的爱。
当晚,宾虚在天台看见祭司和
罗马士兵前去捉拿
耶稣的队伍,宾虚混入其中。在耶稣被捉拿时,宾虚从一众试图拘捕他的人手下逃脱。次日清晨,耶稣被带到了
本丢彼拉多面前,犹太人都要求将他钉上十字架,宾虚的支持者在此时也都抛弃了
基督,站在了祭司们的一边。震惊之余,宾虚一行人前往
髑髅地,见证了耶稣被钉十字架并死亡过程,一同意识到他不是地上的君王,而是天上的君王和人类的救主。
五年后,宾虚和埃丝特住在了米塞努姆,两人结婚生子。伊拉斯拜访埃丝特,她杀死了梅萨拉,认为罗马人都是野兽,并暗示自己将尝试自杀。事后,宾虚试图寻找艾拉斯未果。
尼禄·克劳狄乌斯·德鲁苏斯·日耳曼尼库斯在位第10年,宾虚和西蒙尼德斯住在
安条克四世,两人将经商得来的大量财富交给了安条克教会。尼禄皇帝大肆逼迫屠杀
罗马的基督徒,宾虚一行人决定前往那里建造一座地下教堂,即后来埋葬了许多
基督教殉道者的圣卡利克斯托地下墓穴(Catacomb of Callixtus)。
主要人物
犹大·宾虚 ( Judah Ben-Hur )
耶路撒冷王国的一位犹太王子,犹太王室的后裔,以他玛 (Ithamar) 之子。他被好友梅萨拉陷害,成为罗马人的奴隶,后来辗转成为罗马公民,并一路在亲友的帮助下打败梅萨拉,寻回家人,更赢得了大量的财富。宾虚本是个希望用暴力推翻
罗马帝国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因而追随“救世主”
耶稣,但耶稣的受难令其明白了
基督要建立的是天上的王国。
宾虚身上兼具男性和女性气质,挑战了传统上简单的性别二分。宾虚出场时,是个敏感的十七岁男孩,被描述为漂亮多过英俊,和从传统上看更男性化的梅萨拉形成对比。他的父亲十年前已去世,周围都是有权势的女性人物:母亲、妹妹和女仆阿姆拉。但是当他被梅萨拉背叛并判为奴隶后,很快养成了男性化的特质——强硬、纪律、决心和狡猾,并在与梅萨拉的战车赛中表现出强烈的复仇野心。小说用了三个章节来描写这场著名的比赛,其中概括了
戴维·华莱士小说中被“艰苦时代”(strenuous age,1880-1920年代)的美国看重的男性特征。
梅萨拉(Messala)
罗马贵族,一名罗马税吏的儿子,在书中也是罗马的化身。他是宾虚少年时代的朋友,后成为其对手,陷害宾虚成为奴隶,又在赛车时败给宾虚,落下终身残疾,失去了所有财产。
耶稣(Jesus)
圣经中降世为人的神子,
以色列先知预言的
基督,即救世主。耶稣出生在一个木匠家庭,在加利利的
拿撒勒长大,三十岁开始传讲天国的福音,并行诸多神迹。耶稣在世时,犹太人以为他要建立新的
犹大王国,推翻
罗马帝国的统治,但他最后却因声称自己是神的儿子,且传讲的福音违背犹太律法,被犹太祭司钉上了十字架。宾虚等人本也如其他人一样,认为耶稣是来发动对
罗马的革命的,但最后在耶稣受难时才明白,基督建立的是天上的国度,是全人类的救世主。
和宾虚一样,
阿尔弗雷德·华莱士笔下的
耶稣,也是女性化和男性化的复杂组合。耶稣只在小说的开头和结尾出现,书中几乎什么话也没说,但
戴维·华莱士在书中详细描述了耶稣的外貌和内心思想。他像宾虚一样,与其说英俊,不如说漂亮。伊拉斯嘲笑他是“一个长着女人的脸和头发的男人”。他是个“受苦的人”“被人藐视,被人厌弃”,听命于自己的命运。但他也非常自信,完全掌控着自己的一切遭遇,包括自己的审判和处决,用一种维多利亚时代的英雄姿态死去。
西蒙尼德斯(Simonides)
宾虚的生父以他玛忠实的犹太仆人,在以他玛去世后经营主人的财产成为
安条克公国的富商,在确认宾虚的身份后一直全力支持宾虚反抗罗马政府和追随
基督的事业。
伊尔德瑞姆(Ilderim)
叙利亚以东最大的阿拉伯部族的酋长,是整个东方最富裕的人之一,和宾虚一样痛恨罗马人的统治。他在三博士前往
耶路撒冷王国时接待他们,在安条克让宾虚驾驭其战车参赛,后来又支持宾虚在其领地建立反抗罗马的武装团队。
巴尔萨扎(Balthasar)
埃及人,是圣经中为刚降世的基督献上礼物的三博士之一,和女儿在
安条克公国被宾虚所救,是宾虚了解基督最初的通道。
埃丝特(Esther)
西蒙尼德斯的女儿,后成为宾虚的妻子。
阿尔弗雷德·华莱士以自己九岁时逝世的母亲 Esther French (Test) Wallace 的名字命名了她。埃丝特美丽、谦逊,几近完美,一直默默协助父亲帮助宾虚。
伊拉丝(Iras)
巴尔萨扎的女儿,宾虚的恋慕对象之一,作者用她的性感与娴静、矜持的埃丝特形成对比。伊拉丝和埃丝特一样都被宾虚吸引,但她更多是在玩弄宾虚,因而后来背叛并拒绝了宾虚,成为了梅萨拉的情妇,并最终杀死了他。
麦乐(Malluch)
西蒙尼德斯的仆人, 后成为宾虚的朋友,为宾虚传递重要的消息,在宾虚和梅萨拉的比赛中帮助他赢得梅萨拉的财产。
昆图斯·阿如斯(Quintus Arrius )
米塞努姆的护民官,
罗马战舰的一名指挥官,在海战中被宾虚所救,收养宾虚为养子,使其成为自由人、罗马公民和自己全部财产的继承人。
阿姆拉(Amrah)
一名
埃及奴隶,宾虚家族忠诚的女仆,在宾虚家族遇难时守护主人宅院,后又暗中照顾出狱后住在山洞的宾虚母亲和妹妹。
米利暗\u0026得撒(Miriam\u0026Tirzah)
宾虚的母亲和妹妹,在宾虚被陷害后被秘密关于安东尼亚要塞长达八年,在狱中染上
麻风病病,后在
耶稣进
耶路撒冷王国当天得到耶稣的医治。
主题思想
《宾虚》历来受到
基督教福音派领袖的高度好评,可见书中表达了福音派所提倡的价值观,大致可以分为四点:一,强调个人救赎;二,等待天国降临,忽视政治参与;三,对财富的追求;四,保守的性别观念。
《宾虚》中三位博士并非犹太人,他们没有传统和宗教权威的帮助,却独立获得了对
雅威和
基督的理解,正体现出福音派认为个人独立与上帝间无中介的观念。书中宾虚从一名犹太复国主义者变成期待“天上国度”的“个人”基督徒,巴尔萨扎、伊尔德瑞姆等富足的人也未曾做过慈善,都体现出福音派将来世的救赎和今世的解放对立的政治立场。
在19世纪镀金时代的美国,宾虚以成功的基督徒形象引起了福音派读者的共鸣,也体现出对
资本主义的拥抱。
尽管小说中宾虚和
耶稣的形象有一定的女性化成分,但该书依旧总体迎合传统的性别观念和分工。书中矜持的埃丝特,家主入狱而依旧忠诚的阿姆拉,都是理想的维多利亚时代
基督教女性形象。而宾虚后来强硬且带着狡猾的男子气概,及其对家庭的保护欲,也代表典型福音派对男性的期待。
艺术特色
用冒险故事传递基督信仰
宾虚将本质上无聊的冒险叙事与基督典故中的关键事件融合在了一起,如宾虚浪漫、大胆的英雄主义行为,战舰、赛车等激动人心的动作场景,以及海盗、
角斗士、麻风病人、酋长、奴隶等吸睛的角色。该书将通俗小说的惊险惯例运用到精神信仰上,试图为他的读者提供一种感人至深的体验,试图吸引以前不愿读小说的基督徒读者。
此外,小说的主角宾虚与
戴维·华莱士的自身经历结合十分紧密,两人都是军人,都曾在为更伟大的事业服务时寻求荣誉,也都曾击败过自己的对手。最重要的是,两人都是通过对基督的仔细研究而皈依
基督教。华莱士通过把自己塑造成小说的第一个受益者,证实了小说传递基督教信息的力量。
描述性散文
《宾虚》小说的一大特色,是大量地使用描述性的散文,用以刺激和兴奋读者的感官,这也是小说情感力量的重要来源。在许多重要场景和每一个关键时刻,
阿尔弗雷德·华莱士都用冗长而华丽的散文来描述地点和人物,强调感官体验,以激发读者的情感和感官反应。
例如,当宾虚第一次遇见伊拉丝时,作者通过关注阴影、颜色和纹理的细节,并反复强调一些细节动作,把读者带进与伊拉斯的近距离接触,让读者感受到宾虚对伊拉斯的情欲。书中
罗马三列战船的沉没,以及那场著名的战车比赛,作者都用一种站在主角旁边的角度来描述,使人身临其境。
华莱士对细节的执着建立在大量的学术考据上,也是为了令基督的故事有更强的说服力。他甚至在小说的高潮部分直接向读者解释自己密集地叙述历史和地理的缘由,因其可以使人在了解
基督和其受难场景时,有“很好的注释”,更能理解“宾虚他们此时内心的震动”。
作品影响
本土影响
《宾虚》于1880年11月12日由Harper and Brothers出版,最初的销量很低,从1880年11月到1883年3月,只卖出了16000本。尽管一些文学评论家表达了对《宾虚》的鄙视,但由于良好的口碑和出版商精明的营销,小说的销售量开始上升。整个1883年,《宾虚》平均每月
售出750本,到了1886年上升到4500本。1890年,《宾虚》已售出近40万册。而到了90年代末,这一数字已超过100万册,这种惊人的需求水平一直持续到20世纪10年代。
某种程度上,《宾虚》的巨大成功依赖于当时迅速变化的
基督教思想潮流。19世纪末,新崛起的
自由主义新教传教士开始挑战提倡禁欲的加尔文教义,警告禁欲主义带来的文化孤立。曾经污名小说为诱惑和腐化力量的牧师们,为
戴维·华莱士的《宾虚》破例,建议人们在家里和主日学校都读这本书,《宾虚》成为当时引人皈依基督的工具。有很多人在看过该书之后,评价其使福音书中对耶稣生活和事工的描述更加可信。有的人受小说感动而成为传教士,其中一些人还将《宾虚》翻译成其他语言。
甚至许多在政治上有影响力的人物也是《宾虚》的狂热粉丝,包括华莱士的前上级,后成为美国总统的
尤里西斯·格兰特、美国总统
詹姆斯·加菲尔德,以及
美利坚联盟国前总统
杰佛逊·戴维斯。
随着世纪末的临近,《宾虚》成为许多基督徒家庭的固定节目。对于那些散漫或自由的人来说,这部小说根据他们的信仰原则精心打造了一场愉快的冒险;而对于虔诚的人来说,它打开了一扇通往令人振奋的娱乐世界的窗户。该书还得到了教皇
利奥十三世的祝福,是有史以来第一部获此殊荣的小说。
衍生作品
舞台剧
1899 年11月29日,由戏剧制作人Marc Klaw和Abraham Lincoln Erlanger改编的舞台剧《宾虚》于
纽约百老汇剧院首演,评论家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每场演出都座无虚席,观众包括许多以前对舞台持怀疑态度的虔诚教徒。这部剧每周售出 25000 张门票。从 1899 年到 1921 年,该剧在美国各城市的大型场馆演出,并巡演至伦敦、
悉尼和
墨尔本,估计有2千万人次观看。
2009年,Ben Hur Live在伦敦格林威治半岛的O2体育馆上演,以现场战车比赛、角斗士和海战为特色。尽管演出规模宏大,但《
卫报》的一位评论家指出,它缺乏激发观众想象力的戏剧奇观。
影视作品
1907 年,Kalem公司在未经授权时根据《宾虚》制作了一部
短片,
戴维·华莱士的儿子亨利·华莱士 (Henry Wallace)等人起诉其违反
美国版权法,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案件,开创了文学和戏剧作品改编电影版权的法律先例,法院裁决Kalem电影公司赔偿25000美元。
1915 年,
米高梅以高价买下小说的电影版权。191925 年,弗雷德·尼布洛 (Fred Niblo)执导了电影《宾虚》,全片耗资390 万美元(按2021年美元计为4940万美元),使其成为历史上最昂贵的无声电影,也是当时最卖座的无声电影。
1955年,米高梅投资新版的彩色电影《宾虚》,由
威廉·惠勒(William Wyler)执导,
查尔顿·赫斯顿(Charlton Heston)饰宾虚,斯蒂芬·博伊德(Stephen Boyd)饰梅萨拉。这部当时最昂贵的电影在罗马的外景地拍摄,成本达1.25-1.5千万美元,1959 年11月18日首映,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电影之一。这部电影使华莱士的小说黯然失色,拿下了1960年包括
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在内的11项
奥斯卡金像奖,并成为 1960 年票房最高的电影。1998 年,美国电影协会将此片评为最好的100部美国电影之一。19电影中的战车比赛片段,至今依旧被许多人认为是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动作镜头。
2016年8月17日,由
米高梅和
派拉蒙影业公司改编的电影《宾虚》在全球上映。
此外,《宾虚》还被改编为
广播剧、电视剧、动画电影等。
文字作品
《宾虚》推动了以基督时代为背景的小说亚类型的发展,这类小说通常以圣经故事为背景进行创作,通常(但不完全)带有福音派的视角,1895年
亨利克·显克维支的《
你往何处去》,1896年 Wilson Barrett 的戏剧The Sign of the Cross,1942年Lloyd C. Douglas的The Robe,都是此类作品。
《宾虚》也鼓励了其他古代世界历史浪漫故事的出版,包括 G. J. Whyte-Melville的《角斗士》(1870)、 Marie Corelli的 《巴拉巴》(1901) 和Florence Morse Kingsley的Titus, A Comrade of the Cross (1897)。
其他改编自
戴维·华莱士故事的小说有Herman M. Bien的Ben-Beor (1891)、JOA Clark 的Esther: A Sequel to Ben-Hur (1892)、Miles Gerald Keon的Dion and Sibyls (1898) 和J. Breckenridge Ellis的Adnah(1902)。
1959年至1990年间,《宾虚》至少有八次被翻译成
希伯来语。其中一些版本涉及对叙事的全面改编,包括角色的改变、
基督教主题和情节的删除。
2016 年,
戴维·华莱士的玄孙女卡罗尔·华莱士(Carol Wallace)的新版本《宾虚》与同年的新电影《宾虚》同期发布,使用散文面向21世纪的读者。
流行文化
《宾虚》的成功导致其成为促销工具,以及流行文化营销的原型。这不是唯一一部拥有相关流行文化产品的小说,但华莱士和他的出版商是第一个合法保护并成功促进其文学作品用于商业目的的人。在小说出版后的几十年里,“宾虚”与其著名的战车比赛在流行文化中成为一个“受人尊敬、诱人且令人难忘”的品牌名称和具有大众市场吸引力的图标。
随着“宾虚面粉”“宾虚咖啡”和“宾虚部落”在经济上的成功和高知名度,“宾虚”商业标签开始遍及全美,涉及的消费品包括化妆品、香水、自行车、
雪茄、汽车、钟表和美发产品,许多建筑、运输工具也以“宾虚”命名。
米高梅在 1959 年发行了小说改编的电影后,工作室授权数百家公司制作相关产品,包括与“宾虚”相关的服装、家居用品、珠宝、食品、工艺品和可动人偶。
作品评价
同时代评价
《
纽约时报》:“大胆……全新而独特的浪漫”“对于那些认为没有合理的反对意见的人来说,这本书不可能不给人很大的乐趣,因为它不仅写得相当有力量,而且对它假定要处理的主题的威严性有一种罕见而微妙的领悟。”
后期评价
美国Humanity杂志:这部小说是19世纪最具影响力的
基督教书籍。
宾虚研究专家Howard Miller博士:如果哈丽特·比彻·斯托的《
汤姆叔叔的小屋》在19世纪50年代有助于分裂联邦,那么
阿尔弗雷德·华莱士的《宾虚》则有助于在重建后的几年里重新统一国家。这部小说与维多利亚时代晚期文化中一些最重要的问题产生了共鸣:性别和家庭;奴隶制与自由;种族和帝国;国家地位和公民身份。
英国学者James Russell:宾虚直接讲述了数百万普通美国人的信仰,正如我们将看到的,这部小说经常被认为吸引了大量以前不愿读小说的基督徒读者。因此,《宾虚》中的
基督教内容和哲学思想尤其值得研究。事实上,我认为在《宾虚》中,
阿尔弗雷德·华莱士试图为他的读者提供一种感人的、哲学上和
形而上学上的感人至深的体验,它将通俗小说的惊险惯例运用到精神上。因此,《宾虚》可以被理解为一系列主流小说中的第一部,这些小说试图缩小美国基督徒的信仰和大众娱乐的乐趣之间的差距。
印第安纳州大学教授Paul Gutjahr:新教读者可以选择书中的宗教元素来合理化他们的阅读,而事实上,这本书的吸引力可能主要是因为不同情节提供的世俗刺激。
人文学者Robert Detweiler:《宾虚》为19世纪的小说阅读打开了一个大门,否则这个大门将会关闭很长一段时间。
福音派运动领袖黎曦庭(Tim LaHaye):有史以来最好的小说之一.......让我意识到,小说可以用来传递比故事更重要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