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亚特
古希腊荷马创作史诗
《伊利亚特》(希腊语:ΙΛΙΑΣ),又名《伊利昂记》,相传是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在公元前8世纪中叶创作的叙事史诗,与《奥德赛》合称“荷马史诗”,被古希腊人视为民族的骄傲,是西方翻译史上除《圣经》以外,在所有文学作品中被翻译得最多最频繁的作品。
《伊利亚特》的故事发生于迈锡尼王朝(前1600—前1100年)后期,迈锡尼王阿伽门农为夺回弟弟墨涅拉奥斯之妻海伦,率领阿喀琉斯等将领进军特洛亚。史诗集中讲述了这场十年战争结束前约五十天的事,起初米尔弥冬人首领佩琉斯之子阿喀琉斯一直帮助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攻打特洛亚,直到阿伽门农为显示自己的权威抢走了代表阿喀琉斯荣誉的礼物,为捍卫个人荣誉,阿喀琉斯拒绝再为侮辱他的阿伽门农出战,并向母亲女神忒提斯请求让宙斯帮助特洛亚人,致使特洛亚人反攻希腊人的故事。面对阿伽门农的求和,阿喀琉斯也坚决拒绝。而当挚友帕特罗克洛斯的死讯传来,阿喀琉斯不再与阿伽门农计较,重新披挂上甲加入战争,杀死特洛亚军队首领赫克托耳,为友报仇。最后,在亲情和丰厚礼物的打动下,阿喀琉斯把赫克托尔的尸体归还给他的父亲。《伊利亚特》采用重复的叙事技巧着重描写了宏大的战争场景,并使用了比喻、夸张和拟人等修辞格在战争中塑造了阿喀琉斯与赫克托尔两大英雄形象,歌颂为荣誉而战的英雄主义精神,凸显了人在悲剧命运中的抗争,表现一定程度上的人本主义倾向。
从公元前7世纪开始,包括《伊利亚特》在内的“荷马史诗”逐渐获得权威地位,被西方人视为古代欧洲最伟大的史诗, 并影响了古罗马诗人普布留斯·马罗的《埃涅阿斯纪》、意大利诗人但丁·阿利吉耶里的《神曲》和英国诗人约翰·弥尔顿的《失乐园》等作品的创作。2004年,改编自《伊利亚特》的好莱坞电影《特洛伊:木马屠城》上映,获得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提名,全球票房累计达54.3亿美元。
创作背景
产生年代
《伊利亚特》是古希腊流传下来的史诗,相传为盲诗人荷马所作,但史诗与作家文学不同,它不是某个作家的个人创作,而是从前期的口耳相传,最后由集体和个人二次创作而成的,因此学界更多地将荷马视为《伊利亚特》最后的编订者。一般认为,《伊利亚特》成篇于公元前8世纪中叶。
取材来源
《伊利亚特》取材于公元前12世纪,迈锡尼王朝(前1600—前1100年)后期希腊人发动的特洛亚战争。公元前2000年左右,一支希腊人从巴尔干半岛进入希腊半岛。他们自称为阿开奥斯人,陆续在迈锡尼、提仑斯和普洛斯等地建立起城国。其中位于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北部的迈锡尼人逐渐强大,到公元前1600年称王立国,统治着整个伯罗奔尼撒半岛和特萨利亚等地。历史上,迈锡尼王朝所实行的是中央集权的统治,而由于荷马的活动年代在公元前8世纪左右,此时的希腊世界已经形成了独立自治的城邦制度,因此《伊利亚特》描绘的城国更接近城邦状态。公元前12世纪,特洛亚王子帕里斯劫走迈锡尼王阿伽门农的弟弟墨涅拉奥斯的妻子海伦,墨涅拉奥斯与特洛亚人和平交涉不成,这引起希腊各城的公愤。于是迈锡尼王阿伽门农邀请阿喀琉斯等希腊各路英雄组成希腊联军远征特洛亚。据有关史料记载,特洛亚城地处欧亚海陆交通要冲,繁荣富庶,迈锡尼王朝发动战争的真实原因是为了获得财富和奴隶,由于阿基琉斯管辖的特萨利亚佛提亚地区处在迈锡尼王朝的统治下,于是阿基琉斯应阿伽门农之邀加入希腊联军参加战争。故事就是围绕迈锡尼王阿伽门农率领的希腊联军和特洛亚王子赫克托耳为首的特洛亚军队之间的战争展开的。
神话背景
《伊利亚特》兼具历史与神话双重性质,其神话背景为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在出生前,由于他的母亲赫库芭梦见他是个祸害,会危及她的家和城国,于是赫库芭和特洛亚王普里阿摩斯把帕里斯遗弃在荒野,但他却幸存了下来。而主神宙斯从普罗米修斯处得知,他如果与老海神之女忒提斯结婚,她生下的孩子会推翻他的统治,因此他将忒提斯下嫁给米尔弥冬人首领佩琉斯。由于婚礼没有邀请争吵女神,她为了报复在宴席上扔下一个写有“给最美的女神”的金苹果,引起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爱与美女神阿佛洛狄忒三人的争吵。最后宙斯决定让特洛亚王子帕里斯来裁判,三位女神分别许给他权力、武功、美女,帕里斯选择美女。后来,帕里斯回到特洛亚,并出使斯巴达,被当作贵宾礼待,但帕里斯却在阿佛洛狄忒的帮助下,将斯巴达王墨涅拉奥斯的妻子、世间最美的女子海伦拐回特洛亚,从而爆发了希腊与特洛亚之间长达十年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古希腊神话中的神明纷纷现身参与,人的命运更多的被神明所掌控,特别是为宙斯所决定,从而注定了阿喀琉斯等人的悲剧结局。
内容情节
迈锡尼王朝后期,迈锡尼王阿伽门农为夺回弟弟墨涅拉奥斯之妻海伦,率领阿基琉斯等将领进军特洛亚,开始长达十年之久的特洛亚战争。《伊利亚特》集中叙述了战争结束前约五十天里的事。
阿伽门农激怒阿基琉斯
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因不肯释放战利品——祭司克律塞斯的女儿,克律塞斯向远射神阿波罗祷告,致使太阳神之子将瘟疫降给阿开奥斯人(泛指希腊人)的军队。在阿基琉斯和鸟卜师卡尔卡斯的劝告下,阿伽门农同意归还克律塞斯的女儿,但前提是他要再获得一份礼物来彰显自己的权威和荣誉,他指定让阿基琉斯把他的荣誉礼物即分得的战利品——美颊的布里塞伊斯拱手相让。阿喀琉斯无法接受荣誉被夺的侮辱,向母亲女神忒提斯请求让宙斯帮助特洛亚人,为自己出一口气。
特洛亚人反攻阿开奥斯人
宙斯应忒提斯的恳求,让特洛亚人暂时得胜。特洛亚乘机反攻阿开奥斯人,面对赫克托耳的指挥进攻,阿开奥斯人处在神降的惊慌中。不过特洛亚人并不知道是阿基琉斯间接地帮助了他们。面对特洛亚人的反攻,阿伽门农后悔夺走阿喀琉斯的荣誉礼物,派人前去求和,但阿基琉斯并不接受,他无法原谅阿伽门农对他的侮辱。随后特洛亚人突破阿开奥斯人的壁垒,帮助阿开奥斯人的震地神波塞冬也在宙斯的威胁下离开。在宙斯和阿波罗的帮助下,赫克托尔带领的特洛亚人已经进攻到阿开奥斯人的战船前,只剩阿开奥斯人将士大埃阿斯苦苦支撑。
帕特罗克洛斯代友出战阵亡
阿喀琉斯的挚友帕特罗克洛斯同情阿开奥斯人的凄惨战况,他不希望阿开奥斯人失败,于是他带着眼泪来请求阿基琉斯把铠甲借给他。这样在战斗中特洛亚人有可能把穿铠甲的他误认为是阿基琉斯,他们就会因害怕而停止进攻,从而为阿开奥斯人赢得喘息的机会。阿基琉斯同意将铠甲借给帕特罗克洛斯,嘱咐他不要恋战,并向宙斯祷告,希望帕特罗克洛斯把战斗从船边驱开并平安无恙的返回,但宙斯只允准他一半的心愿,因为战死是帕特罗克洛斯难以逃脱的命运。帕特罗克洛斯成功地让特洛亚人将他误认为是阿喀琉斯,使特洛亚人陷入恐慌,在阿开奥斯人的不断进攻下,特洛亚人失去斗志,混乱地溃逃。观察着战场的宙斯决定让阿基琉斯的同伴帕特罗克洛斯再杀许多人立大功,然后再让他死于赫克托耳的铜枪下。
阿基琉斯出战为友报仇
挚友帕特罗克洛斯的死讯传来,阿基琉斯大声悲恸,决心上战场,让赫克托尔血债血偿。忒提斯劝告儿子,在她从高峻的奥林匹斯山见匠神赫菲斯托斯那里求来一副精美辉煌的铠甲之前,不要投入战斗。战场上的特洛亚人和阿开奥斯人正在争夺帕特罗克洛斯的尸体,赫克托尔想把尸体拖走,把头颅割下高高地挂上竿梢头。宙斯的妻子赫拉派伊里斯来将这件事告诉阿喀琉斯,阿基琉斯听从母亲的规劝,只是在壁垒前高喊,特洛亚人就陷入了恐慌,帕特罗克洛斯的尸体得以抬回。阿基琉斯与阿伽门农冰释前嫌,披挂上赫菲斯托斯制作的铠甲奔赴战场。
阿基琉斯杀死赫克托尔
特洛亚军队将领波吕达马斯见识过阿基琉斯的英勇,眼见复仇心切的阿基琉斯将返回战场,他劝告赫克托尔撤回城内,赫克托尔却不考虑他的周全计划,执着进攻。这时远射神阿波罗见特洛亚人处于劣势,帮助他们把阿基琉斯诱离军队,让特洛亚人逃回城内,只剩赫克托尔一人留在城门外,他决心与阿基琉斯一决死战。阿喀琉斯发现阿波罗的骗局,重新奔回城墙。老王普里阿摩斯哀求赫克托尔进城,但无论父亲与母亲如何苦苦哀求,他仍留在原地。阿基琉斯与赫克托耳之间的恶战一触即发,宙斯把死亡判给后者,阿基琉斯用长枪杀死了赫克托尔,带走他的尸体,并把尸体系上战车,让脑袋在后面拖地。
普里阿摩斯赎回遗体
阿基琉斯大仇得报,回到营地为帕特罗克洛斯举行葬礼,把赫克托尔的尸首拴在车后拖着奔驰,沿着挚友的坟冢绕行三匝。阿基琉斯对尸体的虐待,引起阿波罗等神的怜悯,宙斯派伊里斯前去请来忒提斯,让她劝阿基琉斯接受普里阿摩斯赎取赫克托尔尸体的礼物。普里阿摩斯带着无数的礼物来到阿开奥斯人的船前,想把儿子的尸首赎买回去,他向阿喀琉斯恳求,让阿基琉斯想想他的父亲多么想见他,可自己的儿子却已经死了。普里阿摩斯就这样用亲情打动了阿基琉斯,把尸体带回举行葬礼。
人物角色
众神
在《伊利亚特》中,众神时常化身为某人或某种动物出现在希腊人或者特洛亚人身边,给他们带来帮助或是灾难,有时神会进入战场将人救下,如爱与美女神阿佛洛狄忒就救了特洛亚王子帕里斯和她的儿子埃涅阿斯;有时神会直接指导作战,如天神宙斯派信使伊里斯指导赫克托耳;有时神则是赐下征兆显明的旨意;宙斯还亲自督战,使双方战斗均衡,各有死伤;在《伊利亚特》的最后,众神还分作两派各自帮助自己喜爱的英雄,其中赫拉、女神帕拉斯·雅典娜、绕地神波塞冬和巧于心计、分送幸运的赫尔墨斯,自以为力大的赫菲斯托斯前往希腊人阵营,而头盔闪亮的战神阿瑞斯、披发的福波斯、女射神阿尔特弥斯、勒托、爱欢笑的爱与美女神阿佛洛狄忒和河神克珊托斯加入特洛亚阵营。
《伊利亚特》在这场战争中塑造了威严强势的宙斯、高傲善妒且心思深沉的赫拉、好胜勇猛的雅典娜、冷漠无情的阿波罗、暴躁鲁莽的阿瑞斯、和善且知恩图报的赫菲斯托斯等神明形象。
阿基琉斯
阿喀琉斯英勇、善战、鲁莽残暴又有情有义,他是老海神之女忒提斯和米尔弥冬人的首领佩琉斯的儿子,是典型的半人半神的英雄形象。在被阿伽门农抢走荣誉礼物后,阿基琉斯为了泄愤,请求母亲忒提斯让宙斯在战争中帮助特洛亚人,当特洛亚人反攻后,他也不愿接受阿伽门农的求和,以此来反抗不公和捍卫个人的尊严与荣誉。可当挚友帕特罗克洛斯的噩耗传来,他失声痛哭,为友情放下与阿伽门农的恩怨,一心为帕特罗克洛斯报仇。仇恨使他成为嗜杀的恶魔,在战场上见人就杀,并在杀死赫克托耳后虐待他的尸体,体现出这位英雄鲁莽残暴的一面。面对特洛亚国王普里阿摩斯的恳求,他又被亲情所打动,归还他儿子赫克托尔的尸体。
阿伽门农
阿伽门农是个傲慢、愚蠢又重视权威、维护秩序的人。他是阿特柔斯之子、人民的国王和希腊联军统帅,以权力在战争中分得比阿喀琉斯多的战利品。因他不肯释放克律塞斯的女儿,而使军队遭受瘟疫的迫害。在不得不释放克律塞斯的女儿后又威胁阿喀琉斯交出他的荣誉礼物,当作自己的补偿,致使阿基琉斯求母亲让宙斯帮助特洛亚人。他遭到宙斯欺骗,误认为能够很快攻下特洛亚,却招致特洛亚人的反攻。当阿基琉斯前来和解,急于为友报仇时,他仍以统帅的姿态来维护政治秩序,坚持完成致歉的献礼和祭祀仪式。
帕特罗克洛斯
帕特罗斯克洛斯是个勇敢、善良和亲切的人,他是阿喀琉斯的助手和挚友。当他看到特洛亚人打伤和杀死诸多阿开奥斯人,并将阿开奥斯人逼到了战船前,他不忍看到阿开奥斯人遭受如此灾殃,向阿喀琉斯借来铠甲,勇敢地代替阿基琉斯出战。帕特罗克洛斯虽然战死,他的善良与亲切却一直留在阿开奥斯人的心中。不仅阿开奥斯人,就连被他和阿基琉斯掳来的女俘们,也为帕特罗克洛斯的死亡感到不幸和悲伤,因为他待她们是多么的和善。
赫克托尔
赫克托尔聪明如宙斯,勇如战神阿瑞斯,是特洛亚国王普里阿摩斯之子,也是特洛亚城邦的守护者,承载着整个特洛亚城邦的希望。在神的帮助下,赫克托尔带领特洛亚大军反攻阿开奥斯人,突破阿开奥斯人的壁垒,并杀死了帕特罗克洛斯。聪明如宙斯的赫克托尔同样会犯错误,特洛亚军队将领波吕达马斯眼见复仇心切的阿喀琉斯即将出战,主张全军撤回城内,保存力量,赫克托尔却不肯听从波吕达马斯的建议,执着于进攻。当赫克托尔被逼到特洛亚城墙下时,后悔已经来不及了,他决定与阿基琉斯一决死战,战死也要保得光荣。
主题思想
荣誉主题
《伊利亚特》开篇第一卷就高唱:“女神啊,请歌唱佩琉斯之子阿喀琉斯的致命的忿怒”,点明史诗的主题,也就是说对“女神啊,为什么歌唱阿基琉斯的愤怒”的回答就是史诗的中心主题所在。荷马请女神歌唱阿基琉斯的愤怒是因为他推崇荣誉,而阿基琉斯的愤怒正是出于对荣誉的捍卫。在荷马看来,人生短暂,唯有诗歌和名声永存,而名声就是荣誉。
《伊利亚特》中出现的诸多人物大都是为荣誉而战,如赫克托耳在诗中说:“‘这是远古时候死去的、被光荣的赫克托尔/杀死的非常勇敢的战士留下的坟墓。’/日后有人这样说,我的名声将不朽。”在这些将士看来,荣誉重于生命。赫克托尔虽然死亡,但他因伟大的生与厚重的死赢得了不朽的声誉。所以,《伊利亚特》关注的不是人们做什么和怎么做,而是他们面对苦难和死亡时的方式。
命运主题
《伊利亚特》强调命运是人无法逃脱的悲剧性。史诗中阿喀琉斯早就得知自己的命运,诗中多次提及他注定要死在这场战争中,如:“阿基琉斯啊,尽管你英勇威武如神明,/命中也注定将死在富饶的特洛亚城下。”此番命运是他自己选择的,神说他有两种命运,一种是碌碌无为但幸福长寿,一种是取得无上光荣却命定早死,把荣誉视为比生命还重要的阿喀琉斯选择第二种。史诗中另一位英雄赫克托耳同样认清了这一现实,他说:“人一生下来,不论是懦夫还是勇士,/我认为,都逃不过他的注定的命运。”当他明知特洛亚在这次战争中必成为输方,但仍然誓死抵抗。这两位英雄对于命运的安排,在接受的同时,又奋力地反抗,赢得人的尊严,凸显人在命运中的抗争。
勇气主题
在《伊利亚特》中存在着三种形式的勇气,第一种是“战死沙场”的勇气,当妻子安德罗马克恳求赫克托尔不再返回战场时,赫克托尔却不愿逃避,毅然回到战场。第二种是“违抗权威”的勇气,统帅阿伽门农夺走阿喀琉斯的荣誉礼物时,阿基琉斯并没有服从权威,而是直接退出战争。第三种是“勇于和解”的勇气,阿伽门农作为王权的拥有者愿意在败退后在公众面前向阿基琉斯道歉,这不乏是一种勇气的体现。
英雄主义
《伊利亚特》歌颂英雄们的勇敢与荣誉,全篇充满着英雄主义的气息。在《伊利亚特》中总共存在着两种形式的英雄主义,一种是以阿喀琉斯为代表的个人英雄主义,一种是以赫克托耳为代表的集体英雄主义。赫克托尔和阿基琉斯虽然都为各自氏族而战,但赫克托尔考虑更多的是氏族的利益,而阿基琉斯更追求个人的权利。
人本主义
《伊利亚特》所描绘的世界,虽然是神人并存的,但它并没有极力标举神性,而是将凡人英雄作为塑造的中心,从一开头史诗就明确了歌颂的对象是人,并在叙述过程不断给予人赞美和荣誉,呈现出人类形象的多样性,凸显出“世界的中心是人”的人本主义思想。
艺术特色
战争叙事
《伊利亚特》作为一部战争叙事史诗,以战争为叙事主体,着力描写了希腊人和特洛亚人两军四个白天里的战斗,宏大激烈的战争场景集中出现在第三至五卷(第一天)、第八卷(第二天)、第十一至十七卷(第三天)、第二十至二十二卷(第四天)。
重复叙事
《伊利亚特》在叙述过程中采用了重复的叙事技巧,体现在语句、对象、内容、结构和意象等各个方面。譬如叙事语句的重复,人物叙述前的标志——“说出有翼飞翔的话语”;死亡前的描述——“黑暗的夜色飞来,笼罩着他的眼睛”、“放松了他的四肢”;大量的程式化用语——“捷足的阿喀琉斯”、“权力广泛的阿伽门农”,以上语句都在史诗中被不断重复。《伊利亚特》可以说是由“重复”建构起来的。这些重复不仅帮助了读者的记忆与理解,还在一次次重复中塑造人物形象,如用“鹿”、“蛇”和“羊”不同的叙事意象重复地描述人物,表现出人物形象的多样性。
从结构上看,《伊利亚特》还存在着一种重复——同一个主题的多样形式,如在第一卷和第二卷中就多次出现了集会的主题。第一卷中阿基琉斯召集将士开会,寻求解决瘟疫的路径,第一卷的结尾也是集会。这种重复减轻了史诗演唱者快速叙事的现场压力。
音律
《伊利亚特》采用六音步长短短格诗体,一行六音步,约十二个轻重音,不押尾韵,格律齐整,富于节奏感,便于朗诵和吟唱。
修辞手法
荷马在《伊利亚特》中广泛使用了修辞格,其中使用较多的有比喻、夸张和拟人等等。
首先是比喻,荷马十分热衷于比喻的使用,甚至形成了所谓的“荷马式比喻”,《伊利亚特》中就有300处比喻,其中明喻出现了200处左右,如在战争过程中,荷马经常将作战双方比喻成猎人和猎狗与野兽之间的对决:“有如一头野猪或狮子被猎人和猎狗/包围,野兽勇猛地冲突自恃力强,/猎人和猎狗互相挨近,对抗野兽。”
其次是夸张,《伊利亚特》中也有不少处采用了夸张的手法,借以赞美和突出英雄人物的特征,如阿喀琉斯为抢回帕特罗克洛斯的尸体,只是在壁垒前高喊几声,特洛亚人就陷入了恐慌。还有拟人手法,荷马在《伊利亚特》中采用了拟人与拟神两种,增添了史诗的生动性。
作品评价
《伊利亚特》作为“荷马史诗”两部曲之一,被古希腊人视为民族的骄傲,在流传中获得了各方赞誉。
古希腊哲学家、文艺理论家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谈论悲剧的摹仿时,以《伊利亚特》作为例子,他说:“任何一首史诗,不管哪一种,都可供好几出悲剧的题材,我所指的是由好几个行动构成的史诗,例如《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就有许多这样的部分,各部分有自己的体积,但这首史诗〔和一些这类的史诗〕的结构却十分完美,它所摹仿的行动非常整一。”
意大利诗人但丁·阿利吉耶里曾如此评价《伊利亚特》:“站在《伊利亚特》旁边,我觉得这本书有10英尺高,令人惊叹不能自已。”
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评价《伊利亚特》说:“如果开始把《伊利亚特》当做历史来看,你会发现其中充满虚构;当你将它当做虚构文体来阅读,又会感觉到字字渗透着历史的水印。”
美国文艺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认为:“《伊利亚特》并没有把人看做是受物质禁的精神,荷马并非圣保罗。在《伊利亚特》中,人是生存、观察、感知的诸力量,但活力、感觉能力和情感并非浑然一体。”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郑克鲁主编的《外国文学史》中《伊利亚特》是被如此评价的:“《伊利亚特》主要描写的是特洛伊战争最后阶段的殊死战斗。作者以恢弘的彩笔气势磅礴地描绘了古战场的人喊马嘶、群雄争斗、刀光剑影、血雨腥风。这一幕幕惊天动地、气贯长虹的战争场面,本身就是展现英雄雄姿的诗篇。”
中国翻译家王焕生在《伊利亚特》前言中说道:“《伊利亚特》的这种精心的题材裁剪和结构安排,表明当时的史诗叙事艺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伊利亚特》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不仅主要人物形象鲜明,各具个性,而且许多次要人物也都给人深刻印象。”
作品影响
从公元前7世纪开始,荷马史诗逐渐获得广泛认可,拥有了权威的地位。古希腊城邦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作为教育的基础内容,要求学生们背诵其中的篇章。在城邦的盛大节日中,还有吟诵荷马史诗的节目。2000多年来,西方人一直认为荷马史诗是古代欧洲最伟大的史诗,在西方古典文学中享有最高地位。
在文学方面,荷马史诗对古罗马、文艺复兴和近现代的文学都有所影响。在罗马帝国时期,荷马史诗受到古罗马文人和贵族们的喜爱。荷马史诗的叙事手法和艺术风格更是深深地影响了古罗马文学,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古罗马诗人普布留斯·马罗的巨著《埃涅阿斯纪》,这部作品不仅是对荷马史诗的续写,还在后六卷摹仿了《伊利亚特》的情节结构,语言上也多用荷马式的比喻。中世纪时期,荷马史诗陷入长达一千多年的沉寂。文艺复兴时期,荷马史诗重新回到了欧洲文学殿堂,继续影响着西方文学,如史诗在内容、结构或思想上启发了但丁·阿利吉耶里的《神曲》、约翰·弥尔顿的《失乐园》、让·拉辛的《安德洛玛刻》、莎士比亚的《特洛亚罗斯与克瑞西达》、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的《浮士德》等人的作品。同时,塞万提斯·萨维德拉的《堂吉诃德》、查尔斯·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弗朗西斯·拉伯雷的《巨人传》、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等人的作品还承续了荷马史诗的故事专注个人遭遇的叙事传统。后现代时期,荷马史诗对西方文学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如科幻作家丹·西蒙斯就基于《伊利亚特》创作了全新的科幻小说《伊利昂》(2003),等等。
在艺术方面,从公元前7世纪开始,《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某些情节内容和人物形象已经出现在古希腊陶瓶绘画中,此后类似的绘画、雕塑和造型艺术作品相继出现。如法国画家杰克·路易斯·达维特(Jacques Louis David)被收藏在巴黎卢浮宫的《帕里斯与海伦之爱》,就是对《伊利亚特》中人物形象的绘制,此外他还画了很多反映特洛伊:木马屠城战争的名画。希腊德尔菲博物馆里,还收藏着一幅德尔菲神庙浮雕,展现特洛亚战争中诸神对立的形象。
荷马史诗不仅影响了西方的艺术创作,还为中原地区的艺术创作激发了灵感,如余光中的《犹力西士》,诗人将在美国留学的自己当作在外漂泊的奥德赛,日夜思念故乡。
出版历史
《伊利亚特》与合称“荷马史诗的故事”的《奥德赛》是西方翻译史上除《圣经》以外,在所有文学作品中被翻译得最多最频繁的作品。
西方版本
公元前8世纪中期前后希腊人创作文字之后,《伊利亚特》才有了文字记录。公元前6世纪,雅典执政裴西斯特拉托斯派人从众多的手抄本中整理和校勘出日后成为规范诵本的《伊利亚特》。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前二世纪之间,经亚历山大城的几位学者校订之后,《伊利亚特》有了最后的定本。
《伊利亚特》在西方的翻译可分为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和近现代翻译四个时期。在古代,一般认为是罗马皇帝尼禄时期(37年-68年)的拜彼乌斯•伊塔利库斯(Baebius Italicus)翻译的拉丁文节译本的《伊利亚特》开启了《伊利亚特》或说“荷马史诗”的多语言翻译史。中世纪,一个法国人用法语将“荷马史诗”的内容加以提炼,编译成《特洛亚的故事》。文艺复兴时期,《伊利亚特》的翻译数量增加,其中英译本成就最高,以查尔曼和亚历山大·蒲柏等人的译本为代表。查尔曼从1589年开始翻译《伊利亚特》,直到1611年才完成,他是第一个用现代语言翻译《伊利亚特》的诗人,他的译本也是第一本从希腊原文直译而来的完整英译本。而亚历山大·波普的英译本,则一度被奉为标准的译本。到近现代,《伊利亚特》的英、德、法等译本纷纷出现,英译本尤多,比较权威的英译本之一是理查德•拉铁磨尔(Richard Lattimore)的译本。截至2012年,《伊利亚特》的英文全译本已近80种。
中国版本
在中国,《伊利亚特》的译本版本同样繁多,经典全译本有1958年傅东华本、1994年罗念生王焕生本、1994年陈中梅本、2010年曹鸿昭本。傅东华本是《伊利亚特》的第一个全本中译本,由于是从英文版转译而来,所以该译本与原文偏差较大,翻译质量不高。曹鸿昭本又称台译本,与傅东华本一样由英文版转译而来,缺点大致相同,加上人物译名也与大陆通行译名不同,增大了大陆读者的阅读难度。罗念生和王焕生本与陈中梅本翻译质量较高,都由希腊原本直译而来,且忠实于原文,还原了《伊利亚特》的史诗风貌,不过前者用语倾向于通俗化,后者趋向典雅。
相关研究
“荷马史诗”研究历来是希腊史研究中的重要领域。在西方,自德国学者沃尔夫1795年出版的《荷马史诗研究导论》引发了“荷马问题”(the Homeric Question)以来,“荷马史诗”研究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领域,并出现了诸多研究专著。1954年,英国西洋古典学芬利出版《奥德修斯的世界》,成为荷马研究的一个里程碑。此外,英国学者阿德金斯等人也有相当数量的研究著作。
中原地区对荷马史诗的研究基本始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因政治环境趋于宽松,研究在九十年代进入了较为多元的阶段。成果有晏绍祥的《荷马社会研究》、陈中梅的《神圣的荷马——荷马史诗研究》和程志敏的《荷马史诗导读》等著作。与此同时,一些外国研究专著也被引入。
衍生作品
沃尔夫冈·彼得森导演的好莱坞电影《特洛伊》改编自《伊利亚特》。电影于2004年上映,由布拉德·皮特奥兰多·布鲁姆黛安·克鲁格等人出演,获得了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提名等荣誉,主演布拉德·皮特也凭借在片中的出色表演获得了2004年度青年选择奖最佳男主角奖和第14届全球音乐电视台最佳男演员提名。该影片全球票房累计达54.3亿美元,从商业上看这部电影无疑是成功的,但其代价是史诗严肃格调的弱化。它带上了史诗《伊利亚特》的宏大面具,深层却继续着千篇一律的好莱坞模式,如突出英雄救美的情节。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创作背景
产生年代
取材来源
神话背景
内容情节
阿伽门农激怒阿基琉斯
特洛亚人反攻阿开奥斯人
帕特罗克洛斯代友出战阵亡
阿基琉斯出战为友报仇
阿基琉斯杀死赫克托尔
普里阿摩斯赎回遗体
人物角色
众神
阿基琉斯
阿伽门农
帕特罗克洛斯
赫克托尔
主题思想
荣誉主题
命运主题
勇气主题
英雄主义
人本主义
艺术特色
战争叙事
重复叙事
音律
修辞手法
作品评价
作品影响
出版历史
西方版本
中国版本
相关研究
衍生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