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
食管炎症性病变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食管炎,RE)是一种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疾病,与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同属于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所引起的食管黏膜炎症、糜烂、溃疡和纤维化等病变,甚至引起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其发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大约为(2~3):1,发病率为1.92%。随着年龄的增长,食管下段括约肌收缩力的下降,胃、十二指肠内容物自发性反流,而使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率有所增加。
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可有食管症状和食管外症状。食管症状包括典型的反酸、烧心症状,以及胸痛、吞咽困难等不典型症状。食管外症状包括咽喉炎、慢性咳嗽、哮喘、牙蚀症、特发性肺纤维化等。胃镜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最准确的方法,并能判断反流性食管炎的严重程度和有无并发症,结合活检可与其他原因引起的食管炎和其他食管病变(如食管癌等)相鉴别。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在于控制症状、治愈食管炎、减少复发和防治并发症。针对一般人群,预防需普及防病知识,宣传健康生活方式,避免烟酒,节制饮食,如过重或肥胖需减轻体重,避免辛辣酸甜等刺激性食物,避免增加腹压的因素。
反流性食管炎属于胃食管反流病。截至2019年,中国典型症状胃食管反流病的患病率为2.5%~7.8%,低于北美(18.1%~27.8%)和欧洲(8.8%~25.9%)。2005~2008年,韩国胃食管反流病患病率的年增长率为15.3%,2008年已达7.3%。日本胃食管反流病患病率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升高,2000~2010年达到13.1%。
病因
常见病因
反流性食管炎病因与发病机制同GERD,主是以LES功能障碍(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为主的胃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直接损伤因素为胃酸、胃蛋白酶、非结合胆盐胰酶等反流物。
发病机制
流行病学
中国尚缺乏反流性食管炎大规模流行病学资料。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大约为(2~3):1,发病率为1.92%。随着年龄的增长,食管下段括约肌收缩力的下降,胃、十二指肠内容物自发性反流,而使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率有所增加。
病理生理学
反流性食管炎大体病理详见胃镜诊断部分,其组织病理学改变为食管黏膜上皮坏死、炎症细胞浸润、黏膜糜烂及溃疡形成。
肉眼观(可通过胃镜观察),大多仅表现为局部黏膜充血。光镜下,早期表现为上皮层内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以后出现基底细胞增生,固有膜乳头延长,可出现浅表性溃疡,上皮内见中性粒细胞浸润;炎症扩散到食管壁,可引起环状纤维化并可导致管腔狭率。长期慢性炎症的病例可形成Barrett食管。
临床表现
反流症状
反酸、反食、反胃(指胃内容物在无恶心和不用力的情况下涌人口腔)、嗳气等,多在餐后明显或加重,平卧或躯体前屈时易出现。
反流物引起的刺激症状
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胸痛、吞咽困难等。常由胸骨下段向上伸延,常在餐后1小时出现,平卧、夸腰或腹压增高时可加重。反流物刺激食管肌肉痉挛导致胸痛,常发生在胸骨后或剑突下。严重时可为剧烈刺痛,可放射到后背、胸部、肩部、颈部、耳后,有的酷似心绞痛的特点。
其他症状
咽部不适,有异物感、棉团感或堵塞感,可能与酸反流引起食管上段括约肌压力升高有关。
并发症
检查诊断
诊断原则
有典型症状,如明显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等,无报警症状者需具备下列RE的证据。
内镜诊断与分级
检查报告必须注明:各病变部位(食管上中下段)和长度;狭窄部位直径和程度;Barrett食管改变部位;有无食管裂孔疝
基本病理改变
注意:RE可有鳞状上皮细胞假上皮瘤性增生或纤维母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伴一定程度的细胞异型性,应防止误诊为癌或内瘤。
动力诊断依据
根据24h食管pH监测的有关参数测算酸反流计分,\u003e15分为阳性。其中15~50分为轻度,51~100分为中度,\u003e100分为重度。碱反流可用24h胆汁反流监测仪(Bilitec-2000)测定。
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试验
使用奥美拉唑(商品名:洛赛克)20mg bid,共7天,如患者症状消失或显著好转,提示为明显的酸相关性疾病,在除外消化性溃疡等疾病后,应考虑RE的诊断。
辅助检查
肉眼观(可通过胃镜观察):
胃镜下反流性食管炎分级(洛杉矶分级法,LA)如下,
此外,正常食管黏膜为复层鳞状上皮,胃镜下呈均匀粉红色,当其被化生的柱状上皮替代后呈橘红色,多发生于胃食管连接处的齿状线近侧,当环形、舌形或岛状病变≥1cm时,应该考虑为Barrett食管。
光镜下见:
早期表现为上皮层内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以后出现基底细胞瘤增生,固有膜乳头延长,可出现浅表性溃疡,上皮内见中性粒细胞浸润;炎症扩散到食管壁,可引起环状纤维化并可导致管腔狭窄。长期慢性炎症的病例可形成Barrett食管。
鉴别诊断
治疗
治疗原则
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在于控制症状、治愈食管炎、减少复发和防治并发症。
一般治疗
改变生活方式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基础,而且应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
临床治疗
药物治疗
PPI
具有不可逆抑制H+-K+-ATP酶的作用,抑酸起效迅速,作用持久,是胃食管反流病治疗的首选药物。短期或长期应用PPI不良反应均相对较少,适用于症状重、有严重食管炎的患者。奥美拉唑一般为20mg、2次/d口服;其他PPI包括艾司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和雷贝拉唑等。推荐疗程一般为8周。
经规范PPI治疗后,大部分GERD患者的反酸、烧心等症状可完全缓解,但仍有高达30%的GERD患者症状控制欠佳,如经标准剂量PPI治疗8周后,GERD症状仅部分缓解或完全无缓解,被认为是难治性GERD,需调整治疗方案:单剂量PPI无效可改用双倍剂量,一种无效可换用另一种PPI。对于出现食管裂孔疝等并发症的患者,PPI剂量通常需要加倍。
H2受体拮抗剂(H2 receptor antagonist,H2RA)
通过抑制胃黏膜壁细胞H2受体,能减少50%~70%24h基础胃酸分泌,该类药物易受饮食影响,抑酸持续时间短,且患者容易快速耐受,适合于轻、中症患者。常用药物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和罗沙替丁等,一般采用常规剂量,分次服用。H2RA用于短程治疗和维持治疗时,食管炎的治愈率和症状缓解率不如PPI。
促胃动力药
可以增加LES压力、刺激食管蠕动及增强食管收缩幅度、促进胃排空,从而达到减少胃内容物食管反流及减少其在食管的暴露时间。多潘立为一种作用较强的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具有外周阻滞作用,可增加食道下部括约肌张力,防止胃食管反流,在基层医疗机构较为普及,剂量为10mg、3次/d。莫沙必利为新型5-HT4受体激动剂,直接作用于肠肌间神经丛,促进乙酰胆碱释放,增强胃及十二指肠运动,生物利用度高,不良反应少。伊托必利是一种新型促动力药,具有阻断多巴胺D2受体及抑制乙胆碱梅活性的双重作用,能抑制TLESR,但对食管蠕动及LES压力无明显影响。促动力药不推荐单独用于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多与抑酸药联合使用。
黏膜保护剂
主要包括铝碳酸镁硫糖铝和三钾二枸橼酸铋等,此类药物能快速中和胃酸、在受损黏膜表面形成保护膜以隔绝有害物质的侵袭,从而有利于受损黏膜的愈合。但药效持续时间较短,不能充分治愈食管炎及预防GERD并发症。
抗抑郁或焦虑治疗
食管对酸的高敏感性,是难治性GERD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对久治不愈或反复发作者,应考虑精神心理因素可能,治疗药物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和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可用于伴有抑郁或焦虑症状的GERD患者的治疗。
手术治疗
GERD的内镜治疗
目前用于GERD的内镜下治疗手段主要分为射频治疗、内镜下胃腔内缝合/折叠治疗、内镜下注射或植入技术类。
抗反流手术
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抗反流手术,目的是阻止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抗反流手术疗效与PPI相当,但术后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因此,对于PPI治疗有效但需长期维持治疗的病人,可根据病人的意愿来决定是否进行抗反流手术。对于持续存在与反流相关的慢性咳嗽慢性咽炎及哮喘,且PPI疗效欠佳的病人,可考虑行抗反流手术。
并发症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大量出血病情急、变化快,抗休克、迅速补充血容量治疗应放在一切医疗措施的首位。
食管狭窄
除极少数严重瘢痕狭窄需行手术治疗外,绝大部分狭窄可行内镜下食管扩张术。为防止扩张术后狭窄复发,应予以PPI长期维持治疗,部分年轻病人也可考虑行抗反流手术。
Barrett食管
可用PPI维持治疗。定期随访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型增生和癌变。对于不伴异型增生的病人,其胃镜随访问期为3~5年。如发现重度异型增生或早期食管癌,应及时行内镜或手术治疗。
预防
分级预防
随访评估
评估内容
全面病史评估,症状复发情况,对抗酸药物治疗反应,生活方式改善情况;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血压、心率、心律、身高、体重、腰围等;进行辅助检查,必要时可行内镜检查,评估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风险及临床情况,是确定治疗策略的基础。
评估频率
随访频率:每2~4周1次,直至达标。
随访内容:病史症状发生情况,对药物治疗反应,查体(身高、体重、腰围),生活方式评估及建议。
随访频率:每3个月1次。
随访内容:症状复发情况,查体(身高、体重、腰围),生活方式评估及建议。
年度评估:除上述每3个月随访事项外,必要时可行内镜检查,评估病情。
预后
反流性食管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患者临床症状多样,个体差异性较大,多数患者症状反复,病程迁延。因此,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诊疗在遵循规范化的同时,特别强调个体化的原则,必要时有针对性地选择辅助检查,以更好地指导治疗和随诊。
历史
2006年蒙特利尔共识将胃食管反流病定义为由胃内容物反流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将GERD分为食管症状综合征和食管外症状综合征,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推动GERD扩展至消化内科之外的其他学科。
汪忠镐院士自2007年在胃食管反流相关性严重呼吸道症状的临床实践基础上提出了“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gastro-esophago-laryngotracheal 综合征,GELTS)”的概念:由反流引起的以咽喉部为核心的、常以呼吸道表现尤其是哮喘、喉气管肌肉痉挛为突出点的、涉及呼吸和消化两大系统和耳鼻口腔的一系列相应临床表现,或者是以胃食管交界区(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GEJ)为启动器、以咽为反应器、以口鼻为效应器、以喉气道为喘证发生器的临床综合征,并将该综合征分为4期,即胃食管期(A期)、咽期(B期)、口鼻腔期(C期)和喉气管期(D期)。
2013年胃食管反流病诊治指南将GERD定义为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口腔(包括咽喉)和/或肺导致的一系列症状、终末器官效应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此定义进一步明确了食管外反流是GERD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很快就同意并接受了这一新定义,现已证实GERD的食管外症状和并发症非常丰富且具有普遍性,临床表现极具异质性和复杂性。
20世纪90年代,研究学者将研究重点集中到了质子泵抑制剂(protonpumpinhibitor,PPI)上。第一个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于1988年由阿斯特拉公司开发上市。继奥美拉唑之后,全世界相继开发了兰索拉唑、泮托拉唑、埃索美拉唑和雷贝拉唑等多个质子泵抑制剂。PPI的高效优势在于它能够更直接地抑制胃酸分泌的最终环节,疗效显著优于其他抑酸剂,同时解决了耐受性等诸多问题。
PPI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首选药物,可迅速缓解大部分患者的症状,逆转部分反流性食管炎并发症。在研发PPI之前,H2拮抗剂(H2-receptor antagonist,H2RA)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药物。H2RA和PPI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常用药物。H2RA控制夜间酸分泌更有效,可两药联合控制夜间酸突破。这两类药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安全有效、耐受性良好,且不良反应较少。
参考资料
..2023-12-27
..2023-12-06
ICD-10 Version:2019.ICD-10 Version:2019.2023-05-09
..2023-12-26
目录
概述
病因
常见病因
发病机制
流行病学
病理生理学
临床表现
反流症状
反流物引起的刺激症状
其他症状
并发症
检查诊断
诊断原则
内镜诊断与分级
基本病理改变
动力诊断依据
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试验
辅助检查
鉴别诊断
治疗
治疗原则
一般治疗
临床治疗
药物治疗
PPI
H2受体拮抗剂(H2 receptor antagonist,H2RA)
促胃动力药
黏膜保护剂
抗抑郁或焦虑治疗
手术治疗
GERD的内镜治疗
抗反流手术
并发症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
食管狭窄
Barrett食管
预防
分级预防
随访评估
评估内容
评估频率
预后
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