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仁禧(1931年2月12日-2019年8月6日),男,
汉族,出生于福建厦门,中国共产党党员,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会士,
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卓仁禧1953年毕业于
复旦大学。1982年3月25日,被任命为武汉大学化学系副主任;同年8月,晋升为武汉大学教授,任化学系副主任、
应用化学研究所副所长、高分子研究室主任。1984年10月18日,被任命为武汉大学化学系主任。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5月16日当选为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会士。2005年任
华中科技大学聘为生物无机化学与药物
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18年12月退休。2019年8月6日因病逝世,享年89岁。
卓仁禧主要从事有机硅化学和生物医用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研究。是中国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重要奠基人之一。研制成功
有机硅化物光学玻璃防雾剂;发现新的
溶液缩聚催化反应和脂肪酶催化含磷环状
单体的开环聚合反应。发表了《含硅基化合物的Darzens反应》《固定化酶技术及其进展》《Liver-targeting macromolecular MRI contrast agents》等论文。卓仁禧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奖励,包括国家科学大会奖两项,国家科技发明奖
三等奖,
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四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两项,
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二等奖等。同时先后获评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湖北省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湖北省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等荣誉。
人物生平
早期与学业经历
1931年2月12日,卓仁禧出生于福建厦门,兄弟姐妹共11人。1934年4岁,进入
怀德幼稚园学习。1937年就读于
鼓浪屿英华小学。
1941年12月8日,
偷袭珍珠港,
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鼓浪屿。上学路上被
日本士兵用
刺刀盘查;同年英华小学关闭,转到日本人办的第二小学继续读书,增加了一门
日语课程,由台湾来的老师教授。抗战胜利后,取消日语课程。1943年中学期间,放学回家后向家教老师Mr.Legge学习
英语。1948年在台湾参观博览会,参观了樟脑厂、
氢氧化钠厂、炼铝厂等14个工厂,了解到
化学对国民经济的巨大作用。1949年6月,从英华中学高中毕业;报考
福建协和大学农学系,并在英华中学参加招生考试;高考结束后,在厦门祖光小学代课;年底,收到福建协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在
香港特别行政区度过
圣诞节后,坐船返回
鼓浪屿。
1950年2月,卓仁禧到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报到; 大一下学期转到福建协和大学化学系学习;同年冬,福建协和大学与
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合并更名为
福州大学。1951年7月,离开福州大学,进入
震旦大学化学系就读,学习
法语。1952年全国院系大调整,震旦大学化学系与
浙江大学化学系、
上海圣约翰书院化学系、沪江大学化学系等一道并入
复旦大学化学系;8月,进入
复旦大学读大三,分到有机化学专业。195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
工作经历
1953年9月,卓仁禧成为侯金超副教授助教,至
武汉大学生物系讲授“生物化学”课程。1955年因工作出色,被武汉大学推荐为
湖北省青年联合会委员。1956年在武汉大学加入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57年9月,前往
南开大学跟
苏联专家进修,在苏联专家马丁洛夫的指导下进行
有机硅化物化学研究,历时两年多。
1960年6月,卓仁禧被提升为武汉大学讲师;年底,任武汉大学有机教研室副主任,武汉大学化学系元素有机教研室
有机硅化物研究小组组长。1967年7月,从
厦门市回
鼓浪屿,因家人被造反派赶出房子,与父亲一同住在轮渡码头附近租的房子中。“文化大革命”期间,被贴出的大字报怀疑参加三青团而遭到调查。
20世纪70年代,
武汉大学化学系取消元素有机化学专业,新增高分子化学与
物理化学专业并开始招生。1971年,卓仁禧到
沙洋县“五七干校”劳动半年,负责在食堂做饭。1972年,开始研制“光学玻璃防雾剂”,后与刘高伟、张先亮合作完成防雾剂,赴
西安市交付,解决望远镜、炮镜、坦克镜、潜艇的潜望镜等军用镜片生雾问题。1975年与陈眼阴、叶大铿合作,研究解决
盒式录音磁带漏码和闪点问题;经过反复试验成功研制出彩色录像磁带黏合剂和助剂。1976年替部队研制添加有机化合物的油漆,抑制
海军舰船底栖海洋生物,提升舰艇航行速度。1978年3月,晋升为副教授,任高分子研究室主任;同年确定生物医用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实现研究转型。
20世纪80年代,卓仁禧结合高分子学科的发展趋势及国家需求,在
武汉大学化学系开创了
生物材料研究方向。1980年年初,卓仁禧结束赴法访问回中国;开始系统研究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的合成、表征及其在
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1982年3月25日,被任命为武汉大学化学系副主任;同年8月,晋升为武汉大学教授,任化学系副主任、
应用化学研究所副所长、高分子研究室主任。1983年3月,赴
耶鲁大学做访问学者,师从W.H.Prusof教授从事
核苷顺铂抗癌药物方面的研究;同年6月,成为武汉大学高分子化学博士研究生导师。1984年3月1日,从耶鲁大学返回
武汉大学,结束访学;同年6月23日,在武汉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预备党员;10月18日,被任命为武汉大学化学系主任。1987年首次发现氯
甲基硅化合物1,3-双(氯甲基)-1,1,3,3-
四甲基二硅氧烷能使核酸碱基、核酸碱基活衍生物和核甲基化。
1990年,卓仁禧开展磁共振造影剂的系统研究。1992年首次发现并证实杂氮硅三三环轴向
氮可质子化,后将部分成果发表在国际刊物《金属有机化学杂志》上。1993年1月,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酶的固定化及短肽化合物的酶促合成”研究;3月,参与项目“药物可控释放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主要进行药物可控释放的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包括聚、聚氨基酸、聚
磷酸酯等;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含
酪氨酸二肽的聚磷酸酯。卓仁禧带领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实验室于1993年被国家教委批准成立开放实验室,并于2003年被教育部批准成立重点实验室。
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5月16日当选为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会士。2005年任
华中科技大学聘为生物无机化学与药物
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18年12月退休。
人物逝世
2019年8月6日15时15分,卓仁禧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89岁。
主要成果
卓仁禧研制成功
有机硅化物光学玻璃防雾剂,用于多种光学器件作为保护涂层,长期保持其晶莹透明。后又系统研究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的合成、表征及其在
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此外,卓仁禧在学科发展和科研平台建设方面也有所成就。
光学玻璃防雾剂研制,解决电视屏幕的“闪”点问题
卓仁禧毕生从事有机硅化学和生物医学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等方面的研究工作。20世纪70年代,卓仁禧研制成功
有机硅化物光学玻璃防雾剂,作为保护涂层应用于国防等多个领域;卓仁禧与同事们一起将作为原材料的
二元共聚物部分
水解,同时加入一种
有机硅化合物作为助剂,成功解决了当时电视屏幕的“闪”点问题。卓仁禧等人提出,光学玻璃出现雾点会影响其透明度,这可以被视为一种在水存在下导致玻璃腐蚀的现象。他带领团队成功合成了一种有机硅化合物,用于处理光学玻璃表面。经过反复试验,防雾剂研制小组成功地实现了光学玻璃防雾目标,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光学玻璃器件中。1976年卓仁禧为保持存放毛主席遗体的水晶棺长期晶莹透明,完成了水晶棺的防雾剂的研究工作。
生物医用材料研究
20世纪90年代,磁共振成像造影剂,价格高,对病人是个沉重的负担。卓仁禧很快就合成了与进口商品相同的造影剂,成本仅几十元。研究组还进一步合成了含
DOTA配体、氨基酸配体、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配体和器官靶向性的新型钆
配位化合物,并测试了其
物理化学和
生物医学性能。这项研究荣获1996年度
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化学创新论文奖。在药物控制释放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中,卓仁禧等系统开展了脂肪族聚酯、聚
磷酸酯、聚氨基酸等高分子的设计、合成、表征和药物控释性能的研究,也取得了创新性的重大成果,并先后获得1991和1999年两个
国家自然科学奖。
学科发展和科研平台建设
20世纪80年代,卓仁禧结合高分子学科的发展趋势及国家需求,在
武汉大学化学系开创了
生物材料研究方向,并系统开展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研究,包括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的合成、表征及其在
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药物及基因传递载体,
生物活性高分子,磁共振造影剂,固定化酶及其应用,组织工程材料等。卓仁禧带领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实验室于1993年被国家教委批准成立开放实验室,并于2003年被教育部批准成立重点实验室。
主要论文
卓仁禧共发表了论文240余篇,以下为最高被引的10篇论文。
社会职务
荣誉与获奖
个人荣誉
科研获奖
卓仁禧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奖励,包括国家科学大会奖两项,国家科技发明奖
三等奖,
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四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两项,
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二等奖等。
人才培养
卓仁禧长期坚持讲授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等高水平人才150余名。代表性学生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陈俊;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做研究的毛海泉副教授,他在纳米基因载体的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
人物评价
环球网表示:“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科学家,卓仁禧院士怀揣科学强国之梦,倾尽所学只为民,书写了一篇篇科研报国的精彩华章。”
武汉大学表示:“作为我国生物医用高分子研究领域的创始人之一,卓仁禧院士把毕生奉献给了我国的科研和教育事业,为我国
化学学科特别是高分子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卓仁禧院士身上体现的实事求是、矢志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人物关系
参考资料
1960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5-15
2000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5-15
1982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5-15
1984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5-15
2005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5-15
1997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5-15
1987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5-15
1995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5-15
1941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5-15
1948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5-15
1949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5-15
1952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5-15
1953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5-15
1956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5-15
1957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5-15
1972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5-15
1975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5-15
1976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5-15
1978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5-15
1983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5-15
1990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5-15
1992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5-15
1993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5-15
1989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5-15
1994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5-15
1996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5-15
1998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5-15
1999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5-15
2001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5-15
2002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5-15
2009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5-15
2011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5-15
2012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5-15
1991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5-15
1985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5-15
2006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5-15
2008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5-15
2010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5-15
2014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5-15
陈俊.中国科学院教育业务管理平台.2023-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