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逸(1935年6月4日-2018年11月19日),男,原名萧敬人,笔名萧逸。出生于北京市,祖籍是山东菏泽人,是台湾新派武侠小说作家。萧逸自小受到父亲
萧之楚的言传身教,选择就读于“
中华民国海军军官学校”,后转学至台北中原理工大学就读。1976年,萧逸迁居美国,1993年创立
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并担任会长,后任荣誉会长。萧逸一生热爱中国文化,拥有较强的爱国之情。
1960年,萧逸写下首部小说《
铁雁霜翎》,从而正式开始了他和武侠小说的不解之缘,但是与几乎同步出道的
古龙相比成名较晚。上世纪70年代后期,萧逸成为继
金庸、
梁羽生、古龙之后最重要的新派武侠小说家。截至1996年,萧逸共完成小说56部,其中60万字以上的占30部,10余万字的占25部。除此之外,还有20多个电影剧本,150集电视剧剧本,800多篇散文和专栏作品,代表作《饮马流花河》《无忧公主》《
甘十九妹》《西风冷画屏》《马鸣风萧萧》等。2018年11月19日,萧逸于美国因
肺癌抢救无效去世。
在创作新派武侠小说的领域中,曾有人将金庸与萧逸并称为“南金北萧”。萧逸的作品影响了不可
计数的读者,多部作品被买下电视剧版权和电影版权,他创作出的人物在中国港澳台地区、中国内地、乃至全球各地的华文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人物生平
成长经历
1935年6月4日,萧逸出生于北京,他幼时恰逢日军入侵中国,中华民族的抗日枪声伴随着他的成长。为了抵御外敌,身为
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的父亲萧之楚四处征战,赶赴沙场,萧逸也被迫随之辗转于重庆、
上海市、南京等地。孩童时期的萧逸家庭生活优渥,很早就开始接受父母为他聘请的多位家庭教师的文化教育,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1949年春,父母带着萧逸从南京搬到台湾,并就读于台北优等学校——
台北市立建国高级中学。后萧逸报考“
中华民国海军军官学校”并被录取,然而热爱文学的萧逸志向并不在此,1959年父亲萧之楚去世后,萧逸便从“海军军官学校”退学,转学到台北中原理工大学化学专业。1962年夏,萧逸完成了在中原理工大学的学业,从此以后却再也没有从事化学相关的工作,而是全身心地投入了文学创作。1976年,萧逸举家迁居美国,于1993年创立
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并担任协会会长,后任荣誉会长。
创作经历
青年时期
青年时萧逸写作速度快,展露“情侠”头角,文风缠绵悱恻。1960年正是台湾武侠小说风靡的时期,25岁的萧逸刚刚完成中学学业,进入“
中华民国海军军官学校”读书。抱着赚取稿费的念头,萧逸在上学期间就开始了对武侠小说的创作,幸运的是,萧逸的首部小说《
铁雁霜翎》就获得了出版社的青睐,刚刚出版就卖出了不错的成绩,后来还被
邵氏兄弟买下了版权,改编成电影。第二部小说《七禽掌》销量也不错,同样也卖出了电影版权,萧逸的名气逐渐变大,稿费上涨,稿约不断。在萧逸父亲去世前后的那段时间,萧逸家中经济不好,养家的任务基本是靠他的稿费支撑的。由于萧逸经常逃课写小说,无暇顾及学业,后来他干脆从“海军军官学校”退学,集中心力写武侠小说。萧逸写作时,总认为自己就是书中的男主角,在不同的作品中闯荡江湖,体会情爱。当时,萧逸的写作速度非常快,最快记录一天就能写一本,他从早上六点钟写到晚上六点,就能写两万四千字。结婚生子后,萧逸就趁白天孩子上学时在家写作,晚上和周末全用于陪伴妻儿。萧逸认为,自己的走红是赶上了好时候,读者们恰好看腻了老一辈的写作套路,年轻小说家的故事手法又不够新鲜,自己的作品才备受喜爱。
从萧逸开始写作后大概过了十年,国民党政府担心过量的武侠小说会煽动群众情绪,不利于统治,所以出台了政策来限制武侠小说在电台、报刊上的发表,武侠小说市场低迷,萧逸转行做了编剧。三年后,武侠小说再次迎来一个高潮,萧逸重新拾起笔开始创作,他很快恢复了写作水平,发表了《
甘十九妹》《
马鸣风萧萧》等作品,反响不错。萧逸自称,那个时期他的想象力和精神饱满度正值巅峰时期,最多的时候能同时写好几本不同的小说。
中年时期
中年时萧逸风格渐成,迁居美国,开辟仙侠类创作。1976年,萧逸与家人一起迁居
洛杉矶,萧逸被美国划分到了“杰出人才”一类,并因此获得了五张当时十分难得的绿卡。落户美国之后,萧逸和原来在中国的合作方都断了联系,只能通过在报纸上介绍美国现况赚钱,消耗以前存下的积蓄。为了排解孤独,萧逸创办了洛杉矶
华文作家协会,结识志趣相投的人。
就在萧逸想转行的时候,新的武侠小说高潮到来,萧逸应台湾报纸之邀开始连载《饮马流花河》,并借此打开了大陆市场。萧逸的武侠作品的第二个创作阶段由此开启——踏上了形成一家之言的风格探索之路,这个阶段萧逸创作的《昆仑七子》走向了仙侠的风格,讲述了主角的修仙之旅。美国公司买下了《昆仑七子》的首版版权,并且在之后将其改编成了电子游戏,后来又被加拿大的狮门电影公司买下版权,改编成了连续剧。借此萧逸不仅打开了美国市场,还为往后的仙侠类创作开辟了道路。
晚年时期
上世纪70年代末,萧逸在创作武侠小说时加重了对于描写招式的不同——这是萧逸的第三个创作阶段。这个阶段萧逸发表的《饮马流花河》《
笑解金刀》等作品中都增添了许多奇怪的招式,但并不是空有武打,萧逸并未远离对古典武侠小说的侠义精神的描写,他的文风类似于一种被称为“超技击侠情派”的风格。这一阶段,他对部分新派武侠作品空有动作感到不满,认为其没有精神内核。萧逸曾透露,自己就是为了切断与周遭环境的联系,和外界断绝来往,才会选择搬去美国居住。但是曾经追求与外界断绝往来的萧逸在晚年也逐渐产生了孤独的感觉,伴随着一位又一位文学创作的同行去世,仿佛属于他们的武侠时代已经逝去。在创作了55篇武侠小说后,萧逸最终停止了自己的创作之路。
人物逝世
萧逸曾一度因为晚期的
肺癌而深受折磨,最终在2018年11月19日上午8点45分,萧逸因抢救无效离世,享年83岁。萧逸的病逝对其家人来说比较突然,猝不及防,仅仅几个月的时间,萧逸的病情就从开始咳嗽发展到了去世,在他住院后的最后一周时间里,家里人基本都陪伴在他身边。临终前萧逸已经说不出话了,他就给家人们写下了自己的心愿,希望他们可以不要伤心、永远快乐。
主要作品
相关作品
创作特点
思想主张
提高武侠小说质量的任务一直都被萧逸当成是自己的使命,他认为武侠小说着重于特技与搞笑的延伸是一种错误的观念,是一条创作武侠小说的歧路,他一向持有的武侠观重点落于武侠人物自身所体现出的侠肝义胆,并不单纯是武打情节。萧逸不仅深受
朱贞木、
还珠楼主、
王度庐等武侠前辈的影响,还深深钦佩秋瑾、
谭嗣同等的风骨,注重表现人性和小说的文学性。因此,对于
张艺谋执导的《
英雄》及
徐克指导的《东方不败》等类似的讲述新派武打的电影,萧逸并不完全认可,他认为只有
李安执导的电影《
卧虎藏龙》才可以真正代表武侠精神,这部影片好比是突然出现的一柄火把,为创作武侠作品指引着正确的方向,远离歧路。
萧逸对于武侠小说中的“武侠”两字也具有独特的见解,他认为武侠小说的关键就落在一个“侠”字上,侠不是单纯指会武功的人,侠应当具有伟大的同情心,只要讲义气的那就是侠。萧逸所主张的正是武侠小说创作过程中的严肃性,他认为武侠小说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应当做到海纳百川,三教九流都适用,只要注意保留住其中的侠义精神。
写作风格
萧逸的作品风格飘逸流畅,整体典雅婉约,注重构思灵动,比较喜欢强调人性和
侠士,其风格更接近著名的民国作家
王度庐,比较喜欢描情述景,体现人物的鲜明个性以及人物之间的情感线,因此萧逸得名“情侠”。
萧逸曾自己评价自己的写作风格趋向于对于人性以及与之相关的种种问题的描述,他的作品中体现的武侠观和道德观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英雄人物们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体现的是救国救民的人间大义。这一点在萧逸早期创作的小说中体现得并不明显,例如小说《
马鸣风萧萧》讲的纯粹是报恩,与传统的侠相同,行侠于民间,同情弱者,行侠仗义。但在后期的作品中救国救民这一点便逐渐显现了出来,例如《
凤栖昆仑》,就完全是写昆仑的侠客与清王朝作对,就升格到了人间大义的境界,更贴近于历史小说之感。再后面的作品,例如《
笑解金刀》,也是写到明朝桂王被挟持;例如《
无忧公主》,其中已经体现出了民族意识。萧逸以气势为关键点创作出的侠的形象,他富有同情心,会行侠仗义、除暴安良,他不一定精通武功,但他会向别人传播正义的观念,用自己的气势对他人进行感染,而不是仅仅舞刀弄枪地伤人。萧逸的诸多作品中都注重道德和人性,固守其惩恶扬善、
中原地区传统的伦理道德观。
除此之外,萧逸认为剑是正义和光明正大的象征,是境界最高,也是中国最正统的武器,因此他创作的武侠小说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看重剑——他作品中的主人公多半使用剑,作品中那些武功最好的侠客也大多使用的是剑,而非一般武侠小说作家的作品中有枪、棍、棒、绳、鞭、针、锤等多样的武器,就连萧逸创作的武侠小说名字中也有多部带有“剑”字。
相关人物
人物轶事
侠义心肠
幼年时期,萧毅家中的副官和仆人会给他讲述武侠故事,萧逸听后不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从其中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在小小年纪就养成了行侠仗义的性情。当时,萧逸的父亲萧之楚担任官职,家中戒备森严,穷人家的孩子饱受饥饿之苦,却难以进入萧逸家中取得食物。萧逸侠义的性情让他对这些孩子充满了怜悯之心,于是他多次放那些忍受饥饿的孩子悄悄溜进家中后院,看着他们拿走了厨房中的食物,还觉得自己好像真的成为了武侠故事中劫富济贫的侠义少年。
结识马羚
2002年初,并不相识的萧逸和中国女演员马羚都参加了由美国某华文杂志组织的一个酒会,二人和他们各自的伴侣搭上了一台错误的电梯。四人都不知道这台电梯并不会在他们要去的那个楼层停留,于是随着这台电梯一起上下来回了整整三趟。在尴尬中,萧逸首先自报姓名,马羚得知他的身份后相当震惊,随后便前往萧逸家中做客。二人因此结识,而后产生了无数次精神交流和碰撞,两家人也成为了好朋友。
一见如故
萧逸在美国
洛杉矶时,曾收到时任《中国电视信息报》总编辑的旧交王占海的传真,邀请他为
张宝瑞写一篇序文,萧逸欣然同意,很快写完序文传了回去。1994年时,张宝瑞和萧逸二人约在北京大都饭店见面,一见面二人就都因为对方的外貌气质而暗吃了一惊,认为对方看上去显得有些年轻。后来张宝瑞和萧逸交流过程中一见如故,他们发现二人不仅是山东老乡,在生活爱好方面也相当契合,他们都不沾烟酒,对麻将类的赌博项目也不感兴趣,甚至在对武侠小说的见解方面也有相似之处——张宝瑞和萧逸都喜欢民国时期著名的武侠小说作家
王度庐的作品,认为王度庐创作出的人物体现了真实的人性,二人情不自禁地就武侠小说的要旨聊了三个多小时,一拍即合,相见恨晚。
生活习惯
萧逸没有抽烟的习惯,基本上也不会喝酒、不会熬夜,生活饮食富有规律,喜欢吃面食和羊肉。日常生活中萧逸也很重视锻炼身体,每天运动,经常去散步、游泳,除此之外,萧逸平时还有很多爱好。父亲萧之楚在世时曾叮嘱他要多注重身体,萧逸的身体状况也一直不错,也很喜欢交朋友。哪怕萧逸定居美国,他也非常关心类似科技、地方性发展等国家大事。
人物影响
萧逸是具有写武打、写爱情、写历史、写帮派的“武侠全才”,提出了“武侠”而非“武打”的观念,强调武侠作者自身要有侠肝义胆。萧逸是继
金庸、
梁羽生、
古龙之后最重要的新派武侠小说家,也是唯一没有第二职业的“专职武师”。搬去美国后,萧逸也致力于向好莱坞推广中华武侠文化。因为萧逸是山东菏泽人,而同样以创作武侠小说著称的金庸是
海宁市人,所以在创作新派武侠小说的领域中有人给予了二人“南金北萧”的称号。
萧逸一生创作了五十余部作品,多部作品被买下电视剧版权和电影版权,改编成了《
甘十九妹》《
马鸣风萧萧》等经典影视作品,影响了不可
计数的读者,萧逸创作出的人物在中国港澳台地区、中国内地、乃至全球各地的华文读者心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参考资料
萧逸作品.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2023-05-17
萧逸作品.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2023-05-17
萧逸作品.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2023-05-17
萧逸作品.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2023-05-17
萧逸作品.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2023-05-17
春江万里情.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2023-05-17
金鸡三啼.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2023-05-17
七星翡翠.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2023-05-17
今宵月下剑.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2023-05-17
太苍之龙.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2023-05-17
心如菩提.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2023-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