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中国大型轨道交通运营商
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Beijing Subway Operation Co., Ltd.),成立于2002年12月25日,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2号,法定代表人为。是北京市市属大型国有独资公司、中国最早成立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
1970年4月15日,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的前身——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北京地铁1号线运营管理处正式成立,职能为战备为主,兼顾交通。1975年12月,地铁运营管理处划归北京市管理,并于1989年7月更名为北京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其职能也从运营管理、战备人防扩展到新线建设和投融资。2003年11月,北京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实行投资、建设、运营“三分开”体制,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定位为承担城市轨道交通经营管理的专业公司。截至2021年底,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在职员工33073人,运营17条线路,运营里程538公里,运营车站330座,换乘车站69座。2022年,北京地铁运营公司负责运营的17条线路中,乘客人均运营成本为12.54元。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定位于“保障城市运行安全,提升城市承载能力,打造成为人民满意、保障有力、国际最先进水平的轨道交通运营商”。打造了“平安型地铁、人文型地铁、高效型地铁、节约型地铁、法治型地铁、创新型地铁”六型地铁文化。
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曾获得“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称号、“首批全国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第六届全国119消防先进集体名单等荣誉。
历史沿革
筹备建设时期(1953年—1969年)
1953年北京市委首次提出修建地下铁道。1956年10月,北京市地下铁道筹建处正式成立。1965年1月,《关于北京地铁1号线建设近期规划方案的专题报告》确定了“适应军事需要为主,同时兼顾城市交通”的建设方针。2月4日,毛泽东主席作出了“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的批示。7月1日,一期工程开工,朱德、邓小平、彭真、李先念、罗瑞卿等中央领导参加了开工典礼。1969年5月和9月,分别成立了铁道部地铁工程局和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地下铁道运营管理处,共同管理运营工作。1969年10月1日,北京市地下铁道一期工程苹果园街道北京站建成通车,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
“工改兵”时期(1970年—1975年)
1970年,北京地铁一期接连发生两起车辆失火事件,引起了中央和地铁领导小组的关注。周总理批示,对地铁工程局和北京铁路局地下铁道运营管理处实行“工改兵”。4月15日,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的前身——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北京地下铁道运营管理处正式成立,职能是战备为主,兼顾交通。
交通局(公交总公司)时期(1975年—1984年)
1975年12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地铁运营管理处划归北京市管理。1976年3月,北京市地下铁道管理处成立,隶属市交通局,同时成立了党的核心小组。1978年划归北京市公共交通局领导,并成立了管理处党委。1978年,北京地铁管理处召开了科技大会,提出了“安全、准确、高效、服务”的运营宗旨,北京地铁的基本任务转移到以运营为中心,同时承担战备人防职能。伴随着改革开放,管理处党委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以运营生产为中心上来。1981年实行政企分开,北京市公共交通局成为北京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北京地铁管理处成为北京市地下铁道公司。1984年北京地铁二期工程建成通车,按“马蹄形”方式运营,往返于复兴门站建国门站之间,共计12座车站,初期运营列车仅12辆。
总公司体制时期(1984年—2001年)  
1984年5月,北京市地下铁道公司从北京市公共交通总公司中划分出来,成为市属局级公司,重新组建了公司党委。1987年二期工程正式成“环”运营,结束了“马蹄形”运营历史,并以“环线”命名,环线共计18座车站,64辆DK16型电动客车投入运营。1989年7月,更名为北京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其职能也从运营管理、战备人防扩展到新线建设和投融资。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中党的基层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工作”。这一时期,公司树立了改革开放的意识,引进外资和技术,进行了一期工程改造;对运营生产组织进行改革,形成了改革创新意识以及“抓小防大、安全关前移”“安全运营、基础取胜”“安全运营,管理是关键”等安全工作理念,引领北京地铁扭转安全运营的被动局面,步入了安全运营的良性轨道。
奥运会筹办时期(2001年—2008年)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同年7月26日,市委市政府对北京市地下铁道总公司重组改制,实行集团体制。2002年,北京地铁环线正式更名为地铁2号线。2000年6月28日,这是北京地铁历史上极具特殊意义的一天,早在1956年北京地铁建设蓝图上规划的北京地铁1号线全线贯通运营。2003年11月,实行投资、建设、运营“三分开”体制,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定位为承担城市轨道交通经营管理的专业公司。按照“新北京市、新奥运会”要求,这一时期形成了“安全是基础、服务是根本、效益是目标、管理是手段、改革是动力”的工作方针,创新并初步形成了“人、机、环、管”四大要素和“治、控、救”三道防线组成的安全控制体系,为企业安全发展提供了保障,完成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60周年交通运输保障任务。2008年在国际地铁协会(CoMET)年度KPI对标中,综合排名第二。
“六型地铁”建设时期(2009年至今)
北京奥运会后,公司以“集团化、内部市场化”为主线,以提高管理能力、扩大管理幅度和建立内部竞争机制、提高运营管理水平为目标,开展了组织机构、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同时,大力实施战略管理。2009年,公司提出了建设“六型地铁”的战略目标,成为全体员工共同追求的企业愿景。截止至2021年底,公司在职员工33073人,运营17条线路,运营里程538公里,运营车站330座,换乘车站69座。2022年,北京地铁运营公司负责运营的17条线路中,乘客人均运营成本为12.54元。2023年3月14日,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与北京银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北京银行大厦举办。北京银行将向地铁公司提供意向性授信,用于支持地铁新项目建设等。7月,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城轨智慧化、联合创新等领域展开战略合作。
企业架构
分支机构
管理层
主营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轨道交通运营服务和轨道交通增值服务。轨道交通运营服务是指轨道交通的客运、设备设施维修、城轨车辆修理、技术研发;轨道交通增值服务包含地铁广告传媒、民用通信、地铁商业、文化创意等增值服务。
公司文化
“六型地铁”概述
简述
平安型地铁、人文型地铁、高效型地铁、节约型地铁、法治型地铁、创新型地铁。
全述
即突出安全可靠、长治久安,着力建设“平安型地铁”;突出以人为本、提升服务,着力建设“人文型地铁”;突出提高运力、增加运量,着力建设“高效型地铁”;突出低耗环保、严控成本,着力建设“节约型地铁”;突出宣传引导、厉行法治,着力建设“法治型地铁”;突出改革创新、创新驱动,着力建设“创新型地铁”。
“六型地铁”理念
公司标识
公司标识(LOGO)为标准色蓝色,寓意朝气、时尚、宽阔、稳重;象征充满生机,体现与时俱进,彰显创造精神,沉淀忠实奉献;体现北京地铁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从无到有、从线到网的发展历程;体现北京地铁人高度负责、联动高效、永攀高峰的时代精神。公司标识(LOGO语言)从内向外由“B、D、G”三个字母组成。“B”是北京市(BeiJing)“北”字的汉语拼音字首,“D”是地铁(DiTie)“地”字的汉语拼音字首,“G”是公司(GongSi)“公”字的汉语拼音字首。“B、D、G”为“北京地铁公司”的缩写。
获得荣誉
相关事件
2023年11月14日,北京地铁5号线宋家庄站开往天通苑方向从站厅到站台的一下行扶梯故障。电梯盖板因震动“蹦了一下”,一名乘客脚被夹伤。随后涉事扶梯被关停,周围设置了围栏,标有“设备故障暂停使用”。涉事扶梯一侧的铭牌显示,使用单位为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运营一分公司。维保单位为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机电分公司。检验机关为北京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下次检验时间为2024年1月。
2023年12月14日18时52分许,北京地铁昌平线西二旗站生命科学园站上行区间,两辆列车发生追尾事故,导致130人骨折,无人员死亡。经北京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鉴定,3人重伤、70人轻伤。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950.8万元。2024年2月5日,地铁昌平线列车追尾事故调查报告公布,相关责任人被追责问责。经调查认定,这是一起造成多人受伤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因雪天导致列车制动距离延长、运营单位雪天应对措施落实不到位、行车调度员处置不当以及列车司机操作不当,造成事故发生。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筹备建设时期(1953年—1969年)
“工改兵”时期(1970年—1975年)
交通局(公交总公司)时期(1975年—1984年)
总公司体制时期(1984年—2001年)  
奥运会筹办时期(2001年—2008年)
“六型地铁”建设时期(2009年至今)
企业架构
分支机构
管理层
主营业务
公司文化
“六型地铁”概述
简述
全述
“六型地铁”理念
公司标识
获得荣誉
相关事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