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
中国当代作家
方方,本名汪芳,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有《风景》等小说。方方于1955年出生于南京,后迁居武汉。1978年,方方考入武汉大学文学院。方方的第一篇小说《大篷车上》发表于1982年,进入了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候选。1986年,方方发表《白梦》,被视为写作风格转折点,她的作品开始表达现实生活的假丑恶,以及人性中“阴暗、肮脏或复杂的东西”。1989年方方进入湖北省作家协会,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任湖北作协主席。另外,方方曾在微博上发表了一系列评论,并引发关注,如对鲁迅文学奖参评诗作的质疑,揭露湖北省作协职称评定中的违规行为。2020年2月,方方记录武汉新冠疫情封城见闻,形成“方方日记”,引发广泛争议。
方方被冠以“新写实”作家称号。她的创作以关注社会底层和女性命运为特点,作品涵盖诗歌、短篇小说、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方方的作品屡屡获奖,出版图书接近90册,包括小说集、散文集、随笔集。方方个人曾获得首届中国当代女作家文学创作奖、第十届华语文学大奖年度杰出作家等奖项。
人物经历
初露锋芒
方方本名汪芳,于1955年南京出生,父母双方皆知识分子。1957年因父亲工作,全家迁居武汉,自此长居武汉。高中毕业后在武汉“运输合作社”做了四年装卸工。15岁的方方从工地义务劳动回来写下的组诗就被发表到铁路工地小报。
1978年高考恢复,方方在武汉二十中参加高考,后被武汉大学文学院录取。1981年,正读大学三年级的方方开始尝试写作小说,第一篇小说名为《羊脂球》,但学校老师和《长江文艺》评审都以“结尾沉重”为由进行了否决。大三暑假,方方开始进行小说《大篷车上》创作。方方形容“这部小说就一片光明尾巴很亮的”。1982年,《大篷车上》在《长江文艺》上发表,随后获选为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候选篇目。同年,准备毕业的方方在《诗刊》上第一次公开发表了诗作《当我拉起板车》。
方方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北电视台。期间,方方接连发表多篇中短篇小说。方方以自己熟悉的“城市青年”(如装卸工、大学生、电视台工作者)为素材进行创作,接连发表了多篇中篇、短篇小说。1984年,方方第一次尝试以女性视角写作,通过少女成长体验表达对生活的认知,创作了两部中篇小说。但这些作品在当时未引起广大回响。
转型突破
1986年,方方仅发表了一篇中篇小说——《白梦》。但方方认为这是她的一个写作转折点。她自述,在1986年曾被信任的人“污辱和戏弄”,而身边朋友亦不能理解和支持她。随后,她的写作内容不仅关注真善美的一面,更开始表达现实生活的假丑恶,以及人性中“阴暗、肮脏或复杂的东西”,走出了之前的青春王国。《白梦》后来也被称为方方创作风格“为之一变”。1987年,方方连续发表了四篇中篇小说。其中《风景》被视为最具震撼力的作品。该小说以一位死者的视角来叙说,讲述了在贫穷生活下人们在精神、物质上的粗俗、恶鄙和残酷,展现了不同的生命形态。《风景》成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性作品。
1988年初,方方结婚,次年生下一女。1989年4月,方方正式转调到湖北省作家协会(以下简称“湖北作协”),成为专职作家。次年,方方当选湖北作协主办副主席。1993年3月,方方出任湖北作协主办的《长江丛刊》社长兼主编。1994年1月,方方在湖北作协创办《今日名流》杂志并任社长兼主编。1996年,方方还入选成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
1989年至今1999年之间,方方的小说涉及题材包括当代知识分子遭遇、警察探案、爱情等。知识分子题材来源于方方的家庭背景,如《祖父在父亲心中》《乌泥湖年谱》等展示了中国几代知识分子的人生和命运变迁。根据同类题材的发表和创作时间看,方方无特定的题材追求。2003年,方方曾在讲座发言中称道“我写作,从内心出发”。
多元尝试
进入21世纪,方方发表了《有爱无爱都铭心刻骨》《出门寻死》等多篇小说,以探讨底层妇女的困境,并关注女性的精神与情感层次。方方开始更多尝试进行长篇小说创作。
在社会参与方面,2007年,方方当选第五届湖北作协主席。方方连任了两届湖北作协主席,直至2018年才退下。在湖北作家协会工作期间,方方多次随代表团出境访问,到访地区国家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美国、法国俄罗斯越南印度埃及等。随着博客、新浪微博的兴起,2008年,方方利用新浪博客发起了“我们爱读书会”。它是由湖北省女性作家、评论家、编辑家、教授组成的,以网络博客的形式,定位于为热爱读书与写作的女性搭建一个交流与沟通的平台。2012年3月,方方还担任了华中科技大学与湖北作协组建的“中国当代写作研究中心”主任。
2014年,方方曾在微博上发言称,当年鲁迅文学奖参评诗作有“猫腻”,批评诗人柳忠秧诗作很差但“到处活动”,而评委则“重人情轻文学”。柳忠秧随后以方方侵害其名誉权为由发起诉讼,法院二审判决认定方方所言证据不足。2015年4月,方方还发微博称“T诗人”在湖北省作协的职称评定中违规晋升正高二级,并质疑其用送钱或借钱的方式,向湖北省作协直管领导“行贿”。随后,“T诗人”被推断初为当时湖北作协副主席田禾,湖北省纪委介入调查;7月,田禾被撤职并记处分。2020年2月,方方收到《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约稿,邀请记录下当时武汉因新冠疫情封城时见闻。方方连日的记录同步发布网络,形成“方方日记”。这份记录引起较大争议,褒贬不一。
家族成员
创作特点
呈现普通市民生活
方方被冠以“新写实作家”称号,创作以探索人性、观察生活为主题,藉由生活触发灵感。知识分子家庭背景、装卸工人经历、上大学、电视台工作等个人生活经历或周遭听闻的故事都会成为方方的写作素材。方方长期生活在武汉,武汉也成为了小说故事的背景,小说中有不少关于武汉的风物景观描写,以及市民生活呈现。方方曾表示,“我写作是因为我想要倾诉。这是一种很个人化的倾诉。至于有没有听众或听众有多少,对倾诉者来说并不重要……”写作对方方来说,最大的意涵在于能自由抒发想法、探究人性、关怀生命。1986年,方方的写作内容开始展现社会复杂一面,其跟方方遭遇的经历、自身情感以及思想变化密切相关。“执着于忠实生活、忠于自我、从内心出发”,一直是方方一贯的创作理念,也秉持这些信念而创作。
幽默反讽剖析人性
方方处理这些“沉重”故事时,会以明快的形式与轻松的话语揄人生,把普通人面对苦难是的无可奈何与尴尬,加以放大、扭曲、变形,突显小人物的滑稽可笑,以及其苦闷痛心的一面。对于复杂丑恶一面,方方常通过陌生化的描述形成讽刺的效果,例如,以不合常理的词组将人事滑稽化处理,以凸显其复杂和充足的情感容量。
灵活运用叙事视角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描述被叙述的人物和故事,形成不同的叙事模式,创造出独特的叙事风格。她特别擅长运用第三人称全知叙事模式,可以从所有的角度观察人物和事件,并且可以穿越历史和时空的阻碍,描述人物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事情。这种叙事模式可以在面对复杂的群体生活和人物复杂心理时进行全景式的展示,且可以自由地抒情和评论,增强了小说的艺术张力。另外,灵活运用叙事视角还可以让小说文本具有强大的艺术表现力和阐释性,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和理解深度。例如,在《乌泥湖年谱》中,方方以自己特有的编年体形式,通过第三人称全知叙事模式,将社会生活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巧妙地结合起来,让小说文本具有强烈的现实关照。这种叙事模式的运用,让读者感受到小说的真实性、丰富性和深刻性。
借诗文哲理表现故事
方方小说标题富有诗意,具有隐喻和象征意象。另外,小说中引用或化用诗词也是方方创作的一个亮点。借诗句言之有尽,但意涵无穷的特点营造氛围,例如《风景》开篇便引用了法国诗人夏尔·波德莱尔的诗句,拉开小说的序幕,为小说勾勒出一幅辽远的图景。
人物影响
文学作品及成就
作家方方曾发表多篇长篇小说和中篇小说,其中不少作品均获得奖项。具体如下:
长篇小说
中篇小说
参考资料:
作品集
另外,方方从1984年起就开始集结作品出版书籍。根据不完全统计,1984年至2020年,方方出版中篇小说集43本,短篇小说集10本,长篇小说集4本,散文集11本。另外,方方还曾出版过童话《有个小孩叫冬冬》、游记《客观》、随笔集《拈花一笑》等书籍。
个人荣誉
人物争议
揭露鲁迅文学奖
2014年,方方曾在微博上发言称当年鲁迅文学奖参评诗作有“猫腻”,批评诗人柳忠秧诗作很差但“到处活动”,而评委则“重人情轻文学”。柳忠秧随后以方方侵害其名誉权为由发起诉讼,法院二审判决认定方方所言证据不足。随后方方在网络上发公开信,质疑“作为公民,批评权利在哪里”。在该信亦被指偷换了概念,将新闻媒体发布贪官腐败信息时曝光隐私,与自己不能举证的失实言论进行类比。观察者网编辑孙武称方方“过度的批评”与“失实的言论”和言论自由进行混淆。
批评防疫问题被指“出卖国家”
自2020年1月25日起,身在武汉的作家方方以日记的方式,记录封城后她在这座城市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方方的日记一经发布,便引起广泛关注。支持者认为她仗义执言,点出了官方报道中缺乏的防疫问题描述;非议者认为她“传播负能量”。3月中上旬,方方回应称这是“一个作家在疫情中的个人记录”,称“不用争,让时间来告诉我们结果”。这份日记持续公开更新了60天,直至3月25日停止。在4月,方方的日记集合成书在国外预售,惹来了更多批评声。4月8日,时任《环球时报》主编胡锡进发文称方方日记在美国出版,“很多国人感觉不舒服,这种感受很正常,也很自然”。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初露锋芒
转型突破
多元尝试
家族成员
创作特点
呈现普通市民生活
幽默反讽剖析人性
灵活运用叙事视角
借诗文哲理表现故事
人物影响
文学作品及成就
长篇小说
中篇小说
作品集
个人荣誉
人物争议
揭露鲁迅文学奖
批评防疫问题被指“出卖国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