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永新(笔名:里程),男,编辑,业余作家,高级编审。1958年出生于上海的浙籍人。历任《收获》杂志社编辑、主编助理、副主编,副编审,现任《收获》杂志主编。
程永新1976年高中毕业,1976年赴江苏
海丰农场务农,1983年毕业于上海
复旦大学中文系,大学毕业后分配至《收获》杂志社工作。1984年,程永新在《
红岩》发表短篇小说《岸边》,90年代初,程永新编写了《
穿旗袍的姨妈》。2003年10月程永新创作的《
纪检监察公文》发行。程永新创作的《八三年出发》作品,2004年由
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8年,程永新完成了《一个人的文学史》。2020年10月,程永新担任
第六届郁达夫小说奖终评委成员。2023年8月27日,程永新来到上图东馆,与作家
毕飞宇、
李洱、
苏童、
王尧畅谈“青春里的文学,文学里的青春”。2024年1月31日,程永新加盟
浙江工商大学,主持学校写作中心工作。同年2月28日,程永新与
余华、苏童在
董宇辉的直播间展开了一场文学对谈。
程永新曾担任责编的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秦腔》、
苏童的《黄雀记》、
李洱的《应物兄》获得
茅盾文学奖,负责组稿责编的长篇小说和中短篇小说多次获得国内外各种文学奖殊荣,程永新还获得
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编辑奖。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程永新1958年出生于上海,1976年高中毕业,1983年毕业于上海
复旦大学中文系。
职业经历
1976年,程永新赴江苏
海丰农场务农,大学毕业后分配至《收获》杂志社工作,1983年,程永新在《
上海戏剧》上发表多场次话剧《通往太阳的路》,次年,程永新在《
红岩》发表短篇小说《岸边》,1989年,程永新的《中国新潮小说选》,收入了
莫言、
余华、马原、
史铁生、
苏童、
格非、
孙甘露、残雪等人物的早期作品。90年代初,程永新编写了《
穿旗袍的姨妈》。2003年10月程永新创作的《
纪检监察公文》发行。程永新新著《八三年出发》,2004年由
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程永新创作的《
到处都在下雪》再2005年2月有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2007年4月22日,程永新署名“里程”的长篇小说处女作《穿旗袍的姨妈》首发式暨作品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2008年,程永新完成了《一个人的文学史》,记录了他在《收获》的二十几年来和当代作家的书信、邮件、对话以及他所亲历的文学活动,回顾和梳理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学发展脉络,也对新世纪文学的现状进行了思考。同年5月16日,
同济大学“人文大讲堂”开讲,程永新与同济师生共话“近30年文学纵横谈”。会上,程永新被聘为兼职教授。同年,程永新创作的《
游子吟》在海外校园杂志社出版。程永新创作的《氣味》2011年5月10日由印刻文学生活杂志出版有限公司出版。他创作的《一个人的文学史》2018年7月1日由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2020年10月,第六届郁达夫小说奖终评委会议在湖州
德清县举行,程永新担任第六届郁达夫小说奖终评委成员。次年4月18日,2021世界读书日·文学脱口秀大赛”在上海作家书店举办决赛,程永新担任决赛评委。同年12月,程永新创作的《若只初见》由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2022年9月8日,程永新参加由《
收获》杂志与收获App联合发起的线上文学漫谈活动“无界文学夜”在
微信视频号播出。2023年8月27日,程永新带着他首部长篇小说《
穿旗袍的姨妈》的最新修订版来到上图东馆,与作家
毕飞宇、
李洱、
苏童、
王尧畅谈“青春里的文学,文学里的青春”。
2024年1月31日,程永新加盟
浙江工商大学,主持学校写作中心工作。同年2月28日,程永新与
余华、
苏童在
董宇辉的直播间展开了一场文学对谈。
演艺经历
2023年6月15日,程永新参加的真人秀《
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在
今日头条、江苏卫视播出。
2024年4月25日,微纪录片《
我将书本随身携带》上线,程永新讲述了其身为编辑的“文学使命”,回忆了与
余华、
莫言等作家的互动。10月17日,程永新参加的综艺《我在岛屿读书》第三季在今日头条、江苏卫视播出。
社会职务
个人作品
程永新责编的小说有《
妻妾成群》《
活着》《
顽主》《
高老庄》《
务虚笔记》等,著有长篇小说《
穿旗袍的姨妈》《气味》、中短篇小说集《
到处都在下雪》《若只初见》、散文集《八三年出发》、中国第一部“个人文学史”《一个人的文学史》,主编《中国新潮小说选》。
主要著作
演艺作品
社会关系
个人生活
笔名来由
程永新曾经起了一个笔名叫“里程”,此笔名并无“里程碑”之类的寓意,而是对自己青春期的纪念,因为这来源于浙江
东阳市一个叫“华程里”的村庄,这是他母亲的故乡,那里有个姑娘叫“小芳”。
程永新1976年高中毕业,跟随母亲去浙江东阳,来到一个
上海方言叫“华程里”的村庄,是母亲的故乡,程永新舅舅带着他去山上、田野到处闲逛,给农家女拍照。程永新爱上了一个村里的“小芳”。他的姨妈、舅舅和母亲竭力反对程永新与“小芳”来往,程永新被软禁在老屋,最后提前被强行推上独轮车返回上海。“里程”就是“华程里”的化身,它是对母亲故乡的一种纪念,实际是对青春期的纪念。
情感生活
2005年2月6日,程永新与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
荣蓉举办婚礼。婚后,荣蓉与程永新过着闲适的生活。程永新每周三个半天去杂志社,其他时间则在家里阅读写作。荣蓉怀孕期间,程永新在家陪太太,闲来无事,把十几年前写的小说《
穿旗袍的姨妈》翻出来修改。
文学爱好
程永新从小学到中学,读的文学杂志是《朝霞》,看的书是《艳阳天》《虹南作战史》。程永新的姐夫是一个图书和唱片的收藏者,程永新从他那借阅图书,四大名著他最喜欢《
三国演义》,至少读了五六遍,《
红楼梦》读不太懂,只沉湎于宝哥哥与女人们的情事之中。那些年程永新的所有文学积累都是从姐夫那些藏书中培养起来的。
大学四年对程永新的影响是巨大的,程永新遇到了两位大学者、大教授:
章培恒先生和夏仲翼先生。章先生是古典文学大家,他第一次上课,手里拿着一本《中国文学批评史》,从第一页开始指出书中观点的谬误,整本书被他不停地批评,侃侃而谈广征博引,可以说章先生教会了我们怎么读书和质疑;夏先生是翻译家和西方文学的研究者,他对西方文学史和哲学史了如指掌,程永新还记得他分析陀斯妥耶夫斯基复调小说的情景,西方文学史几乎没有他不熟悉的作家,他对现代主义的分析让程永新一生受惠。
音乐爱好
程永新在面对虚无时会寻求音乐的安慰,他年轻时身处农场,在
恢复高考之前,一首萨拉萨蒂的《浪者之歌》几乎支撑了他的生活。“这首歌写吉卜赛人的流浪,和程永新当时看不到前途的心境特别契合,后来上了大学,程永新碰到烦恼或陷入沉思时都会去听音乐,那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其他
程永新认为爱也是生活中的必需品:“爱很快乐,不仅仅是爱情,爱小猫、
幼犬你都会很快乐,快乐,是我们要去爱的理由。
人物言论
2023年,《
收获》杂志开始与
董宇辉团队接触。程永新表示:“直播是一种新型的传播形式,可能把文学好作品、好作家能够真正送到读者手中。如果这个方式被证明有效,那我们就有必要去尝试。中国的老中青三代的文学读者规模其实是惊人的,等待我们用各种方式去走近。相信只要走出这一步,未来的道路豁然开朗。”
2024年2月28日,程永新在董宇辉的直播间进行文学对谈时,表示:“《收获》一直在探索文学的新形式和观念,坚持维护纯粹与圣洁的立场。他认为文学依然有未来,虽然传播方式在变化,但文学的力量依旧深远,一个爱文学的人,一定会有一颗慈悲和善良的心,一是会爱亲人和他人,一是会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文化。我们应该庆幸有那么多的优秀作家,用文字为我们打开心智的窗户,让我们遨游在阳光明媚的天地之间。优秀的作家,是国家乃至世界的财宝。祝大家在阅读中获得安宁、力量和勇气。”
人物评价
程永新从1982年走进《收获》到现在,四十多年了,他推出了写进文学史的“先锋专号”,经手发表了《
活着》《
妻妾成群》等名作,他被称为“中国文学的一面镜子”。(
澎湃新闻 评)
程永新是一流的文学编辑,人们可能因此忽略了他写作的才华。他把更多的时间用在面对他人,把一部分时间用于面对自我,他在写作上所花的时间比我们都少,但不管时间的多和少,一个小说家的能力,一个小说家的才华,在任何地方都是不可阻挡的。(作家
毕飞宇 评)
所获荣誉
程永新任责编的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
秦腔》、
苏童的《
黄雀记》、
李洱的《
应物兄》获得
茅盾文学奖,负责组稿责编的长篇小说和中短篇小说屡次获得国内外各种文学奖殊荣。
相关报道
2024年2月28日,《收获》主编程永新与著名作家
余华、
苏童在
董宇辉的直播间展开了一场文学对谈。这场直播原定一个小时,却因为三位好友的投入与热情,延续至两个半小时。在当晚十点半活动结束时,2024年全年订阅销量达到6.3万套,《收获2024长篇小说》季刊
售出1.2万套,总成交金额超过124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