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上座
宋代书法家黄庭坚的草书代表作之一
诸上座帖,简称诸上座,是宋代书法家黄庭坚草书代表作之一。
《诸上座帖》为纸本,手卷,纵33厘米,横729.5厘米, 正文内容为草书录写的五代十国时期金陵(今江苏南京)高僧文益的禅语,正文后有行书跋文一段,卷后落款写明是为其友李任道所书;卷后分别有收藏家明代吴宽清代梁清标的题跋一段;卷前后及隔水上赵构內府的“内府书印”、贾似道的“悦生”葫芦印等鉴藏印。
《诸上座帖》创作于元符三年(1100年),处于黄庭坚创作的中后期。这一时期,他受到黄斌老画竹法的启示,又见到怀素《自叙帖》真迹,自此草书顿进,进而有了“龙蛇入笔”的感受。并且,在辗转流离的过程中,黄庭坚对人生、艺术、禅学有了更深的领悟。该帖中展示了逆起逆接、首尾呼应、笔断意连等艺术手法,并做到了“随意倾倒”一般的收放自如,是其晚年巅峰作品之一。 
《诸上座帖》初收藏于南宋高宗内府,先后递藏于贾似道、李应祯、乾隆內府等,民国初流出宫外,为张伯驹先生所得,1956年张伯驹、潘素夫妇将其捐献国家,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为镇院之宝之一。故宫博物院记录了唐兰先生评价:“名人法书,是黄草之代表作,珍甲。”
作者简介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世称“黄山谷”,宋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他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誉为“宋代四大家”。
黄庭坚自叙了自己的书风发展的三个明显阶段:第一个阶段(1069年至1094年),他24岁时开始学习草书,到元祐末年(1094年),他自叙“乃得古人笔意”;第二个阶段是从元末到元符二年(1094年至1099年),雄健豪放的独创风格已初步形成;第三个阶段是从元符末年(1100年)到崇宁四年(1105年),其草书笔势飘逸,且格律严谨,几乎无懈可击。《诸上座帖》便创作于第二阶段末至第三阶段初。
创作背景
草书顿进
赵煦绍圣五年(宋徽宗元符元年,即1098年)春天,表兄张向为避嫌而上奏,将黄庭坚从偏远的黔州,迁移到更偏僻的戎州(现四川宜宾)安置。从黔州到戎州途中,他看到三峡船工摇桨,既协调自然,又带节奏感,启发了他对草书笔法的再度思考,期间又得到张旭、僧怀素高闲墨迹,他对“擒纵”的控制有了更大的提升,自叙“乃窥笔法之妙”。这一阶段,他受到黄斌老画竹法的启示,又见到怀素《自叙帖》真迹,自此草书顿进,进而有了“龙蛇入笔”的感受,也因此觉得自己彻底领悟了草书的精粹。
领悟禅学
被贬黔中之后,黄庭坚痛戒酒色,读《清敕修大藏经》三年,与黄龙派的悟新、惟清两位禅师亦师亦友,禅学思想走向成熟。在戎州期间,黄庭坚以“任运堂”名其居,他渐开酒戒,其《醉落魄》小序云: “老夫止酒十五年矣,到戎州,恐为瘴所侵,故晨举一杯。”美术学博士、暨南大学教授陈志平认为:“山谷之所以破酒戒, 有破除禅律束缚的考虑。”这时他的心态已渐趋平淡,与悟新、惟清两位禅师保持着书信往来,期间曾写信给悟新禅师,对帮助他勘破生死烦恼表示感谢。在辗转流离的过程中,黄庭坚对人生和艺术的真谛领悟更为深刻,对禅学也有了更深的领悟。
书赠友人
李任道,名仔,元符二、三年间与黄庭坚过从甚密。黄庭坚《与王复观书》云:“李仔任道,本梓人,而寓江津二十余年,其人言行有物,参道得其要,老成人也。”元符三年(1100年),黄庭坚以草书录写了五代十国时期金陵(今江苏南京)清凉寺高僧文益的禅语,在录写完毕后,又以行书在正文后题跋一段,卷后落款写明是为其友李任道所书。由于文首“诸上座”(上座是佛教名,指资历较高的僧人)三字,该帖被称为《诸上座帖》。
材质与规格
《诸上座帖》为纸本,长手卷,墨迹,书心为草书,跋语为行书,纵33厘米,横729.5厘米,正文及跋语共92行,每行5至7字,共477字。
作品内容
《诸上座帖》内容为五代金陵高僧文益的《语录》,全文系佛家禅语,文中没有标点符号,全文较长,分成三页讲述。
正文第一页
第1行到第32行: “诸上座为复只要弄唇嘴,爲复别有所图,恐伊执着,且执着甚麽,爲复执着理,执着事,执着色,执着空,若是理,理且作麽生执,若是事,事且作麽生执,着色,着空亦然,山僧所以寻常向诸上座道,十方诸佛,十方答知识时尝垂手,诸上座时尝接手(点去“处还有会处会取好若未会得莫道总是”)十方诸佛诸善知识,垂手处合委悉也。甚麽处是诸上座接手处,还有会处会取好,莫未会得,莫道是都来圆取,诸上座傍家行脚,也须审谛着些子精神,莫只藉少智慧”(最后一字“慧”实为第二页第33行首字)。
正文第二页
第33行到第63行:“过却时光,山僧在衆见此多矣,古圣所见诸境,唯见自心,祖师道,不是风动幡动,仁者心动,但且恁麽会好,别无亲于亲处也。僧问,如何是不生灭底心,向伊道,那个是生灭底心。僧云,争奈学人不见,向伊道,汝若不见,不生不灭底也不是。又问,承教有言佛以一音演说法,衆生随类各得解,学人如何解?向伊道:汝甚解前问(点去“有”)已是不会古人语也,因甚,却向伊道:汝甚解,何处是伊解处?莫是于伊分中,便点与伊,莫是爲伊不会问,却反射伊麽?决定非此道理,慎莫错会,除此两会,别又如何商量”(本页末尾有“诸上座”三字,挪至第三页释文)。
正文第三页
第64行至第80行:“诸上座若会得此语,也即会得诸圣揔持,宜且作麽生会?若会得一音演说,不会得随类各解,恁麽道莫是有过无过,说麽莫错会好。既不恁麽会说一音演说,随类得解。(点去“九”)有个下落,始得每日空上来下去,又不当得人事,且究道眼始得。古人道,一切声是佛声,一切色是佛色,何不且恁麽会取。”
行书跋文
《诸上座帖》草书正文后,有黄庭坚所书的行书跋尾一则,计13行63字,跋文内容为:“此是大丈夫出生死事,不可草草便会。拍盲小鬼子往往见便下口,如瞎驴吃草样,故草此一篇,遗吾友李任道,明窗净几,它日亲见古人,乃是相见时节。” 在本帖的卷尾有署款:“山谷老人书。”“书”字上钤“山谷道人”朱文方玺。
收藏鉴赏
题跋
《诸上座帖》卷后分别有收藏家明代吴宽清代梁清标的题跋一段:
明代
吴宽在跋文中写道:“昔东坡见山谷草书,从旁称叹。钱穆父独惜,以为未见怀素真迹。后山谷见《自叙帖》,书法遂觉顿异。不审此卷作时是尝见耶,抑或未见耶?职方公深于书者,藏此必能辨之。”跋文后署名“吴宽题”。
清代
梁清标在跋文中写道:“涪翁此卷摹怀素书,昔尝观于退谷翁斋中。见其纸墨完好,神气奕奕。后有绍兴小玺、秋壑印记,知属宋大内所藏,尤为可宝。退谷蓄古法书颇富,此卷实为甲观。今从俨斋司农所又获展览,流连不能已。司农孜孜好古,每获宝墨,爱护如天球琬琰。予更幸此卷得所归矣。”跋文后署名“河北梁清标书”。
钤印
《诸上座帖》卷前后及隔水上钤有数十枚鉴藏印。
宋代
高宗內府的“內府书印”、高宗绍兴御府的“绍兴”印、丞相贾似道的“悦生”葫芦印。
元代
危素的“危素私印”。
明代
吴宽李应祯、华夏、周亮工等鉴赏家的鉴藏印。
清代
鉴赏家梁清标的方印,孙承泽王鸿绪等的鉴藏印,乾隆内府印、爱新觉罗·颙琰內府印、宣统內府印。
近代
鉴赏家、书画家张伯驹的鉴藏印。
递藏
宋代
《诸上座帖》初收藏于赵构内府,后归贾似道。
元代
历史学家、文学家危素曾拥有《诸上座帖》。
明代
递藏于吴宽、李应祯、中原地区、周亮工处。
清代
清初收藏于孙承泽的砚山斋,然后归王鸿绪所有,再后收入乾隆内府、嘉庆內府、宣统內府。
近代
民国初流出宫外,为张伯驹先生所得,1956年,张伯驹、潘素夫妇将包括黄庭坚《诸上座帖》在内的八件书法藏品无偿捐献国家。
《诸上座帖》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编号:新00044434,底账名称:黄庭坚诸上座帖(对),文物级别:一级甲,为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之一。
著录
明代
《诸上座帖》著录于明代都穆《寓意编》、华夏《真赏斋赋注》、文嘉《钤山堂书画记》、张谦德清河书画舫》《清河见闻表》等。
清代
《诸上座帖》著录于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孙承泽《庚子消夏记》、清代内府《石渠宝·初编》等书。
近代
《诸上座帖》先后刊于《故宫博物院藏历代法书选集》(二)、《中国美术全集·宋金元书法》等。
艺术特色
黄庭坚草书形式多样,字形变化多端,常一笔数字,气息隔行不断。《诸上座帖》中字形随意颠倒而暗合节拍;单字结构奇险,章法富有创造性,经常运用移位的方法打破单字之间的界限,使线条形成新的组合,节奏变化强烈。
行布求韵
由于常年参禅,在艰苦的贬谪环境中,黄庭坚不以忧戚为怀,他认为“平常心是道”,取舍书法的标准是“和气”。《诸上座帖》中的文字系摘抄自禅宗思想五代十国文益禅师的语录,禅宗主张本体不可言,又不得不言,即“不立文字,不离文字”,把文字作为“游戏法”,从语言中觅大道。黄庭坚通过“游戏翰墨”来表达自己对禅宗的理解,把书法作为事佛的主要手段,以笔墨为表现手段最终所彰显的是书法中不可言说之“韵”,进而总结出“韵胜”、“免俗”等深层禅宗文化内涵。在《诸上座帖》中,他通过“行布”的“曲折”,将怀素的流泉飞瀑态势,发展转化为以绳缠绕、乱石铺街的态势。他“行布”求“韵”的出发点是抖擞俗气,他在帖中采取了将引带变实、纵横颠倒的手法,在审美上体现了“以俗为雅”的效果。
虚实变化
在该帖中的虚实变化有二种:一是草书中的某些字的特异处理,如通过字形的大小、点画的展蹙或其他方式,有意使一行中的某个字或一字中的某一笔显得特别“抢眼”。如《诸上座帖》中第一页第8行“着色执着”一行,“执”字明显比其它字显大,而且有意向左突出,便可看作是“句眼”。二是他在草书中将“引带”变实,如《诸上座帖》中第三页第74行“落始得”三字的连笔。这两种情况与黄庭坚的炼字很相似。前者相当于炼实字以求“尖新”,尖新在书法中专指新颖别致;后者相当于炼虚字以求“斡旋”,幹旋是指句意转换的枢纽。
笔断意连
《诸上座帖》中黄庭坚对句式的连断作了全新的处理,其中当连而断、当断而连、状若断而还连的手法反映的是“笔断而意连”。例如第二页第36行“唯见自心祖师”当中的“祖师”两字,“祖”字的末笔当连而断,但笔断而意连;“祖”“师”二字之间属于当断而连;第一页第15行“诸佛十方答知”中的“方答知”三个字,“方”前缀笔的当连而断,“方”“答”“知”三字之间的当断而连;第二页第33行中的“山僧”二字,“山”字最后一笔与“僧”字的人字旁相连,则属于当断而连。
逆起逆接
黄庭坚在书法中擅用逆笔,“意未起而先迎之”,称为“逆起”;“势将伸而反蓄之”,称为“逆接”。他在书法中常有突出首字并形成泰山压顶之势,从而一字管领数字的情况,例如《诸上座帖》第一页第6行“复执着理”的首字“复”,以及第一页第30行“谛着些子精”中的首字“谛”均是如此。
所谓“逆接”指的是下句句意不是顺接上句,而是切断意脉。这种逆接手法在黄庭坚草书书法中有时表现为笔势另起,例如《诸上座帖》第二页第45行“人不见向伊道”,以及第二页第59行“不会问却反射伊”,两行中的“不”字繁体的左三点,与通常的顺带写法迥然不同;有时表现为上下字之间切断意脉上的联系,形成逆接效果,例如《诸上座帖》第一页第31行“神莫只藉少智”之中的“智”字,有意穿入前面一字“少”留下的空白之处。
首尾呼应
在《诸上座帖》中可以见到黄庭坚草书常有的字句之间的首尾呼应,在具体章法分为两种写法。第一种写法是一条线索呼应,如“么生执若是”一行,中间恣意摆宕甚至逸出,首字“么”的左撇与尾字“是”的右勾在同一直线上形成左右呼应。
第二种写法是二条线索呼应,例如第二页第35行“其古圣所见诸境”之中,首字“其”与倒数第二字“诸”遥相呼应,同时“古圣所见”又与尾字“境”相呼应;“别无亲于亲处”一行,首字“别”与中间字“亲”以及倒数第二字“亲”相呼应,第二字“无”又和中间字“于”以及尾字“处”相呼应。
聚散有序
黄庭坚草书是从怀素草法脱胎而来,又对怀素的笔势“连绵”有所突破,表现为连绵的字数增多,也可以说是聚的体现。聚和散之间相互呼应,二者之间既有以散破聚,又有以聚救散的关系, 聚与散在一定程度上很相似。在《诸上座帖》中常用聚字分组法,一般每行5到7字,一行又分为2、3个单元。例如第二页第60行“么决定非此道”中,由3个单元组成,“么”单字为一单元,“决定”两字一单元,“非此道”三字一单元。
《诸上座帖》中也有先散后聚的实例,即先景后叙述语,例如第一页第26行“好若未会得莫道”和第一页第28行“取诸上座傍家”,彼此形成对应。
并且,《诸上座帖》之聚和散之间时常带有韵律节奏,例如第二页第57行“伊分中便点”就与类似五言诗的“三一二”式的节奏合拍。
收放有度
黄庭坚草书在戎州时期有新的感悟,做到了“随意倾倒”一般的收放自如。这种“随意倾倒”在《诸上座帖》中表现明显,例如第一页第6行“复执着理”,有倾倒现象,整体轴线位置的变化也明显,但是每个字相互之间的关系仍然融洽,达到了黄庭坚自己所谓的“为画满纸”。《诸上座帖》中体现了两种“倾倒”方式:一为点画偏旁的倾倒,例如《诸上座帖》第一页第32行“神莫只藉少智”中的“藉”字第十一画,本该为竖画,却有意写成倒收的点。二是字重心的有意倾倒,包括单散字重心倾倒,例如《诸上座帖》中第一页第29行末尾的“审”字;字组重心倾倒,例如《诸上座帖》第二页第56行“解处莫是于”,前四字整体呈倾倒之势,末尾“于”字接应,使整体重心稳固。
名家点评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苏轼评价《诸上座帖》虽可称神完气足,然个别点画或不得势、或势尽,他戏言此帖有“树梢挂蛇”之嫌。
北宋书法家李之仪《姑溪居士全集》卷三十九《跋山谷草字》中论及该帖时说,黄庭坚认为他的前身是怀素,而今身则超过了怀素,他超过怀素之处,并非“笔法更老”,因为他的“老”是“以妍取老”。
宋代张纲在《华阳集》中评论该帖:“但见其行草变态纵横,势若飞动,而韵尤胜,非得夫翰墨三昧,其熟臻此。”
南宋书法家姜夔《续书谱·草书》认为,该帖中显示出黄庭坚变乱古人法度,将引带变实,“更成大病”。
金朝赵秉文这样形容该帖中表现出来的颠倒手法:“涪翁参黄龙禅,有倒用大日如来印手段,故其书得笔外意;如庄子之谈大方,不可端倪;如梵志之翻著袜,刺人眼睛。”“他认为这种颠倒手法正体现了佛禅思想自由活络的精神。
故宫博物院记录了唐兰先生对该帖的评价:“名人法书,是黄草之代表作,珍甲。”
书法家陈志平教授认为该帖中将引带变实正是黄庭坚的杰出创造。
展出概况
《诸上座帖》列入了国家文物局《第二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书画类)》,因而公开展出较少。
2013年4月23日,由文化部主办、故宫博物院承办的《纪念张伯驹先生诞辰一一五周年——张伯驹潘素书画展》中曾展出《诸上座帖》等藏品;如今,故宫博物院官网开设了纪念张伯驹先生暨《张伯驹先生捐献书画精品展》的专栏展览,其中展示了《诸上座帖》。
目录
概述
作者简介
创作背景
草书顿进
领悟禅学
书赠友人
材质与规格
作品内容
正文第一页
正文第二页
正文第三页
行书跋文
收藏鉴赏
题跋
明代
清代
钤印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递藏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著录
明代
清代
近代
艺术特色
行布求韵
虚实变化
笔断意连
逆起逆接
首尾呼应
聚散有序
收放有度
名家点评
展出概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