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是中国当代作家
毕飞宇创作的长篇小说。2008年,小说初刊于《
人民文学》杂志第9期。同年9月,小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首次出版。
小说以沙宗琪推拿中心为背景,讲述了一群盲人推拿师的生活经历。王大夫、小孔、金嫣等人因缘巧合之下来到沙宗琪推拿中心,他们每个人身上都藏有自己的痛苦,但他们在这里努力工作和生活,积极向上,尽可能地维护自己的尊严。作者在小说中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副“盲人群像图”,赞扬了他们的自尊意识,透露出对人生尊严的思考,进而批判了社会中忽视残疾人尊严的现象。
《推拿》一经面世,就引起了读者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小说笔触细腻,语言富有幽默色彩,以人物为中心的叙事结构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饱满。2009年,小说荣获《
当代》长篇小说年度奖、《
人民文学》优秀长篇小说奖、中国当代文学学院奖、中国小说双年奖以及台湾《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2011年,小说荣获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4年,由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推拿》上映。电影播出后,先后获得第63届柏林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
银熊奖、
第5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
剧情等六项大奖。此外,小说还被翻译为英语、
法语、
俄语等语言,并受到了海外读者的广泛好评。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阶层分化也日益加剧,社会不公等社会现实也逐渐凸显,这些导致底层百姓的生存处境更加艰难。当代知识分子关注到底层人民的生存状况,出于文化人的良知和责任,他们开始进行“底层”写作,文学界也涌现出一大批表现底层民众生活的命运的作品。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一个有文化关怀的作家,
毕飞宇注意到了盲人这一特殊群体,并创作了《推拿》。
个人背景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农村有大量的残疾人。毕飞宇小时候就见过很多残疾人,还曾模仿过他们。后来,毕飞宇大学毕业后在南京特殊教育学校任教,在这期间他接触了大量的残疾人,并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内心有了初步了解。2000年以后,长期伏案创作让毕飞宇患上了
颈椎病。为了缓解病痛,毕飞宇经常到盲人按摩店按摩,在与他们的长期接触中,毕飞宇对他们有了更加详尽的了解。这些经历为
毕飞宇以后的创作积累了素材。后来,一个
法国纪录片导演想要在中国进行拍摄,并劝说毕飞宇记录一下中国的盲人群体。毕飞宇起初怕冒犯盲人,但在盲人朋友的劝说下,他打消了顾虑,着手创作了《推拿》。
版本信息
《推拿》于2008年6月创作完成,共有两版:2008年9月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推拿》(以下简称大陆版)和2009年7月台湾九歌出版社出版的《推拿》(以下简称台湾版)。由于毕飞宇忘记将第二稿发给台湾出版商,所以台湾读者看到的是未经修改过的初稿,这才导致出现两个不同的版本。相较于09年台湾版,08年大陆版《推拿》中存在很多内容变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语言表达上的变动,包括语序调整、句子改写以及删繁就简。第二,人物角色的改动,都红在书中变成了后天性
失明,沙复明的性格变得更加内敛。第三,更加重视盲人尊严的书写以及盲人痛苦的刻画。
内容情节
《推拿》讲述了一群盲人按摩师的故事,小说的每一章节都是以人物为标题,因此小说并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但随着主要人物一个接一个的出现,整个故事也被串联起来,人物之间复杂的关系也得以呈现。
王大夫最开始在深圳的一个推拿店工作,在这里,他遇到了另一个盲人姑娘小孔,两个人相恋了。王大夫想要发财,因为他想让他的小孔当老板娘,于是他把钱投到了股市上。但他投资失败了,他的梦想也破灭了。过年的时候,王大夫把小孔带到了南京的家里。王大夫本想和小孔在家里多待几天,但弟弟王海觉得他们在家里吃白饭,总是冷嘲热讽。王大夫见此情形,决定和小孔在南京尽快找工作。王大夫联系了老同学沙复明,沙复明在南京有自己的推拿店。
沙复明以前在盲人学校和王大夫是同学,但他跟王大夫不一样,他觉得手艺并没有见识重要,于是他读了很多书,并自学了外语。沙复明一直想当老板,因为他觉得当老板才能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让人尊重。在沙复明的努力下,他和张宗琪合伙开了沙宗琪推拿中心。张宗琪在一岁的时候因为医疗事故眼睛
失明了。因为童年遭到继母恐吓,给张宗琪留下了阴影。他开始怀疑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女朋友。
王大夫和小孔入职了,两个人入住了店里安排的集体宿舍。小孔的父母并不赞成小孔嫁给一个
目盲的人,小孔在南京的时候一直偷偷的瞒着父母。小孔经常在下班的时候去王大夫的宿舍探望他。因为住在集体宿舍,小孔的情欲得不到满足,于是她开始跟王大夫吵架。王大夫宿舍有一个小伙子叫小马,小马九岁的时候因为车祸眼睛意外失明了,父亲带着他辗转求医,但他的眼睛最终也没有好起来。为了气王大夫,她开始勾搭小马。小马也因此疯狂地迷恋上了小孔,他每天都对小孔有着无穷无尽的想象。
集体宿舍还有另一个同事,叫做张一光。张一光跟别人都不一样,他本来是个健全人,有老婆有孩子,30多岁的时候突然失明了。张一光不像其他的盲人一样努力上进,他一有钱就去嫖娼。有一次,他带着小马去嫖娼。小马在这里找到了妓女小蛮,两人发生了关系,小马对小孔的情欲得到了转移,从此之后小马对小蛮上瘾了,一发不可收拾,后来在某次嫖娼的时候小马被警察抓了现行。
王大夫的集体宿舍里还有另一个同事,叫做徐泰来。泰来是苏北人,有很浓重的口音,他本来在上海打工,在那期间,他结识了另一个盲人女孩小梅,两个人相亲相爱,但是小梅被家里逼着回去嫁给一个智障,他们两个被迫分离了。徐泰来就从
上海市来到了南京。徐泰来和小梅的爱情故事在盲人的圈子里流传开来,东北女孩金嫣竟然听说了徐泰来的故事,千里寻爱,追到了南京。金嫣找到了沙复明,在她的恳求下,沙复明同意了金嫣入职推拿店。在金嫣执着的追求下,徐泰来被感动了,两个人在一起了。
推拿店还有另一个女同事叫做都红,都红很早之前就来到推拿店了。她以前在盲人学校学习音乐,她很有音乐天赋。但在一次大型慈善晚会的演出上,都红被迫选择了自己不熟悉的曲子,出现了失误。尽管这样,台下还是为她鼓起了掌,都红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了触犯,于是离开了盲人学校,半路学起了推拿。都红很美,美到连来店里按摩的导演都想邀请她去演戏。沙复明虽然看不见,但他对美有着近乎执着的追求,于是他疯狂展开了对都红的追求。都红是个很执着的人,她觉得自己对沙复明没有爱情,断然地拒绝了。
都红在推拿店的时候,因为一次事故缺失了大拇指。同事出于好心为她募捐,但是都红感觉自己的自尊心再次受到了伤害,于是她偷偷离开了推拿店。在日以继夜的高强度工作下,沙复明的身体出现了问题,最后在医院生死未明。小孔也向父母坦白了自己的恋情,和王大夫消除了隔阂。
人物角色
王大夫
王大夫本名王泉。王大夫刚出生时就是盲人,但他努力上进,认真学习按摩技术,自食其力。他很有自尊,当听说弟弟因为自己是盲人而没有通知自己参加婚礼时,他把原本的五千礼金涨到两万,就是维护自己的尊严。他孝敬父母,疼爱弟弟,虽然弟弟做了很多错事,但他一直心怀包容,予以谅解。他有血性、有担当,当弟弟在外面欠了赌债,债主上门要债的时候,他不惜自残剖腹,从而吓退了讨债人。他对女友小孔真心实意,因为小孔不善处理人际关系,他就拉下面子带小孔去求老同学沙复明的帮忙,在其店里任职。身为盲人,王大夫心怀感恩,诚实勤恳,是一个深沉而坚强的男子汉。
小孔
小孔本名孔佳玉,王大夫的女友。小孔非常抠门,钱到了她的手里,“用
机关枪也别想嘟噜下”。但这是她守护尊严的一种方式,她认为盲人辛苦攒下的钱不应该被旁人压榨。她有情有义,都红受伤住院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攒下的钱帮忙。她执着勇敢,父母再三警告她不要找一个盲人结婚,但她心里认定了王大夫,甘愿跟他一同打拼,虽然心怀愧疚,但还是想法设法瞒着父母。此外,小孔还爱耍一些小脾气,因为跟王大夫吵架,她就去勾引同事小马来气王大夫,但她最后没有做出出格的事,守护住了自己对王大夫的忠贞。小说最后,小孔终于将自己与王大夫的事情向父母坦白,做出了勇敢的决断。
小马
沙宗琪推拿中心的推拿师,王大夫集体宿舍的舍友。小马年轻英俊,他在9岁的时候因为一场车祸
失明,父亲带他四处求医,但他的眼睛一直不见好转,从此小马变得沉默寡言。在小孔的勾引下,小马迷恋上了她,并对她充满了幻想。某次,张一光把小马哄去了洗头房,小马和妓女小蛮发生了关系,此后,小马就对小蛮上了瘾,后来在某次嫖娼的时候小马被警察抓了现行。最后,小马意识到自己这种行为有问题,悄悄离开了推拿中心。
沙复明
沙宗琪推拿中心的老板之一,先天失明的盲人。他积极上进,不断读书充实自己,还自学英文。他对美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当听到别人都说都红很美时,他就展开了对都红的追求,但遗憾的是,他并没有成功。他十分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自己开推拿店当老板,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不计辛苦的工作,呕心沥血,最后得了严重的
颈椎病和
胃下垂,在小说最后还生死不明。
都红
都红长相美丽,音乐天赋极高。她自尊心很强,由于一次在慈善晚会上不完美的
钢琴表演,她觉得自己的尊严被人忽视了,于是放弃了自己的钢琴生涯,决然地去学了推拿。在推拿店中,一次意外,都红失去了大拇指,同事召集众人募捐,都红再次感到自己的自尊心受挫了,于是偷偷离开了推拿店。此外,都红十分有主见,尽管沙复明对自己频频示好,但她认为这不是爱情,于是断然拒绝。
徐泰来
徐泰来是一个沉默寡言、自卑自闭的男人。他一开始在上海打工,总为自己的口音感到自卑,只有同事小梅不嫌弃他,两个人就顺理成章的在一起了。好景不长,小梅的家人让她回家结婚,伤心的泰来唱了一夜的情歌,直到嗓子出血才停下。然后他离开了
上海市,去了南京。金嫣听说了他的故事,一路追到了南京。面对
金嫣的追求,徐泰来起初优柔寡断不敢做出回应,但他最后被金嫣的主动热情打动,最后接受了金嫣。
金嫣
金嫣热情开朗,是个大大咧咧的东北女孩。十七岁的时候,她得了
黄斑病变,势力逐渐减弱。她勇敢执着,只是因为从朋友那里听说了
徐泰来的故事,并认定了自己和徐泰来会产生爱情,为此,她从
大连市到上海,又从上海到南京,就是为了徐泰来。她大方主动,在和徐泰来确定关系后,她一直引导徐泰来,经常主动示爱。金嫣的梦想是拥有一场浪漫的婚礼,这是她的全部
精神寄托。
王海
王大夫的弟弟。王海好吃懒做,不务正业,他虽有没有收入,但每天活得有滋有味。他一边瞧不起哥哥,一边又压榨哥哥。他嫌弃王大夫是个盲人,所以没有通知王大夫举行婚礼的时间,但他又想要讨要红包,所以在婚礼前匆匆告诉王大夫。他自私自利,没有担当,赌博成性,当讨债的人追到家里要债时,他推出哥哥当挡箭牌,害的王大夫身受重伤。他不思进取,将自己的一切不幸归咎于命运的不公,甚至荒谬地控诉“我要是个瞎子,我就能自食其力了”。作者在书中塑造了王海这样一个健全人形象,与王大夫这样积极上进的盲人形成对比,谴责了社会中某些健全人丧失尊严的现象。
张一光
沙宗琪推拿中心的推拿师。张一光原本是矿工,在一次瓦斯爆炸中,他的眼睛
失明了。张一光和推拿中心的其他盲人格格不入,因为他三十五岁之前,他的眼睛一直能看见光明。张一光为老不尊,初见小孔时,他便开了色情玩笑。他喜欢嫖,一有钱就去洗头房,完全不顾家里的父母儿女。他心理有些
变态,他把自己当做“皇帝”,把妓女当做他的“三宫六院”,他认为自己每次去洗头房都是在“翻牌子”,并不是嫖。张一光好管闲事,他看出了小马对小孔的迷恋,为了帮助小马解,他带着小马去嫖。张一光是盲人中的另类,他的
失明并没有让自己感觉痛苦,反而成了他不负责任的借口。用王大夫的话说,张一光“还不配做一个瞎子”。
主题思想
《推拿》立足于对盲人尊严的维护,小说塑造了一群盲人推拿师的形象,他们性格不同,经历不同,但都自力更生,并努力维护自己的尊严。沙复明呕心沥血想当老板,是想要赢得别人的尊重;都红放弃自己的音乐之路,是出于对尊严的维护;王大夫在弟弟结婚时追加份子钱,也是为了获得尊重。底层人民的生存处境本就艰难,而盲人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生活更加艰辛,他们需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作者通过对这些盲人角色的刻画,着重关注了盲人的生存处境,赞扬了他们的尊严意识,流露出对生命尊严的思考。除此以外,作者还在书中刻画了王海、顾晓宁等人物角色,他们身为健全人,却好吃懒做,不务正业,还看不起盲人。通过这些人物形象的刻画,作者对一些健全人缺乏尊严的行为进行了谴责,并强烈批判了社会中忽视残疾人尊严的现象。
艺术特色
叙事结构
以人物为中心
《推拿》采用了以人物为中心的叙事结构。小说的每一章节都是以人物为标题,随着主要人物一个接一个的出现,一幅“盲人推拿师群像图”展现开来,整个小说也被串联起来。小说的每一章节之间相互照应,既有交叉也有独立。随着情节的发展,人物之间的关系逐渐明朗,人物形象塑造也更加鲜明丰满。有情有义的王大夫、执着的沙复明、自尊骄傲的都红,这些鲜活的人物形象一一呈现在读者眼前。然而,由于书中后半部分高潮事件过于密集,以及过多的心理活动描写,小说的叙事结构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重细节轻情节
毕飞宇在《推拿》中善于抓住细节和场面描写,来揭示人物内心复杂的情感变化。在小说中,小孔由于情欲得不到满足,便通过和小马打闹来排解,而王大夫“脸阴沉下去嘴巴动了几下”。作者通过这一连串动作的描写,将王大夫吃醋的心理刻画出来。类似的细节描写在书中还有很多,比如沙复明和张宗琪之间的较量,金嫣和徐泰来的爱情故事等。小说虽然没有构建和叙述完整的故事情节,但全书众多的细节描写和场面描写推动了小说整个叙事的发展,提高了小说的艺术
张力。
叙事方式
小说采用了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叙事方式。作者在小说中直接对所叙述的事物进行评述与议论,如都红在给客人按摩后,书中“这样多好,既有人际上的亲和,又有业务上的权威”既表明都红的服务态度良好、手法专业,又不明确指出是谁说的,增加了评论的客观性。夹叙夹议的叙事方式为小说的内容构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丰富了小说的艺术魅力。
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有助于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增强小说的感染力。
毕飞宇在《推拿》中对人物的心理描写精细绵密,真实再现了人物心理发展的历程。小说中金嫣对婚礼的幻想和沙复明对诗句的迷恋,都体现了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这使他们挣脱了眼前的困境,跨越到辽远的地方。这些心理描写使小说更加灵动,提高了小说的艺术魅力。
语言风格
《推拿》中的叙事语言带有浪漫幽默的色彩。推拿店老板沙复明略通外语,一次在为外国客人服务时,本想表达“我是一个火热的男人”,不料说成“I am a hot man”(我是一个骚货)。这样的描写让人忍俊不禁,增加了小说的趣味性。人物间的对话描写也十分幽默风趣。金嫣在询问恋人徐泰来自己“美不美”,徐泰来竟然用“比红烧肉还要好看”来作答。这样的回答出人意料,增加了人物语言的生动性,使小说读起来更加轻松自然。
叙事视角
毕飞宇在小说采用了第二人称叙事视角。一方面,作者站在盲人的立场,以盲人的视角来观察世界,能够更好的体验盲人的生活方式,进而探知盲人的内心世界,体察他们的情感变化。这样的叙事视角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盲人,并产生亲切感。其次,采用第二人称进行叙事更加客观中立,不会掺杂个人感情色彩,从而使作品更加具体形象。
修辞手法
毕飞宇擅长在小说中使用各类修辞手法。《推拿》中就充斥着各种奇思妙想的比喻。小马十分迷恋嫂子,所以在他的脑海里,嫂子是一只“
凤蝶总科”;徐泰来在爱情里像一个“农夫”,而大胆追爱的金嫣则像一条“水蛇”。这些比喻的运用,使小说富有艺术魅力,丰富了读者的想象力。书中还有很多哲理性的比喻,例如将恐惧比作毒蛇,这样的比喻提高了小说的艺术
张力。此外,小说中使用了很多排比句,从而增加了语言的流畅感,并使全书更具动感。
作品评价
正面评价
茅盾文学奖评委会评价:“《推拿》将人们引向都市生活的偏僻角落,一群盲人在摸索世界。
毕飞宇直面这个时代复杂丰盛的经验,举重若轻地克服认识和表现的难度,在日常人伦的基本状态中呈现人心风俗的经络,诚恳而珍重地照亮人心中的隐疾与善好。他有力地回到小说艺术的根本所在。”
渤海大学教授沈光浩认为:“《推拿》通过对道德及心理范畴的严肃探索,对肉体与精神双重聚合的强者精神的理想表达,对伟岸品质的神性膜拜,以及毫不含糊的人道视角、人文立场和绵密饱满的文本叙事和文字构思,为新世纪‘底层’叙事填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负面评价
作家
马知遥认为:“《推拿》里头,跳出来评述的东西太多了,虽然戏谑化的语言风格已经形成,好像在玩笑之中把一些深刻的苦难展示得非常棒,但是在戏谑化的语言中,
毕飞宇带入的评论性的话语过量了,这种真理在握的优越感把他的小说
张力缩小了。”
文学批评家
沈杏培认为:“《推拿》采用了“以人立戏”的方式,这种结构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和开阔度。但如果对情节进展、高潮起伏安排不周密,也会导致张弛缓急失据。小说的后半部分戏份很多很密,高潮一浪接一浪,但从审美效果和阅读心理来看,作为高潮的事件过于密集。从结构的角度看,后三分之一的内容在较短的篇幅内承载了过于密集的叙事功能。”
作品影响
国内影响
《推拿》被视为
毕飞宇最成功的的长篇小说。在小说中,毕飞宇从乡村写作转向都市抒写,对从前人们忽略的盲人群体进行了关注,探索了他们的
生存状态,通过琐碎的日常生活呈现出人性的光芒,有力地回到了小说艺术的根本所在。
《推拿》一经面世,便引起了媒体和读者的广泛关注。2009年,小说荣获《当代》长篇小说年度奖、《人民文学》优秀长篇小说奖、中国当代文学学院奖、中国小说双年奖以及台湾《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2011年,小说荣获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2013年,由
康洪雷导演,
濮存昕、
张国强主演的同名电视剧《推拿》在中央电视台播出。2014年,由
娄烨导演,
郭晓东、
秦昊主演的同名电影《推拿》上映。电影一经上映,就收获了无数好评,并先后获得第63届柏林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
银熊奖、
第5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
剧情等六项大奖。
国际影响
2011年,艾玛纽埃尔·贝什纳尔(Emmanuelle Péchenart)将《推拿》翻译成法文,由毕基耶出版社出版,受到了
法国读者们的欢迎。2014年,
葛浩文和林丽君夫妇将《推拿》翻译成英语,由
企鹅出版集团出版,提高了毕飞宇小说在英语世界的影响。
2016年,
俄罗斯译者Н. Н. Власова将《推拿》翻译成
俄语,并由Гиперион出版社出版,进一步带动了毕飞宇小说在俄罗斯的传播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