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厚粲
中国心理学家
张厚(1927年4月10日~2022年12月24日),河北省南皮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心理学家。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主任、校务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参事,国际心理科学联盟副主席等职,全国政协第八届、九届委员会委员。
张厚粲在中学读书的时候,即决心将来从事心理学研究。1948年,她从辅仁大学心理学系毕业,获得学士,留校任教。1952年,中国高校院系调整,张厚粲转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她主持创建了条件反射实验室,并于1960年恢复心理学专业招生。“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教学科研工作被迫中断,直至1978年才开始继续招生。1981年至1982年,她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做访问学者。1984年至1996年,张厚粲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主任、校务委员会委员;1986年至1987年,张厚粲前往密歇根大学访学,此后,她先后当选为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执委、副主席。2022年12月24日,张厚粲在北京市逝世,享年九十五岁。
张厚粲毕生致力于心理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她恢复、重建与发展了中国心理学事业,引进了认知心理学,并创造性地把统计与心理测验运用到人才录用等方面。她在认知心理、心理测量、实验心理等领城的一系列学术研究成果,得到学界的肯定和赞赏,为中国和国际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张厚粲的代表作有《心理与教育统计》《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等。鉴于张厚粲的突出成绩,1987年张厚粲被列入美国传记学会的国际杰出领袖人名录,她先后获得北京市先进个人、中国心理学会特别贡献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所著图书多次荣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等奖项。
人物生平
早年求学
1927年4月10日,张厚粲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大户人家,祖父张之洞是中国晚清重臣,曾任湖广总督,后期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小时候的张厚粲顽皮淘气,因此未到入学年龄就被家人送去读书,五岁时进入北京师大二附小学习,成为班级里最小的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张厚粲并不喜欢按照固定的教学程序去学习,学习不专心,有时甚至干扰课堂秩序,但是成绩在班级始终名列前茅。1939年,张厚粲就读于北京贝满女中(现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她主动参加滑冰、游泳、日语演讲等课外活动,有时间、有精力,就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因此,张厚粲对学校用千篇一律的课程传授知识,用千人一面的眼光看待学生,用整齐划一的标准考核成绩的教学方式感到困惑,她开始思考教学的本质,有了“因材施教”的朴素想法。初中即将毕业的时候,张厚粲并未理会当时“科学救国”的社会思潮,决定将来要学心理学。
1944年,张厚粲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震旦大学。一年后,因上海市遭受日军轰炸,受战乱影响,很多教师转移至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致使中国教育与学术处于低潮期。张厚粲回到北京,插班考入辅仁大学心理学系,师从心理学家林传鼎,潜心研究心理学思想。1948年,张厚粲大学毕业,因成绩优异,留任台湾辅仁大学执教心理学。
走上讲坛
刚刚走上教学岗位,张厚粲克服教材短缺的困难,亲自编写一部部讲义,为学生所推崇。1952年,中国开始推行高校院系调整,各大学的心理学系悉数撤销,辅仁大学心理学系被并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张厚粲随之转入北京师范大学任教。1954年,她主持创建了条件反射实验室,独立设计出条件反射实验箱,将中国实验心理学向前大步推进。1958年,心理学被批判为“资产阶级方向”,教学因此受到了影响。
1960年,北京师范大学的心理学教研室改为心理学专业,恢复了专业招生,张厚粲从教学规划到专业授课,承担了所有的专业课教学工作。她从“普通心理学”开始,逐渐拓展课程,增加了“儿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统计测量”等专业课程,并结合实际开展“教育心理学”等应用性课程;她利用五年时间,终于阶段性恢复了停顿多年的心理学专业,培养了林崇德郑日昌、孟庆茂和程正方等一批为中国心理学事业发展发挥支柱作用的专业人才。“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心理学被列入“伪科学”名录,教学再次进入停顿期,张厚粲被迫在校办工厂参加劳动。
恢复招生
1977年,心理学专业即将恢复,当时中国面临着实验心理学人才紧缺的问题。为了快速解决困难,进行必要的知识和人才储备,1979年,张厚粲作为课程主讲老师,联合陈立杭州市首次举办了实验心理学教学培训班,吸收中国高校心理学专业的教师参加学习。后来这个班的学员成为实验心理学教学的“火种”,作为中国高校实验心理学的骨干教师,对中国心理学的教学恢复起了促进作用。次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恢复招生。
1979年,中国第三届心理学术年会在天津市举行,张厚粲在会上发出倡议书,呼吁承认心理测验的重要地位,恢复心理测验专业,得到与会代表的支持。会后她立即行动起来,同年底,张厚粲主讲的“心理测量学”在北京师范大学复课,并协同林传鼎等人编制完成《少年儿童学习能力测验》。1980年5月,张厚粲会同林传鼎、吴天敏在武汉举办心理统计与测验培训班,中国高等院校三十多名教师参加了培训。培训班讲授了智力测验、比内测验、心理统计等课程,对重建心理测量的研究分支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参训学员后来成为中国心理测验教学的重要骨干。在此基础上,张厚粲牵头组织中国各地老师合作修订了国际通用的韦氏智力测验法(WISC),使中国第一个标准化的心理测验得到普及使用。正是她举办的这两个培训班,有力地推动了新时期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同年,张厚粲牵头在北京师范大学建立了基础心理学博士点。
重振学科
1980年,张厚粲开始涉足心理学知识的社会应用。她带领团队决定从中国恢复高考的改革开始,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对1978年和1979年的大量高考试题数据系统分析,计算出求偶信度和效度,从结果看,数值很不理想。张厚粲发现,影响高考质量的因素有两个:一是问答题型仍大范围使用,致使出题较随意;二是人工评卷,主观差异很大。因此,她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建议,建言推行以标准化、科学化为目标的高考试题改革。此后,她继续深化研究,为广东省开展高考试点改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持。1985年,她主持的“高考标准化广东区试验”获中国首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心理学研究也迈出了社会应用的关键一步。
1981年至1982年,张厚粲赴美国匹兹堡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访学,她聆听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的课程,回国之后,把学习成果运用到中国的高校学科建设上,在北京师范大学开设“认知心理学”课程,招收研究生,并建立认知心理学实验室,自此一个全新的心理学流派进入中国。1983年,西蒙受邀来访,张厚粲与荆其成合作将西蒙在中国的演讲报告和交流成果编译成书,成为中国第一本介绍国际认知心理学的最前沿著作。
1984年起,张厚粲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主任、校务委员会委员;她先后主持成立了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量委员会、中国教育学会的教育测量与统计专业委员会,为业内开展工作交流研讨,以及心理学服务社会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1986年至1987年,她前往美国密歇根大学访学。进入20世纪90年代,张厚粲把主要精力放在心理学的社会服务和心理测验的实际应用上,她带领团队发挥心理学的优势和特长,在各类人才选拔领域开展应用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996年,张厚粲当选为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执委;四年后,她又当选为联合会副主席。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国心理学的国际交流,促进中国心理学会实现国际化,张厚粲代表中国,积极申办素有“心理学奥林匹克”之誉的国际心理学大会,2004年8月8日,在她的亲自操办下,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张厚粲担任大会副主席兼学术委员会主任。鉴于张厚粲的出色工作,她被国际心理学大会授予突出贡献奖,这是她在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副主席任期内,对推动中国心理学事业国际化的一大成果。
2010年之后,张厚粲积极支持北京师范大学的校外培训工作,亲自为中直单位等行政管理机构举办的专题培训班授课;响应教授给本科生上基础课的号召,为心理学专业新生讲授基础课程。她92岁高龄的时候,仍然心系基础教育,到贵州省等贫困地区实地考察,撰写调研报告,为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献计献策。
逝世
2022年12月24日,张厚粲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九十五岁;遵照她的遗愿,不举行追悼会及告别仪式,遗体捐献给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成就和影响
张厚粲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及心理和教育测量。她恢复、重建与发展了中国心理学事业,引进了认知心理学,践行了心理学服务国家发展的宗旨,创造性地把统计与心理测验运用到人才的录用方面,有力地增强了心理学的社会影响,扩展了心理学的应用范围。她推动了中国与国际心理学的融合,为中国和国际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学科建设领域
新中国成立初期,张厚粲主持创建了条件反射实验室,独立设计出中国第一台条件反射实验箱,这是具有学术价值的成果,促进了心理——生理机制的研究,将中国实验心理学向前大步推进。1979年至1980年,张厚粲在杭州、武汉先后举办了实验心理学和心理测验培训班,为中国高校培养了心理学专业教学骨干力量,她还利用参加全国心理学大会的时机,呼吁恢复心理测量学,在学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她首次将认知心理学引入中国,领导和组织了认知心理学领域的基础实验研究工作,开设认知心理学课程,在汉字识别,认知方式,PDP模型等方面均取得卓越的成就。张厚粲率先在中国开展汉字认知心理和中文阅读心理研究,在汉字和汉语认知的多个领域作出开拓性贡献,是公认的中国认知心理学奠基者之一,为中国心理学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社会应用领域
在心理统计和测量方面,张厚粲主编了中国最早的《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教材,率先开设“心理测量”课程,联系高教实际开展研究。她应用心理统计和心理测量的理论,主持了“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的修订和“中国儿童发展量表”的编制等工作,在社会上引起反响,得到充分肯定。20世纪80年代,她与人合作编写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实验心理学》专著。她领导了中国高考的测量学研究,提出高考改革建议,在中国高考中采用标准分数,使高考的科学化逐渐立足于现代心理测量技术之上;她还参与编写了推广普及标准化考试的书籍,取得重要成果,为教育考试改革做出了贡献。此后,她将心理测量理论应用于高教自学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国家各种职业资格考试等,使这些考试的质量得到较大提高。
对外交流合作
张厚粲与国际学术界广泛联系,从事多项合作研究项目,积极推动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为了加速中国心理学的国际化进程,她邀请众多国际知名的心理学家来中国学术交流与讲学;她先后访问过世界20多个国家,与国际心理学专家建立了学术合作。在中国高考施行标准化改革中,她奔走呼吁,把中国的改革介绍到国际学界,把世界专家请进来与中国学者共同交流,使改革得以顺利推进。她在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先后担任执委、副主席,主持多场国际学术会议,作了重点演讲,并在中国首次成功组织召开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被誉为国际心理学史上不可逾越的里程碑。同时她创造机会,将年轻学子选送到国际优秀的心理学机构进行深造,推动中国心理学与世界联结。
人才教育培养
张厚粲是中国心理学事业恢复、重建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领导者。她从事心理学教学与科研工作七十余年,培养了大批心理学人才。改革开放以来,她培养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近百名,这些学生绝大部分成为中国心理学教学和科研的骨干力量。为了推动高考考试改革,张厚粲把教学重点放在考试理论与实践的方向上,指导硕士和博士生开展研究;她亲自带领团队,参加教育考试“八五”到“十五”的多个重大课题攻关;她领导编写的《标准参照测验与考试改革》一书,为高教自学考试、国家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国家汉语水平考试等提出了个性化的各项标准,对水平考试进一步提高质量,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主要著作与论文
张厚粲的著作有《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实验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等十余部,并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她主编的《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分别获得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和"光明杯"优秀作品三等奖,是中国最早的心理与教育统计方面的高校教材;她与人合作编写的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实验心理学》专著,获得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为心理学的社会应用提供了科学支撑。
主要著作
主要论文
社会职务
荣誉与奖励
人物评价
个人生活
张厚粲是清末军机大臣张之洞的孙女,父亲是张仁蠡。1939年4月20日,“武汉特别市政府”在南京路汉口商业银行大厦成立,张仁蠡出任市长。1940年3月30日,汪伪政府成立,他继续任市长,后张仁蠡调特别市天津市任市长兼日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日本投降后张仁蠡被捕入狱,后于1951年被判死刑,在北京处决。
参考资料
高山仰止,光风霁月 | 张厚粲先生生平.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2023-06-17
张厚粲.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6-17
1988年大事记.国务院参事室.2023-06-18
张厚粲.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2023-06-17
张厚粲:我与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新闻网.2023-06-17
张厚粲 Houcan Zhang.豆瓣读书.2024-01-09
张厚粲.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8-01
敬业乐群.千龙网.2023-06-17
林传鼎.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6-17
林崇德.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6-17
陈立.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6-17
西蒙.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6-17
讣告.北京师范大学新闻网.2023-06-18
张厚粲.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育学院.2023-06-18
谢军.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6-18
张仁蠡.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 .2024-09-24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求学
走上讲坛
恢复招生
重振学科
逝世
成就和影响
学科建设领域
社会应用领域
对外交流合作
人才教育培养
主要著作与论文
主要著作
主要论文
社会职务
荣誉与奖励
人物评价
个人生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