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山旅游区(Xuanwushan Tourist Area)位于
汕尾市陆丰
碣石镇北,是一个集文化与休闲、旅游与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玄武山旅游区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其旅游依托城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碣石镇。旅游区的风景主要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玄武山宗教文化旅游,一部分是田尾山海底公园海滨旅游,旅游资源类型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类。玄武山旅游区主要景点包括
元山寺、古戏台、福星塔、四美亭、南门牌坊、
田尾山海滨等。景区核心景点元山寺始建于
南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寺内保存有大量历史文物,元山寺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玄武山旅游区于1993年被
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7年又被
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中国十佳品牌休闲度假胜地之一。此外,位于玄武山旅游区内的红二师碣石作战指挥部被评为“
广东省国防教育基地”“汕尾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东省党史教育基地”“汕尾市人文社科普及基地”等等,并入选二十张汕尾红色文化名片之一。2019年时,玄武山旅游区年接待游客人数已经达到200多万人次。
命名
玄武山元山寺始建于
南宋建炎元年(1127),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改名为玄武庙。明万历年间,随着“玄武”二字日益深入人心,因此玄武庙所在的圭山也就逐渐为人们所忘却,民间则把山和庙统称为“玄武山”。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玄武山旅游区位于广东省汕尾市陆丰碣石镇北,东与潮汕平原接壤,北通梅州古郡,西邻汕尾市区,南临南海,总面积15公顷。地处北纬22°82'60″~22°82'12″,东经115°83'~115°84'。
气候
玄武山旅游区所在的
陆丰市地处中国大陆东南部沿海,属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洋性气候明显,光、热、水资源丰富。主要气候特点是:气候温暖,雨量丰沛,干湿明显,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大于21.8°C,极端最高气温37.8°C(1962年8月1日),极端最低气温0.9°C(1967年1月17日)。全年年均降雨量为1997cm,属
广东省多雨区之一。降雨年际变化大,最高年(1961年)降雨量达3045mm;最少年(1963年)仅有942.2mm,是平均值52%。一般雨季始于3月份,结束于10月中旬,长达210天左右。汛期4-5月,平均雨量1730mm,占全年总量的87%。
地质地貌
玄武山景区最高海拔仅为35米,
地层主要属新华夏(距今2.25亿年-0.7亿年)和东西构造运动所形成。
地质年代最早是三叠系,继而侏罗系、第四系。岩石主要是由
花岗石、砂
页岩及第四系冲积沙砾石层组成。
田尾山海滨位于碣石半岛南端,地质地貌基础为花岗岩经侵蚀剥蚀形成的低丘陵,呈西北~东南向排列。丘陵山地西南临海,在平缓处形成
海湾,
基岩出露区可见相互堆叠 的石蛋地貌,岩石表面有海蚀、海蚀洞等海蚀痕迹。
田尾山最高峰海拔134.27米,山坡坡度一般10°~30°,局部大于35°。景区包括岩岸和沙滩等地形,拥有众多
海蚀柱和海蚀纹沟等造型的地貌,有“海底公园”美誉。
历史沿革
南宋
玄武山旅游区以
元山寺为中心。南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碣石当地乡民在北郊的山岗(原名圭山)上,建有一小庙,后来乃将小庙迁于现址。原小庙奉“北极
玄武,元天上帝”之神像。
明朝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由碣石卫总兵建筑碣石卫城时,同时将小庙改建为“玄武庙”。
明万历五年(1577年),碣石卫总兵侯继高主持将玄武庙扩建或现存的规模,始称“玄山寺”。随着庙宇的扩建和兴旺,“玄山寺”居僧礼佛,香火日盛,“玄武”二字日益深入人心,因此原山名(圭山)也就逐渐为人们所忘却,而民间则把山和庙统称为“玄武山”。并有“玄山寺”“玄武山寺”称谓。
清朝
清康熙年间,因
康熙帝名玄烨,因此在皇帝即位后为了避帝名讳,改“玄”作“元”,且古时“玄”、“元”二字通用,故此后,有“元武山”“元武庙”“元山寺”“元山祖庙”等称谓。另据《广东通志》记载,寺庙也有“元武寺”称谓。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在
住持僧石溪长老的主持下,元山寺经历了修建。
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在住持僧别天长老的主持下,元山寺庙宇再次经历修建。
光绪六年(1880年),元山寺庙遭严重蚁患,以至于摇摇欲坠。最终在广东水师提督方耀、碣石镇总兵李扬升、邓万林与住持蹭释大同的协作下,元山寺募集资金进行了重建。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改革开放后,经上级机关部门批准,玄武山旅游区于1980年开放。
1983至1985年间,玄武山旅游区完善了元山寺
庙宇的修茸工作。
1986年,玄武山旅游区重建了玄武山戏台,并按照明清时代的古建筑风貌对元山寺进行了修复。
1993年,玄武山旅游区被
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2007年,玄武山旅游区被
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020年,
陆丰市启动玄武山省级宗教文化旅游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
景区布局
旅游区的风景主要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玄武山宗教文化旅游,一部分是田尾山海滨旅游,旅游资源类型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类。
玄武山宗教文化旅游以
元山寺为中心,主要景点是“玄武八景”,分别为:古寺钟声(元山寺)、三台保障(碑记)、鱼跃龙门(龙门石)、麒麟翘首(麒麟石)、石牌巍峨(南门牌坊)、四美怡情(四美亭)、玉阁飞笙(古戏台)与
佛塔观海(福星塔)。
田尾山海滨位于
碣石镇南部的田尾山浅澳区域,距离碣石镇市区不足10公里。岸边和海底散布着众多的
海蚀柱,
蘑菇石,著名的有“
望夫石”“公背婆”等石景。
主要景点
玄武八景
古寺钟声(元山寺)
空间布局
元山寺始建于
南宋建炎元年,明万历五年(1577年)由碣石卫总兵
侯继高主持扩建成现在保留的规模,有山门,前殿,中殿,正殿,配殿,厅堂,僧房和廓庑等建筑共九十九间,遮阳曲径四通八达,是一组聚集着各种结构和雕塑工艺的古建筑群。
庙宇布局工整,结构严谨,重斗叠拱,高脊飞檐,雕梁画栋。呈现古朴典雅的风貌,体现了我国建筑工人的才能。
元山寺整体建筑的内部
地基也进行了分级抬高,从山门到正殿的神像,共有三处抬升,累计高差达3.66米,这就加深了寺庙神圣,威严的气氛。且中殿和正殿是一整体,中间设有采光空间,拉长了殿门到神像的空间距离,从中殿的门栏到神像之间的距离长达25米。由于离采光空间距离较长,中、正殿内光线亮度由外向内的递减十分明显,到正殿神像时,自然光线达到最暗,这种布局旨在烘托庄严、肃穆、神秘的宗教气氛。
景点介绍
供奉在元山寺正殿的主神像有
道教的
真武大帝和佛教的释迦牟尼。同时,还有初祖
达摩及观音菩萨,神话传说中的
八仙之一
吕洞宾,海神天后,以及
送子娘娘等。元山寺的主殿部分采用了当地祠堂的形式,东西配殿则采用当地民居形式。而在建筑装饰上则应用了大量的瓷贴、彩兰和石雕,表现内容上也不以宗教的内容为限,包括大量的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如西游记故事,八仙神话、岳飞传、
薛刚等等。
元山寺建筑空间利用天井与建筑相交织,使整个寺庙具有空间变化的丰富性和连续性。同时利用天井种植观赏植物(如白兰、桂花、角花、大红花)和摆设花坛盆景,将大自然景色引入院落,使庄严、神秘和清静的古刹气氛,与大自然气氛得以调和。
元山寺内保存
清代皇帝御赐匾额和民族英雄
林则徐、
刘永福,提督、总兵等题匾多面,还有诸多
碑刻及寺藏文物。2001年,
元山寺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台保障(碑记)
三台保障碑记是明万历十年(1582),由巡道郑谦山、参戎成雨泉、分巡兵备道姚龙在玄武山共商抗倭大计时同撰并立。
鱼跃龙门(龙门石)
鱼跃龙门景点为一块龙门石,该岩石经
广东省756地质队考古鉴证,为早白垩世
燕山第四期侵入形成,据法
同位素测定,距今已约一亿年。
麒麟翘首(麒麟石)
麒麟翘首景点为玄武山著名天然
象形石之一,俨然一只麒麟昂首眺观沧海,其形态雄伟、峻秀,石东侧有“山不在高”摩崖石刻。
石牌巍峨(南门牌坊)
南门牌坊建于1996年,牌坊正面石匾“玄武山”为原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背面石匾“灵光万丈”为原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
广东省佛教协会会长
释新成题。该牌坊为四柱三间五楼石牌坊,通高15.8米,面阔22.3米,是粤东地区规模最大的
透雕龙柱石牌坊之一。
四美怡情(四美亭)
四美亭始建于明万历六年(1578年),取名一鉴亭。光绪年间改建,取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之意改称四美亭,亭中竖立清同治六年(1867年)
广东省陆路提督
碣石镇总宾李杨升记立的御赐额碑记。现存四美亭为2001年重建。
玉阁飞笙(古戏台)
元山寺戏台,位于山门前的正中,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乾隆十五年当地官绅集资重修,把戏台扩建为台面宽五丈二尺左右的大型戏台,并首演正字大戏“三国戏”。文化大革命时被毁,1986年仿原型重建,面积比原戏台更大,台面长22米,深16米,造型古朴,气势宏伟,各种木雕石刻,人物花鸟,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是一工艺精致的古代建筑。
宝塔观海(福星塔)
玄武山的
福星垒塔,始建于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当时为福星亭(福星泥塔),内祀文昌圣帝。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邑绅曾庭倡议置三层石体福星垒塔,众举当时碣石总兵官泊承升主持筹建。历时七年告成。文化大革命时被毁,1981年又仿原型重建。石塔以5340块花岗岩为基座,周长24米,由优质石块(“古山红石”、“玉清石”、“泉州石”) 砌成,高达18.6米,分三层,精雕细琢,是一座巨型古工艺建筑。
除了作为海上船舶进入碣石港的导航标志之外,福星塔还有瞭望敌情、登高览景、构筑景观、和宣传场所的作用。
田尾山海滨
田尾山海滨是玄武山旅游区两大组成部分之一。
田尾山位于广东
碣石镇海角,依山傍海,拥有众多
海蚀柱和海蚀纹沟等造型的地貌,有“海底公园”美誉。退潮时,奇异多彩的海蚀柱造型展现在游人面前,有海石林、海蘑菇、石龟、风帆、海上仙人、海龙、海象等,仿佛置身于浩瀚的海上艺术雕塑公园之中。这些海角石林,奇石奇观,形成天涯风光的旅游景区。
其它看点
中华名匾
元山寺正殿悬挂有历代朝廷官员所题匾额40多幅,其中2幅被国家定为“中华名匾”:一是钦差大臣、两广总督
林则徐到碣石督防,为元山寺所题匾额“水德灵长”,该匾额于1991年被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评定为“中华名匾”。二是
黑旗军首领、碣石两任总兵官
刘永福题匾“灵声满道”,该匾是光绪十三年刘永福任广东南澳镇总兵署碣石镇总兵时题献,于1991年被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评定为“中华名匾”。还有一幅是清朝
同治穆宗皇帝钦赐的匾额“威宣岭表”,为
慈禧亲书。
古香道
玄武山的海拔只有35米,而元山寺古香道长达200米,宽度4米左右,正是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香道利用自然地形逐步抬高,加深了寺庙神圣,威严的气氛。此外,古香道的设计者没有将香道正对元山寺大门,而是向西偏移十米左右,这样就可以把戏台设在正对山门前的正轴线上,其布局设计是十分合理的。
自得居(红二师碣石作战指挥部旧址)
玄武山旅游区内还有一道革命遗址——自得居(红二师碣石作战指挥部旧址)。民国十六年(1927年),海陆丰农民运动领袖
彭湃同志曾于汕尾玄武山旅游区的玄武庙(即现
元山寺)前召开农民大会,传播革命思想,对建立和巩固了“海陆丰苏维埃政权”起到一定历史意义。
广州起义后,
中国工农革命军红二师东征,玄武庙曾被该师作为司令部。
解放战争时期,玄武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
碣石城时的指挥所。
自得居原本是砖泥结构的古典式建筑物,曾是农民运动领袖澎湃同志率领红二师在这里设立攻打碣石城作战指挥部的地方,而在1931年被改造为水泥结构的西式洋房建筑。自得居现为“
广东省国防教育基地”“
汕尾市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东省党史教育基地”“汕尾市人文社科普及基地”等等,并入选二十张汕尾红色文化名片之一。
民俗文化
元山寺庙会
元山寺庙会在当地又叫重光大庙会,自清光绪二十二年(丙申岁、公元1896年)举行首届重光大庙会后,每逢天干“丙岁”,即十年一度举行一次重光庙会庆典活动。所谓“重光”,就是对
庙宇建筑进行一次修饰粉刷、对庙中神像进行一冷贴金度漆,使庙宇、神像重放光芒之意。
2016年11月29日,
元山寺十年一度的重光120周年庆典暨旅游文化节在
陆丰市碣石玄武山拉开帷幕。开幕仪式上,艺术团体表演了威风大锣鼓、扇子舞、挑花篮、扛大旗、踩高跷、八兽灯、瑞狮呈祥、五岳(鳄)朝天、碣石鱼灯舞等传统精彩节目,吸引了八方游客的到来。
玄武山大戏
玄武山大戏始于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从这一年起,每年农历三月至四月底或月中,一连演四十多天至五十天大戏,管理演戏事务的总理芳名都逐年录于总理馆墙壁上。
“大戏”就是正字戏的别名,
惠东县叫“大锣鼓戏”,
潮汕地区叫“南下大戏”,海陆丰则称“大戏”。正字戏流行于广东海丰、
陆丰市、潮汕和
闽南地区、台湾等地。形成于明
宣德年间,是元明南戏的一支,约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主要曲调有正音曲、
昆曲两种,也有部分杂曲,小调。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字戏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开发与保护
景区保护
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陆丰县委、县政府和
碣石镇党委、镇政府设立修复
元山寺机构。1981年重建
福星垒塔、大戏台和修了殿堂、重塑佛像等。1986 年元山寺99间殿堂按明清的规模和原貌修复落成。
玄武山元山寺的保护工作也得到了各级文保部门的高度重视。1983年11月8日,陆丰县人民政府颁布元山寺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6月29日,
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元山寺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批准元山寺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加强消防安全,玄武山旅游区配套了
消防车、蓄水池、自动泵水系统、灭火器等消防设备和器材,并加强节日火灾防控,整顿烟火爆竹、易燃易爆物品。
景区开发
玄武山旅游区创建于
改革开放初期。1980年,经
陆丰市人民政府批准,修复
元山寺,发展旅游业,以旅游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把宗教与旅游、宗教与文化、宗教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旅游区经营主体为玄武山旅游服务公司。
玄武山旅游区于2006年特聘
广东省旅游局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对玄武山旅游发展进行统筹设计和具体规划,制订了《2007-2020玄武山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并于2020年对《玄武山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进行重新修订编制。景区依照规划打造了玄武山文化展览馆、文化长廊、旅游文化购物街、
文化广场等配套设施。通过扩征土地、扩大项目、拓展旅游文化设施建设等相关举措,实现了景区规模提档升级。景区严格以国家5A级景区标准建设打造配套设施,推动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与旅游相融合。
2018年2月1日至3月12日的春运期间,
陆丰市临时开通陆丰高铁站至
碣石镇的专线客车,落客点距玄武山旅游区步行只需要3分钟。
获得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