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周(1578年3月4日-1645年7月30日),字起东(一作启东),别号念台,世称蕺山先生,
浙江省绍兴山阴人,
明朝儒学大师,山学派创始人。
刘宗周幼年丧父,自幼随母在外祖父章颖家中长大,跟着外祖父读书认字。明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刘宗周考中举人,四年后,又考中进士,出任行人司行人。天启初年,升为礼部主事,后又担任右通政;在多次检举魏忠贤后,告病还乡,朝廷多次征召,他力辞不出,被认为“高傲自大”,遂被革职为平民。崇祯初年(1628年),刘宗周被征召担任
顺天府尹,他多次上书劝谏崇祯皇帝应该从官员的品德修养开始改革,被崇祯皇帝认为迂腐,于是便又告病还乡,但随后,崇祯皇帝又将他征召回朝,先后任工部侍郎、
左都御史,在任左都御史期间,他因劝谏崇祯皇帝不应该干扰司法工作问题,被崇祯皇帝革职为民。明末,北京沦陷后,福王在南京称帝,多次征召刘宗周入朝为官,刘宗周推辞不过,入朝后,他向
朱常洵进言应早做北伐打算,但不被福王所接受,于是愤然隐退。不久后,清军攻陷南京,接着杭州也快速失守,刘宗周于是绝食二十三日而死,享年六十八岁。
刘宗周继承和发展了
张载的
元气论,形成了他自己独有的理气论和道器论,提出以形气为本的人性论,以及良知不离闻见的认识论。他强调“慎独”“敬诚”的理学思想,是明末思想上富有创造性的大儒,代表了明清之交学术界对明代理学的总结。刘宗周的学说后被
黄宗羲、
陈确等人继承,开创了
清代义理学、实学的风气。刘宗周的著述丰富,有《刘蕺山集》十七卷,以及《
刘子全书》《周易古文钞》《
论语学案》《
圣学宗要》等。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明万历六年正月二十六日(公元1578年3月4日),刘宗周出生于
绍兴市山阴(今浙江绍兴)。在他不满一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年幼的他只能随母亲生活在外祖父章颖的家中。外祖父从小教他读书认字,到17岁时,又让他跟着鲁念彬学习制艺。在老师的培育及自己的努力下,刘宗周的八股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刘宗周考中了
举人,四年后,他又考中进士。不过,因母亲去世,他没有受官。此后,在友人介绍下,他师从湖州德清学者
许孚远,刘宗周受许孚远的影响极大,从此“励志圣贤之学”,认为入道莫如敬,以整齐严肃人,“每有私意起,必痛加省克。”
赴朝任职
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刘宗周北上京师赴选,担任行人司行人。在赴京途中,路过德清时,他向许孚远拜别,许孚远勉励他“为学不在虚知,要归实践”。然而,刘宗周任官不到一年,就以侍亲为由,告辞还乡。不久,他的外祖父、祖父相继去世,他承重守制,于居丧之暇,在大善寺僧舍延课生徒,以此为生。此后的七年间,他一直闲居,虽然贫病交加,敝衾破,衣食不继,往往靠借贷度日,但他足迹不至公庭,纵有官吏慕名造访,他也拒而不见。
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在别人的推荐下,朝廷下诏恢复刘宗周行人司行人的旧职。在北上途中,他路过
无锡市时,拜访了
高攀龙,他与高攀龙相互切磋学问,有问学三书,一论居方寸,二论穷理,三论儒释异同与主敬之功。从此刘宗周论学更反躬近里,从事治心之功。
彼时,东林党人与朝中大臣互相攻讦,形同水火。刘宗周上奏《修正学以淑人心以培养国家元气疏》,指出当时廷臣日趋争竞,党同伐异之风行,而人心日下,土习日险。他希望朝廷化偏党而归于荡平,不必以门户分邪正。这篇奏疏对当时的党争作了持正的分析,不全以东林党人为是,也不全以东林党的政敌为非。但朝中党派倾向已很明显,刘宗周在前疏中发明
顾宪成之学,被认为同情东林党。他鉴于群小在位,党祸将兴,就申文吏部,请给假放归。这时
江西省巡抚韩浚上疏弹劾刘宗周,比之为
少正卯,说他“行伪言坚”,足以乱天下而有余,乞赐尚方加诛,以为惑世诬民之戒。归于顾,刘廷元又相继对他进行攻击。于是他踏上了归乡之路。
解官治学
解官后的刘宗周,心情反而觉得轻松,他开始潜
心学问,走向了注重内省的治学道路。他先是闭门读书,“悟天下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学”,转向了陆王心学,著《心论》一文,阐发了自己的心学观,认为“只此一心,散为万化,万化复归于一心”,“大哉心乎,原始要终,是故知死生之说”。表明刘宗周完成了对心学从“始而疑”到“中而信”的转变。后又致力于讲学,在教学之暇,他还撰成《
论语学案》《曾子章句》两部重要著作。刘宗周家居三年,这期间,他的学术思想日渐成熟,名声远扬。而这时明朝的内忧外患也越来越严重,东北的满洲日益强大,明军连年失利;朝中则党争不已,政治腐败。刘宗周虽身在江湖,但还是心系魏阙,不在其位,并非不谋其政。
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
朱由校继位,刘宗周被起用为礼部仪制司添注
主事,因
魏忠贤干预朝政,刘宗周上疏参劾,成为纠弹魏忠贤第一人。
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刘宗周升为尚宝少卿,旋告归。次年,奉圣旨“刘宗周升
通政司右通政”,朝廷照会赞扬刘宗周“千秋间气,一代完人,世曰麒麟凤凰,学者泰山北斗。”将推他进入
内阁。但刘宗周鉴于群贤被逐,不愿出山,他上疏推辞,后又作了二疏,一申理诸君子发明忠邪之界,一参魏忠贤误国之罪。通政司的人看到奏疏后,不敢上奏,只将刘宗周的辞职一疏上奏给皇帝。
朱由校皇帝随即大怒,以刘宗周藐视朝廷为由,将他革职为民。
革职后的刘宗周召集学生,在蕺山之麓讲学持续四年,期间,他的多位好友因是东林党人,被魏忠贤加害。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刘宗周撰写《吊六君子赋》凭吊好友,随后,他本人也被列入了《
东林点将录》。
起起落落
不久,熹宗皇帝驾崩,
崇祯皇帝继位,崇祯皇帝解除党禁,斥逐阉党,为死难者恢复名誉,给还削籍诸臣官,刘宗周因此幸免于难,还被重新起用为
顺天府尹。看到希望的刘宗周,满怀热情,来到京城,向崇祯皇帝上奏了《面恩预矢责难之义以致君尧舜疏》,希望崇祯皇帝以“尧舜之道”治理填下,但崇祯皇帝认为刘宗周的想法过于迂腐,并不采用。刘宗周察觉政见不受接纳,仅担任了一年顺天府尹,就告病回乡,并与陶爽龄成立了“证人社”,一起讲学,先是撰定了《证人社约》,后又将证人社的历次会讲编为《证人社语录》。在证人社讲学一段时间后,刘宗周又开始了独自讲学,并陆续撰写了《第一义》《证人小谱》等著作,整理辑录了《乡约小相编》《刘氏宗约》《
圣学宗要》《孔孟合壁》《五子连珠》等著作。
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刘宗周被重新起用,升为工部左侍郎。虽然多年赋闲在家,但是他对朝廷的疾还是很清楚的。他向崇祯皇帝上奏了《痛切时艰直陈转乱为治之机以仰宵旰疏》,历数从前弊政,希望崇祯皇帝能修德治心,亲近儒臣,并向崇祯皇帝推荐自己的“慎独”学说。而此时的崇祯皇帝,正处于内焦外困之中,他认为如何平息内乱,如何筹集军饷等事务才是最紧急的,而刘宗周的话无异于无用的陈词滥调,因此并不接纳。得不到接纳的刘宗周随后又被弹劾“道学有余而才谓不足”,于是再次告病求归。在返乡路上,到达德州之时,他又向崇祯皇帝上奏了《微臣身切时艰敢因去国之辙恭申慰兼附荛之献疏》,说明贤奸颠倒,任用匪人的危害,崇祯皇帝看完大怒,降旨将他革职为民。革职返乡后,刘宗周将精力投放在讲学和著述上,他系统性的公开了他关于《大学》中“诚意”、《
中庸》中“已发”“未发”的学说,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他又完成了《阳明先生传信录》一书的删定,旨在纠正王学末流之弊。此外,他还撰写了《经籍考》《古学经》《原旨》《治念说》等著作,收集辑录了《古小学集记》《古小学通记》等书。
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刘宗周再一次被重新起用为
左都御史。他在入朝后,多次向崇祯皇帝上疏,认为革除弊政,才是摆脱国家危机的解决办法。在《敬循职掌条列风纪之要以佐圣治疏》中,他提出了“建道撰”“贞法守”“崇国体”“清伏奸”“惩官邪”“饬吏治”等策略。在关于西洋传教士
汤若望的争论中,他又认为不能恃
火器之利,应当坚持“仁义”。种种行为,让崇祯皇帝觉得他“愎拗偏迂”,于是又一次将他革职。革职后,刘宗周继续从事学术创作,他发挥“诚意”“慎独”的学术思想,写下了《读易图说》《易衍》《古易钞义》《大学诚意章章句》《证学杂解》《良知说》《存疑杂著》等著作,又对宋明理学做了一定总结。
晚期生涯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
李自成攻破北京,
崇祯自缢身亡,
弘光帝朱由崧在南京监国,建立
南明,重新起用刘宗周为左都御史。刘宗周上疏献计,对崇祯皇帝亡国的原因进行分析,希望福王能吸取教训,修行德政,除奸邪,但这些言论在当时的环境中,无济于事,刘宗周只能又一次选择辞职。回乡后,刘宗周与门人编定了《中兴金鉴》,又对《大学》进行了考订,撰写出《大学参疑》,由此确定了《大学》的文本,并为《大学》略做诠解,此外,他还将《证人小谱》改订为《
人谱》。
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清兵攻破南京,福王被俘遇害,潞王监国,同年六月十三日(7月6日),杭州失守,潞王投降,两日后的六月十五日(7月8日),刘宗周听到此消息,决定效法
伯夷叔齐,开始绝食。弘光元年闰六月初八日(公元1645年7月30日),刘宗周因绝食而死,他的儿子刘勺根据他的遗言,墓碑刻字为:皇明蕺山长念台刘子之柩。
学术思想
元气论
刘宗周继承和发展了张载“太虚无形,气之本体”的朴素
唯物主义的元气论,形成了他自己独有的“离气无理”的理气论和“道不离器”的道器论。他以“气”为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在《刘子全书·读易图说》中提出“盈天地间一气而已矣”,在《刘子全书·学言中》中提出“天得之以为天,地得之以为地,人物得之以为人物”的主张。他认为“气”是产生精神“理”的根据,并进而指出,尽管依附于气的理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独立的精神作用,但这并不等同“理能生气”。他持有与张载同样的观点,认为世界上一切有形的物体和无形的虚空,均是“气”的不同形态的表现,由此得出“虚即气”的结论,坚持“气”
一元论。
在论述“虚即气”,批驳“虚生气”“无生有”的同时,刘宗周论述了“有”“无”的辩证观。他认为,无形的“虚”和有形的“万物”都是“气”的不同的存在形态,而事物的“有”“无”不过是气的聚散的形态变化,故“有”中有“无”,“无”中有“有”,事物的产生和消亡是统一的。他把“太虚”看作是“有”与“无”的统一,又把“气”之有(无形)和具体万物之“有”(有形)作了一定的区别。这种对“气”的原始物质存在形态变化的辩证观,是对“虚即气”说的深化,并对
周敦颐的《
太极图说》中所谓“无极而太极”“太极本无极”作了唯物主义的解说。他指出,“太极”即“气”,“一奇即太极之象,因而偶之,即阴阳两仪之象”。这一说法虽有象数论的痕迹,但却把
宇宙的构成看作是“太极”——“气”的自身发展变化的结果。与此同时,刘宗周提出“道不离器”的道器论。他说:“道、理皆从形气而立。离形无所谓道,离气无所谓理。”从“离气无理”的观点出发,他认为“离器而道不可见,故道器可以上下言,不可以先后言。有物先天地,异端千差万错从此句来”。他明确地认识到,作为具体事物的“器”是一般原理“道”的根本,与程朱理学“道本器末”“理在事先”的观点截然相反。
人性论
刘宗周提出以形气为本的人性论,与他“离气无理”的理气论紧密关联。人性问题在他的学说中占重要地位,
清代的
全祖望评价道“
蕺山之学,专言心性”。刘宗周认为人性是人出生以后才形成的,是以人的身体和气质为依据的。有“气”才有“性”,不能离开“气”去谈“性”,但也不能离开人心而谈性。他批判离心而言性“愈玄愈远”的观点,否定了
张载、
程颐、
程颢和
朱熹的先天人性论。同时,他还否认了程朱理学中,人性根源于“理”的观点,指出在“五行不到处,父母未生前”就谈不上什么人性问题。在人性内容上,刘宗周从“道不离器”出发,把仁义礼智信等道德伦理观念看作是父子、君臣等社会关系的反映,“无形之名,从有形而起”与理学的“未有这事,先有这理”,把封建道德伦理观念也看作是先天的、人性所固有的观点不同。至于人性的具体内容,刘宗周认为人的生理功能才是人性的具体体现,“性者,生而有之之理,无处无之。如心能思,心之性也;耳能听,耳之性也……”,他离开了人的社会性而单纯从自然属性来论述,最终陷入了
唯心主义。在“义理之性”和“气质之性”的关系上,刘宗周认为二者是统一的,反对把“道心”和“人心”、“天理”和“人欲”说成是对立的关系。他还认为“气质之性”是“义理之性”的主宰。而“人欲”只是人的生理的自然要求,只有那些纵欲过度的行为才是恶,这一观点,后经
陈确发展,得出“人欲恰好处即天理”的命题。
认识论
刘宗周提出了“良知不离闻见”的认识论,这与
王守仁的“良知不由见闻而有”相对立。不过,他并未摆脱“
心学”的羁绊,中年后,他又提出“求道之要,莫先于求心”的观点。在“良知”的来源问题上,刘宗周提出“离物无知”的观点,主张“即物以求之”的格致说,与王阳明的“先物而求之”的格致说对立。他认为,人的认识(良知)需要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接触才能产生,“心以物为体,离物无知”,否则就会堕入释氏的“虚空圆寂之觉”。不但“世未有悬空求寂之学”,而且“学”还必须与“思”“问”“辨”“行”相结合,才能“觉斯理”。为了做到这五者相结合,他力主“即物以求之”的格致说,批评
王守仁的“先物而求之”导致心物两离、离物无知,甚至会像王龙谿()那样“深陷于释氏而不自知”。刘宗周对王阳明以“良知”为天赋而只求格其“本心”的先验论的“良知”说的批判,在认识论上突破了“
心学”的束缚。
刘宗周在认识论上与王阳明及其后学有着根本分歧,不过,他中年后,转向阳明“心学”,提出“君子之学,心学也”“求道之要,莫先于求心”的主张和“识心”才能成为圣人的观点,并论述王学“识心”之说和
孟子的“养心知存养之说”的一致性,进而提出“识不待求,反之即是”,沿袭儒家传统的所谓“
内省”“反求”的主观唯心主义认识途径,并把认识论和道德修养论结合起来,这就走上了宋明理学家的老路。
心性论
刘宗周批评
王畿的“四无”说,认为“心是无善无恶的心,意是无善无恶的意”,将心中本来具有的“意”的至善品格抹杀了,只剩下一个空寂虚无的心,这样,就堕入了禅学,使“致良知”三字没有了着落。他认为禅学、儒学虽然都在谈“本心”,但禅学之“本心”没有任何内容,是虚寂,而儒学之“本心”中有“意”这种超越的至善存在。刘宗周主张将“四无说”改为“四有说”,即:“心是有善无恶的心,则意亦是有善无恶之意,知亦是有善无恶之知,物亦是有善无恶之物。”这样,就解决了本体与功夫之间的关系问题,划清了儒与禅间的界线。同时,他认为
王守仁在有些问题上的语焉不详,可能导致后学者误入歧途。因此,他极力辨解王阳明“似禅而非禅”。刘宗周认为,王阳明主张“看喜怒哀乐未发前气象”,这本身没有错,这也是
儒家修养的正途,但错的是他不知先天有止,却叫人在念起念灭时用为善去恶之力,终非究竟一着,故失之粗。对于王阳明的“四句教”,刘宗周认为其根本错误在于对“意”的理解上。
因此,他在王阳明"四句教"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四句教"。虽然两者都建立在"性善论"基础上,都主张"知善知恶是良知",但在
本体论方面,王阳明主张"无善无恶",而刘宗周则主张"好善恶恶"。在工夫论方面,王阳明倡导"为善去恶",而刘宗周则倡导"迁善改过"。刘宗周将王阳明视"意"为"已发",改为"未发",从而确定了"意"的主宰性,此外,刘宗周还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改为"即知即行",使得理论更圆融更完美。
慎独敬诚之说
刘宗周终年转向“
心学”后,将世道之坏,归结为人心之恶,提倡通过讲求内心省察以达到道德的自我完善来解救世道。于是,他的“慎独”“敬诚”之说,成为了他理学思想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慎独”出于《
子思中庸》,原被
儒家作为内心省察的道德修养而尊奉。在他看来,“慎独”包括了上至对宇宙本体的认识,下至个人的道德修养等一切重要学问和做人的道理。他还认为“慎独”能使人的道德修养达到“中和”的境界,是实践“中庸之道”的必要途径,故而“独,即天命之性所藏精处,而慎独即尽性之学”。这样,他的“慎独”就不单纯是以往儒家所说的一般的道德修养方法,而是融合一切的理学思想。并且,他认为“慎独”要与“敬诚”相结合,提倡“敬诚”之说。他认为,
孔伋所说的主观精神“诚”,不但体现天道,而且与“独”一样,具有宇宙万物本体的作用,是人们道德认识的基础。
刘宗周学说的宗旨在于“慎独”,他的著作中,反复强调了“慎独”的重要性。他认为慎独是学问的第一义。言慎独而身、心、意、知、家、厕、天下一齐俱到。故在《
大学》为格物下手处,在《中庸》为上达天德统宗、彻上彻下之道也。又说:《大学》之道,一言以蔽之,曰慎独而已矣。《大学》言慎独,《中庸》亦言慎独。慎独之外,别无学也。刘宗周认为“君子之学,慎独而已矣”,“学问吃紧工夫,全在慎独,人能慎独,便为天地间完人”。那么什么是“独”,刘宗周的学生
陈确解释说:“独者,本心之谓,良知是也。”“独”即是本心,即是良知,是人具有的一种主观道德能力,“慎独”则是一种内省的道德修养功夫。刘宗周把“独”提升到
本体论高度,而把“慎独”说成是最重要的修养方法:“独之外别无本体,慎独之外别无功夫。”“独即天命之性所藏精处,而慎独即尽性之学。”
传承与影响
刘宗周的师承
刘宗周师承于许孚远,许孚远师承唐枢,唐枢师承湛若水,湛若水师承
陈献章,陈献章师承
吴与弼,而王阳明与吴与弼的学生
娄谅有着师承关系,刘宗周由此与王阳明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对王阳明的学术提出了较多修正意见,针对王学末流之弊更是亲自删定了《阳明传信录》。刘宗周师承所学在王学派分属于东林学派。
开创蕺山学派
刘宗周的学说自成一家,自成体系,独具特色,因在蕺山讲学,世称“蕺山先生”,带出了
黄宗羲、
陈确、
张履祥、
陈洪绶、
祁彪佳等学者与气节之士,被尊为蕺山学派创始人。
弟子传承及影响
刘宗周的思想学说,复杂而充满矛盾,他的一些叛离理学的思想观点,后被他的学生、蕺山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黄宗羲和陈确继承并发展,逐步建立起与理学相对峙的思想体系,从而展开了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蒙昧主义的抨击。其弟子依靠学术思想及所居地域主要可分为三类情况:一,承绪宗周学说的
浙东地区学者,这部分弟子发挥师说,多有创新,并最终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薪新的思想体系,实现了对王学末流的补偏救,这部分学者是浙东学派的主流,黄宗羲是主要代表人物,他发展出了梨洲学派,其他代表人物还有
黄宗炎、
刘汋、张应鳌、徐芳声、来蕃、章正宸、张梯等;二,承绪师说并多有发挥,但并非浙东人士,这部分的主要代表有独立思想学者陈确,以及视渊等人;三,继承师说,又修正师说,最终背离师说,由
心学转向理学的学者,这部分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张履祥,他在之后发展出了杨园学派,从心学转向理学,后转向经济实学,其他代表人物还有
吴蕃昌、
沈昀等。
学术影响
刘宗周生活在明末,其哲学思想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儒家哲学的转向。《
明史》评价他所提的都深中时弊。他所开创的蕺山学派,门人多且影响大,其中,
黄宗羲、陈确尤为突出,他们不仅承袭了刘宗周的哲学思想,还提出了一些新思想、新理念,对当时及后世均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同时,也成为明清之际,中国启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家牟宗三认为,刘宗周是先秦孔孟儒家的大宗嫡传,并认为刘宗周逝世后,中华民族乃至中华文化的命脉一度命悬一线。作为中国17世纪的知名学者、教育家,他以部分背离理学教条的观点,成为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先驱。此外,在刘宗周之前,浙东史学已逐渐衰落,刘宗周提出以慎独为宗后,由经入史,使得浙东史学得以中兴,史学专家柯柏丞认为刘宗周在中国史学上的地位,是与程颐同为由经入史的开山之人。
主要作品
刘宗周一生著作众多,根据
黄宗羲《刘子行状》、
刘汋《蕺山先生年谱》、刘士林《蕺山先生世谱》、董玚《刘子全书钞述》(简称《钞述》)、
杜春生《刘子全书遗编钞述》(简称《遗编钞述》)、以及《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等书有关著录统计,刘宗周的著作总数,约计经、史著述二十六种五十七卷(包括七种二十八卷佚著),语录类著作十七种十七卷,另有诗文集五种二十二卷,以及辑录古人著作七种十余卷,总计约五十五种一百余卷,三百余万字。存世的有四十一种七十一卷,二百余万字,主要保存在《刘子全书》(四十卷)、《刘子全书遗编》(二十四卷)以及《水澄刘氏家谱》(原书六册七卷,后增补为二十册)中。其主要作品有《
周易古文钞》(三卷)、《论语学案》《四卷》、《曾子章句》(一卷)、《大学古文参疑》(一卷)、《大学古记》(一卷)、《大学古记约义》(一卷)、《大学杂言》(一卷)、《人谱》(一卷)、《人谱杂记》(二卷)、《读易图说》(与《易衍》合为一卷)、《孔孟合璧》(与《五子连珠》合为一卷)、《圣学喫紧三关》(一卷)、《圣学宗要》(一卷)、《证学杂解》(一卷)、《原旨》(一卷)、《说》(一卷)、《问答》(一卷)、《学言》(三卷)、《证人会约》(与《会讲申言》《会录》合为一卷)、《证人社语录》(一卷)、《阳明先生传信录》(三卷)、《中兴金鉴录》(七卷)、《孔子家语考次》(三卷)、《水澄刘氏家谱》(七卷)、《明儒学案师说》(一卷)、《
孟子师说》(七卷)等。
下表列出刘宗周的几本重要著作:
刘宗周的著作,由他的学生以及后人编辑成书的,有下面几种:
家族成员
人物评价
刘宗周身处乱世,他的仁政理想、王道事业无一实现,也无从实现,在政治上并未有太多建树,但是他恪守忠诚,敢于直谏,素淡名利的风骨,还是受到了当时朝廷的褒奖。
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一份诰命制词赞扬他:“不因人热,惟适所安;素食布袍,三月不知肉味;敝车羸马,年犹是书生。”清代康熙年间奉使浙江的汤斌,在他所著《蕺山先生文录序》中写道:“宗周平生于寂寞凝一中,发其聪明智虑。”
刘宗周的品节风范,获得了后人极高的评价。清代
爱新觉罗·弘历年间修订四库全书时,四库馆臣评价刘宗周在明末叶,可称作皎皎完人,非依草附木之人。刘宗周的再传弟子邵廷采认为,刘宗周性成忠孝,真清真介,乃乃狂。
刘宗周的学术成就在明末被尊为最后一位儒家大德。学者
唐君毅评价刘宗周是宋明理学最后的大师,学者
杜维明称刘宗周是“中国17世纪最具原创性的思想家之一”,学者
李振纲则称“蕺山是中国17世纪颐具批判性头脑和创造性的哲学家”。
后世纪念
纪念活动
刘宗周的思想及其开创的蕺山学派,对后世影响较大,常有研究文章提及。2020年,《刘宗周与明清儒学——纪念刘宗周诞辰44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由
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对刘宗周研究、蕺山学派研究、明清儒学研究分别做了收录。
刘宗周故居
刘宗周故居有多种说法,根据考证资料,刘宗周在浙江绍兴至少有过4处居所。2002年,位于
越城区西小路3号的胡家台门被认定为“刘宗周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