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城监狱(Qincheng Prison)是一所位于
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秦城村,隶属于公安部的监狱,正式名称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看守所,又称中国第一监狱,它是中国唯一一座不隶属于司法部的监狱。
秦城监狱的前身是北平第二模范监狱(功德林监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在这里改造了一大批原国民党军队的高级将领。秦城监狱建于1960年,位于
昌平区小汤山镇附近,并将功德林监狱犯人转移到此。1962年后改由公安部预审局管辖。2000年8月,秦城监狱变更为看守所,用于看守被判刑的省部级(含副省部级)及以上的官员、还有危害国家安全罪犯、外籍犯、知密犯、国际间谍等特殊罪犯。
秦城监狱先后关押过
清代要员、
日本战俘和国民党战犯,高级
右派和所谓的“反革命头目”以及省部级腐败官员。2018年6月底,
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童名谦刑满释放,成为十八大后首个刑满出狱的落马省部级官员。
前身
金代至清朝
功德林监狱始建于
金朝,称“古刹石佛禅林”。清
康熙帝期间
太原府僧人王先于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在此处建
养济院,
雍正帝元年(公元1723年)增加修建庙址。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这里被改为改造罪犯的顺天府习艺所。
中华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
1913年
北洋政府将顺天府习艺所改建成为了监狱。1914年将此处更名为“京师第二监狱”。
功德林监狱在1915年正式建造,地址位于德胜门外功德林一号。监狱内部建有监房16座,呈十字、丁字形式,共有359间囚室,直到1921年才全部修建完成,建筑装修风格大部分参考伦敦本顿维尔监狱。功德林监狱占地面积约为百亩,中心区域是一座两层十六方角楼大厅。大厅周围为放射形多条甬道,各条甬道的尽头有小楼相连接,甬道尽头之间又有甬道相互通。这样甬道之间的空间构成一个小三角院,是"放风"的地方。该监狱被定名为“河北省第二监狱”,1928年国民党当政时期曾在此处关押政治犯。1938年8月22日,平西游击队攻打了这所监狱,使得近千名犯人获得自由。1949年5月华北社会部进驻
北平市。进京后将审讯科及看守所设置在功德林监狱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至今)
1949年之后,
日本战犯关押在
抚顺战犯管理所,被俘的国民党高级将领都被关押在功德林监狱(1959年、1965年、1975年被俘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又被分次特赦释放),在此处发现了杀害
李大钊烈士的绞刑架。此后这里又被称为"战犯管理处",在这里改造了一大批原国民党军队的高级将领。战犯释放后这里曾经作为北京公安局收容站。黄济人著反映国军将领改造故事的纪实文学《
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其故事多在功德林监狱发生。直至现代,在新明胡同2号楼北部中直机关宿舍院内,还存留当年战犯劳动改造的铁工厂遗迹。
历史沿革
1955年,秦城监狱开始勘测新地址,确定新地址之后决定在
昌平区兴寿镇秦城村(
小汤山附近)建设新狱。秦城监狱是20世纪50年代
苏联在同中国处于友好关系最热时期,援助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与国防建设的产物。1958年,苏联与中国订立的援助项目共有157个,其中之一便有秦城监狱,但因秦城监狱属秘密工程,对外不便公开,所以外人一般只知道官方公开的156个。同年,公安部组织一些国民党战犯到秦城农场劳动,当时这些战犯参与劳动建设的作用之一,就是为秦城监狱打造外部环境。1962年功德林归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管辖。秦城监狱也是唯一不隶属于司法部而是公安部的监狱,中国被判刑的省部级高官大多都被关押在此处。秦城监狱建成于1960年,之后便将功德林监狱犯人转移到秦城监狱。秦城监狱自建立之日起,便直接隶属于公安部十三局。其地理位置独特,背靠大山,两侧环绕果园,前方则分布着农田和鱼塘。监狱的围墙高达5米,并配备有三重大铁门,以确保安全。在运营模式上,秦城监狱融合了企业、学校与武装三位一体的特色。秦城监狱由
苏联专家设计。每幢楼房单独成一个院落,楼前有一大片空地,是供犯人放风用的。“文革”期间,高级“囚犯”陡然增多。
1967年,秦城监狱内又新增6栋楼房和6个院子。6座新监舍的排号顺序为戊、己、庚、辛、壬、癸。犯人的代号由数码组成。数码分为两个部分,前面的数字标志着该人入狱年份,以公元纪年表示。后面的数字表示该年份入狱的序号。如“6901”,前两位数代表1969年,后两位数代表收监的顺序是该年度的第一位。1976年10月,“四人帮”集团被粉碎后,被押送到秦城监狱。在1983年的体制改革中,监狱的管理职能从公安部转移到了司法行政部门,而秦城监狱被保留了下来,主要关押涉及国家安全的罪犯。2000年8月,
燕城监狱开始建设,自燕城监狱全面投入使用后,秦城监狱变更为看守所。2012年,秦城监狱也进行了扩建。
选址布局
秦城监狱位于北京市昌平区
小汤山镇附近。秦城监狱的牌坊式大门为栗色,没有招牌标识,四周的灰色围墙高约5米,墙顶上装有探头。监狱门禁森严,有三道“岗”——最外面是几个铁路障,再往里有一道电动
不锈钢伸缩门,然后才是大门。大门是两扇紧闭的铁栅栏门,足有3米高,旁边还有侧门。大门里面不远处,有一排房屋,挡住了外人的视线。
内建有十幢带审讯室的楼房,排号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以“十天干”命名,每幢楼房前有供放风用的空地。楼房有三层,房屋是坡顶,砖墙。
相关设施
基础设施
秦城监狱按“级别”的不同和根据犯人在入狱前的官职或涉案的程度,给犯人分为单独囚禁和集体囚禁两种方式。室内有单独的洗手间,其中设有坐式马桶和脚踏式冲水,室内永久性设施的棱角都被打磨成圆形;墙壁也都经过特殊处理,防止囚犯进行行凶或自杀行为。囚室中有一扇窗户,约1平方米,共有纱窗、铁栅和玻璃窗3层。开启窗户时只能看到一小块天空(但在高级囚室里,有2扇窗户,且是磨砂玻璃)。监室中还有一张矮床距地面一尺高度,双层牢门外层为铁门,里层为木门,门上方有窥孔,供哨兵24小时监视犯人,门下方有四方形的活动小窗口,用来给囚犯送水送饭,独立卫生间马桶齐腰部位有窥孔,高级囚室另配有写字台、洗衣机等物品。
禁用设施
监室不会出现凳子,有棱角的东西(铁丝、碎玻璃片等),绳索、布条,易燃易爆品等一切可能被用来行凶、自杀、越狱的工具都不会存在。有需要书写“交代材料”时会送入单人课桌。
管理制度
关押人群
改革开放后第一位被送进秦城监狱的贪腐高官,外界无从考证。但统计资料显示,约2004~2014年被查处的副省(部)级以上干部超过100人。其中,除8人被执行死刑外,被判死缓的占11%,无期徒刑者占8%,有期徒刑10年以上者占21%,有期徒刑10年及10年以下者占15%,他们当中,绝大部分人被关押在秦城监狱,或在秦城监狱服过刑。
历史事件
陈伯达大闹“寻死”
在1975年4月,领导指派何殿奎负责管理陈伯达。那时,陈伯达经常闹事,甚至威胁要自杀。何殿奎经过仔细观察,发现陈伯达的自杀威胁只是装模作样。有一天,陈伯达在吃完早饭后突然大叫大嚷,表示生活毫无意义,不如一死了之,并且试图往墙上撞。监管战士迅速抱住他。何殿奎叫战士放开他,并告诉陈伯达,他今天倒要看看陈伯达是否真的敢撞到头破血流。几天后,何殿奎再次与陈伯达交流,告诉陈伯达要服从管理,有问题可以正面提出。然而,何殿奎还未说完,陈伯达就突然右手打脸,边打边说自己该死,对不起政府和党,并承诺以后不再这样。自此以后,陈伯达变得老实多了。
“四人帮”相继入狱
将“四人帮”送往秦城监狱的秘密行动于1977年4月9日凌晨零点开始,整个过程分为两天,来回共四趟。秦城监狱迎来的首个“四人帮”成员是王洪文。当晚深夜,一辆防弹车在两辆警车的护送下抵达,押送的军人全副武装。第二个到达的是张春桥,他在9日凌晨3时抵达,双手戴着手铐,面部毫无表情。1977年4月10日凌晨1时左右,江青被送至秦城监狱。她下车后步伐快速地直走,两名女狱警负责带她到牢房。这间牢房设施一流,包括抽水马桶和其他卫生设施。姚文元是最后一个被送至这座监狱的犯人。为了看管这些重要犯人,秦城监狱组建了共和国第一支“武装警察干部大队”,从全国13个省调集了300多人。其中,一个由22名女兵组成的独立分队,负责看管、提审和押送编号为“7604”的犯人江青。值得注意的是,秦城监狱原先并没有女看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