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敏(1940年1月9日-2023年3月28日),出生于中国上海,荀慧生大师的亲传弟子,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
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1959年毕业于北京市戏曲学校,是中国解放之后的第一批毕业生。孙毓敏曾任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剧协理事,市作协会员等。
孙毓敏1940年出生于
上海市,8岁开始学戏;1959年被分配到北京市荀慧生京剧团,拜荀慧生先生为师。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被下放到河南郑州,在
河南省京剧团工作了12年,因
吕振羽港商顾铁华谈恋爱而被扣上“特嫌” 的罪名,跳楼致残。1978年回到北京,重新登上北京的
京剧舞台。1991年,孙毓敏担任北京戏曲学校校长,成为了北京戏校继
郝寿臣,
马连良之后的又一位名校长,她在海内外收下60余名弟子,桃李满园。2023年3月28日,孙毓敏因多器官衰竭医治无效,于
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83岁。
孙毓敏的唱腔优美悦耳,舞台扮相俏丽妩媚。代表戏曲作品有《
红娘》《
勘玉钏》等;著作有:《含泪的笑》《孙毓敏谈艺录》《孙毓敏唱腔伴奏曲谱集》等。曾获第二届全国戏剧梅花奖,首届梅兰芳金奖,市表演优秀奖,特殊奖以及美国佛州颁发的“亚洲最佳艺人终生成就奖”;并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文化系统先进个人,全国劳动模范。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40年孙毓敏出生在上海的一个普通家庭里,父母不和,在其六岁多的时候离婚,母亲带着她和两个妹妹离开父亲,相依为命,三个女儿跟着母亲改姓孙。母亲坚信“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在经济困难的艰苦条件下,只能报考报名人数非常多的公立小学,母亲亲自为女儿补习一年,要求其每日练习毛笔字,为孙毓敏日后优秀的书法打下基础。
演艺经历
1948年孙毓敏的母亲为其请来她的第一位老师葛绥芝,教会了她人生的第一个剧目——《
苏三起解》,之后又学会了《
红鬃烈马》和《祭塔》,同年参与了人生第一场演出。10岁考入北京市艺培戏曲学校,初学
武旦,后转学并专攻
花旦。先后曾向赵绮霞,
李金鸿,赵德勋,
高玉倩前辈等学习戏曲知识,学会剧目《穆桂英入》《
十三妹》《
贵妃醉酒》《思凡》《秋江》《
玉堂春》《打焦赞》《
扈家庄》《
大英杰烈》等。1953年,在北京市戏曲学校,又跟随张君秋学会《望江亭》《
状元媒》《
诗文会》《西厢记》等剧目。
1959年调配到
荀慧生京剧团,被荀慧生选为继承流派的学生。在荀慧生的教导下,对戏曲的理解日渐提升,曾演出《
红娘》《
元宵谜》《辛安驿》《金玉奴》《红楼二尤》《
勘玉钏》《卓文君》《
荀灌娘》等荀派剧目。1963年,孙毓敏调入梅兰芳剧团,又努力学习梅派艺术,演出过《白蛇传》《蝴蝶杯》《玉堂》《
生死牌》《望江亭》《
智斩鲁斋郎》《姐妹易嫁》等剧目。
1966年调配到
河南省京剧团,曾主演过现代京剧《沙家浜》《
奇袭白虎团》《园丁之歌》等。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怀疑为“特嫌”,曾跳楼致残,孙毓敏日后对此有评价说,“我已经活了两辈子,活出了双倍的价值。”1968年后,在养病期间,写有《京剧唱腔体会点滴》《荀氏水袖、动作及手势简介》等讲稿,到许多单位组织过讲学。1979年,孙毓敏参加北京京剧院三团任演员。1980年,
北京京剧院三团首演《双玉缘》。1983年,孙毓敏参加北京中青年演员会演。1984年,北京京剧院三团首演《三姑闹婚》《
痴梦》。同年6月3日,孙毓敏参加“全国著名中青年京剧演员交流汇演”。1986年6月,孙毓敏举办荣获
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专场演出。1990年7月30日,孙毓敏在北京京剧院四团首演《一代贤后》。
2006年10月,孙毓敏参加“百花芬芳
京剧名家演唱周”。2006年10月23日,孙毓敏随中华梅花戏曲艺术团赴台进行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
2008年2月12日,孙毓敏参加
梅兰芳大剧院2008年
2008年中国雪灾赈灾义演。
2009年1月25日,孙毓敏参加的2009年
春节戏曲晚会播出。同年10月26日,孙毓敏参加2009
重阳节京剧演唱会。
教学经历
1991年9月,孙毓敏出任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校长;此外,孙毓敏还曾任北京市戏曲(艺术)学校党委书记。1992年春,孙毓敏赴美国举办
京剧讲座;同年,孙毓敏首次率北京戏校学生赴
香港特别行政区演出。1994年9月,北京市戏曲学校与台北复兴戏校签订两岸京剧教学交流协定;1995年7月,《孙毓敏谈艺录》出版;1997年10月,孙毓敏率北京戏校少年京剧团赴
德国演出;2001年1月,孙毓敏率北京戏校少年京剧团赴
日本演出 ;2007年12月,孙毓敏担任
阜城县荀慧生故乡戏迷联社名誉社长;2015年10月,《
孙毓敏评传》出版座谈会举行。
人物逝世
2023年3月24日,孙毓敏的家中突然意外起火,她因行动不便吸入了大量的烟尘,随后陷入
昏迷,并被紧急送医;3月28日,孙毓敏因多器官衰竭医治无效,于
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83岁。
主要作品
戏曲作品
参考来源
演出剧照
书籍著作
参考来源
综艺节目
《向经典致敬》:本期节目主要内容:京剧《红娘》取材于
王实甫的《西厢记》,是荀派花旦的代表作,也是荀派必学必演的的经典剧目之一,因此也有“十荀九红”的说法。这个戏是孙毓敏到全国各地演出的打炮戏,八十年代期间演出近千场,是最受观众喜爱的剧目之一,人们称赞她的表演艳而不俗,柔而不腻,被誉为舞台上的“活红娘”。
《戏苑百家》:本期节目专访京剧名家孙毓敏的传奇一生。她驰骋舞台,著书立说,创造了三个人生奇迹。连续14年的北京戏剧学校的校长,作为一名梨园伯乐,她独创的教学演出模式,引进各种外来的地方优秀特色教给学生,让学生学习更多的优点。注重宣传,积极参加各种晚会,提出“戏曲少而精、艺术广而博”,增加了舞蹈、导演等各系类。节目期间欣赏了《
苏三起解》《没人一丈青》《
痴梦》等精彩选段。
表演特点
内外统一
孙毓敏在戏剧演出时对内心与形体,情绪和声音具有十分细腻的控制,不仅能够准确地表达人物的情感,还不会破坏人物的美感。这种处理方法其实就是荀派表演生活化,真实感的独特风格。她在表演时会使用将气音,破音与哭音三者结合起来的艺术表现手段,将内心与外形准确结合,准确地表达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情绪,这种表演手段突破了传统的程式化表演,同时也不会由于表演太过于外化而使人物失去原有的特色。
动静相宜
孙毓敏在演出时能够细致地把握身段与表演动作之间的配合,有的戏剧表演身段繁多,要求掌握好动与静的关系,如果为了表现角色的灵动而不停地晃动,会让人产生躁动不安的感觉,动作不是表现人物的唯一途径,过分突出形式和动作反而会适得其反。在孙毓敏的表演中,她把表演身段的运用把握得十分完美,既有艺术夸张又有生活再现,表演准确适当,具有极好的观演效果。
收放自如
孙毓敏能够恰当地掌握表演力度,葡派经典《勘玉钏 》是孙毓敏最拿手的看家刷目,饰演俞素秋时,得知自己被骗,通过一系列的水袖动作,用来表现其内心震惊的情绪,是典型的戏曲艺术外化夸张的手法。孙毓敏在表演时收放自如,准确地演绎出人物特点,唱腔柔媚婉约,俏丽多姿,声情并茂,新意盎然,一张嘴就觉得像生活中的人,熟悉又陌生。
虚实结合
虚与实是指演员对表演虚与实的把握要恰当。荀派演唱中有不少的虚字,这是荀派表演的一个特色,如“呀,哇”等字,这些都是语气助词,孙毓敏在演唱时表现适度,自然轻柔。还有表演的手势,更是荀派的特色与风格,手的指法很多,都充分体现出虚与实结合的关系,荀派手的指法既有形式的美也有生活的真实,如稚指,圈指,眉指等特殊指法均有规律可循。作为一名荀派演员,孙毓敏准确地掌握了荀派手势运用中虚与实的特色,更好地塑造人物。
荣誉奖项
人物评价
在中国的
京剧圈子里,孙毓敏是有名的荀派“活红娘”。剧作家
吴祖光曾称赞她“功崇唯志,业广唯勤”;目睹其坎坷人生的老作家李则评价她“楚有卷草,拔心犹不死”。
相关人物
孙杰,原名孙墨筠,孙毓敏的母亲,在孙毓敏六岁多时与其父亲杨吉云离婚,而后带着孙毓敏和她的两个妹妹(毓皓,毓伟)独自生活,曾在
教会学校受过严格的礼仪训练,性格要强,志向远大,但由于封建陈旧观念的影响,从未主动追求过自己的理想,对孙毓敏一生的影响重大。孙杰是个戏迷,曾出演过
京剧《梅龙镇》,后来发现了女儿在戏曲方面的天赋,便立下誓愿,要把孙毓敏培养成京剧名角儿。
荀慧生,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毓敏的师傅,曾任北京市第一、二、三、四、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河北省政治协商会议委员,
中国戏剧家协会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戏曲编导委员会主任,北京市戏曲研究所所长,北京京剧二团艺术委员会主任,
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院长,荀慧生京剧团团长,荀派表演艺术的创始人,“
四大名旦”之一。
亲传弟子:
武健蓉,马元素,
张兰芳,刘红雁,
龚苏萍,李素萍,方开柳,马文侯,
刘晓燕,刘思秀,李阿涛,
唐禾香,宫丽,吴琼等。
人物轶事
跳楼傻事
1963年,在孙毓敏事业、生活刚出现积极转机的时候,他认识了一位爱国华侨顾铁华,顾铁华每天都来看她的演出,两人经常一起吊嗓子,切磋技艺。但在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期间,顾铁华被怀疑为特务,孙毓敏因之也被怀疑为“特嫌”。她先是被叫进领导办公室,命令她与顾铁华划清界限,断绝一切来往。
1966年6月她又被调离北京,发配
河南省。到了
郑州市,她努力工作,但是铺天盖地的大字报还是向她席卷而来。最后,她被隔离审查,遭受残酷的批斗。
1968年,河南召开全省文艺界批斗大会,要把她斗倒,斗臭,孙毓敏感到了绝望。人群中传着一声声 “ 打倒孙毓敏 ” 的口号 , 街道上贴着一张张侮辱人格的大字报, 孙毓敏想起了自己所学剧目中那些自尽的情景 。然而死的决心并不好下,孙毓敏十分牵挂自己的母亲。但是 , 批斗会和审讯会给孙毓敏施加了极大的精神压力,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她推开了三楼的窗户,跳了下去。孙毓敏并没有死,
昏迷三天之后,她醒了过来,她的
腰椎断裂,双脚
粉碎性骨折,脚跟骨碎成二十几块,右脚心露出了白色的骨头。她想再次跳楼,却一动不能动,连大小便也不能自理,因全身浮肿,只能躺在病床上。
重回舞台
1976年,“ 四人帮” 被粉碎,
改革开放唤回了文艺的春天,瘫痪了数年的孙毓敏 , 心中又燃起了希望,她想要重新站起来 , 回到
京剧舞台上去。孙毓敏自己一个人的时候 ,她会悄悄做一些对自己堪称挑战的恢复训练。几个月后,孙毓敏能够拄着拐杖走路,她把目光转向了日渐完善的医学,面对她的X光透视片,
上海市一位最具权威的骨科专家告诉她 : 你能走路己是奇迹,不要奢求更高了,你伤得太重了。
孙毓敏并没有放弃,她以登楼梯的方法把自己的脚骨棱磨平,先后经历五次开刀,以及不断地针灸按摩治疗,在长期的恢复训练之后孙毓敏好转起来了,她开始练习甩水袖,紧接着开始练圆场。1978年8月,文化大革命10年后,“ 梅,尚, 程,荀 ” 京剧流派的首次调演在北京拉开帷幕,孙毓敏扮演“红娘”参演,在舞台将“红娘”扮演得天真活泼,玲珑乖巧,而此时孙毓敏已经37岁。
参考资料
孙毓敏.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2024-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