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
湿地公园,位于
桂林市临桂区会仙镇境内,属典型岩溶峰林平原地貌,地面海拔介于147-292米之间,湿地公园总面积586.75公顷,其中,湿地面积493.59公顷,湿地率84.12%。会仙喀斯特
中国湿地公园是
漓江流域最大的喀斯特地就原生态湿地,也是
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岩溶峰林地貌中最大、最有研究价值的典型湿地。
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景点主要以湿地为主,其中湿地分为永久性河流湿地、永久性
淡水湖湿地、
草本沼泽湿地、水产养殖场湿地。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动物资源主要以鸟类和鱼类以及蛙为主。此外
湿地公园内共有湿地
维管植物37科71属108种,其中
苔藓植物1科1属1种,
蕨类植物门3科3属3种,
被子植物门33科67属104种。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1种,即
广西壮族自治区分布最北的“植物大熊猫”---
野生稻原生种。
2017年12月,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
中国湿地公园顺利通过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2019年,其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2023年2月2日,入选2022年新指定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历史沿革
在
宋朝以前,会仙湿地的范围包括现
临桂区四塘乡大湾村、
会仙镇睦洞、四益、新民、山尾、文全、马面村及
雁山区山镇竹园村等大部分地区,面积约65平方公里。上世纪50年代,会仙湿地范围内尚有20余个湖塘,面积约25平方公里。至近代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周边人口的急剧增加,人类活动加剧,人们逐渐对湿地蚕食围垦、开荒造田、围湖造塘、挤占河道,且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保护,使原有湿地不断受到破坏与蚕食,水面面积逐渐萎缩,地面逐渐疏干,
沼泽和湿地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至今,仅留下较大的湖塘如
睦洞湖、冯家湖以及分水塘等,主要分布在古桂柳运河以北的九头山、凤凰山、龙山、狮子岩、钟鼓山之间,湿地面积不足6平方公里。2012年
临桂区会仙湿地列入
中国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公园命名为广西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并抽调人员开展湿地管护工作。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位于
桂林市临桂县
会仙镇境内,北距临桂县城25公里,东距321线国道
桂阳公路6公里,与
桂林市区相连,
桂梧高速公路纵贯湿地公园东侧。地理坐标为北纬25°5′20″~25°6′55″,东经110°10′50″~110°14′21″。
气候
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属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降水量为1890.4 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378.3 mm,多年平均气温为18℃,其气候特征为四季分明,热量克足,雨量充沛,温和湿润。
地质地貌
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在地貌上处于峰丛
洼地和峰林平原交界地带,是亚热带典型的喀斯特石山地区,
岩性主要是灰岩、
白云质灰岩和
白云岩,部分含泥质灰岩。
水文
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由浅层
地下水汇集而成,地下
溶洞、
暗河分布,与
地表水系
睦洞湖、睦洞河、
桂柳运河等串连,形成较大的地下储水库容,并且地下水总体流向盆地中部,补给湿地地表水。
生物多样性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动物资源主要以鸟类和鱼类以及蛙为主,鱼类有广西特有鱼类
桂林薄鳅,鸟类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东方白鹳,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虎纹蛙、
黑头白鹮、
黑冠鹃隼、
黑翅鸢、
蛇雕、
凤头鹰、松
雀鹰、雀鹰、
苍鹰、
普通鵟、
红隼、
燕隼、
褐翅鸦鹃、小鸦鹏、草、
领角鸮、
领鸺鹠、
斑头鸺鹠等。
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内共有湿地
维管植物37科71属108种,其中
苔藓植物1科1属1种,
蕨类植物门3科3属3种,
被子植物门33科67属104种。主要优势种有
水烛、
华克拉莎、芦苇、
蛟龙、
凤眼莲、马来
眼子菜、
密刺苦草等,其中外来入侵种有凤眼莲等。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1种,即
广西壮族自治区分布最北的“植物大熊猫”---
野生稻原生种,主要分布在
睦洞湖周边的
沼泽湿地中,呈零星状分布。
主要景点
湿地景观
湿地公园总面积586.75公顷,其中,湿地面积493.59公顷,湿地率84.12%,主要包括以睦洞湖为中心的湖泊沼泽湿地及龙头山、分水塘、狮子山及
桂柳运河等湿地。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有永久性河流湿地、永久性
淡水湖湿地、
草本沼泽湿地、水产养殖场湿地共4类4型。
古桂柳运河景观
开凿于1300多年前的唐长寿元年,又叫相思、南陡河、临桂陡河、南渠,旧《
临桂县志》把桂柳运河与兴安灵渠相提并论,谓“北有灵渠,南有陡河”。古桂柳运河长15公里,共修建陡门24座,
架桥11座,目前保存的有新桥、会仙高桥、龙门桥、兴隆桥、
铜桥等。
桂柳运河开凿后,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首先是用于“粮食戈甲”的运输。其次是惠贾通商,缩短了
桂林市到
柳州市的运输的路程。再次,具有灌溉功能,不仅有调节洪水的作用,还可航行,排水。
开发与保护
开发
2012年2月,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
中国湿地公园列入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并抽调人员开展湿地管护工作。
保护
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内禁止机动车通行,外围建设巡护道路、生态停车场便于管护和游客停放车辆,内部游览系统采用撑杆船和步行等低碳出行为主,并配套建设环卫设施、消防设施以及救护设施。公园内中心保护站、生态厕所、湿地科普馆生活污水排放均采用地埋式
污水处理设施(化粪池),将污水排入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内,经过初步处理后污水排入植物净化池净化后,排入
湿地公园水系,多重净化处理防止污染公园的水系。
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恢复为辅,优先保护岩溶湿地的自然生态特征、地域景观特色、独特民俗和
桂柳运河文化及自然人文景观、生物
栖息地、
生物多样性为主,防止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衰退,适度采取人工干预措施,清理
福寿螺、小龙虾、
凤眼莲等
外来物种和
有害生物,恢复会仙喀斯特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以湿地全面保护和科学恢复为核心,对湿地生境、生物多样性、特色湿地文化进行了科学合理的保护。根据实际情况,强化水质的改善,水生态系统的完善。同时,依托优势湿地景观资源、特色的湿地
文化资源加以合理利用,把
喀斯特岩溶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等湿地资源与湿地
生态旅游有机结合,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在保护湿地的基础上,适当开展湿地科普宣教、
大运河体验、生态休闲观光等生态游览活动。
景区荣誉
相关文化
“运河”文化
桂柳运河,开凿于1300多年前的唐长寿元年,又叫相思埭、南陡河、临桂陡河、南渠,旧《
临桂县志》把桂柳运河与兴安灵渠相提并论,谓“北有灵渠,南有陡河”。它与兴安灵渠同为我国
岭南地区的两大
漕运奇观。
水稻农作文化
考古学家在会仙喀斯特湿地发现了植物大熊猫——原生
野生稻,对我国稻作栽培、农业起源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石桥文化
沿古桂柳运河就设有桥11座,目前保存的有新桥、会仙高桥、龙门桥、兴隆桥、铜桥等,均由石头堆砌而成,各桥造型各异,展现出会仙喀斯特湿地良好的桥文化与高超的建筑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