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据传是一种能够引发大旱的妖怪。最初是
织女,具有神力可以驱水,后在民间传说中逐步演变为鬼魅,在明清时多以僵尸形象出现。
先秦时期,自然界的干旱现象被认为是旱魃作祟,从自然中的旱灾衍生出了旱神——魃的形象。
先秦至汉代的旱魃形象以天女形象为代表,其形象特征为身着青衣的女子。自汉代中后期开始,天女形象的旱魃逐渐向另一种小鬼形象的旱魃过渡。小鬼形象的旱魃起于《
神异经》。明代中期以后,小鬼形象的旱魃逐渐向僵尸形象的旱魃演变,并逐渐被僵尸形象的旱魃所取。民间为驱除旱灾,衍生出“打旱骨桩”“焚旱魃”等求雨习俗。
词源
旱魃一词最早见于《诗经》,《诗经·大雅·云汉》云:“旱既太甚,涤涤山川;旱魃为虐,如惔[tán]如焚。”《毛传》注称:“魃,旱神也。”三国时代韦昭著《毛诗问》:《传》曰:“魃,天旱鬼也”,《笑》日:“旱气生魃”,天有常神,人死为鬼,不审“旱气生魃”奈何?答曰:魃,鬼,人形,眼在顶上。天生此物,则将旱;天欲为灾,何所不生?而云有常神耶?此《毛诗问》系
韦曜问、
薛综答。问者不解旱魃之所生,认为天神有固定的数目,而鬼又系人死后所化成,而旱魃则不知是天神,抑或人死所化。
形象演变
起源
《
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记载:“有人衣青衣,名曰
黄帝女。
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
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从大风雨。黄帝乃下
织女曰躯,雨止,遂杀蚩尤。魅不得复上,所居不雨。”自然界的干旱现象被认为是旱魃为虐,这显然是一种自然神崇拜,由自然中的旱灾衍生出了旱神——魃的形象。《
诗经·大雅》有云:“旱既大甚,涤涤山川。旱魃为虐,如恢如焚。”孔疏引《
神异经》:“南方有人,长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顶上,走行如风,名曰魃。所见之国大旱,赤地千里。一名旱母。”当时的旱魃究竟是何面貌,《
诗经》中并未详说。
先秦至汉代的旱魃形象以天女形象为代表,其形象特征为身着
青衣的女子。这一时期的旱魃带有神怪二重的身份,人们将其视为旱神,但又以多种方式对其进行驱逐,以实现驱旱求雨的目的。
形象丑化
鬼怪
汉代以后,有关旱魃的传说越来越多,旱魃的“形象”也各不相同。有的把旱魃说成是一只怪兽。如汉代的《神异经》中就说魃“长二三尺,裸形,而目在顶上,走行如风”,并说魃出现的地方必有大旱。但只要捉住这只怪兽并将其投入厕所,旱灾就会消除。清人
袁枚的《子不语·旱魃》中,也说旱魃是“形披发,一足行”的怪兽,并说捉住将它烧死,就能除旱致雨。也有的把旱魃说成妇女生出的妖怪。如宋人
朱彧[zhū yù]在《萍州可谈》中说,民间传说有的妇人能生下像鬼一样的妖怪,如果不捉住它,它就会飞走,这就是旱魃。
自汉代中后期至明初,天女形象的旱魃逐渐向另一种小鬼形象的旱魃过渡。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应是由于先秦时期盛行的自然神崇拜至汉代逐渐衰退,旱魃神性的一面逐渐被人们否定,她的女性身份因此也遭到了质疑,其形象遂逐渐转向另一种更为邪恶的面目。
僵尸
明代中期以后,小鬼形象的旱魃逐渐向僵尸形象的旱魃演变,并逐渐被僵尸形象的旱魃所取代。
纪昀的《
阅微草堂笔记》一书中记载说:“近世所云‘旱魃’,则皆僵尸。掘而焚之,则往往致雨。”清人
袁枚在《子不语·旱魃》中把旱魃分为“兽魃”和“鬼魃”两种,“
缢死尸僵出迷人者,为鬼魃。获而焚之,足以致雨。”
化犼
清末时期,旱魃化之说开始出现。《
续子不语》卷三记载:常州蒋明府言:佛所骑之狮、象,人所知也;佛所骑之犼,人所不知。犼乃僵尸所变。有某夜行,见尸启棺而出,某知是僵尸,俟[sì]其出,取瓦石填满其棺,而己登农家楼上观之。将至四更,尸大踏步归,手若有所抱持之物。到棺前,不得入,张目怒视,其光睒。见楼上有人,遂来寻求。苦腿硬如枯木,不能登梯,怒而去梯。某惧,不得下,乃攀树枝,缘而坠。僵尸知而逐之。某窘急,幸平生善泅,心揣尸不能入水,遂渡水而立。尸果踯躅[zhí zhú]良久,作怪声哀号,三跃三跳,化作兽形而去。地下遗物,是一孩子尸,被其咀嚼,只存半体,血已全枯。或曰:“尸初变旱魃,再变即为犼。犼有神通,口吐烟火,能与龙斗,故佛骑以镇压之。”
演变原因
中国古代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极度依赖自然气候,生产力水平具有不稳定性,而旱灾不比水灾和
蝗灾,人类的力量相对薄弱,因此呈现出一种社会脆弱性,这种脆弱性促使人们对于对抗旱灾和水灾的态度呈现不同,“大禹治水”传达出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和对自然的抗争,但在对抗旱灾的过程中极少积极正面地表达人定胜天,更多选择了沟通祈求。西汉中期之后,旱灾的次数增多,程度更加严重,久旱导致的减收甚至是颗粒无收,民不聊生。百姓对于旱魃的感情从开始的敬畏沦为厌恶与憎恨,驱魃仪式从送神离开变为弑神,选择用相克之物直接溺毙旱魃。这个时期的旱魃形象也从一开始的天神神女变成了反面恶人的形象,后期随着志怪小说的传播,人们对于旱灾的恨意,旱魃直接在民间小说中沦为了善行疾走的鬼魅,明清之后,旱魃更是逐渐变为
僵尸。至此,旱魃从一开始的神女,失去神格,逐步沦为,鬼魅,妖异成为僵尸。
相关传说
李新宇的《故园往事》中有提到:旱魃是神,她与
应龙参加了
黄帝与蚩尤之战。蚩尤向黄帝发起进攻、黄帝派应龙到
冀州之野抵抗。蚩尤请
风后和
雨师作法,让应龙的军队迷失在风雨之中。黄帝听说雷神人头龙身,拍打自己的肚子能发出惊天动地的
雷声,就杀了雷神,用他的皮做成大鼓,震破了蚩尤的凄风苦雨。然后,黄帝又派女魅参战。她驱散了风雨迷雾,帮黄帝擒杀了蚩尤。在这次大战中,应龙和
女魃都立了奇功,却丧失了神力,再也不能回到天上。应龙留在人间的南方,所以南方多雨水;魅留在北方,所以北方多干旱。但在传说中,蚩尤经过长期准备,集合大量志怪精灵向
黄帝发起进攻。黄帝派
应龙到
冀州之野去迎击,应龙发动滔天洪水围困蚩尤。蚩尤请来
风后、
雨师,应龙的军队迷失在漫天风雨之中。黄帝听闻,雷泽里有一雷神,人头龙身,其有一座骑——牛。夔牛经常拍打自己的肚子,能发出惊天动地的
雷声,于是黄帝杀了夔牛,用他的皮做成大鼓敲打起来,震破蚩尤的凄风苦雨。黄帝又派了天女魃参战。魃身着
青衣,散出强烈的光热,彻底驱散风雨。黄帝终于擒杀了蚩尤。
应龙和魃建立了奇勋,但也丧失了神力,再也不能回到天上。魃留居北方,但由于具有驱水的能力,从此北方多干旱,她无论走到哪里,都被人们诅咒驱逐,称为“旱魃”。
相关民俗
根据记载,打旱魃习俗主要存在于北方的山东、
山西省、
河南省、
河北省及
东北地区。
纪昀《微草堂笔记》明确指出:“‘旱魃为虐’见《云汉》之诗,是事出经典矣。《
山海经》实以
女魃,似因诗语而附会。然据其所言,特一妖神耳。近世所云旱魃,则皆僵尸。掘而焚之,往往致雨。”
袁枚《续子不语》亦云:旱魃“一种似兽,一种乃僵尸所变,皆能为旱,止风雨”。凹在山东莱阳,“俗谓人死葬后百日内尸不即腐,天云能阻不雨。”人们就要找出来打烂,谓之打旱魃。
明清时期,以
僵尸为旱魃的观念十分流行,由此派生出“打旱骨桩”“焚旱魃”等求雨习俗。《明史·张骥传》载
正统八年,吏部尚书
王直等应诏,博举廷臣公廉有学行者,骥在其列,
巡抚山东省:“先是,
济南市设抚民官,专抚流民。后反为民扰,骥奏罢之。俗遇旱,辄伐新葬冢墓,残其肢体,以为旱所由致,名曰‘打旱骨椿(桩)’,以骥言禁绝。还朝,进右少卿。已命巡视
济宁市至淮、扬饥民。骥立法捕蝗,停不急务,竭发,民赖以济。”虽然明王朝下令禁止此风,但直至
清代,此风在民间仍很盛行,且由“打旱骨桩”进而发展为焚烧尸骨。鲁中一带乡村中烧旱魃习俗延续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在山东各地,过去每遇干旱,人们把新埋的尸体当旱魃打的风俗也十分普遍。人们常唱着这样一首捉旱魃的歌谣:“烧死你旱魃!烧死你旱魃!我田地的禾苗要成长,我山上的树木要成行!我要五谷丰登仓廪满!我要六畜兴旺无虫蝗!我要云要雨要风调雨顺!我要吃要喝要清水满缸!我村子里的子孙祈雨求龙王,我献上猪、牛、羊……”
这种习俗也见于外国,如
俄罗斯有些地区的农民,一旦遇到旱灾,常去挖出醉酒致死者的尸体,将其沉入最近的
沼泽或湖泊之中,以此来求得雨水。
文化内涵
相关出土的汉画像砖石等关于旱灾传说的记载中,“后羿射日”之类的传说占很少一部分,更多的是驱除仪式或
巫术的刻画描写。旱灾不同于其他灾害,古代人们在传说中很少渲染“人定胜天”的思想,更多的是强调天谴之力,于是便做法设坛祈求赎罪。但求雨无果,当时政府相关措施收效甚微,百姓苦不堪言。于是向天赎罪变为了憎恨不公,驱除旱魃变成了溺死旱魃,在相关的文物中也可见旱魃的形象改变,从一开始纤细可辨为女性的形象逐渐成为面目可憎的僵尸。通过对于形象的恶化,丑化使其可以减少心理压力地去弑杀神祗。
旱魃的形成最初是源自于自然神的崇拜,把自然界的干旱现象认为是“旱魃为虐”中国古代,后世官方也基本以此对旱灾定调,如《后汉书·皇甫规传》:“日月不光,旱魃为虐,大贼从横,流血丹野。”故民间保留着驱魃仪式,主要是使用童子尿与黑狗血来对付旱魃。童子尿与黑狗血也是古代降妖
玉貔貅中主要使用的物品。有的乡村会进行炙魃这类的
巫术仪式,通过十日炙杀女神神像以达到驱魃的目的,这里的女神神像可能是旱魃女神的一个类像傀儡。驱魃仪式除此之外还有“虎食旱魃”的民俗传说。
应劭《风俗通义·祀典》“画虎”条云:“画虎于门,鬼不敢入。”
相关文物
目前出土了一些汉画像砖石上表现出了旱魃形象的演变,以及相关驱魃仪式。目前汉画像砖石主要集中分布在四个区域::
南阳市、鄂北区;
山东省、
苏北、
皖北、豫东区;
四川省、
重庆市、滇北区;
陕北地区、晋西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