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载夏布
江西传统特产、中国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万载夏布,俗称“鸡鸣布”,也叫“扁纱”“生布”,为江西省传统特产,中原地区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以苧麻为原料,绩麻精织而成。因万载县产出的最为著名,故统称万载夏布。
它始制于东刘庄时(公元58年),其生产可追溯至东晋后期,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唐朝时已被列为贡品,明朝时,万载夏布大量出口海外,每年仅销往朝鲜就达几万捆。
2008年,万载县夏布织造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特点
夏布轻柔胜丝,避暑爽身,实为暑天衣料佳品而得名。又因宜春市周边地域多县有产,尤以万载产最为著名,故统称万载夏布,为江西省传统特产。万载夏布有本色、漂白、染色、印花等多种,其纱质细软、边缩平整、色泽清秀、柔软润滑、平如水镜、轻而缓绢,编织均匀、不皱折、不变形,易洗涤,凉爽清汗,可使用日久,愈洗愈白。唐时被列为贡品,驰名中外。
据《万载县志》记载,万载夏布有两大特色,为它埠所不及:“一、苎麻质量坚刚,外地浣麻多用漂粉与酸水等,我县山间多清泉,浣濯便利,天然制造,无俟药品参加其间,自然化刚为柔,表现雅洁之色。二、成布之后,它处用烟薰,以求一时之美色,我县对此作法则历来严禁,故愈服则色愈出。”
历史沿革
上古时候
夏布历史悠久,相传在春秋时代,万载就有水蛇麻刘庄时期试制成功了麻纺车,推动了夏布生产进一步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人员大量南迁、夏布生产技术传到了南方,万载也开始生产夏布。万载夏布的生产追宗溯源可到东晋后期,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据《新唐书》记载,唐朝万载的夏布被列为贡品。
东晋以后,汉族多从西北黄河流域渐次向东南长江流域移居。江南一带,沃野千里,蔓草丛生,蚊虫、飞蛾类等繁殖极盛,漫天飞舞,穿户入室,扑入眼鼻,夜则扰人清梦。据传当时万载有一农人名叫蔺思源,发明一种驱避蚊虫之法,采取长叶禾本科杂草,编成帷帐,张挂床上,使蚊虫之类不能飞入。但杂草质脆,不耐久用。蔺思源一日于草类中发现一种富强韧性的枝条(苎麻),将它的外皮剥下,用以编制帷帐,效果良好。此后,农民逐渐改进织麻之法,专取纯洁之纤维,用以织造夏布。
明清时期
据史料记载,明嘉靖以后,福建省广东省两省百姓因避战乱,部分流入万载搭棚定居(史称棚民),对促进夏布生产作出了贡献。他们“利用土著不耕之高岗山谷,以从事垦殖,用来种麻种青,至今功犹在焉”。明代,万载县约70%的农户从事或兼营夏布生产,县域经营夏布的商号有上百家。
清朝之时,夏布生产已是旺盛时期,畅销国内外。全县70%的农户、1000多家大作坊生产夏布,仅株潭镇就有大小作坊,经营夏布商店上百家。据当地老师傅回忆,清朝时万载夏布一匹(五丈)不到2斤,用一节竹筒可以装进,一件长袖子上衣,只有2两左右。
清末民国
自古以来,江西省的夏布除供本省需要外,还远销国内外,成为久负盛名的特产,与造纸、瓷器鼎足而三。江西近代的夏布生产,最旺盛时期是清末民初。
万载县当时机杼之声处处可闻,有一百多家作坊从事夏布生产。1921至1926年,全县夏布作坊上千家,经营夏布的行庄近20个,年销各种夏布36万多匹(最高的1924年近80万匹),为“富万载”的美名奠定了经济基础。1936年和1941年,万载夏布参加粤、湘、鄂、赣特产联展和省运杭展览会;参加全省国货陈列馆特产展览会,均获得好评,声誉较高,被称为江西省三大特产之一。
后因日本侵华、抗战、内战等原因,交通受阻,主要的国内东北地区、国外的朝鲜市场,为日本帝国主义所占领,夏布求量大减,加之洋布日益增多,万载夏布店行纷纷倒闭,产量逐年下降,呈江河日下之势。
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前万载县有十几家夏布行庄,新中国成立后,地方政府积极扶持夏布生产,1950年产3.27万匹,高扣精细布极少,1953年产9.79万匹。后因自然灾害、文革等多种原因,产量逐年下降。改革开放后,外贸出口激增,夏布外销出现了一个高潮,主要出口到韩国日本等地,为当时万载争夺全省出口创汇第一县作出了积极贡献。2000年以来,国际市场销量增加,夏布生产一直稳定在2万匹左右。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万载夏布生产厂家由8家缩减至4家,从事夏布加工的工人由原来的上千人减至一百人左右,运转的机器也由400多台缩减到40-50台,生产量由4万匹缩减至1万匹左右。媒体在采访时宋树牙厂长说道“他从懂事时就做夏布,每年产值从最多的四百万元降至现在的一百多万元,但生产从没间断过。”万载夏布在金融风暴时期生产落入低谷。20世纪以来,万载的夏布产业经历了从辉煌至低谷、再缓慢回升到快速发展、后又逐步下滑的历史。
原料
万载夏布的原料是苧麻,苧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丘陵山地,喜高温,耐日照,生长速度沙,一年可收获三季,具有出麻率高、色白、质软、纤维长、拉力和耐热力强等特点,其单纤支数为1800公以上,单纤强力为50克以上,含胶量在25%龙右,是制作夏布的理想原料。万载县地处赣西,多丘陵山地,土质肥沃,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8℃,年降雨量为1800毫米,日照充足,无霜期长,极道宜苧麻生长,为万载夏布生产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产地
万载夏布为江西省传统特产,产地主要有万载、宜春市萍乡市分宜县上高县等县。
万载县隶属于江西省宜春市。五代十国时期,高安属杨行密的吴政权管辖天裙年间(904-908年),吴王分高安的万载乡置万载场,属洪州杨吴顺义元年924年),分高安的进城、康乐、高侯、万载四乡置万载县,仍属洪州,取万载乡的“万载”二字为县名。
制作工艺
万载夏布完全由手工织造,其生产过程主要有苎麻处理、绩纱、织布三个部分,共有多道工序,是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苎麻处理
江西省夏布织造原料苎麻的自然漂白方法,一般有如下几种:
1、清水漂白法:分编排、铺晒、洒水、接露等程序进行。当日出之前,将苎麻按区编排,上下成列,用绳绕柱,使它铺晒时能够翻转,成片不紊乱,使苎麻全身上下都能得到漂洗。日出后,将编排好麻排,摊晒在青草地上,首先让它充分打露(接露水)以后即洒清水(一般早晨八点半后)洒水每约4-5次不等,待晒干后,缓慢翻转,又重复洒水,水翻动,又洒水。洒水时,要注意适宜,切忌过多(以免遇到阴雨天,堆放过久而腐烂),约午后2时半,将麻捆起,一连几天,按这种方法进行,大约5-6天后,即成洁白苎麻
2、日光漂洗法:即将干燥苎麻,浸入泉水中,浸湿1-2小时,然后取出暴晒于日光中,干后又再浸入泉水中,复又暴晒,这样反复经过数次,即得细白纤维。
3、露漂法:晴朗夜间将苎麻平铺在青草上,使用权它受露水的浸润,反复数认错数次麻纤维即为白色。
4、氢氧化钙漂法:将苎麻浸置在石灰水中,取出后用泉水漂洗,然后暴晒在日光下晒干,色即洁白。
5、炭熏法:将苎麻放入地窖或竹笼中,用炭火烘焙一下,然后再在日光中晒到半干后,用泉水冲洗,再晒干继又用泉水浸洗晒干,反复2-3次,麻纤维即显白色。
6、牛粪浸渍法:将牛粪和温水,盛于大缸中,充分搅拌后将苎麻入水中1-2小时,取出后用清水冲洗,暴晒于日光中,又复浸于牛粪水中,这样连续3-4次,麻纤维即成洁白。
经过上述各种方法漂洗调至成的苎麻,按其质量及长度分标庄、头庄、二庄、三庄、白索、晒青等级(名)别,打成捆。
绩纱
分为原麻漂白、撕片、卷缕、捻纱、绕纱五道工序进行。绩纱尽为女工,绩纱时将经上述自然漂白后的苎麻,撕开成片,卷成一缕缕,放入清水盆中,然后用手指梳成一根根苎麻细丝,放在大腿股上,用手捻接成细小麻纱线,再卷成如茧状纱绽一样小团缕。
织布
织布分为刷布、上机、上浆、织造四道工序,其中以刷、织造为难。如果手艺不精,分断纱,又费时,次品又多。经纱、刷布多为男人所做,刷布时将卷缕成纱绽的纱分开,拉直拉长,将一头挂在经纱架上,另一头卷成一大结,用一根木棍(5-6尺长)套挽住用一大石块压在上面,经纱挂纱多少以生产何种夏布扣数而定然用浆纱刷,蘸好预先煮好米粉浆(米粉浆糊用大米和植物油做原料,每匹夏布需用大米1Kg、植物油0.1Kg),均匀的来回刷,刷浆时一不定期要刷得均匀。待浆纱晾干后,装上布机开始织布。织布气温过冷过热均不适宜,纱线容易折裂,形成断头庇庇粒多,影响夏布的质量,织布多为女人(故夏布又称为娘子布),一般2天可织成一匹夏布,近几年来不多地方用现代苎麻纺织厂生的苎麻纱(一般用27—36公支纱)用来做经线,效果也很好。
现代工艺
江西夏布的织造术基本上是手工劳动,产品档次低,费工又费时,产品附加值不高。江西省主产夏布的分宜县,多次出出文访南韩考察,根据国内外夏布使用途径和出口要求,将夏布再进行漂白与染色或变整形。由手工作坊发展引进现代汽车纺织技术机械化生产,集漂白、烘干、整形于一体,可印染成多种颜色夏布,做成各种瑰丽多姿女套裙等服装以及抽纱做成飞机、游艇、小车上各种精美垫子布和窗帘、茶具、沙发的装饰布十分畅销,成为国内唯一夏布漂印生产线,大大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其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脱胶——经纱——织布——漂白——脱水
印染——烘干定型——成品(质检)——包装
用途
夏布具有不绉摺、不变形、易洗、凉爽清汗、轻盈耐用等特点,万载夏布可用于服装、帷帐、工艺品等的制作,也可用来题诗作画。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夏布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其用途也发生改变,变的更加广泛,主要用于托肩布、帆布、床上用品、工业美术品、渔业、工业用布等。其品种从以前的单一化,向着多样化发展,更加具有市场的灵活性。
传承发展
万载夏布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代代相传于中国劳动人民中。它具有细腻纱质、挺括布质、凉爽吸汗、易洗快干等优良品质,并完全由手工制作,是一种环保产品。千百年来,夏布多次兴盛,见证了万载人民的勤劳、智慧、贡献和荣耀。这份文化遗产是十分宝贵的。
2008年夏布织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万载双志夏布厂厂长宋树牙被确定为夏布织造技艺传承人,使得这一国粹瑰宝有了传承发展的保障。有了国家政策的保护和支持,万载夏布织造技艺这一传统文化遗产、万载夏布的产业经济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夏布是苎麻原麻经过传统手工工艺绩纱、纺织加工而成的苎麻布,从原材料到制作工艺,都是一种纯绿色和纯手工的产品,是真正的环保型健康产品,符合人们的现代消费时尚,夏布的粗犷、挺括、凉爽、透气、抗菌等特点,其优越性与独特风格是别的纤维无法比拟的。因此,万载夏布要以国家保护文化遗产政策为依托,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契机,结合生态、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的经济规划,通过技术创新开发夏布新品种。加速全手工、半手工的各种工艺布、染纱色织布、纹饰布等夏布新品种的开发,开拓夏布利用途径,打造传统文化品牌,推动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
目前,由于现代科技与工业的发展,夏布生产、消费暂时处于低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观的改变,崇尚绿色自然、返朴归真意识提高,再加上现代纺织技术工艺在夏布加工上的应用,夏布这一传统产品必将再展新姿,再现辉煌。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
夏布织造技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30
夏布织造技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30
夏布织造技艺.古往今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2023-07-31
万载县人民政府.万载县人民政府.2023-07-31
万载夏布获第九届浙江•中国非遗博览会“最佳展陈奖”.宜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2023-07-31
万载夏布织造技艺获殊荣.江西省人民政府.2023-07-30
目录
概述
特点
历史沿革
上古时候
明清时期
清末民国
新中国成立后
原料
产地
制作工艺
苎麻处理
绩纱
织布
现代工艺
用途
传承发展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